检查持仓标的——生物股份,快迎来业绩的反转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60回复:438喜欢:418

检查持仓标的——生物股份,快迎来业绩的反转了。

一回头,生物股份我持有竟然好几年了。

我第一篇生物股份的帖子是:疫苗之皇——猪的(生物股份)(网页链接) 写于20180807

我第二篇生物股份的帖子是:生物股份股东会参会记(网页链接) 写于20190531

现在都到2020年了……第三个年头了啊!~嘿嘿嘿

旧文中写到,第一次建仓,是从阶段最高价24块钱左右跌到差不多最低价的14块之后,第一次林林总总买了10%左右的仓位,后来陆陆续续买到我比较满意的20%左右仓位,综合成本大约在16块多。中间好像还分了一次红。

今天是20块左右。零零碎碎浮盈了20%多的样子吧。

一年半了都~~

各位,我当时买的时候,还没有非瘟这件事啊,我可是奔着“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去的。

这笔投资,未来赚多少钱不见得重要,但是,让我的投资理念起了重大的变化!~这可能对我将来投资影响巨大。

我基本上就是从这笔投资和东方雨虹的投资上,几乎放弃了——“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这种投资方式了。(但是,持有是可以的,买入与持有以及卖出是不同的标准啊。)

我非常非常认真的思考过这件事,想了很久。做过很多次复盘和回测。

最终,我认为,我还是要挑战——“用低估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这种方式去践行我的投资之路。

源头就是生物股份东方雨虹

东方雨虹是我发现,我买了很多次,最让我满意的那一次,是差不多10块多钱买的那一次,在极度低估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东方雨虹的大股东质押要爆仓了,这下完犊子了,然后,叠加现金流巨差,导致业绩年增长三四成的防水绝对龙头估值只有10倍左右市盈率,半年左右,从27块跌到10块多钱。(打三折啊,惨啊……)

然后,从10块多钱,涨到27块钱,花了14个月的样子,年化收益吓人的高。我足足花了5年,才把1块钱做到3块钱,好家伙,这14个月,1块钱就几乎摸到3块钱了,这对我震撼太大了!而且,现在还远不能说回归正常估值了。这实在让我思考了很久很久很久……

我通过这笔投资,彻底搞清楚了自己比较适合什么样的投资方式,我就是比较能等待,比较能熬!我很喜欢等待的感觉,这种感觉比直接购买优秀的公司要令我更加开心,更加舒适。

生物股份这笔投资,就是让我看到,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是比较难以面对突发的黑天鹅事件的,也就是留给自己的安全边际不太够。

一家ROE正常时候保持在20%以上,且现金流非常好,毛利接近80%的优秀公司,在面对黑天鹅的时候,也是下杀得非常非常厉害的。基本上就是腰斩,从24块多跌到13块多钱。而24块多的时候,也不过30倍左右市盈率。真的算得上是合理的价格买优秀的企业,不过,照样给你腰斩。

不行,我自己受不了这种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持有是可以的。)

留给自己的容错空间太小了。

后来,我想清楚之后,我就把零零总总的股票几乎都卖掉了。

100出头加仓了洋河股份,然后加仓了恒大,融创万科,保利等低估的房地产企业。

真的,一回想,确实是这样的,按比例算,我赚的最多的是恒大,好几倍的浮盈,也是超级低估的时候买的,唯一不同的是,那时候,在2014年的时候,我是瞎猫碰到死耗子碰上的恒大地产。

但是,无论如何,将来我肯定要在——低估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这条路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当然,我知道,这里面也隐含一些问题和危险。

首先就是,一般来说,猛跌,跌到腰斩或者打三折(东方雨虹就是从27块跌到10块钱左右,三折啊,朋友们,脚踝斩啊!)多数情况下,这只股票一定有显而易见的,非常严重的隐患。搞不好,是要吃大亏的!

其次,很多股票根本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跌幅,尤其是真的非常好的企业,怎么可能?我等恒瑞和爱尔眼科就等了这么久,也就2015年不断股灾的时候,买到过比较低估的恒瑞,那么低估也有三十大几倍的市盈率。

