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3喜欢:1
回复@宅宅宅宅: 我昨天也仔细看了下反馈意见回复。公司做可研报告效益预测的时候用的应该是内部收益率法。测算表中的主要公式也出现在可转债发行时的公告中,计算结果差不多,FIRR都是9%左右。华龙一号的设计寿命是60年,即使M310二代+机组也有40年,30年是非常保守的预测。也许60年真的很长,不确定的事情太多了,30年还是可以等等的。第二,同表折旧25年,但是专用设备折旧上限是45年,我觉得这个好理解。表内折旧是考虑的整个项目的综合折旧年限,包括建筑、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而财报折旧已经把各个部分区分开来。第三,披露的去年折旧政策调整很有意思,折旧调整后,去年半年净资产增加6亿,而今年上半年净资产与不调整对比增加了16亿,折旧对利润的影响可想而知。这也符合重资产行业的特点,就是在折旧完成之前,我们永远不知道公司真实的利润水平,我更愿意用现金流去考虑对中核的投资。一般而言,新机组的建设还款期为15年,远少于折旧期。公司年报显示的经营净现金流为260亿,投资现金流是263亿(2019年)。也就是说,公司当前的经营策略依然是资本扩张,假设投资停止,200-300亿的净现金流很快会覆盖债务。不过资本支出的过程恐怕需要很久,以后的状态会是投资成本的下降,但不会停止。第四,关联交易,其实中核的关联交易还是非常多的,且资金也不少,这就导致上市公司的利润有可能“技术性转移”。当然,从公司董事会的运作来说是没有问题的,这一次的公告阐述了很多。关联交易很难避免,因为核电这个领域的公司基本都在一条产业链上,公共产品只有发电。以后华龙一号多多出口可以养活更多上游企业。最后,结合股价与流通股本来看,机构投资者很难从二级市场大量买入,机构投资者不仅要看投资的潜在收益率,也要看投资规模。核电这么大一家公司,把市值做这么低,很难吸引大资金战投。如果定增能够直接增加机构仓位,且产业资金等愿意长期持有,那么市值上涨反而会吸引机构入局。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猜测,有待验证。$中国核电(SH601985)$//@宅宅宅宅:請教老朱@宜民老朱  (內容太多大概掃描一下,有2個疑問)
1. 頁2-1-71募投项目效益测算的主要假设及预测表,為何经济运营期用30年? (3代壽命60年)。
2. 同表的假設折舊是25年;但專用設備會計折舊45年?
引用:
2020-09-24 15:33
中国核电: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的回复报告 网页链接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宜民老朱2020-09-28 13:07

火电要看约束条件的,我国东部、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火电不便宜,因为当地不产煤。而坑口电站的成本非常便宜,所以要用特高压输电。

宜民老朱2020-09-28 13:05

是的,你说的第一个确实如此。GE主要是经常被作为管理的典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证明没有一条规则是永远最优的。

莊懂2020-09-27 13:07

A: 我想公司說法也沒錯,因為除專用設備外的固定資產都是平均年限法。我之所以提一下,是因為拿來做yoy的比較沒有參照性。(補充: 折舊減少與營業利益增加)
B: 我對GE的瞭解為零,他這個關於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的修正,個人理解是朝向ESG的轉變,追求永續經營。也就是以前公司的重大關係人,除了股東及員工之外又拉進許多人,要兼顧這些群體的利益。

