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张图,看懂十大国货美妆集团的“新质生产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今天(5月10日)是第八个中国品牌日,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背后,中国品牌已经在各个关键科技领域闯出一片星辰大海。

8年来,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兴号”高速列车、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并网发电,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国产大型邮轮制造实现“零的突破”……和大国重器持续“上新”同步,中国美妆品牌也依靠科技创新、组织升级、数字转型和美学表达等驱动力快速突进,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化妆品类零售总额为4142亿元,同比增长5.1%。这意味着,化妆品类零售总额重回4000亿水平,并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显著复苏也体现在国内化妆品上市公司所公布的业绩报告中。

聚焦中国化妆品品牌上市公司TOP10,《FBeauty未来迹》梳理发现,2023年全年,珀莱雅上美股份巨子生物福瑞达丸美股份等公司的营业收入创下新高,并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

数据背后,各大公司都有哪些核心优势?哪家公司最能赚钱?通过深扒十大上市公司的2023年度业绩报告,在9张表格中我们有这些发现。

20亿成“十大”入场券,首个本土百亿美妆集团将诞生

1、最新市值&股价:巨子生物市值超500亿,珀莱雅成“最贵股”

截至2024年5月8日收盘,珀莱雅以每股113.6元的价格成为本土上市美妆公司的“最贵股”,总市值也高达450.72亿元。不过单从市值来看,巨子生物收盘市值高达520.39亿元人民币,最受资本市场关注。此外,华熙生物贝泰妮上美股份的总市值也均在200亿以上,股价超50元/股。

2、排名:珀莱雅冲击首个本土百亿美妆集团,20亿成“十大”入场券

从营收来看,国货美妆企业已经从“20亿级”到“50亿级以上”划分成4大梯队:珀莱雅上海家化贝泰妮领头迈入50亿级美妆集团;水羊股份上美股份在40亿层级突破;华熙生物巨子生物逸仙电商则在“30亿级”蓄力;此外,福瑞达丸美股份也在2023年正式踏入“20亿级”阵营。

可以发现,“20亿”实际上已经成为本土美妆上市公司上榜“十大”的准入门槛。

另外,珀莱雅超越上海家化成为本土第一美妆集团。2023年,珀莱雅实现将近90亿的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36.4%,不少业内人士预测,按照当前品牌增速,珀莱雅有望在今年成为本土首个“百亿美妆集团”,甚至刷新全球美妆上市公司的排名榜单。

3、盈利能力:巨子生物成为最能赚钱的美妆公司

从净利润来看,巨子生物2023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5%达14.52亿元,是“十大”中净利润最高的美妆公司。巨子生物财报中显示,2023年销售成本共计20.22亿元,其中用于营销及推广的支出约为11亿。显然,巨子生物2023年用于扩大品牌声量的费用,实现了良好的销售额转化。

另外,珀莱雅的净利润也在10亿以上,上美股份水羊股份福瑞达净利润均实现三位数增长。逸仙电商得益于其“降脂增肌”战略的实施,净亏损在持续收窄,由2022年的8.2亿元收窄至7.5亿元。贝泰妮华熙生物净利润未能实现增长,分别下滑28.02%、38.97%。

强品牌与多品牌持续“造血”,抖音成新增长极

4、“大单品”拉动,核心品牌稳健增长,珀莱雅、薇诺娜跻身“50亿品牌俱乐部”

聚焦品牌来看,已上市企业中已经出现多个“超级品牌”。

《FBeauty未来迹》梳理发现,几乎每个上市公司都有一到两个销量“顶梁柱”的品牌,贡献了公司大部分的营收。珀莱雅、薇诺娜、韩束、可复美、丸美等品牌全年营收占比均超过70%,薇诺娜52亿的销售额占比更是高达94.37%。

珀莱雅、薇诺娜在2023年的营收分别首次突破70亿、50亿,这一数据实际上已经超过不少外资品牌在中国的销量。魔镜洞察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的天猫+淘宝美容护肤/美体/精油品类中,珀莱雅以近60亿销售额超过兰蔻、雅诗兰黛排名第二,仅次于欧莱雅;薇诺娜销售额近30亿,超过海蓝之谜、修丽可、资生堂,排名第六位。