还有,这需要我更加增强我的研究能力,覆盖的股票更多一些。才有可能等到好企业出现低估的价格。

不过,我想清楚了,值得等待。

我回测过,我研究的这些企业。

几乎所有的企业,在10年之内的时间,估值都被打过五折,甚至更多。

如日中天的茅台,也有10倍以下的市盈率。令人啧啧称奇的恒瑞也有从80倍跌到25倍市盈率的记录。爱尔眼科这样绝对大牛股,也有封刀门被杀到三十多倍估值的时候。

我不信我等不到那种优秀企业估值打五折甚至更多的时候。

我就慢慢等……

如果真的等不到,那么,我就和这只股票无缘。

总有能被我等到的好公司,一辈子,几次这样的机会,足够足够让我获得满意的回报了。

所以,2018年2019年给我最大的影响,恐怕就是这个思路的定型。

我是从格雷厄姆的思路开始学习的,从2014年,2015年,2016年,我全部都是一门心思学格雷厄姆的思路。别的几乎都不看。直到2017年,2018年才开始系统学习巴菲特的思路。

当时,我就有很大的疑惑,就是疑惑那个——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

我一直没彻底想明白,尤其是不知道怎么运用到实践中间去。

我总觉得,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我用起来不是很自在。后来,果真在生物股份上面吃了一亏!

直到我了解了乔尔.格林布拉特的投资风格之后,我就彻底明白和定型了我的思路,我必须去追寻——用低估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企业。

后来,我就把仓位都换成低估的优秀企业了。恒瑞卖掉了,豪生卖掉了,茅台卖掉了,五粮液卖掉了,他们都没有高估,都是好企业。

但是,我还是喜欢低估的好企业,哪怕在“好企业”这个维度上面打点折扣,只要低估够的话,我还是喜欢低估的维度多一些。

那么,生物股份是不是低估的好企业呢?

我认为,绝对是的!

所以,我加仓到了两成多的仓位了。

而且,我认为,很有可能2020年,生物股份的业绩就会比2019年增长很多很多。原因之一当然是2019年足够低,低了估计得有60%左右了。等于说,本来赚10亿,现在只能赚个三四亿。2020年赚个六七亿,那不就得100%的业绩增长了啊?

当然,这是虚的,报表好看一点而已,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五名,也不过如此,忽悠外行是可以说,哇塞,今年增幅超过100%,但是,内行还是看估值,看未来啊!

所以,真正支撑我继续持有的是,接下来这些数据和研究。

来来来,我们来仔细分析哈!~

我把几个大的宏观的数据罗列一下。

目前,生猪养殖利润(自繁自养)大概是 2267.77 元/头。外购猪仔育肥的利润在1800元一头的样子。一头生猪的售价大概在4000元左右。

目前生猪存栏大概是2亿头左右,能繁母猪大概是2000万头的样子。

非瘟之前,我们一年大概生猪出栏量在7亿头左右,折算大概是5400万吨。基本上能做到自产自销,老百姓一年猪肉的消费量也差不多是5500万吨的样子。这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数字。

2017年,年出产5万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在407户,这一年,生物股份的业绩是19亿左右,营业利润在10亿多一点,净利润在8.7亿的样子,这是非瘟之前的数据,比较有参考价值。

药品与疫苗的费用,牧原股份大概占比11%左右。温氏股份药品与疫苗的费用大概是5%出头。

2017年,散养生猪平均动保费用仅为16.43元/头,而2014-2018年,温氏股份的头均动保费用为68元,牧原股份的头均动保费用124元。

以头部养殖企业来看,防疫成本结构为60%兽药、40%疫苗,疫苗都采用的市场苗。其中,口蹄疫、圆环、伪狂犬等疫苗用的比较多。

在育肥阶段,正常饲养,一个工人大概同时饲养150-200头生猪。而用工业一体化模式饲养,一个工人能同时饲养2700-3600头生猪。效率提高巨大无比。大玩家的效率和成本已经是碾压小玩家了,都不要算非瘟的因素,都可以碾压了。

生物股份非瘟前的最好业绩是2017年,年报显示,口蹄疫疫苗销量是9亿毫升左右。布病疫苗1.2亿头份。禽苗灭活苗4400多万毫升。禽苗活苗2200多万羽份。猪圆环2000多万毫升。猪蓝耳疫苗不到600万毫升。

生物股份2017年非瘟前,做了19亿左右的生意,主要都是生物制药,毛利在80%左右。

主要业绩就是口蹄疫疫苗,招采的价格从2660元万毫升到20000元万毫升,价差极大。布病疫苗是520元万头份到2000元万头份。(我们可以简单的把生物股份看成口蹄疫的疫苗提供商,尤其是高端商品苗的这部分。这部分客户对生物股份的业绩影响极大。)

