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2014年初至2018年底,中国库存经历了“补—去—补”三个阶段。库存变动是供需均衡的作用结果:1)2014年年初,内外共振拖累经济,企业库存被动堆积;2)2014年9月起,政策刺激叠加美元回落,需求逐步回暖,从主动去库存转向被动去库存;3)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政策托底效果逐步消退,需求由强转弱,从主动补库存转向被动补库存。2018年4季度以来,企业开启了新一轮去库存。本轮去库存的背后:内需企稳+企业谨慎。本轮库存快速下滑的背后,是企业生产意愿下滑叠加内需小幅企稳的结果。一方面,宽信用开始起效,2018年底基建投资增速见底回升,2019年起地产销售、投资接替基建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在中美贸易摩擦大环境下,企业对未来需求仍较悲观,制造业投资自2018年11月持续快速下滑,剔除春节效应及增值税优惠影响,企业生产持续偏弱。当前库存已至历史低位,库存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缓解生产压力。当前,库存无论从总量或行业看均回到历史底部。库存的低水平,意味着去库存压力有所下降,企业端生产压力或有一定缓解。但部分压力转向中间环节,“广义库存”仍较高。需要注意的是,狭义库存虽回落,但压力可能被部分转移至渠道商等中间环节(钢铁社会库存去化有所放慢,家电、汽车渠道库存也较高)。贸易摩擦风险升级叠加全球需求偏弱,海外经济体库存水平已经有所升高,意味着出口产业链将会面临偏弱的需求环境。需求下行压力或将抑制企业生产意愿,库存周期或将在底部持续。终端需求短期来看,仍有下行压力,企业生产意愿可能短期难以明显提振,因此,库存周期可能将维持在底部一段时间。2014年初至2018年底,中2014年初至2018年底,中2014年初至2018年底,中2014年初至2018年底,中2014年初至2018年底,中2014年初至2018年底,中2014年初至2018年底,中2014年初至2018年底,中2014年初至2018年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