究其背后的增长原因,必定绕不开统一的“大单品”策略。珀莱雅、薇诺娜、玉泽等品牌已经培育出一批强势且具有代表性的单品。

例如在报告期内,珀莱雅针对明星系列“双抗系列”和“红宝石系列”的核心大单品进行了全方位升级。2023年下半年,珀莱雅将公司发布的中国美妆首款备案通过的专利环肽新原料,应用到了升级的“红宝石面霜 3.0”中。与此同时,珀莱雅还上线首个品牌高端产品线——“能量系列”,聚焦熟龄肌抗老的新解决方案。

财报指出,2023 年度珀莱雅品牌在天猫平台中的精华、面霜品类排名中均为第1,面膜品类排名第2,眼霜品类排名第5。

华熙生物集团同样深谙“大单品”之道。

2023年度,旗下品牌润百颜的大单品系列——屏障修护系列营收占比已超过润百颜整体销售收入的 40%;夸迪推出的眼周结构性抗松垮的大单品——夸迪臻金蕴活轻龄眼霜,作为连带产品的推新拓展,聚焦抗老赛道核心品类的差异化塑造。

5、新品牌发力,彩棠大涨75.06%;贝泰妮、逸仙等多品牌矩阵生效

2023年,贝泰妮上美股份珀莱雅逸仙电商在新品牌和多品牌矩阵搭建方面又有了新进展,并且不少新品牌已在2023年取得亮眼的成绩。

贝泰妮集团围绕“皮肤医学”关键词,已经孵化了皮肤学级护肤品牌薇诺娜、儿童皮肤科学护理品牌薇诺娜宝贝、高端抗衰品牌瑷科缦,以及在2023年下半年正式上线的专业祛痘品牌贝芙汀四大品牌。

2023年10月,贝泰妮出资5亿元拿下悦江投资51%的股权,又将原资生堂旗下的两个美妆品牌泊美、Za姬芮纳入麾下。至此,贝泰妮集团通过自建和收购品牌,已经搭建起覆盖从大众到高端市场多个价格带的品牌矩阵。

珀莱雅旗下彩妆品牌彩棠在2023年正式成长为“10亿品牌”,营收贡献占比也达到11.26%,已经跑出新增长级。在此基础上,其高端头皮护理品牌Off&Relax和针对大学生年轻群体的油皮护理品牌悦芙媞同样增长迅猛,增速分别达到71.17%、61.82%。三大品牌的营收将近占到20%。

正在发力护肤品类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逸仙电商同样取得了进展。财报指出,2023年全年,公司护肤品牌的营收占比从上年同期的33.5%上升至40.5%。

此外,丸美股份旗下彩妆品牌恋火实现三位数的增幅,福瑞达旗下品牌颐莲、上海家化旗下品牌佰草集、玉泽等也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6、抖音平台“涨声一片”,韩束品牌在抖音赚了33个亿

从渠道来看,国货美妆品牌以极为迅速的反应能力抓住了抖音平台的红利期。在各家的财报中,抖音平台是必争的一块线上领地,2023年几乎所有美妆公司均表示在抖音平台实现了快速增长。

2023年度,除上海家化之外,各公司线上渠道都是营收的主要渠道来源,占比均在60%以上,其中珀莱雅、水羊股份、福瑞达、上美股份的线上收入占比超过85%

上海家化虽然目前的线下销售渠道仍占据较大的比重,但其通过转型战略的生效,线上营收实现43%的增幅,且在抖音取得突破性进展。

财报指出,2023年上海家化在兴趣电商(抖音、快手)保持了三位数的增长,增速超200%,其中抖音小店同比增长160%。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9月的“老国货国潮”影响下,上海家化迅速组建了一支年过半百的“老baby天团”自播团队,在抖音火热出圈,带动抖音官方旗舰店涨粉超过 60 万。

