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臣倍健转型阵痛持续,增收不增利,梁允超大呼结果不可接受

文|王安宁

汤臣倍健不但销售目标没有达成,净利润反而还下滑了。

图/百度百科

78.61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9%;13.8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0.99%,是汤臣倍健2022年的成绩单。

要知道,汤臣倍健董事长梁允超在2021年年报中,将汤臣倍健2022年销售目标制定为增长20%,按照2021年74.31亿元的营业收入来看,2022年至少要达到89.172亿元营业收入才可完成目标。

然而,没想到的是,汤臣倍健不但销售目标没有达成,净利润反而还下滑了,对此,梁允超直言“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确实,二级市场也同样难以接受,因此3月20日,汤臣倍健大跌9.3%,以20元/股报收,即使3月21日稍有回弹,以20.73元/股,涨幅3.65%报收,但与上周五收盘时的22.05元/股相比,下跌幅度依然在5%以上。

 

【销售目标未达成】

汤臣倍健财报显示,其收入主要由片剂、粉剂、胶囊及其他剂型产品构成。

其中,片剂实现收入25.43亿元,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为32.35%,同比减少3.12%;粉剂实现收入11.22亿元,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为14.27%,同比减少15.33%,二者累计实现收入36.65亿元,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高达46.62%。

因此,对汤臣倍健整体收入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但由于占比高达22.18%的胶囊,实现了同比增长20.45%至17.44亿元,及其他剂型同比增长20.63%至24.52亿元,在总营业收入中的比重增长至31.2%的成绩,一定程度挽回了片剂及粉剂对汤臣倍健造成的影响。

而另一部分,则是涨价的效果,年报显示,2022年汤臣倍健片剂、粉剂、胶囊销售量分别出现了12.55%、35.9%及8.85%的减少,仅其他剂型保持着1.73%的微增幅度,并不足以支撑起汤臣倍健整体营业收入的增长。

但据锐眼财经计算并报道,2022年汤臣倍健片剂产品单片均价上涨0.5元、涨幅11%、毛利率75.48%;粉剂产品每公斤上涨65.71元、涨幅32.08%、毛利率71.72%;胶囊产品每粒均价上涨0.17元、涨幅31.48%、毛利率61.78%。

也就是说,在涨价及收入结构互补的双重作用下,汤臣倍健2022年得到了78.61亿元,同比增长5.79%的营业收入。

不过,梁允超曾表示,汤臣倍健2022年的销售目标为增长20%,显然汤臣倍健2022年并未达成目标。

不仅如此,还将2017年至2021年保持了5年的双位数增幅降至个位数,这对于充满干劲的梁允超及汤臣倍健来说无疑是较大的打击。

 

【利润下滑,销售费用高企】

而更大的打击恐怕是净利润的表现了,汤臣倍健一向被外界视为营销驱动型企业,其在营销方面也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谷爱凌、姚明、刘璇等都曾为汤臣倍健代言人。

虽然促使汤臣倍健销售费用节节攀升,但带来的收入增长及品牌知名度却更加可观,因此这一战略被汤臣倍健沿用至今。

例如,2022年汤臣倍健销售费用31.69亿元,同比增长了27.87%,销售费用率40.31%,同比增长6.96个百分点。

不过,这一招对于如今的汤臣倍健来说却不管用了,同期汤臣倍健营业收入仅增长了5.79%,而这还是在前述提到的涨价基础上,这意味着营销对汤臣倍健收入的提升作用已微乎其微,或者说汤臣倍健意识到销售对收入增长作用不大后使用了涨价措施,保证了收入的增长,但无论如何,营销已不是汤臣倍健增长的法宝,反而拖累了利润的增长。

而实际上,销售费用对汤臣倍健收入提升作用减小,在2021年时就已初现端倪,2021年汤臣倍健毛利率同比增长了3.24个百分点,但同期净利率却同比减少了1.5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汤臣倍健对费用的投入不但没有得到营业收入相应的增长,反而压缩了净利率及利润空间。

2022年更是如此,毛利率增长了2.22个百分点至68.28%,净利率则减少5.82个百分点至17.95%,营销促增长的作用再一次减弱。

再加上研发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费用的增长,更挤压了利润的增长空间,因此造成了汤臣倍健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0.99%至13.76亿元的情况。

 

【转型阵痛仍在持续】

另外,渠道因素也是影响汤臣倍健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汤臣倍健一直以线下销售为主,例如药店等地点,线上发力则相对较晚,直到2017年,汤臣倍健提出了“电商品牌化”战略,开始着力发力线上。

汤臣倍健年报显示,2022年汤臣倍健,线下渠道收入约占境内收入的 61.14%,同比下降 3.71%;线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长 13.00%,这意味着汤臣倍健营业收入依然主要依靠线下,仍在经历渠道改革的阵痛。

汤臣倍健的表现,实际上也折射出保健品行业的表现,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9年,保健品行业平均增速均高于12%,但自2020年至今,平均年增速已跌至8.2%。

这一点从汤臣倍健现金流量表也可看出,2022年汤臣倍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9亿元,同比下滑24.19%,也可以说,作为保健品行业的龙头,汤臣倍健每一步的表现及成绩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市场的现状。

汤臣倍健或许也深知如此,在提出“电商品牌化”战略以外,还提出了向科技转型、“科学营养”战略。

不过,与前述动辄数十亿元的销售费用不同的是,汤臣倍健研发费用投入并不多,2022年仅投入了1.585亿元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仅为5.45%,同期销售费用是营销费用的20倍。

而结合前述可知,显然,在“舍不得”投入的情况下,汤臣倍健“科学营养”战略还尚未落地,与此同时,渠道改革却仍处阵痛期时,在营销驱动效果大大缩减的情况下,或许汤臣倍健也难以预料,渠道改革阵痛期要持续多久,也难怪梁允超表示“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