基本上,在万头以上的养殖户中,口蹄疫的市场苗渗透率在90%左右。中等规模的养殖场一般是招采苗和商品苗结合打。散户就是打招采苗了。

这个渗透率很可能加强,2016年的口蹄疫整体的市场苗的渗透率大概是21%的样子。

而2020年,由于养殖户的结构发生彻底的改变,很有可能,这个渗透率会增加很多很多。500 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出栏占比已由 2007 年的 26%上升至 2017年的 46%,中长期参考美国成熟市场规模养殖出栏占比可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生物股份2017年的业绩,是在规模化养殖占比46%的情况下实现的。但是,渗透率并不高。

正常情况下,非瘟前,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大概在3200万头的样子。2019年11月是2000万头的样子。2019年,10月,11月这两个月已经持续上升了,能繁母猪到肥猪出栏,这个产能释放,大概需要10个月的样子,(孕期4个月,育肥6个月。)一般小猪出生个把月,就要打首次疫苗免疫。

简单推算,2020年年初,能繁母猪数量回升开始,那么,小猪们打疫苗,也要到2020年下半年才会集中增加。这是简单的推算啊。算增量的。

可以推算,生物股份的业绩,2020年上半年肯定也是非常难看的。

但是,如果推演正常的话,2020年下半年就会开始释放了。且增量不小。

假设,能繁母猪要从现在的2000万头左右,增长到非瘟之前的3200万头,等于要增加60%的量,卯足了劲提升,也至少要到2021年才能稳得住,这还要不发生大面积非瘟的前提下。且,如此大的量,倘若需彻底解决的话,靠进口根本想都不要想,只能我们自己靠繁殖解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一笔很大的生意。秦英林很大概率进前5,搞不好能挑战一下前三名……

我们可以简单的将上市的养猪企业的2019年产能去对比2017年非瘟前的产能,就能大概搞清楚,生物股份的潜在客户实际增长量。

我们看生猪整体存栏量是不准的。有点像什么呢?比如,你看整体房地产市场,是没有太大增幅的,但是,结构变了,龙头增幅很大的。

生物股份主要做强制免疫的口蹄疫疫苗,尤其是市场苗。那么,一直以来,都是大养殖户用其高端的市场苗。

等于说,非瘟前的2017年,生猪总量很大,但是,属于生物股份的客户不多。

2020年,生猪总量可能没有到非瘟前的2017年那么大。但是,属于生物股份的这些大养殖户增加了。最终结果可能导致,生物股份的业绩增长很大。

那么,具体怎么看?

我个人认为,将上市公司的养猪企业的2019年的产能与增幅对比2017年的产能与增幅,可以大概看得出来,见微知著。

2017年,生猪出栏3000头以上的规模场占比接近25%,2021年号称预测能到45%以上。也就是几乎翻倍。

根据中国兽药信息网数据,2018 年,国内口蹄疫疫苗销售额 35 亿元左右,其中,市场苗 17 亿元左右,整体渗透率在 25%左右。随着国内生猪产能的恢复,我们认为,口蹄疫市场苗整体渗透率将稳定提升至45%以上(对应生猪年出栏 3000 头以上规模场出栏比例),相应地,口蹄疫市场苗将新增 13.5-16.8 亿元市场销售额。

如果发生这一切的话,大概口蹄疫的销售总量会到50亿左右。而且,明显可以知道,高端的市场苗会增加很多。

假设生猪养殖会整合,那么,动物疫苗行业非常非常大概率的会整合。道理非常简单,我们把养殖户简单的分为,大型,中型,散户这三档。可以推演得出,散户几乎都是用招采苗,效果好坏不在最重要的考量,成本才是,甚至可能不打疫苗赌人品。这些散户,在这次非瘟过程中,包括未来,被残酷的市场清洗掉了很大很大一部分。目前,这个演变过程在每天发生着,无数散户,可能再也不养猪了。养殖成本比大企业高很多,以前没有非瘟,好歹能赚,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赚一点是一点。现在风险高到无法承担,彻底就不养了。

中型养殖户,以前是市场苗和招采苗都打,比例不详。现在每头猪的价值上升了,一头猪值大几千块,且不说口蹄疫是国家强制免疫的必打疫苗,光是为这几千块的猪花个几十块钱上保险也是值得的啊!更何况,你作为规模化的中型养殖户,你敢不打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