聚焦抖音平台,第三方数据显示,2023年抖音美妆护肤赛道GMV已突破1500亿,同比增幅达60%以上。1500亿的市场中,国货品牌们正在成为主角。

这其中,上美股份通过聚焦韩束品牌、聚焦韩束红、聚焦韩束红礼盒、聚焦抖音渠道等一系列措施实现韩束在抖音的销售大幅增长。财报显示,韩束2023年通过抖音平台实现的GMV达到约33.4亿,同比大幅增长374.4%。

卷完“科研”卷“绿色”,从“强公司”进阶“好公司”

7、建设“强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构建核心竞争力

科研能力建设仍是国内美妆公司们的头等大事。

2023年度,不论营收表现如何,几乎所有的国货美妆企业都在积极增加研发投入。华熙生物、贝泰妮、珀莱雅、福瑞达、上美股份等7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比增加,总计投入16.72亿元人民币。

从表中可以看到,华熙生物以4.46亿的研发投入、7.75%的总营收占比成为本土美妆企业中“最舍得做研发”的公司;贝泰妮的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同样高达6.07%。此外,福瑞达、上美股份、逸仙电商也保持着较高的研发投入费率,用于研发的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均超过了3%。

8、走向“好公司”:9家公司发布ESG报告,3家为首发

资深行业专家、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可持续发展(ESG)专委会主任王茁认为,参照国际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国美妆公司的发展一般需历经“好生意--强品牌--强公司--好公司”四个发展阶段,其中迈向具有综合可持续能力的“好公司”是进阶的最高级。

当下,中国美妆企业已通过“高科技力”的好产品、适时的消费者洞察、多品牌运营和搭建逐步走向“强公司”之路,与此同时将视野拓展至绿色可持续的未来,向着肩负更多社会责任的“好公司”进阶。

在2023年,发布ESG报告几乎是各大本土美妆集团的“必选项”,除了水羊股份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CSR)以外,剩余九家美妆公司均发布了相关ESG报告。其中巨子生物、福瑞达以及华熙生物均是首次发布ESG报告。

需要注意的是,华熙生物发布的《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是其继2019 年上市以来发布4份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之后,首次改版发布的公司第一份可持续发展报告。

2023年度,华熙生物将ESG正式纳入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并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ESG管理体系。在报告期内,华熙生物设立了董事会ESG委员会,成立 ESG 战略管理中心并组建各部门ESG 工作小组,建成自上而下的,覆盖各事业线、各生产工厂和职能部门的 ESG 管理架构。这也意味着华熙生物在2023年度正式步入 ESG 战略全面落地的新时代

随着ESG在我国或将进入规范和强制性披露时代,ESG报告已经具有企业“第二财报”的意义。接下来,这一领域的模型搭建和竞争力评估将成为外界综合观察美妆企业们的重要窗口。

9、面向2024年:科研、渠道、品牌矩阵是关键词。

对于已经到来的2024年,本土美妆集团们一致将研发、渠道以及品牌建设作为重要发力点。

2023年下半年,上海家化结合实际进行战略转型——逐步向高毛利、高增速、高品牌溢价的品类进行聚焦,不断驱动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创新发展。为此,上海家化主动进行了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将集团旗下的品牌和业务进行梳理,设立美容护肤与母婴事业部、个护家清事业部、海外事业部三大事业部,以事业部为决策主体,对业绩结果负责。

从2023年的业绩情况来看,在新战略的支持下,上海家化业务结构持续优化,高毛利的护肤品类增速和收入占比均有所提升。2024年将全面落实这一战略转型计划。

显而易见的是,在本土头部美妆公司的推动下,2024年化妆品行业将拉开一场更高维度的硬核竞争。不仅考验研发、消费者洞察、内容营销等硬实力,关于文化、美学、组织力、可持续建设等方面的竞争同样已经展开。多方向的“内卷”之下,中国美妆企业正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作者/向婷婷

编辑/吴思馨

校对/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