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日日谈

老钱日日谈

他的全部讨论

红利已经有外号了,隐隐不安

昨天@北落发了一篇有关红利的文章,里面的观...

我国货币总量已突破300万亿

根据最新的金融数据,截至2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规模是299.56万亿。
可以说,截至本文发出时,实际总量已经突破300万亿大关。
借着这条新闻,和大家聊聊有关M2的几个重点。
M2和信用派生
我们先用最快速度复习一遍三个口径的货币供应,像这样:
✔️直接说重...

东亚手牵手,谁生谁是狗

关于人口,最近看到两条新闻:
其一,2023年韩国生育率跌到0.72,再创新低。
其二,梁建章团队费力不讨好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中国生育成本报告》...

长期持有,可有福报?

这两年我对「长期主义」可谓是深恶痛绝。
人改变自己是最痛苦的,从脑子里剔除掉某些思想钢印,也必然要付出一番代价。
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下我改变想法的过程:
长期主义本质上也是一种策略,对吗?
虽然看上去正确无比,但在市场里挨过打,才会慢慢对很多道理的深意有所体会,对...

目光越过年K线

和兄弟们重点唠三张图,它们来自有知有行团队出品的《中国大类资产投资2023年报》,报告收集研究了2005~2023年中国股票、信用债、国债和通胀数据,对看清一些底层规律很有帮助,是「市场观」的一部分。
1.股、债、通胀
✔️这张图和西格尔教授那张著名的《大类资产百年回...

计算体制内岗位总收入的新思路

最近看到有网友试图用DCF的思路去计算体制内岗位的职业生涯总收入,太会玩了!
我也凑个热闹,搞了张图:
数据分为三个阶段:
✔️2002-2022年,数据均来自统计局披露的「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得出,工资年均增速9%左右。
✔️2023-2...

理解当前经济的40条结论

国联证券出了一份报告,用50张精彩纷呈的图表从宏观、产业、资管三条主线进行了全球化比较,看完很受启发。
最近一轮经济周期,我们看到了市场和现实经济中出现了很多超越传统框架认知的现象,需要用更长周期、更广视角的数据来参考。
本文摘抄报告中的重要结论和图表分享给大家。
宏...

讨论

回复@追风的星辰: 我没观点,我总错。//@追风的星辰:回复@老钱日日谈:先对于宽基指数估值楼主是否现在更看好创业板?

2018年见底往事

值此市场的至暗时刻,和兄弟们回顾下2018年熊市,我们是如何走过来的。
以全A指数为抓手来统计,2018年是过去20年中仅次于08年的第二大熊市,像这样:
当然如果把2022年至今的跌幅算在一起的话,是比2018年还要大的熊市。
虽然亲身经历过,但复盘起来才发现,当年的情况也相当扑朔迷离...

这几年,股民和房东孰惨?

兄弟们,我最近确实没啥表达欲。
正能量容易被骂,负能量容易被封,左右为难!
昨天直接被干郁闷,我自己跑去看电影了,看的《年会不能停》,还别说,心情好多了!
回家之前还给女搬砖工打包了一份湖南杀猪粉——把小日子过好比啥都强,真心话。
昨天的推送,我在GDP那张图里加了...

为啥大家的情绪这么差?

最近有点不敢看评论区,无论公众号还是播客,能感觉出很多人情绪都很差,我也挺受影响的。
仔细琢磨了下为啥这样,有点眉目,跟兄弟们唠唠,看看我说得有道理不。
我觉得根源在于,去年至今,大家感受到了非常强烈的「相对痛感」。
大白话讲:这边兄弟在吃苦,却看邻居开路虎。
为...

当下的一些热门议题

借着几张图表和兄弟们唠唠岁末年初的一些热门投资议题。
关于美联储降息
预测降息时点和力度无疑是种一厢情愿且难度极高的妄念。
但复盘历次降息,可以帮我们勾勒出几种可能的平行宇宙。
重点看下图中各条彩色折线,它们对应左轴,代表着「标普500相对降息当日的表现」。
图中...

出水口>进水口的蓄水池,何时能涨?

假设A股是一个蓄水池,那么,很简单的道理:是水位决定了资产价格。
A股蓄水池过去几年的进出水情况如下图。
红色系柱子是进水口,蓝色系柱子是出水口。
其中最需要大家关注的是那根黑色柱子——它代表着A股每年的现金流缺口。
一目了然,A股常年处于失血的状态,意味着:
出...

74岁老股民的幸福晚年生活

2019年我写过一位特别可爱的日本老头,叫「桐谷广人」。
👉《网页链接

回到微观:最近的几则见闻

假期回了趟沈阳,有些见闻挺感慨的,和兄弟们唠两句嗑。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这样的感受,经历过去2年的洗礼,奋斗叙事瓦解了,卷王奋斗逼被嫌弃了,增长叙事被质疑了,跨年演讲审美疲劳了...
甚至我写下这些话,都有些犯怵,因为唱响______。
前几天我和一个朋友吃饭,她是上海几家...

要那么多存款作甚?

1
存款利率又降了,幅度不大,但胜在次数。
用东北话说,紧倒腾。
为啥降?
硬要解释的话,原因其实挺多的:
比如Q4把千呼万唤的存量按揭房贷的利率统一下调了,明年初LPR降息的效果也将反应。
比如甭管个人还是企业,有钱都好存定期,像这样:
定期的潜台词是,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