大型养殖户就不多说了,找个在这里面做事的朋友问问看也就知道了。

也就是说,假设,中国生猪养殖越来越整合,向国外看齐的话,动物疫苗的结构就会雷同生猪养殖户的结构。

原因也很简单,生产和服务能力的问题。

中型和大型养殖场对打疫苗过程以及疫苗打过之后的应激反应,都是要求很高的,这些服务,靠小厂是没办法解决的。

举例,如果是散户,小养殖户买招采苗,反正便宜,效果好不好,应激反应大不大,服务到不到位,反正就那么多头猪,也就罢了。没有这个强烈的意愿以及实力。

但是,如果是中型,大型养殖户将来数量上升的话,那么,打疫苗的效果以及服务还有应激反应等事情,就绝无可能随便对待了。要求会高很多。

我个人简单的推演,假设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生大范围的深度整合的话,高端疫苗的厂家会收益最大。尤其是,生猪数量假设将来能够暴增的话,那么,对疫苗的需求量就是突然性的增加,谁有产能,高端产能,谁就能在未来两三年获得最大的收益。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生物股份现在就是以生猪养殖的那几个龙头为最大客户,这几个龙头将来生猪出栏的数量呈几倍的增加,生物股份的业绩是不是同比例上升?这不就是简单的算术么?推演开来,100万头,50万头,10万头,如果这些大玩家都呈现几倍的出栏量增加,生物股份的业绩不就是同比例增加么?

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算术题。不过,难度就是难在这里面会有一个变量,那就是非瘟的变量。如果能和非瘟共存,将来疫苗,高端疫苗的量,就会有数量级的增加,会叠加两个增量,一个是生猪总量的提升,一个是行业内强势企业对弱势企业的整合或者抢占市场。

但是,如果不能和非瘟共存,那么……

预判,其实,本质在预判这个变量!

进入三季度以来,随着猪价不断攀升,生猪养殖利润进入高盈利区间,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大型养殖集团凭借着防疫能力及资金优势率先开始补栏。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11月份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的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幅分别为1.9%和6.1%,已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由于动保上市公司的主要客户多以大型规模养殖场为主,猪用疫苗销售收入或先于行业整体出现回升,预计最早于19Q4出现业绩拐点。

其实,天风证券的这份报告,很好的解释了一种常见的疑惑。大型养殖户投入巨资搞物理防疫,会不会将来就不打少打疫苗了。

我个人是认为不会,后文有详细阐述。

2007 年到 2018 年,俄罗斯生猪散养户的猪肉产量下降了近 63%,规模养殖出栏增长 240%。截至 2018 年,俄罗斯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存栏量占比已经达到 84.5%。如果,在中国,这种超级整合会发生的话,那么,意味着,生物股份等两三家的疫苗制造商有好几倍的潜在客户的增长。比着俄罗斯看,也就是10来年。

生物股份在2015年7月中旬的时候,就组织过一次去美国十多天的行业考察,魏总带队,温氏的副总罗旭芳,华农温氏的总经理蓝天,牧原的副总钱瑛(牧原董事长秦英林太太)等14人。很早就是和A股的头部养殖企业深度合作了。

生物股份我们能看到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三季报,营收是8.5亿左右。净利润是2.5亿左右。而2018年三季报,营收是14亿左右。净利润是6.8亿左右。2017年的三季报,营收是13亿左右,净利润是6.8亿左右。

等于是说,2017年非瘟前,正常情况三季报是13-14亿左右的营收,不到7亿的净利润。2018年刚刚非瘟爆发,几个月之后发三季报,还无法体现非瘟的影响力,也就是受影响较少,所以,我们看2018年三季报也是正常情况。没太大的增速,这是因为正好新老产品更换,本来,没有非瘟,年底就能有较为漂亮的增长,结果,duang一声,非瘟来了,正好吃瘪了。

2019年就是扎扎实实的把非瘟影响吃瓷实了,2018年年中爆发非瘟,差不多就是对应三季报之后的业绩,直到2019年三季报,整好一年,营收下滑40%左右,净利润下滑60%多。

这就是非瘟在一路爆发最终到全国被深度影响,直到2019年年底稳定下来,所造成的生物股份的业绩损失。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最为黑暗的时候,还是要看到希望,至少,至少生物股份还在赚钱!~

这也是一个好行业所能带来的唯一幸运了吧,很难想象,有某个行业在客户突然一年少了将近一半的情况下,这个行业的企业,还能盈利。这是不容易的。

但凡毛利低一点,固定开支大一点,可能就是血亏。

不幸中的万幸吧。

相对而言,股价就友好很多。2018年下半年非瘟肆虐的时候,也就15-16块左右波动,而今天已经来到20多块了。足足浮盈超过30%了,股价是会提前反应的。

我个人很乐观的认为,2020年,生物股份的业绩就会明显上升,原因是2018年三季报之后,到2019年年底猪的数量止跌回升,这个最为惨烈的时候,把业绩杀到足够低了,下滑60%的利润,还要多惨?

