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了
问:谈谈对微信小程序的看法?
方丈:小程序可能是一个慢热的东西,现在看起来还不起眼,长远来看,公众号/服务号+小程序+微信支付+云服务,可以将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服务在线化,大部分企业、政府的自建网站、APP都将被它取代。(2018.1)
问:微信支付相对于支付宝的商业模式优势除了高频对低频以外还有什么?微信支付的空间有多大?
方丈: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优势是高频(大部分用户在手机屏幕上很容易找到微信,不一定找得到支付宝)。将来,如果小程序做起来,在支付场景上也会有一定优势。微信支付的空间可以确定很大,具体有多大,我估计马化腾张小龙也搞不清楚。(2018.1)
问:你是如何从QQ过渡到微信的,我感觉在刚推出微信的时候,并不觉得微信在通讯或者其他功能上强于QQ,我是因为身边的人都在用,被迫转移过去的.
方丈:微信是完全为移动互联网设计的,所以它在手机上的体验一开始就是优于手Q的。(2018.1)
问:贵公司服务器用的是阿里云吗?您怎么看待国内云市场的竞争格局?
方丈:云服务市场目前最强的竞争者是阿里云和腾讯云,但它们的业务型态可能会慢慢有所区别。阿里云主要是人力销售驱动型的2B业态,跟阿里的既有业务关联不强,更象一个独立业务;腾讯云的主要使用者,会是腾讯业务生态链里的服务供应商,与腾讯既有业务关联较强。对这一块,我的了解也还非常有限,欢迎行业内人士补充订正。(2018.1)
问:对于腾讯对外投资的业务该怎么估值比较合适?
方丈:不用单独估值,可以从两方面去看腾讯的投资:1、腾讯做用户与内容、服务的链接,腾讯战略投资的主体,就是这些内容与服务的供应商,他们给腾讯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使腾讯更加强大,这些投资业务的价值,最终会在腾讯的主营业务上反映出来。2、用户链接的终端会变化,腾讯投资的另一个主题,是新的可能终端(比如汽车),腾讯这些投资,能起到一个心理上的防御作用,但按现在的眼光来看,很难指望万一腾讯的主营业务(即时通讯)不行了,这些投资能起到诺亚方舟的作用。(2018.2)
问:1. 三季度增长迅猛的移动游戏收入增速是否是可持续,反面例子是王者荣耀的热度,如果不可持续是否会影响腾讯的估值。2. 现在阿里的云服务增长很快,阿里的云服务相对腾讯有啥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吗
方丈:1、要准确理解腾讯在游戏产业里的角色,根本上说,它是一家游戏分发运营商,而不是一家游戏开发商,这是他和大部分游戏公司的区别。所以它对单一游戏产品的依赖是非常有限的。只要腾讯用户的游戏需求还在,腾讯就一定能有发布爆款游戏产品的能力。2、阿里云现在市场份额领先腾讯云,主要得益于清晰的战略和强有力的执行。(2018.3)
问:每次回答腾讯,脸书,茅台的现价贵不贵时,都说不贵也不便宜。请问您是基于年化多少的收益率进行估值的?
方丈:10-15%。(2018.3)
问:从现在展望未来,腾讯利润看到多少?
方丈:利润规模一定会超过工商银行。(2018.3)
问:怎么看抖音对腾讯的影响?
方丈:腾讯的核心是做人与人的链接(通讯),在这个之下,再做人与内容、服务的链接。人与人的链接方面,腾讯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在人与内容、服务的链接方面,则始终是竞争、动态的。2010年的时候,中国移动互联网70%的内容消费都发生在微博上,现在,占比已经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2018.3)
问:五年后给企鹅35倍估值合不合理?再就是怎么看待今日头条对企鹅的影响?
方丈:没有什么合不合理的,自己觉得合理就可以。今日头条做内容与人的链接,腾讯做人与人的链接,层次不同。(2018.3)
问:微信的公众号是不是也可以看作人与内容的连接?
方丈:公众号、朋友圈只是腾讯的一个应用层面的东西。(2018.3)
问:雪球主要靠陪聊?
