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咬中国童装市场机遇的稳健增长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服装连锁店全线结业、撤离香港市场的消息自 2019 年一单接一单,Jack Wills、Forever 21、SPAO 等,到早前已在扎根香港多年、一度引领风潮的Esprit (SEHK︰330)投出重磅消息,宣布关闭亚洲所有零售店。

现实残酷,「一鸡死一鸡鸣」,亦有企业早早捕捉到市场风向。旗下拥有港人熟知的Saloman、DESCENTE 等连锁、更常被视为运动品牌的安踏$安踏体育(02020)$(SEHK︰2020),实质上有过半业务属于服饰生意。近年,安踏瞄准童装發展机遇,展开连串部署。

中国内地童装市场有何吸引?

儘管马太效应初现,行业集中度锐增,童装市场对比成人服装市场仍较分散,部分渠道亦未完全發展。过往数年,童装市场——尤其是小童装的销售爆發引导市场高速扩展,行业展望乐观。以下原因足以解释,为何童装成为企业的下个进军目标:

童装行业处于成长期。2018 年,中国的童装市场规模达到 1,941 亿元(人民币•下同),过去五年復合增速 11.17%,处于高速成长期,人均童装支出显着上升,成为推动市场扩展的最大力量。2016 至 2018 年,以婴幼儿装(0-3 岁)的人均童装支出领涨,从约 400元升至 600元,年度升幅达 20%。

成长潜力惊人。儘管马太效应加剧,「好的更好,坏的更坏」,集中度提高,儿童服装市场仍较成人服装品牌分散,给予品牌更多發展空间。根据德邦证券预测, 2019 至 2028 年的新生人口数量缓慢下行,市场规模未来增长依然由儿童人均童装支出的增加推动。预计未来十年年均複合增速为 10.69%,2028 年达至 5,761 亿元。

儿童与家长的个性化需求均有增强。对比过往,新世代的儿童能轻鬆接触网上潮流动向,对潮流大势触觉敏锐,在自身打扮上更有主见并惯于表达,从出现儿童 Youtuber 可见一斑。而 90 后渐渐成年轻家长部分,重视个性表达的一群,加上经济条件改善及网购發展成熟,更愿意为下一代的形象花心思。这也象徵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大人和小孩共同考虑和进行购买决定。

童装:安踏的秘密武器

安踏是国内最早跨入儿童领域的运动品牌,自家品牌「安踏儿童」一直贯彻「顽出成长」的理念,为0至14岁的儿童设计服饰。除了与不同卡通角色推出联乘产品外,在门店设计也下了功夫。今年,「安踏儿童」就以「Wild Park」为题打造出 4.0 零售店,更在 9月首次踏上纽约时装週的舞台,是为国内第一。其实际表现亦理想,收益的显着增长成为安踏品牌 21.8% 收益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安踏对童装的重视可追溯至 2008 年,「安踏儿童」面世,定位大众市场,销售主要面向第二、三线城市的 0 至 14 儿童。「安踏儿童」的优秀成绩让企业确立方向,翌年收购FILA 在中国的业务,再于 2015 年推出 FILA KIDS,一方面延续主品牌的成人中高端运动时尚定位,另一方面补足了安踏的童装市场佈局,加强针对第一二线城市、7 至 12 岁儿童的销售,并进一步佔据高端商场。

自有品牌 ANTA KIDS 涵盖广泛,遍猎 0 至 14 岁儿童,而 2018 年收购 KINGKOW 的行动则显示了更集中和市场导向的方针。KINGKOW 历史悠久,具备厚实的品牌基础,有一定品质保证,与对 FILA 的收购如出一辙。此举不但正式敲定进军中高端市场与的方针,婴幼儿产品线也有助深化安踏的儿童版图,更可视为渗透国际市场的重要一笔。

总结

上述动作令安踏的商业体系更臻成熟,不但能够迎合未来市场需要,企业的生态亦循健康方向發展。参考 2018 年的数据,国内运动服装市场仍由国际巨头主导,安踏位居第四,向上突破不乏艰辛,婴幼儿服装及儿童运动服装有望乘中产崛起之势,成为转变的契机。

从近年的收购项目可见,安踏具转战国际市场的雄图伟略,重心将慢慢从内地及亚太区转移出去。童装市场的部署呼应宏观的多品牌策略,不与拥有难以撼动的品牌优势的 Nike 及 Adidas 硬碰,以广泛市场复盖应对竞争及上涨成本,成就更优秀成绩。

万里富The Motley Fool HK(www.fool.hk)所提供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并不构成任何个人化的投资劝诱或建议我们团队刚撰写了一篇增长股特别报告《哪间公司会成为巴菲特预测这个一万亿行业走向的赢家》及第一篇港股研究报告可看《一隻您不容错过的港股》。关于其他投资科技股的机会及投资港股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可看《拥抱AI万亿投资机遇,投资者不容错过的6隻科技股》和《股场四大致胜之道:给香港投资者的愚人指南》。

万里富The Motley Fool HK(www.fool.hk)所提供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并不构成任何个人化的投资劝诱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