这一年的时间,养殖户不管大小,在一开始的时候,根本不敢补栏,2018年年中爆发非瘟,所有人都懵圈了,一片死伤,散户直接倾家荡产,大中型养殖户也怕得要死。但是,1年左右的时间,明显就看到了大养殖户在风暴中稳住了头型,整了整衣襟,开始向前冲了。2019年下半年扩产的动作明显加大了特别多了。速度也非常快。

整体猪的数量是上升的,而我认为,这里面,大型中型养殖户的提升更加明显。尤其是2019年11月,12月,提升巨大。(前面几个月需要投资硬件,建猪舍,养母猪,繁殖等等,2019年年底才陆陆续续看到效果。)

我们看一下和明年新增猪宝宝非常相关的一个数据,那就是能繁母猪。

2019年年底,牧原的能繁母猪号称有128万,后备母猪有72万。对应2020年产能,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能达到3000万头,好吓人啊……

2019年年底,温氏的能繁母猪也是号称有130万头。对应2020年产能3000万头。

2019年年底,正邦的能繁母猪也是号称有50万头。对应产能也有过千万头。

2019年年底,新希望的能繁母猪也是号称有25万头,冲击40万头。对应产能挑战800万头。

我们其实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头部企业的能繁母猪的数量,都来到了非常高的数量级了。也就是说,2020年,假设非瘟没有肆虐,那么,2020年出生的小猪,就会同比例大幅增加,这些小猪,都是要打口蹄疫这种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的。

如果非瘟肆虐……

见微知著,A股头部养猪企业如果产能增加迅速,那么,可以简单的推算,规模化的养殖户增长也在提升,但是,比例没有这么高。

而产能的提升,我目前看到的,基本都是2019年中下旬开始的,真正要到仔猪数量的较大提升,以及反映到疫苗的使用,可能还要小半年时间,

我个人笼统的将2020年上半年认为是疫苗企业的业绩回升时间段。原因就是看2019年11月,12月开始的能繁母猪的数量止跌回升,即产能开始慢慢释放。

那么,这个释放过程,估计反馈到疫苗这个环节,会要至少到2020年的年中。当然,这里面作为龙头,和牧原,温氏等头部紧密合作的生物股份或许会略微快一点。因为,在头部企业暴增产能的时候,品质和服务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大环境有些风声鹤唳,又怕交叉传染的前提下,那么,这种最好的服务商,或许会更加被青睐一些。

当然,这一切是建立在非瘟不再肆虐的前提下。没有这个前提,都是虚无的。

很明显,非瘟的影响,就像国际形势中两个大家伙的影响,久而久之,反反复复,大家也就都习惯了,直到下一次大变化的来临。

非瘟也是这样,冲击最强的时候,就是2018年年中爆发非瘟之后,直到2019年年中,还真是巧极了,正好是一年左右,该爆发的业绩雷,也爆发了,该被吓走的投资者,也被吓走了,然后,2019年年中之后,生物股份就从14-15块钱一路来到了20多。再也没有过太大的反复了。

投资者们对非瘟的恐慌也就在2018年年中-2019年年中这一年的三次涨跌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我为什么一直都是乐观的多头呢?

这里说一下我的思考。

因为,事实上,如果对非瘟这个变量没有特别的信心的话,我一定不会是乐观的多头。

信心来源于什么?

来源于常识。其实说穿了也就没有太多神秘的东西了。

各位,非洲猪瘟肆虐地球近百年,一直都没有被解决,不管是疫苗还是药物。都没有!

这代表什么,我个人认为代表几点。

第一点,我自己是对非瘟这种专业知识不了解,也没有可能去钻研,我认为,靠中国科研者一两年的努力,就能搞出非瘟的疫苗或者药物,我是持相当的保留态度。如果真的搞出来了,一个是足够幸运,另一个就是过去近百年的科研工作者太水了……事实上,有可能是因为欧美甚至亚非的科研工作者太水了么?我个人认为不会。世界上的科研工作者都是努力而专业的人。实在是病毒太厉害了……

第二点,很好,非瘟肆虐近百年,还完全拿他没有办法。但是,反过来想,反过来想,猪的数量,在这近百年是多了还是少了?很显然,是多了啊,硬邦邦的数据是不是?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非瘟是没有办法在长期对猪的数量造成决定性的打击啊。不然的话,近百年非瘟肆虐下来,我们主要蛋白质就不会是猪肉了,对不对?我这个逻辑有漏洞么?我翻来覆去想了很久,认为,应该还是通畅的啊。