方丈:聊天是全球第一生产力啊。腾讯靠聊天,FB靠聊天。为什么?因为人利益上需要协作,精神上永远寂寞,只有聊天才能解决这些问题。(2018.4)
问:腾讯在支付场景布局很多,但往往都是小额参股,不控制。难道不担心参股公司做大以后微信支付受影响吗?比如京东美团都有自己的支付方式,永辉等微信支付也不是首选。
方丈:支付通道,单一企业通过产品技术优势,能获得相当大甚至垄断性的市场份额。支付场景,则是由无数企业竞争所形成的数量极其丰富、形式极其多样、市场份额极其碎片化的海洋,任何企业无论是通过自营还是通过投资,都只是给这个海洋,增添了微不足道的一勺水。(2018.4)
问:看腾讯投了这么多企业,它算不算是升级版本(与时俱进)的伯克希尔?
方丈:完全不是一回事,千万不要这样想。腾讯投的大多是创业阶段的企业,投的方式大多是占少数股权,投的目的,主要也并不是获得它的利润。(2018.4)
问:互联网开放,腾讯会受冲击吗?
方丈:对腾讯无冲击,互联网经济会更加繁荣。(2018.4)
问:你认为腾讯入股拼多多出于什么战略上的考虑?能产生什么样的协同效益?
方丈: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的一个大应用品类,腾讯不想放弃这一块,但之前无论是自营,还是入股第三方,都说不上特别成功。
拼多多是为数不多的,在微信里面“闭环”的电商,而且现在腾讯有支付等手段比较深入地切入电商,所以投资拼多多是符合逻辑的。(2018.4)
问:比较阿里腾讯和网易,你怎么看它们的价值?
方丈:那显然啊,腾讯满足最多人、最基础的需求,人未必要玩游戏,未必要电商上买东西,但人一定需要跟人沟通,所以在满足需求方面,它的土壤更加深厚,满足的用户数量也比其他两家大很多。它在商业上或许跟阿里差不多,因为电商直接指向交易,创造的利润要多,所以总体上它们的利润体量差不多。但我觉得,腾讯满足的用户需求还有一些冗余,阿里的商业价值已经发掘得比较充分了。(2018.4)
问:阿里和腾讯,你对腾讯更看好?
方丈:也不能说是更看好,可能我更容易理解吧,因为腾讯的基础是社交,我自己也是深度用户,包括我自己也运营一个垂直的社交的公司。而阿里呢,它电子商务的核心逻辑总体上我也是能理解的,但是它现在做得很多的新布局或者投资,说实话我不是非常理解。比如说它去搞什么阿里大文娱,也许我外行,我觉得不太理解,那我保持一个谦卑的心态,我不理解就不买。不过,从最后结果来看,它确实搞得一般嘛。(2018.4)
问:你觉得腾讯最大的价值是什么?风险是什么?
方丈:我觉得它最大的价值是提高了沟通的效率。沟通应该说是人最重要的永恒的需求,而它这方面提供了一个比过去任何产品都更好的满足,极大的提高效率,改进了体验,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做人与内容、与服务的链接,对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都起了很大作用。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太强大,强大得让人觉得可怕。理论上来讲,它要能全部做成,简直就是中国。一个东西太强大,强大到总是让人害怕,就违背我们的常识。(2018.4)
问:怎么看待类似抖音的短视频应用对微信的影响?
方丈:通讯、社交、内容可以说是不同层面的东西。通讯是最底层的操作系统。社交是通讯系统搭载的一个功能,社交是相对垄断的格局。但通讯+社交是强垄断格局。内容可以是通讯或社交下的应用,内容的垄断格局比通讯和社交要弱。内容很难逆袭社交,同时,通讯+社交也很难垄断所有的内容。(2018.5)
问:腾讯最近有越来越强的多元化倾向,投资的业务之间的相关度有变弱的倾向。虽说有“赋能”,但随着“赋能”的公司越来越多,“赋能”会变得拥挤。如何看待腾讯的这一变化?
