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维,线性思维。即:针对某一个基金单品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定性研究主要指根据访谈和调研的方式对基金管理人的盈利模式、风格特点及投资理念研究;定量研究主要包括: 业绩分析,归因分析,持仓分析,容量分析,风险控制能力。
第二维,平面思维。即:针对某单一策略(例如主观多头)进行基金分析。比如你选主观多头产品。你不再局限某一个明星基金经理、某个明星公司,某个细分品类(行业、风格)。而是全市场进行选基,选择性价比最高,最适合自己投资需求的产品。
第三维,空间思维。即:跳脱某单一策略进行基金分析选择、配置。例如,你可以通过考察、了解量化策略(或者CTA、债券、套利策略等等),将量化策略跟主观多头进行对比、分析。或许在同个市场环境下,不同的方法论下的产品,产生的投资结果或许性价比会更高。
第四维,空间思维+时间。即:考察多种策略性价比的时候要引入“时间轴”。不仅要看当前一段小的时间投资回报,还要更多的考察至少一个周期内策略的有效性、稳定性、性价比。要注意:原因通常不在结果附近;切记不要盲目去跟风别人成功后的行为(高位站岗)。
第五维,即在四维的基础上增加概率。即:正确的事情反复做。结果=行为*概率。微观世界的概率叠加概率,概率嵌套概率,到了宏观世界,就被叫做“运气”。在基金投资里面应对这种情况,我觉得就要引入“组合”逻辑。在投资框架和方法略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构建组合(资产非相关、策略非相关、超额非相关),提高基金投资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