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公司的涨价逻辑是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迪士尼(DIS)$ $苹果(AAPL)$ $奈飞(NFLX)$

美国流媒体大战已经开启。迪士尼Disney Plus+Hulu+ESPN)、AT&T、CBS+Viaom、Comcast、Netflix苹果、亚马逊都是战局中的玩家。

有了这么多的流媒体公司,传统的渠道公司正在加速消亡。就像Netflix CEO Hastings说的那样,我们的目标是干掉传统电视,而非流媒体。

年终到来,AT&T宣布了旗下DirectTV和U-Verse新一轮的涨价计划。我想说,这一点也不奇怪,涨价已经成了流媒体共同达成的默契了。那这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难道不会伤害长期用户的价值?

电影《火星营救》里,主角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花好几个小时看日落。原因是因为他可以这么做(也没有别的办法让自己更快乐)

流媒体要涨价,是因为他们可以涨价。(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了,涨价是一个简单又管用的办法)

请看下图:

奈飞的涨价几乎每年都有一次,而且因为涨价造成的退订情况都很短暂。

涨价乍看之下是站在用户对立面的行为,但实际上长期来看涨价并没有伤害绝大部分的长期价值和用户粘性。随着内容量的增大和内容匹配质量的提高,奈飞在全球采用的并不是统一定价模式。奈飞完全有能力通过用户数量的估算来计算出未来一段时间合适的债务规模,从而可以根据这个数字来划定内容投资的力度。

这也就是为什么奈飞如此强调用户增长的原因。

用户的长期价值和奈飞的规模成正比。这有点像众筹的概念(计划经济概念),

这其实很好理解。用户越多,意味着每个月的会员费用越高,现金流提高了,债务规模就可以相应地扩大,就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打造更多内容,用户最终受益。

可是流媒体公司如奈飞并不能光靠用户规模增量。因为它在某些地区已经跑到了理论的上限附近,用户数量已经几乎饱和,在这个时候涨价就成了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涨一两块钱并不能阻止核心用户续费的心,因为一部好的内容可以这些用户放弃对一两块钱的计较,尤其是这个月多一两块钱就能一次性全部看完一部优秀的作品的时候,绝大部分人已经忘了其实他们很可能全年要多交12-15块钱的真相。

事实证明,最后用户并不介意涨价,前提是优质内容增量要满足到用户的需求,涨价要让用户觉得不亏。

涨价的前提是这些涨价出来的现金流继续投入到业务中去,最终变成了内容反馈回到了用户。最终来看,这样的涨价逻辑是能持续下去的。有的时候,市场会觉得涨价是一种“无能”的手段,实际上并非如此。

论涨价,迪士尼是“宗师”级别的玩家。那些每年去迪士尼乐园的朋友们都可能没意识到迪士尼的门票实际上逐年上涨。按照今年的门票来看,这19年来,平均年化的增长率为6.4%,可以说肯定跑赢了通胀率。

根据TEA的数据,在2018年,平均每三个去主题乐园游玩的人里面就有一个至少去了迪士尼乐园。价格逐年上涨了,为什么去迪士尼乐园的人越来越多了呢?

答案是迪士尼乐园的吸引力提升的程度远大于门票提价带来的门槛问题。

多年来不断囤积的IP内容增加了迪士尼乐园的可玩性。随着迪士尼乐园不断地对老园区进行翻新和扩容,未来迪士尼乐园的门票将会继续涨价下去。

同样的道理,我们关注的迪士尼流媒体也会涨价。。。

拥有“爆款”作品《曼达洛人》之后,迪士尼流媒体Disney Plus在投入内容上绝不可能手软,投入上的加大意味着用户也要为此掏出更多的溢价,迪士尼流媒体肯定会逐步提高会员费。

绝大部分并不介意为了看第二季的《曼达洛人》而多花几块钱。

那些认为纯涨价作为提高收入手段是“黔驴技穷”的人可能会对涨价有误解。

涨价并不一定是一个糟糕的策略,前提是用户的利益能通过涨价得到保障。意思就是你不能一块钱卖一个馒头,然后两块钱还卖一个馒头,起码要加一碗稀饭,甚至一个烧饼,让用户觉得物有所值才行。

在电视传统渠道加速消亡的环境下,流媒体涨价并不会显得特别过分。一方面是因为内容进行了转移,从传统媒体转到了流媒体平台商,另一方面流媒体的内容独占性使得这些平台“可以涨价”(也是几乎唯一合理的赚钱办法),所以它们当然就涨价了。

作为投资者,我更看好那些长期能继续维持用户长期价值的公司。

原文作者:Neo Xin He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透镜社的观点。

我们欢迎对上市公司有独特见解的投资者投稿

文章投稿发邮箱:TJkeji@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