方丈:这个要看公司的业务是不是腾讯(微信或者QQ)用户愿意在微信或者QQ内解决的需求。如果是,那么这种“赋能”就不会“拥挤”,相反,会使即时通讯工具更加强大。
目前来看,整体还是非常好的,很多服务都强化了即时通讯的入口功能,取得了正反馈。当然也有些项目“赋能”效应不强,甚至很多项目最终会失败,这都是投资正常的现象。(2018.5)
问:抖音有可能颠覆微信吗?
方丈:不可能。(2018.5)
问:如何看待腾讯没有特别优秀的信息流产品的问题?还有微信公众号的打开率越来越低的问题?
方丈:腾讯的核心产品QQ和微信,都是即时通讯产品,对话框是用户的第一界面,信息流是第二界面,权重没有对话框高。但你不能说朋友圈不是优秀的信息流产品,目前,它肯定是中国人的第一信息流产品。微信公众号的权重更低,属于内容里的一个分支(职业化生产内容)。单个公众号生产内容的质量一定是持续衰减的,所以打开率越来越低是非常正常的。(2018.5)
问:即时通讯会不会衰退。
方丈:即时通讯不会衰退,这是人类最永恒的需求之一。(2018.5)
问:腾讯现在的投资资产己高达2700多亿,占据公司资产的半壁江山。对腾讯的投资业务,你如何估值?大约值多少?
方丈:我从来不看腾讯这样的公司的“净资产”,净资产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投资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也没有任何意义。对腾讯的投资业务估值,我还没有清晰的方法和结论,再看看。(2018.5)
问:怎么看腾讯投资收益占比很大的事情?长期来说这种非经营性收益下降应该是大概率事情吧。到那一天,岂不是会进入戴维斯双杀。
方丈:这个真是很难说,总体而言,腾讯投资的公司,跟它的主营业务是有协同性的,投的项目质量也还可以。当然未上市的项目有很多会失败,已上市的股价会波动,这都是难以避免的。(2018.5)
问:腾讯财报里提到未来会借助斗鱼和虎牙的渠道推动游戏分发,是不是对类似于斗鱼虎牙和东南亚Sea韩国KaKao这类游戏渠道公司的投资会对腾讯的游戏业务有帮助?
方丈:腾讯在游戏行业的地位相当于长江,这些小渠道就相当于在长江边挖了一条小运河。对于长江而言,多造几艘船的价值,远远大于挖几条小运河。(2018.5)
问:假如FB进入中国会对腾讯有多大冲击?
方丈:没有什么冲击。腾讯的产品比FB做得好很多。(2018.5)
问:腾讯未来的增长来自哪?
方丈:腾讯几条线的增长都非常有力,目前来看增长最快的不是广告,而是支付和其他业务。游戏业务的占比应该会持续下降。(2018.6)
问:QQ有那么好的用户基础,为什么在移动端腾讯却是靠微信站稳了脚跟?
方丈:微信是为移动互联网而生的。现在暂时看不到击败微信的产品。(2018.7)
问:腾讯基本面,最近有变化吗?绝地求生商运没批,影响几何?
方丈:没有什么变化。单款产品的运营变动,是很正常的现象,不算什么基本面变化。(2018.7)
问:我想问的是FB和700可以到10000亿刀吗?哪个先到的概率大些?
方丈:都可以到10000亿刀,大概率FB快一点。但是,短期股价有可能跌的。
问:2018年度腾讯的困难,难道比2011年-2013年更糟糕嘛?
方丈:在我看来没有。(2018.8)
问:你怎么看待腾讯的投资,3个问题:1. 部分像美团、拼多多、滴滴这种协同性比较强的,被投资企业做好了除了能帮自己推广微信支付、丰富微信生态外,还有什么其它价值呢 2. 像特斯拉、snap这种投资对腾讯有什么意义呢?3. 为什么腾讯的投资喜欢走小比例占股,而很少像FB看好ins和whatapp直接全资接管呢?
方丈:1、这些被投资项目,都可以利用微信的流量加速成长,而腾讯通过股权升值把自己的流量变成价值,本质上是流量变现的一种方式。
2、每个投资项目,都会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我们外人无法猜测具体的动机。
3、Inst和 Whatsapp都是FB可以自己运营消化的项目,腾讯投资的大部分项目它都运营消化不了。(2018.8)
问:怎么评价腾讯的战略和前景?