第三点,把全球近百年绯闻肆虐过的国家,一个一个捋一遍。就会发现,大概苦日子就是那么几年,每个国家几乎都这样,大国解决得快,小国解决得慢,科技不发达的年代解决得慢,科技发达了,解决得快。

巴西是从1978年爆发开始严查严治紧急状态,到了1980年开始启动非瘟根除计划,这两三年,非瘟从1978年抽样阳性率达到40%以上,到1979年阳性率降到8%左右。两年压制下来的。

然后,1980年年底启动非瘟根除计划,第一阶段攻坚计划,1980-1984年,非瘟阳性率就降到了1%以下,甚至0.09%了。

等于事实上已经是几乎没有疫情了。1984年年底,彻底被OIE认定无疫认证。

具体猪肉产量是非瘟之前生猪存栏量大概是3400万头,非瘟爆发之后,1980年生猪存栏下滑接近18%的样子。

然后,就和非瘟稳定的共存下来了。

俄罗斯的就不说了,也是一两年就把生猪的数量干上去了,而且,非瘟还是一直有,到今天都有,搞不好就是从俄罗斯传过来的……

韩国不说了,太小了,没有可比性。那韩国人也猛,一个月就搞定了非瘟……

西班牙是标杆,1985年开始非瘟根除计划,1995年才彻底根除,现在靠着与非瘟长期战斗的成功经历在各国养殖业很受欢迎,老兵了!~

西班牙是1960年大规模爆发的,然后,一直流行很久,直到1995年才被彻底根除,历时35年,很有参考价值。我们投资疫苗,主要不是看猪肉价格,是看产量。1961年,西班牙生猪出栏量同比下滑10%,创十年记录。连续下滑两年。然后呢?然后就看图,看看产量增长多么迅速。

法国在1964年,1967年,1977年都爆发了非瘟,因为是西班牙的邻国,被深度影响了。1977年,1978年的法国生猪存栏量同比下降大概是2.5%和0.8%左右。厉害啊厉害!~据分析原因是,一个是主产区的布列塔尼大区,因为比利牛斯山天然屏障和三面临海,让影响减小,再一个是,生物安全水平非常高,全球领先,然后,屠宰场就在养殖区,占全国50%以上,减少了长距离生猪的运输。(70%是自繁自养)法国人厉害,非瘟来了,存栏量都没怎么下降。

整个欧盟,德国养殖生猪是最多的,西班牙第二,法国第三。

德国人更猛一些,是不是德国人喜欢建墙啊?(川先生德裔美国人),德国在2020年1月份,开始在靠近波兰边境铺设120公里的电网,阻止野猪传播非瘟。我反正没有查到德国有过爆发非瘟的记录。

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欧洲主要国家的非瘟,南美洲主要国家的非瘟,俄罗斯的非瘟,小国家不研究了,参考意义不大。基本上都是产量两年左右能回升。

我个人是较为乐观的。

我认为,很有可能2020年,中国生猪存栏量会回来个七七八八。2021年会几乎达到非瘟前的正常水平附近,也就是7亿头左右吧。

2018年年中爆发,2019年年底存栏量和母猪量止跌回升,中国跌了一年多一点,2019年年底,到2020年年底,我认为,较大概率能够上量。但是,母猪生育小猪,小猪再变成大猪这样复制,还需要一年,所以,我认为,2021年,应该会回升到非瘟前的水平。抛一抛,2022年,也会到这个数量级。

这就是我为什么是乐观的多头,这是基础的原因,也是底层逻辑,这个逻辑在,我就不担心大方向错误。这个逻辑错误,我就会投资产生实实在在的损失。

接着,我们看传导到我的投资标的——生物股份

这里先说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

就是有很多投资者问过我,说是有研究机构说,随着生物防控的发展,将来养殖场就会少打或者不打疫苗了。

我这里花一些篇幅好好说一下这个问题。

我认为,投资某些标的,是需要有些比较硬核的底层逻辑做支撑的,这些逻辑应该是建立在常识之上。

我总结过,有一些投资分析,起手就是掉坑里的事情,都是我亲身经历的。

比如,过去十多年,格力电器永远都有所谓的天花板论,我认为,这就是起手错,用常识可以推演,中国空调就那么三个玩家——格美尔(格力美的海尔),天花板首先靠提价就可以解决,零售价提升5%,你看看利润能增长多少。另一个,中国城镇化率摆明了就这么高,新增人口不要用空调么?会中暑好不好!~再一个,以前家里客厅有空调,卧室有空调,书房啥的用电扇,现在每个房间都有空调。这也有增量不是么?更不要说还有更新换代的了。所以,这种天花板论是起手错。

