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62回复:167喜欢:421
策略上我这个时候说让你减仓你不甘心,但战略上如果明日无法强力反弹必将引发更多的资金陆续离场,也就意味着反弹会有更多资金跑路,后面就会有两种情况:

1、博弈方向大家多杀多,继续死一片,直到博弈平衡,于此看不懂就休息,仓位重就锁定利润,仓位轻就持币等待;

2、强力做多资金积极返场,引发前期卖空资金反手做多,行情又疯了,于此一旦出现连续2日的碾压式做多,大家信心就回来了。

所以我们说这个位置可上可下。但不管策略如何,战略如何,我们终究不是玩一两天的资金,依旧看中的是中长期的溢价可能以及牛熊状态下的套利机会。熊有熊的做法,牛有牛的收获。这就是我们说的玩什么,还是看估值。

我并不想强调此刻的牛熊或者大家都在猜顶的时候来恐吓你行情终结了,行情终结我们需要确认,怎么确认,就是明日反弹无望且行情继续连续多日大面积杀跌,指数跌破4000点又一发一轮行情多杀多出逃,且信心很难就此被平复和树立。所以明日反弹应该是大概率,如果不反弹,后面行情就更多叵测。反弹以后呢?行情是马上走牛还是再往下?这个我们无法确认,要市场确认。

这就回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很多人说要逃命,规避这种暴跌,但看我文章的自己去复盘,大跌的过程是局部开始的,但局部风险释放的过程中,又呈现局部板块的持续强势,诸如前期创小板个别标的持续走弱的背景下,国企央企,壳资源这些板块却又在走强,但其它标的开始估值回撤的时候,前期调整的标的又开始走强,所以总是这样纠葛在一起无法确认行情调整的实质。且这几次暴跌,往往是低位徘徊之后又迅速急搓,大量资金根本来不及运作。

直到集体性暴跌,大家忽然觉得,哎呀,我怎么没跑,不是你不够聪明,而是市场发生风险的时候,往往我们都只能分拆风险的影响力,当时的影响并无法确认整体行情的完全走势,只能说有些资金谨慎且运气极好的躲过了大跌,但并不意味着人人能规避风险。

换句话说,你赚了钱,什么时候离场都是对的,如果你是想又要赚到钱,又能规避风险,那要运气极好且你管得住手,要不然就算你逃了第一个大跌,很快你又会进来,套在第二个甚至第三个大跌,短期的风险在于反复追涨杀跌的操作失误。

如同李大霄天天喊顶,大家觉得无所谓,调整来的时候,觉得很对,不是他很对,而是真的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会对过往猜对的道理自发的认同。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只能被动接受风险,因为我么说的几个离场信号还没有确认:
1、国家对行情的喝止(舆论引导上是使用慢牛的词汇);
2、转型确认失败(对新兴产业依旧是支持的态度);
3、国家不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来转嫁转型期间的压力;
4、货币政策收紧;
5、市场还没有全面泡沫(局部泡沫的存在也是可以接受的范畴);

综上,我们依旧对这次调整,看成是短期暴涨之后,暂时性去杠杆的一次估值修复。

就像玩德州,你要等翻牌,而不是中途在没有完全确认信号的时候,过多决策。

过多决策的人,其实在行情早期早就输了无数回了,也不可能拿着丰厚的利润到后期。等信号的可能就是熊后面确认了,我们赚的完全回吐,但这就是市场,你没有选择高点完全出局,因为你一直在局中!所以策略是,前期有赚到,拿去花,拿去用,不要一直在市场叠加资金。

如果还在局中,不要幻想自己是常胜的王者,涨的时候吃完全部,跌的时候完全置之度外,那是神干的事。

精彩讨论

Veget2015-06-22 19:02

涨的时候吃完全部,跌的时候完全置之度外,那是神干的事。

全部讨论

怎么全是重名2015-06-22 22:24

是的,就算起手AA,面对9人入池胜率也不会很高的

jeffhuge2015-06-22 22:22

看完之后觉得什么都没说

等待时机而动2015-06-22 22:21

熊子彧2015-06-22 22:11

“1、博弈方向大家多杀多,继续死一片,直到博弈平衡,于此看不懂就休息,仓位重就锁定利润,仓位轻就持币等待;

2、强力做多资金积极返场,引发前期卖空资金反手做多,行情又疯了,于此一旦出现连续2日的碾压式做多,大家信心就回来了。”
暴涨的时候大家贪婪—恐惧—贪婪,暴跌的时候恐惧—贪婪—恐惧,横盘的时候又受不了走势平淡,对于心智不行的人来说,股市任何时候都是痛苦的

lookmyself2015-06-22 22:06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只能被动接受风险,因为我么说的几个离场信号还没有确认:
1、国家对行情的喝止(舆论引导上是使用慢牛的词汇);
2、转型确认失败(对新兴产业依旧是支持的态度);
3、国家不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来转嫁转型期间的压力;
4、货币政策收紧;
5、市场还没有全面泡沫(局部泡沫的存在也是可以接受的范畴);

sdjnjg2015-06-22 22:05

几个离场信号还没有确认:
1、国家对行情的喝止(舆论引导上是使用慢牛的词汇);
2、转型确认失败(对新兴产业依旧是支持的态度);
3、国家不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来转嫁转型期间的压力;
4、货币政策收紧;
5、市场还没有全面泡沫(局部泡沫的存在也是可以接受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