方丈:在我看来,现在的腾讯战略比以前清晰多了。(2018.8)
问:会不会执行结果很好,满树开花,所以觉得清晰。如果干啥啥不顺,一筐烂樱桃,还觉得清晰吗?
方丈:干啥不顺啊?通讯铁桶江山,游戏一骑绝尘,支付后发制人,小程序雄兵百万。(2018.8)
问:怎么看腾讯的固定流量入口?
方丈:社交关系才是腾讯的超强火力,固定流量入口完全是对腾讯资源的浪费。拼多多把社交关系盘活了,这才是利用腾讯资源的正确姿势。(2018.8)
问:怎么看中期业绩?
方丈:除了游戏业务的不可抗力波动之外,其他指标都还行。微信用户还有将近10%的增长。广告业务和其他业务增长良好。小程序看起来很有搞头。(2018.8)
问:你说腾讯要赚钱开除一半员工就行了,现在为啥还不把他们开除?
方丈:因为他们想赚更多的钱。(2018.8)
问:半年报广告的增速满意吗?
方丈:1、广告的增速是很满意的。新闻内容广告下降,小程序的广告还没有上量(一定会放量),广告能有这个增速是很不错的。2、长视频这生意不好做,现在腾讯虽有一定优势,但维持优势需要持续付出成本,所以对它预期不要太高。(2018.8)
问:微视要挂?
方丈:按我的看法,不但微视,包括门户网站和自营长视频制作,都没有必要做。(2018.8)
问:腾讯的战斗力怎么样?
方丈:发散开来,我觉得腾讯象美军,作战中规中矩,火力(用户和社交关系)最强,但超出火力范围作战,能力就相当有限。Pony气质象艾森豪威尔。阿里象共军,统一思想,各自作战,开疆拓土,经常身处险境,却又能绝处逢生。说马云是毛式企业家没有冤枉他。我们再来分析腾讯的火力。凡是商业模式能用上腾讯的社交关系的,就能形成压倒性优势,拼多多和王者荣耀是典型。只干巴巴倒流的,效果有限,京东唯品会是典型。凡是要另行构建用户关系的,腾讯就无能为力,抖音是典型。(2018.8)
问:对腾讯未来5年经营业绩的增长预期大概是多少呢?
方丈:5年有点远,看不那么清楚。可见范围内,预期营收20-25%的增速。(2018.8)
问:请问营收20-25%的增速背后数据支持或逻辑判断是什么?
方丈:市场规模、竞争优势。(2018.8)
问:为啥 FB 干巴巴导流的,效果就那么好呢?
方丈:我们这么分析一下,FB 20亿用户,腾讯10亿用户,FB 用户里面很大部分是支付能力相对中国6:1优势的北美、欧洲、日本用户。两者市值相仿,你不得不承认腾讯的商业开发深度超过 FB。(2018.8)
问:云服务有必要做吗?
方丈:我觉得有必要做。因为腾讯的连接一切,云是连接的必备工具。大部分服务,都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自己架设服务器、部署网络。腾讯来做云服务,可以改善连接的质量,改善用户体验,并且顺便赚钱。(2018.8)
问:连接一切,这个使命会不会很膨胀,很危险?
方丈:这个使命不膨胀,它做的确实是这个。
我们来看,腾做的大概可以分成这几个:
1、连接人与人(通讯和社交)。这是核心。
2、连接人与内容。通过平台+自营的模式来做。其中的游戏非常成功。媒体内容有争议。
3、连接人与商品。从自营调整为参股以后,成效显著,比如拼多多。
4、连接人与服务。这个主要通过微信支付、小程序、服务号来做,效果显著。
这里面很多服务,云都可以提升其效率,改善其体验。(2018.8)
问:腾讯媒体广告走下坡路?
方丈:媒体广告,无论是媒体本身,还是广告形式,腾讯都没有特别大的优势,所以市场占有率是有限的,利润率也不会高。社交广告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小程序连接的服务业,是一个非常大的潜在广告增量,广告形式可能也有很大的创新空间。(2018.8)
问:谈谈刚刚出台的国家游戏总量限制的政策呗?以前总觉得游戏未来会是一个大产业,国家限制会不会改变这个逻辑呢?对腾讯的影响会有多大?