比如,中高端白酒口感之争。这也是起手错,我洋河的文章写过好几次。很多人说洋河口感不好不好,现在涨了20%了,口感又变好了吧?拜托,到这种一年几百亿级别的企业,还在争辩口感好坏,你当洋河的那么多国家级白酒专家和多年经验的酿酒师都是吃素的啊?这种口感的差别,在食品界,叫做味型的差别,不是好坏,是味型不同。就像,你永远不能说川菜好吃还是湘菜好吃,各有各的好。只是说,有些味型能够让客户忠诚度较高。这才是投资者要分析的,所以,这种讨论几百亿营收规模的上市白酒公司,还在纠结喜不喜欢这个口感,这个口感好不好,属于起手错。(小酒厂就可能有产品品质导致的口感好坏问题。)

那么,回到生物股份,但凡认为将来养殖场不打少打疫苗的,都是属于起手错。

道理简单到用常识去推演就好了。

如果可以通过物理隔离等解决规模化养殖生猪的健康问题,那么,欧洲几个巨头,梅里亚,勃林格,美国的硕腾,他们到底怎么做到这几十年业绩增长这么稳定与迅速的呢?

欧洲美国可是几十年前,其物理防疫就远超中国了啊!

这好简单吧?常识吧?假设欧洲与南美洲等非瘟肆虐过的国家,然后,几十年下来,不断的提升产能,不断的增强物理防疫,那么,请问,是不是他们的猪就都是不打疫苗的猪了呢?

完全不是啊!~朋友们!~他们不但打,疫苗还比我们贵很多哩。有些疫苗的品质还没有生物股份的品质好哩。

所以,说将来物理防疫做好了,就会少打或者不打疫苗的投资者,属于起手错。没有理由中国的猪,就是特殊的猪吧?

其次,就是属于功课做得不细致了。

我们是投资生物股份,而这家企业,是以口蹄疫疫苗为核心的企业,是以市场苗的口蹄疫疫苗为核心的企业。

而口蹄疫,是国家强制免疫的。

意味着什么?在合法的情况下,每一头猪,都必须打口蹄疫。你不打,是违法的,查不查你是概率。

过去为什么会有不打的呢?是因为散户或者小规模的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成本本来就高,赚不来什么钱,再就是国家也不可能查得那么细致,所以,他们就不打口蹄疫疫苗,业内俗称赌人品。

现在你但凡上了规模的养殖场,你试试不打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看看。分分钟查你,你有何居心?猪肉导致的民生情况多严重你不知道吗?你还敢顶风作案?

再就是,现在一头猪多贵啊!几千块钱,打个疫苗几十块钱,等于买了大病医疗保险,品,细品!是不是等于买了大病医疗保险,只不过是前置的,比如,买了口蹄疫的大病医疗,几针打下去,嘿,不得口蹄疫了,还不用得了之后去赔付,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基于此,我认为,但凡认为将来养殖场能够通过物理防疫少打或者不打疫苗,在分析这个行业的时候,属于起手错。

再多说一句啊。

我能理解这些投资者的想法。是的,不打或者少打疫苗,是能够减少传染的可能性,在非瘟肆虐的时候,能够多一层保障。

但是,其本质的原因,并不是物理防疫做了,养殖场就想省钱不打少打疫苗了。本质上,还是怕传染猪瘟。解决的方式,第一就是加强物理防疫,第二就是一针多联,打一次,管好几种疾病。生物股份在这一块是比较强的。因为涉及到一个纯化的工艺步骤。这里不展开了。(包括打了疫苗之后的应激反应,俗称猪宝宝减肥了。也是涉及到这个纯化步骤。)

以上应该说清楚了我对这个疑虑的一些浅见了。供各位好朋友们参考斧正。

接着推演。

那么,假设生猪的数量在回升。对于生物股份有什么特比好的地方么?2020年按照你谦和屋的假设,才回复到七七八八,那还是距离非瘟前差很多啊?2021年,2022年全年回复到非瘟前,也不过是正常水平啊,那投资有啥意思呢?

请注意,这里就是我非常看重的地方了。

我个人,个人认为啊!

这次非瘟带来的养殖户结构的变化,会惊呆我们所有人。所谓的超级猪周期是也。

这里也是用常识推演的,也请教了一些业内人士。

现在局面很清晰,但凡养猪,你能有猪,就是赚大钱。我一位朋友,2019年下半年开始投入生猪养殖行业,大概是20-25万头的产能,早阵子还在平山头,做工程,估计2020年能够陆陆续续供应生猪。他们就对生猪的防疫比较有信心。他们是在一个山上养猪,然后,进山的路守住了,不准无关人等上山,再来,所有养殖人员,要进去换班的话,先在半山腰住一两周隔离,消毒等,然后才准上山到养殖场工作,隔几个月换一次班这样。

但是,这样的硬件和软件,中小养殖户以及散户,怎么可能达得到呢?

