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全球化的影响

看去全球化会影响什么,首先要看全球化影响了什么。

1) 全球化会发挥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

例如:北美国民受教育程度较高(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比例),资本充足,所以聚焦于高科技领域的研发和资金需求比较密集的产业领域。而中国,印度则是人口红利,低端劳动力充足,全球化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提供充分就业。除了这种显而易见的劳动分工之外,全球化还会改变高端人才,低端劳动力,资本拥有者,资源拥有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从孤立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会有部分人受益,而其他人受损。

以美国为例,先看长期:

a) 因为聚焦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吸纳大量的冗余资本,对资本的相对需求在各个产业均会提高,所以资本(无论是布局在高科技领域还是低端制造领域)收益会提高。

b) 高端人才会受益,实际收入提高。生产力没有变化,但是高科技出口部分相对价格得到提升,所以相对价格*生产力会带来收入提升。

c) 低端劳动力会受损,实际收入下降。同样生产力没有变化,但是进口的低端制造产品相对价格降低,会带来收入下降。

d) 资源类拥有者,因为资源不能像资本一样在不同的产业之间自由流动,所以在高科技产业中使用到的资源拥有者会受益,而进口的低端制造产品所用到的资源拥有者则会受损。

再看短期(一般指3-5年内),短期假设只有劳动力可以流动,而资本由于受限于沉没成本,重新布局的限制,无法完成流动。:

a) 更多劳动力进入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领域中,人均享有的资本和资源减少,所以导致生产力降低,收入下降。但伴随着进口产品的价格下降,所以整体上看劳动力的收入是下降还是提升不清晰,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如果消费更多的低价进口产品,则会受益,而消费价格提高的出口产品则会受损。

b) 资本的拥有者,人力转移到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的生产力会提升,同时出口类产品的价格提升,所以资本拥有者收益会快速提升。

另外还有一些影响要素:规模效应,移民,offshoring,关税等。

2) 全球化会改变规模效应和消费者选择

全球化使得消费者的选择面加大,从而使消费者拥有了更高的需求弹性。这种价格弹性会使得部分垄断型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规模优势。所以去全球化也就会使得这部分企业丧失以规模化带来的优势,甚至可能转为亏损退出市场。

3) 移民:不考虑政治因素,移民主要分为2大类,一类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收入差异引起的,在美国赚5000美金,而在中国赚5000人民币,这种差异会驱动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二是对品质生活的追求,这部分移民主要是富裕阶层通过移民享受发达国家带来的便利和高品质生活。中美脱钩会让中国追赶美国的速度减慢,理论上这种减慢会带来更多的移民需求。

4) Offshoring:去全球化带来制造业回流美国,也就是offshoring减少,这种去Offshoring会带来低端劳动力相对需求增加,从而提高低端劳动力的收入。同时会降低高端人才的收入。

5) 关税(以及其他各种贸易壁垒):美国作为大国在大部分产业中提高关税会导致全球需求降低,进而推动全球价格降低,所以关税的提高是个数学题,受益还是受损取决于关税和全球价格变动情况。如果商品的价格弹性很大,则增加关税可能受益,反之,则受损。

中国情况则和美国相反。如果考虑去全球化下的中美脱钩,则中国会和上述描述的美国类似。高端人才受益,低端劳动力受损,资本受益,拥有高科技资源的企业受益,低端产业所使用资源的拥有者受损。

去全球化已经是灰犀牛,而上述变化会比较缓慢在3-5年内完成,往往会被大家忽略。

RHO科技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