莊懂2020-09-27 12:52

火電成本真的會比核電低嗎? (加計環保成本)。以TW的公開資訊看,煤電不便宜,當然TW的核電利用小時很高的。

PV產業是財政補貼;核電是政策補貼(7000利用小時)。前面的很難永久持續,你也知道我先前一直覺得8000小時左右才是該有的營運效率

宜民老朱2020-09-26 10:00

A:我觉得你关于专用设备工作量法的解释是对的,报表给出了计算公式,今年一季度发电较少,折旧也少。但是,去年公司又针对三门亏损解释:“虽然2号机组没有发力,但仍需折旧。”这个我们只能理解为公司推脱的一个笼统说法,专业设备的折旧肯定是根据发电量来的。B:从投资来讲,我宁愿公司加速折旧,少分红。因为核电机组投产前五年享有较大的优惠政策,包括电价、增值税退税以及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加速折旧、减少分红有利于公司降低财务成本。但是,中核是国企,其行为并不满足“股东利益最大化”条件的约束。他们还是会把现金流继续用于投资,这样就可以实现所谓的“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所以,投资中核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可能立即得到利益回报,而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如果要展开来聊,我会想到杰克韦尔奇在离开通用很久之后说:可能我所倡导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理念是错的。也就是说,如果以股东利益最大为目标,那么可能有很多隐藏的没有暴露的问题在某一时刻会损害公司利益,以至于影响公司生存。中国国企还是讲究一个产业生态,所以像高铁、卫星、大飞机包括核电这些大项目会比西方走得顺利,因为有国家力量在里面协调利益,不会掉链子。但又因为有这种企业外的力量干涉企业发展,私营企业很难一枝独大,除了华为这种植根于深圳又企业文化强势的公司,小型企业很难长久保持领先优势。

宜民老朱2020-09-26 09:44

我也认可IRR偏保守的结论。我之所以说真实利润水平很难预估,我主要考虑是未来核电在低碳能源结构的地位。根据巴黎协定,中国承诺2030年碳排达峰,现在说有可能提前。**又说2060年碳中和。其实,核电高层早就在喊碳排定价了。如果仅仅拼成本,火电仍然很低,水电规模有限,光伏、风电储能、输电成本很高。德国的减排是伴随着电价上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环保是要代价的。就像十年前我们提到电动汽车的时候,直觉上这个东西特别好,好像明天就能够把所有燃油车换成电动车。等到真正去看这个产业的时候才会发现,如果没有国家补贴,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和燃油车根本无法比。西方世界相信科斯的产权理论,只要划定产权的边界,市场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他们偏向于制定碳排放市场,污染性行业排放需要支付费用。国内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市场规则,就算有,也很难执行,核电减排的功能暂时没有在经济性上体现出来。其实光伏也是类似问题,光伏发电国家给出了补贴方式,却一直欠补,导致光伏发电企业赚了账面利润,没有现金流,只能寻求大型资本合并。中核收购的太阳能企业多少都有这种情况,欠补的金额都已经计入应收账款。假设核电以现在的状态经营,那么EBITDA是可以测算的,但是就如电价被行政性调整,中国寡头垄断市场的政策是非常不稳定的。这个不稳定性说不定也会向核电倾斜,因为从福岛事件之后,世界上对核能利用的低谷期似乎在去年开始又恢复了,包括对小堆、模块堆的热情非常高。那么,如果世界各地因为碳排对核电的投资加大,国内对核电的重视程度也会提高,核电的未来就有很多种可能了。

宜民老朱2020-09-26 09:24

这两个厂址估计是不会改了。后续新的厂址反正还没投入,想建什么都行

莊懂2020-09-25 18:21

謝謝老朱回了這麼多內容!!! 经济运营期設定30年,用40年不是問題。TW的都用了40年而且利用小時8000。我猜用30年是把大修甚麼的都考慮進去後的保守設定。(話說回來,這個項目是華龍1號壽期更長)

關於 "在折旧完成之前,我们永远不知道公司真实的利润水平"。 這個可以用EBITDA參考。

"第三,披露的去年折旧政策调整很有意思,折旧调整后,去年半年净资产增加6亿,而今年上半年净资产与不调整对比增加了16亿" 。需要注意的是專用設備是採工作量法,意即2019年H1有部分機組沒有發電也就沒有折舊。藉由資產加速折舊也可以提高ROE

我個人看法是,以這個綜合折舊25年,運營期30年所估算出的IRR的確偏向於保守。(專用設備是最貴的)。的確可以逢低漸進式布局

--鹰--2020-09-25 15:04

中核2020年的股价走势以6月15日为对称轴,走了一个标准的对称图形,如果后面还按对称走,这次下跌到2月3日最低点附近后,可能开始快速上涨到5元以上。

--鹰--2020-09-25 14:59

@宜民老朱 从回复中看到,漳州核电一期原来规划也是AP1000,现在改用华龙一号,但漳州核电造价并不高,看来除了徐大堡一期、桃花江核电这两个投钱定了很多设备的机组以外,其他基地从AP1000改为华龙一号成本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