方丈:人需要玩游戏这一点,永远不会变。(2018.8)
问:能估一下FB和腾讯2018年的利润吗?
方丈:腾讯在900-1000亿人民币;FB在200-250亿美元。(2018.9)
问:腾讯+网易,两大厂商在2015年和2016年Q2的合计市场份额分别为43.2%和56.9%。这算是垄断市场啦嘛?垄断游戏市场怎么掌握定价权?
方丈:游戏公司的“定价权”是有限的,它会受到厂商竞争、玩家生态平衡的影响。
最早的时候,游戏的主流是按时间收费的,后来盛大和巨人搞免费模式,最后免费模式成了主流,把按时间收费的“定价权”给搞没了。在免费模式里面,理论上来说,厂商对人民币玩家的道具价格,或者免费的玩家的时间有定价权,但如果厂商过度使用定价格,会出现免费玩家不玩,人民币玩家最后也不好玩的情况,所以定价权也是有限的。(2018.9)
问:腾讯在渠道分发游戏上,是否具备垄断性?
方丈:对,腾讯在游戏分发上有垄断地位和定价权。(2018.9)
问:如何理解腾讯的金融板块?
方丈:腾讯在金融业务方面持保守态度,微信支付意外开花之后,整体是模仿蚂蚁金服的业务结构,风险应该不大。(2018.9)
问:腾讯如果没有游戏收入的盈利模式,是否就不行了?
方丈:不会不行,利润会少很多。(2018.9)
问:如今腾讯的经营状况,比2012/13年更糟糕吗?
方丈:我们说一说2012年前后腾讯面临的情况:
1、移动互联网有一个终端变革,手机取代了电脑,腾讯有可能在这个终端变革中被用户抛弃。
2、出现了一些可能的替代产品,比如微博。
3、腾讯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关系,处于紧张的状态,典型的事件是3Q大战。
现在的情况:
1、腾讯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地位通过微信确立了,而且用户渗透率、商业体系的健全方面,远超过QQ在PC时代。
2、腾讯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关系,通过非控制性股权比较好地解决了,甚至解决了自己在电商、搜索这两个领域的定位问题。
当然,现在出现的情况又是新的情况,至于这个新的情况,比刚才说的情况是更加严重,还是没有那么严重,需要投资者自己判断。(2018.9)
问:小程序未来能取代APP的微信超级app?还是时髦一段时间就OVER?
方丈:你可以把“小程序”这个概念忘掉。
你就想,消费者有很多需求,比如,买个电影票、打个车、到餐馆点菜买单,但你不愿意为某一个服务专门下个APP,尤其是服务深度较浅、使用频率较低的。比如安装一个叫新元素餐厅的APP就太雷人了。
而很多商家也有服务要给客户提供,但他们苦于让客户安装APP太难了,甚至,自己开发APP也太难了,想一想,Android有多少版本,硬件有多少机型,就头大了。
这时候,有一个高频的APP说,其实,没有必要那么复杂,你的服务就在我们应用内完成就好了,我提供标准的基础设施。这样的好处是:商家没有必要从头开始搞基础设施,店铺和拉客、服务的手段(比如朋友圈、微信群)无缝对接。
于是,皆大欢喜。你说,这会是时髦一段时间就OVER,还是越做越强大呢?当然,以后,水费电费人头费,是要收的。(2018.9)
问:是否可以理解小程序+公众号对应pc时期的网站(解决80%需求),app对应桌面软件(深度使用)?如果成立,微信体系内是否会产生比pc时代更多信息和服务(小程序和二维码链接了更多线下)?微信是否会变成强大的移动端搜索引擎?
方丈:这个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原来的产品外增加功能,很大可能是导致原有产品体验变差。但是,如果微信能够连接更多的服务,是会使微信体验更好,功能更强的。便民和扰民之间的界限,就需要产品方好好把握了,(2018.9)
问:有了小程序,我手机都删除了好多APP。
方丈:润物细无声,小程序不需要用户知道它,用户只需要知道在微信内能使用很多服务就行了。(2018.9)
问:腾讯控股属于多元化的公司吗?
