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为何是美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天手边刚好有一本书写到了这个问题,来自马骏先生和徐剑刚先生在几年前的一本著作《人民币走出国门之路》。大意是,在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时候,离岸美元市场已经发展了20年了,即使有人想挑战美元,可能也没有离岸美元市场那么完善的基础设施。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变革都是水到渠成之后才能有陈王站出来奋起挥黄钺。

我本来想偷懒照几张照片就完事....但真的压不平书

我稍稍总结一下这本书里面,从离岸美元市场建立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美元是如何逐步走上国际舞台的叙述。下面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对这本书的再阐述,我就不再次引用了。

故事开始于一个我国耳熟能详的故事,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冻结了中国存放在美国的资金(彭大将军豪气干云,诚如他所说西方在海岸线上架起一门大炮就能征服一个国家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但我想他和志愿军战士们肯定没有想过自己的战争有一天会被写进一本讲离岸美元市场的书里面)。然后苏联和东欧国家担忧自己的资金遭受同样的处境,纷纷把自己的美元从美国搬移到欧洲,这是离岸美元市场最开始的积累。

之后Midland Bank发现美国的Q条例(限制存款利率上限以筹措战争资金)让美元的融资成本非常低(书里面说定期存款就1%左右),而战后50年代英国的通胀情况如下图所示:

Source : 网页链接

很简单,这又是一个经典的Carry Trade情景,筹集低成本的美元,买一个远期汇率合约,投资到更高回报率的国家。其实随着更多的研究我自己越来越发现,Carry Trade这种看着最简单的交易策略一方面非常有效,另一方面可能是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大的,从至今没有完全断绝的贸易铜,到十几年前的“热钱”,到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到克林顿时期通胀和失业率双低。简单的逻辑有时候是真的粗暴有效。

Midland Bank这种方法简单粗暴有效,很快被很多同行借鉴,源源不断的美元被欧洲的银行筹集,于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离岸美元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1957年规模15亿,59年底25亿,到了62年末已经55亿。

而这个速度和之后比起来也只能算是九牛一毛,63年末70亿美元,在十年之后的73年,这个数字已经跳到了1321亿美元。虽然Midland Bank的套利行为被模仿导致收益率降低,但跨国公司的离岸融资需求确在这十年有了长足的增长,如果简单来说这是因为美国在60年代为了改善国际收支减少资金外流实行了更严格的对于海外贷款的审查,但在更深层次,60年代当铁幕缓缓落下之后,西方国家或多或少都陷入了保守主义。所以当跨国公司一方面有离岸融资需求,一方面离岸市场又比较自由的时候,就有了60年代美元离岸市场的快速发展。

而在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倒塌之后,首先第一个影响是外汇交易变多了,这也不难理解,当货币的“锚”都不见了,那市场总要体现一下价格发现的作用吧。当然石油美元的设立存在很多政治因素,但我想从上面的论述中,大家也可以发现从50年代中期开始到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离岸美元市场在很多机缘巧合中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之后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的主要货币,是美国国力强大的体现,也是离岸美元市场基础设施完备的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