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23年过了一半了。照例回顾一下今年2季度的投资表现(为啥一直等到现在才写总结,主要是因为很多私募要到本周才会出截止630的净值数据)。这个季度主要的动作就是四月中旬把淡水泉赎回了(亏损约34%),然后换仓买入了仁桥和公募组合。二季度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震荡吧,焦虑的感觉可能比去年同期要好一些,市场挣钱效应依旧不是很足。除了六月中旬有一些短期挣钱效应,其余时间市场大多数都是来回震荡。
本季度最主要的操作就是四月中旬赎回了淡水泉,这个决策其实在往期的总结里面一直提到了,事后看,这次决策到目前而言是正确的。赎回后(按4月17日净值),淡水泉一路往下,净值下探10%+,还好六月份的单月净值终于相对沪深300有+2.6%超额了(意味着它1-5月,每个月都没有超额。截止6月30日,YTD以来跑输沪深300,-9.92%)
按照4月28日净值,买入仁桥(走中金信托通道),截止六月底,亏损4.54%,仁桥相较沪深300,五月正超额、六月负超额。总的来看,波动会略低于淡水泉。亏损这个情况,目前是意料之中的,毕竟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正收益也得看指数吃饭。后面再持续观察吧。
按照惯例应该对我手上的持仓基金进行回顾,谈一下个人作为持有者的主观感受,未必对,但是仅供参考。
1、博孚利国强1号FOF。二季度表现会略逊于一季度。在3月-4月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周超额一直为负,于是主动跟基金经理沟通、了解情况,后续超额回正。端午节前后又通过word提问的方式跟基金经理询问了一些问题,得到了比较全面积极的回复。今年来说,目前收益排在市场中等水平(截止630,ytd +7.32%)。还是符合心理预期的。
2、明汯股票精选。二季度业绩中规中矩吧。延续去年买入后稳定的表现吧。在目前空气指增的大环境下,肯定不如宽德这种年内热门产品有话题度,但是持有收益暂时还是让人安心的。(截止630,ytd +12.3%)
3、衍复500指增。表现还是非常稳健。去年是市场头部,今年两个季度后,ytd依然是市场头部。问了下渠道,说是目前500指增规模不到100e,但是已经封盘了。管理人还是比较克制的,希望业绩持续。(截止630,ytd +11.62%)
4、中金多策略FOF、全天候FOF。这两个FOF今年收益是正的,相较很多纯股多的产品,我觉得在今年大市场环境下,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多策略就我持有以来,还有5%左右的亏损。全天候终于赢利2%附近。(截止630,多策略ytd +2.12%;全天候ytd+2.56%)
5、公募组合。二季度迭代到了2.0。就目前的表现来看,跑的让人很满意。就是组合里面有些管理人更换了,被迫需要调仓。同时有些组合管理人根据市场环境需要季度调仓。所以未来在组合里面,需要增加一些C类份额。减少一些A类份额。就今年两个季度的表现。上半年+3.32%,在统计市场公募基金4390只里面,排名24.6%分位(即比市场75.4%的基金跑的好)。总的来说,两个季度以来,跑的业绩是让我比较满意的,或者说有点超预期吧。实盘时间还是略短,希望继续保持,后面能够给我稳稳的收益就好。(截止630,ytd +3.32%)
6、其他公募基金,分化较大,收益离散度高,特别是港股基金,今年1月份雄起一段时间后,后面一直萎靡,二季度表现一样拉垮。没有重仓中特估、AI的基金,表现依旧挣扎。说实话,我是没有特别去关注日净值了。市场没有太多的风浪,这些基金都呈现了短期震荡,而这些震荡,看来看去,其实含义不大。(因为存量资金调仓,涉及多个账户资金腾挪,这一块就没细致统计收益率了。)
今年以来,毛估估算了下,应该是正收益,正的不多,大概就+3.65%左右,跟雪球上面各位炒股、买基金的大佬们比,我肯定不咋地。反过来说,我后续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的。
这个季度有几个自我提升的地方,可以拉出来说一下,以便未来反身查阅。
A、常做反思。以前都会做总结,这个季度读书的时候偶然了解到反思≠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做投资,很多人,只有在亏了钱才反思,而挣了钱则会忽视反思。这样其实是致命的,时过境迁,回头看,可能当年你挣了运气的钱而不自知,如果错把运气当能力,后续市场终有办法让你把“凭运气挣的钱”凭实力吐回去。
B、投资思维模型需要经常迭代。以前做基金投资的时候,总是想一出是一出。很多时候看似有总结,其实没有充分归纳。这个季度通过阅读,发现要形成顶层的思维模型来指导整个投资选品逻辑。并且要有概率思维(正确的事情反复做。结果=行为*概率。)
C、重新阅读经典的书,温故而知新。二季度重新阅读了《穷查理宝典》、《影响力》、《投资中最重要的事》、《非对称风险》、《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段永平投资问答录》。重新阅读,得到了很多第一次阅读时候没注意到的收获。以前读书或许重在数量,现在更追求质量。通过阅读,发现了自己其实“知道自己不知道”。
D、通过持续在雪球社区发帖,二季度认识了不少外地的投资朋友。大家就基金投资进行了经验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相互进步。基金投资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很难形成小范围朋友圈内的广泛深度沟通,通过雪球社区,实现了这个诉求。这为我未来持续更新投资日常,提供了很大的动力。
E、对投资顾问情绪价值诉求降低。回头看以前的总结,很多时候在描述一些消息面、情绪面的东西比较多。这个季度结束后,发现确实对“情绪价值”诉求降低了不少,很多抓眼球、博热门的帖子也会有自己的审视和判断了。自己慢慢也发现哪些是适合自己的,哪些是瞎扯淡的东西了。算是认知有提升吧。
6月30日,我的娃降生。这算是给今年上半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2023已过半,市场表现都不如年初预期,但愿未来两个季度,市场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错的机会,让大家在疫情之后,得到一些信心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