方丈:我觉得属于多元化公司,不过是多元化比较成功的。(2018.9)
问:现在的腾讯是否有重蹈微软覆辙的可能?
方丈:股价会不会重蹈微软覆辙我不知道,但是从数据上看:腾讯现在增长比当时的微软快得多,腾讯估值比当时的微软低得多。(2018.9)
问:如何看今天腾讯组织架构的新调整?有没有必要?
方丈:非常有必要。它可以让腾讯更好地应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即在人与人的连接之后,更好地做好内容与人的连接、服务与人的连接。(2018.10)
问:腾讯在三年后利润能到多少?市值有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吗?
方丈:三年后利润在1500-2000亿之间。市值多少我不知道。(2018.10)
问:2009年微博出世。2011年10月改域名weibo,同期腾讯创出新低后开始走强。从马化腾言论和战略改变来看,明显与周鸿祎带来3Q大战触动更大。虽然业务上不是,但舆论是。
方丈:微博一度威胁到到QQ的通讯社交根基,最后是虚惊一场,微信横空出世,反而让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比PC时代更强。三Q大战解决的是腾讯和业务的关系问题,如何与其他企业相处的问题。(2018.10)
问:如何看待马化腾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表的公开信?认可“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在从上半场的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吗?
方丈:这个说法是非常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的。
互联网作为一种连接工具,它被用于与连接人与信息,连接人与人,连接人与商品,相对应的产品型态是门户网站、社交网络、电子商务。这个发展的过程,对连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网速更快、稳定性更好),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越来越高。
那么,现在除了信息、人、商品,还有一大块的蓝海市场是我们平时使用的各种线下服务,这些服务如果用互联网来完成,效率会高很多,用户体验会好很多。就类似于你以前要去公安局办事大厅排半天队签注港澳通行证,现在在微信上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理论上来讲,将来所有的服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与用户连接。而腾讯这样的公司,通过提供账号体系、支付系统、计算资源(云计算),成为连接的基础设施。这就是所谓的产业互联网。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最后会让互联网成为人类社会的阳光、空气和水。(2018.11)
问:越来越多的老外在使用微信(WeChat), 方丈对微信的国际化前景怎么看?
方丈:我并不乐观,通讯软件要突破,比娱乐、内容类的软件要难,因为它背后有:1、网络效应。比如你的朋友大多在WhatsApp上,微信再好用也没有用。2、信任问题。(2018.11)
问:为什么没有互联网公司在社交、电商和搜索上都占优垄断地位?或者在其中任意两个方面占有垄断地位?
方丈:术业有专攻。(2018.11)
问:但是阿里一直想做社交,而腾讯一直想做电商啊,说明如果有机会,价格合适,阿里可能是想收购腾讯的,或者反过来。
方丈:他们是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都失败了。市场规律在起作用。
公司就象一棵树,再高大的树,也不能占领所有的天空(市场);再长寿的树,也不可能永远存活。公司的市场份额是有限的,公司的存续周期是有限的。我们永远没有必要遗憾一家公司占的市场份额不够,也没有必要遗憾一家公司为什么倒闭。大的不倒,小的不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才是一个真实、可爱的世界。它的真实、可爱之处就在于它是变化的,不可测的。(2018.11)
问:假如阿里和腾讯合并会怎么样?
方丈: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社会,都没有任何好处,也没有任何必要。(2018.11)
问:你认为FB打败腾讯没什么机会,是因为国人其实对聊天隐私保护没那么在乎?还是觉得因为文化差异,FB不会学腾讯去做大而全的功能呢?
方丈:1、用户是否使用微信和隐私保护没有什么关系。2、中国人大部分人际关系都在微信上。3、微信产品功能领先于Facebook。4、腾讯的运营能力强于Facebook。(2018.12)(2018.12)
问:你觉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游戏会变成刚需吗?(或者已经是?)
方丈:人还是猴子的时候,游戏就是刚需。只是游戏的形式在变。(2018.12)
方丈对互联网的理解确实深刻,但他忽视或小看了至关重要的两点:
1. 此互联网是阉割版,说内联网都是过誉;
2. 简中的产业或窗口干预无处不在,特别是对于新兴产业,风险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