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够精通,所以一直不敢重仓单只个股,一直再尝试自己构建组合,通过组合摊大饼,来避免我不够精通个股的缺陷。这一招我在可转债玩的太溜了,股票应该也差不多。
而我深知一个道理,就是要想选出真正的天才,一定不是去普通人堆里找。要去天才堆里找真正的天才。这就是我的标题“去清华北大里面找天才”的缘由。普通人里面天才的比例何其少,选错了人的概率远远大于我到清华北大去选错的概率。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其实就是选好赛道。不要去选类似于宽基的思路,那终将分散而平庸。
所以我在2020年开始布局医疗赛道,突击补充学习了一下医疗体系。不怕大家笑话,学的不好,绝对不及格。我也不够专注,不够天才。那咋办?摊大饼。好赛道里面摊大饼,再不济也能求得一个赛道平均收益吧。
果真2020~2021前半年,收获满满,内心飘飘然。学道有了正反馈,而且所获不菲,信心倍增,坚定了学道之路。
但世间哪有什么一帆风顺,哪有什么一招鲜吃遍天。从2021年下半年至今,我在这条“好赛道”里付出了巨大得学费。
原来清华北大天才虽多,常年概率上来讲,肯定是没毛病得,但是短期上,可能清华北大交大复旦浙大也得替换着来才更能防止回撤。至今我的医疗还在跌跌不休,不过因为控制了加仓,整体医疗仓位被动减仓,现在得跌已经不那么疼了。加上其他仓位得大涨,总算让我并没有损失,实属不易,感谢大A不杀之恩。所以老祖宗说得鸡蛋不放一个篮子,绝对没毛病。东方不亮西方亮。
虽然群友们一直笑话我医疗高估,但你要坚定得相信这个赛道就是常出天才得赛道,那么这半年一年得回撤并不会改变你长达一生得投资逻辑。所以绝不止损认输,适当开始网格加仓抄底,也许错,但我固执,错得了一年两年,错不了五年十年,性价比更高了,我怎么可能现在放弃。
但得益于此次失利,我开始思考去清华北大找天才得局限性。怎么去修复这个局限性。
忽然有一天,就想到了:去天才堆里找天才得逻辑没有错,错在我错误的固执于北大还是清华。清华北大交大复旦浙大可能会轮动,如果将这些学校得top 10%里面挑出来,构建一个新组合,再在这个组合里面去找。是不是依然是“天才堆里找天才”。基本逻辑一致,但前提加了一个赛道轮动。
这就不得不提及约翰博格收益公式:
年复合收益率=投资初期股息率+年盈利变化率+年市盈率变化率
在使用这个公式的过程中,并不需要我们去计算这样,我们只需要模糊的确定是时候购买某个赛道就够了。那么怎么模糊的确定呢,其实等式右边前两个变量都是相对确定的,反正我们都是挑的好学校,我们只要看第三个变量就可以了。
其实简单理解就是,就是选低估板块,低估板块的年市盈率变化率相对较高,因为起点低。再简单粗暴一点,就是估值百分位处于低位,那么大概率均值回归,变化率就会高。够简单粗暴吧,追求模糊的正确就行。
这个逻辑确定完,挑选好赛道轮动的方法也有了思路,那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就是那到底怎么挑天才。这么多年看了那么多巴菲特,那么多雪球系列投资书,我只记得一个大概:高ROE且持续稳定。所以这就是我们选择天才的第一个必要条件。光有这个显然不够,毕竟没有人成神光靠ROE。
还需要增加几个条件,就是光天才还没用,我们要选天才中的天才。如何区分天才中的天才?我大学本科同宿舍就有两个哥们,全部保送的,一个就是刻苦万分,一个就是“懒”,不上课,光学围棋和毛笔字了。如今这个懒哥们,已经是某著名大学教授。这哥们可不是真懒,而是轻松做天才,能免修就直接免修绩点4.0,我们哼哧哼哧学完3.0,关键人家有这免修的实力。所以第二个比较条件,就是轻松做天才。反映到股票上,就是无需继续投入,就能维持高ROE。
有些天才级选手,靠的是不断地增加厂房,生产线,维持着;有些天才及选手,每年都不需要新增多少投资,就能轻松保持高ROE,你喜欢哪一个自然不言而喻。用什么指标来检测“轻松”天才,构建一个盈利再投资的指标。
盈利再投资率=(今年固定资产-去年固定资产+今年长期股权投资-去年长期股权投资)/今年归母净利润
这个最好不用单年指标,而用近3~5年的移动平均算法来构架,毕竟投入不可能当年结束,很多事长期的。所以在这个指标基础上做3~5年的移动平均。
再加一些充分条件,比如股息率,估值体系,负债率,抄底指标。揉在一起
我当然不确定这是不是就是一个好策略,但是至少是一个“正道”。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持续深耕,坚定信仰,才能穿越牛熊。
总结一下:赛道轮动+天才指标。去清华北大交大复旦较低估的那个里面去挑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