你看,问题就简单了。

养猪成功了,就是暴利,一头能赚好多钱。失败了就是倾家荡产。

这种情况下,能够跑出来的,是不是只能是大玩家?

我个人认为,2019年已经淘汰掉很多小玩家了,而2020年,再这么搞几次,又会再淘汰一波小玩家。以前,小玩家是有能力有意愿多养猪,因为没有非瘟么,不管将来怎么样,我先养了再说。

现在是有意愿但是没能力了!

我知道养猪赚钱,但是,我就是解决不了非瘟的问题,没这个实力。

所以,门槛变得巨高无比了!

这么下来,2020年,2021年的产能中,大型,中型玩家会提升非常非常快!

也就是,我预测,预测啊!2020年,假设生猪产能回复到七七八八,生物股份的业绩就能回升到非瘟前的数量级,可能略有下降,但是数量级会差不多。

而2021年如果生猪产能恢复到非瘟前的数量级,那么,生物股份的业绩会有较大的提升。

因为!养殖户的结构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变化!

那些不打口蹄疫赌人品的养殖户,那些打政府苗图便宜的养殖户,数量会减少很多很多。而减少的这部分,生物股份本来也没做多少生意。

而那些大玩家们,会打疫苗,而且,会多打,会打效果更好更贵的市场苗。而这一块的增量,正正好好是生物股份的客户!

这!就是我持续乐观多头的第二个重要原因。

总结一下,透过对比各国生猪养殖的历史,了解现在我国科技的水平,知道目前政府的态度。我坚信2020年生猪产能回复到非瘟前的七七八八,2021年,2022年恢复到非瘟前的同一数量级,是非常大概率事件!

然后,这个回复过程中,小玩家的数量会超过我们想象的减少,而大玩家,超大玩家的数量会超过我们想象的增加。而大玩家和超大玩家,就是生物股份的主战场。也是出利润的地方!

所以,我将继续持有生物股份,甚至可能加仓。

另,目前生物股份其他非免疫的猪牛羊疫苗,以及,禽类疫苗,还有巨有潜力的宠物动保,这个市值,全部都是赠品。

最后,特别感谢各家研报的数据,我文章借用了很多,感恩感恩,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特别感谢。

好了,又啰啰嗦嗦这么多了,不说了哈。祝各位好朋友们投资顺利,身体健康,新年快乐。

@今日话题

$生物股份(SH600201)$

$牧原股份(SZ002714)$

$温氏股份(SZ300498)$

精彩讨论

鸿鑫资本2020-01-14 17:52

牧原目前还是摆脱不了周期股的大逻辑,即使产能上来了,但价格依然会继续波动。而疫苗企业受益于猪产能,受猪价周期性影响会小得多,故展望未来两年,生物股份比牧原的投资难度低,再拉长看,三四年后,猪瘟疫苗和宠物疫苗有望让生物的成长消费股属性增强,届时对标的是硕腾。 综上,生物股份短期业绩有望复苏,未来两年业绩增长可展望,未来三五年的成长可想象。

凤凰涅槃66t2020-01-14 17:30

楼主辛苦了!万分感谢,坚定持有。

莫问苍生2020-01-15 20:37

1,我也一直在看生物股份,但是当前估值我是下不去手。
2,这个票看过很多年,管理层是可以,但是之前的硬逻辑在非瘟的打击下发生了变化,至于能否回到当初或者变得更好,当前是有些疑问的。比如疫苗用量何时上去,集中度提升后的猪企是否会自己研发疫苗。管理能力提升了,猪企的议价能力是否更强势了,国家禽类畜类疫苗政策是否有不确定等等。
3,好的地方就是疫苗长期是个好赛道,业绩反转的确定性相对较大,未来宠物类疫苗用量可能存在高速增长,公司新疫苗研发能力还是比较强,在业内口碑很好。中牧的布病问题可能对生物股份是个机会。
之前看猪肉看得多了,也经常关注动物疫苗,仅从定性说下感受,欢迎交流。

john_dong2020-01-14 18:18

所以牧原现在动态5倍,生物股份30倍。

小鳄魚012020-01-14 18:55

研究和寫作是種樂趣,再順便把錢賺了,生命就會很精彩,頂一個!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