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经验总结——逐步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

2020年大概26%的收益,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自己还是很满意的。但前几天看一个雪球大v的文章说今年赚钱的人很多,应该有46%的人赚钱,那么很有可能我赚钱也是因为市场好而不是自己的投资能力好,在这个时间点需要好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掌握稳定股市赚钱的能力。

一、经验教训回顾

这几天翻阅了2020年做的实盘记录,发现还是很有帮助的,从后视镜的角度以更长的时间看投资会看的更透彻。从实盘记录和具体盈利从哪里来2个角度分析:

今年1月29日时写的建仓计划:

希望总体建仓约120万:茅台400股约30万,万科约15万,美的约15万,平安约15万,双汇约15万,伊利约15万,腾讯约15万。赚钱小分队范围内视情况高抛低吸,远离明显高估的。赚钱小分队范围内的困境股小仓位博弈,见到反转后可以继续建仓。非赚钱小分队的,除非极度低估可以小部队博弈,否则坚守能力圈绝不参与

假设当时一次性买入,傻傻的什么都不懂,也不管中间的暴跌,就至少有80%的盈利。更不用考虑说逐步建仓,暴跌是低成本买入,可能带来的盈利增加。

结合上周总结4年来的投资收益来看:

赚到的钱都是赚钱小分队内的股票在不被看好时买入赚的,没赚到的钱都是早早的就卖掉了或者在持仓中把涨了一些的调到了还没涨的操作少赚的,赔钱的都是不那么笃定的股票跌了不敢买涨了拿不住。


二、简易投资体系

总结来看,好的企业,在低估区域逐步买入,到了高估再卖出,少做选择少做交易,简简单单就能获得收益。而看起来当时很理性很聪明的选择,其实大量都是错的。道理简单,但人性使然。那么其实更合理的克制人性,理论上就更能赚到钱。所以如何降低克制人性的冲动,不要做太多的选择和操作就非常重要了。也形成了目前的投资体系,比较简单:

1、让资产很安全,先把地基打好。把可投资的资产分成3份,1份存大额存单、1份买固收+基金组合、1份投资权益类资产。1份权益类资产,再分成2小份,1份自己打理、1份买权益类基金组合。这一点我认为是最重要的,要让自己保持很好的心态,而高波动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权重太高很难保持理性,所以先保证不赔钱再想慢慢赚钱;

2、一半以上的资金交给基金经理打理,形成股6债4的组合,跟随市场不动,大跌时固收+基金作为类现金资产转换成混合基金,如果遇到持续暴跌可以考虑现金继续买入。阶段快速上涨时恢复6:4的比例进行均衡配置。市场整体高估时(比如现在)调整为股4债6的比例。也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用资产配置更好的跟随市场,少做选择少做交易;

3、自己打理的资金,目前不要超过60w。市场在低估或合理区间时,行业分散、低估时买入赚钱小分队里好的企业(聚焦到完全放心的十几只)、分散持仓、少做持仓内的换股、某只股票高估时再分批卖出分散配置到各个持仓的股票中。如果市场高估,就要降低仓位,把部分资金转到基金组合中进行均衡配置。如果像现在这样结构性行情且市场高估只有部分股票不被看好而低估,要降低仓位或高抛低吸,不要等到低估到高估再卖出;

4、补充一些弹性低、估值低的股票作为目前这种市场比较高估又不疯狂的时候,作为打新底仓的股票,每年打新贡献5个点收益;

6、每隔几年,在比较低的位置布局一定的券商股,6-8只分散持仓代替ETF并且能够打新。


三、权益类基金组合和股票池

股票池:共23只

我的赚钱小分队有万科A格力电器美的电器中国平安招商银行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伊利股份双汇发展安琪酵母海天味业贵州茅台五粮液万华化学,主要是toC的企业,toB企业要更慎重。高科技和医药太难懂且变化太多,交给基金经理思考。

备选的低波动打新底仓有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其中农业银行弹性最低,作为银行仓位的节拍器。建设银行弹性最高,建设银行在几大行中应该是最好的,在招商银行不低估时作为替补。

券商股有: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广发证券申万宏源、国泰君安、华泰证券,这六只是6年、3年、假设ROE都优秀的券商,分散持仓,贵了可以适当轮动到低估的。

基金组合:

固收+基金组合、易方达安心回馈交银优势行业中欧新蓝筹兴全商业模式工银文体产业信达澳银新能源中欧医疗健康汇添富消费行业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2

全部讨论

一巴掌和小角落2020-12-24 11:05

加油,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