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到,上面下跌幅度较大的十几个城市,大部分都是北方城市,其中京津冀城市圈就占了5个,廊坊、天津、石家庄、北京、保定。
廊坊的房价相较于最高点,几乎腰斩。天津平均价跌超了五分之一,其实个别楼盘下跌幅度,远不止五分之一。
据时代财经披露,有人2018年10月在天津西青区以150万元的总价入手了一套6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本想着用来投资,却梦想破灭了。因为业主现在发现,其同小区同户型的房子,挂牌价已经跌至115万,如果交易,扣去所有税费,将亏损几十万。
这还算好的。时代财经还披露,天津南开区的一套230平的改善大四房,从最开始挂牌的750万元,一路降价至如今的620万元,业主前前后后降价17次,降价幅度达130万元,但如今依然未能卖出去。
当然,这样的案例可能不多,但足以说明天津当下的楼市有多冷。
这套房子前后降价17次,降幅130万依然找不到接盘侠,一方面是因为大户型难卖,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是投资,切记不要买大户型,标准户型总价低,最容易出手。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行情偏冷,大家都是买涨不买跌。
02
关键问题来了,天津楼市为何这般冷?原因有多种。
首先有大环境因素。
整个北方,因为人气、财气被南方虹吸,楼市整体偏冷,天津作为北方第二大城市,自然无法置身事外。
其次有调控因素。
北京是调控最严厉的城市,天津的调控也不弱。
非天津市户籍居民家庭在天津市范围内购买住房的,需提供在天津市3年内连续缴纳2年以上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证明。补缴的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证明不得作为购房有效凭证。
此外,还有供需因素。
根据过往成交记录估算,天津新房库存去化周期长达28.2个月,而一个城市合理的去化周期应在12-18个月左右。
按照自然资源部的规定,当一个城市的楼市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应停止供地;36~18个月的,要适当减少供地;18~12个月的,维持供地持平水平;12~6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要显著增加并加快供地。
天津为28.2个月,供应远大于需求,房价下行压力较大,需要减少供地。
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天津的经济与人口基本面出现了问题。
想想看,深圳、杭州、南京等城市的调控政策亦是非常严厉,甚至比天津还要强,但这几个城市的房价从调控至今,上涨势头就没有调转过,就是因为它们经济活跃、人气旺盛。
经济方面,天津在经历了两次主动挤水分,挤掉了8000亿左右后,其2019年GDP规模仅为14104亿元,2019年的位次下滑至第10位。
最新的2020年前三季度GDP数据显示,天津已经掉出前十。最关键的是,在多数中心城市GDP增速已经回正的情况下,天津前三季度GDP增速为0。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人气方面,2017年天津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常住人口减少了5万人。
2018年,在海河英才计划之下,天津常住人口增量转正,但也仅增加约3万人。
2019年天津常住人口1561万人,常住人口增量也仅在2万左右,不到深圳、广州、杭州、宁波、佛山、西安、成都、重庆等城市的增量零头。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天津统计局
人气与财气流失,库存消化周期又远高于警戒线,再加上调控因素,天津的房价焉能不跌。
其实天津很想放松限购,2018年就以海河英才计划变相放松了限购,后来因为咨询落户的人太多,才对政策打了补丁。
最近天津又被传出要放松落户的消息,虽然最终被辟谣,但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大家心领神会就行。
03
最后来探讨一个问题,天津的房子还能买吗?
这里说的能买,主要指投资,天津本地的刚需,当然可以买,毕竟天津经济虽然下滑,却依然是北方第二城。
回到问题本身,本号的答案是,长线仍值得投资。
首先,人气方面,天津虽然常住人口增量不是太高,但至少是正的,没有继续流失。
其次,天津城市级别高,仅这一点就注定了天津不会没落。尽管全国经济中心在持续南移,天津的位次在不断下滑,但基本会止住在第15位左右。
作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的天津,依然是管理层各种利好政策倾斜的地方,天津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产业转型的阵痛中,一旦走出来,天津不会太差。
投资楼市,投的就是对这座城市的期望,既然天津未来的期望不会差,它的楼市自然仍有潜力。
本号以为,房价已经下跌三年的天津,跌势还会维持一段时间,预计2021下半年,天津楼市应该会回暖。因为在板块轮动理论下,目前上海和北京的楼市已经有起色了。
不用等太久,就该轮到天津和廊坊了。 @一周好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