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时代洪流裹挟的“互联网健康险”,走向何方

发布于: 雪球转发:8回复:26喜欢:23

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

商业保险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

人身保险分为意外险,健康险,人寿保险,年金保险

健康险分为:医疗险,疾病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

我们常见的健康险主要是:医疗保险和疾病保险

百万医疗类保险属于医疗保险一种,重大疾病保险属于疾病保险的一种。


好了,明确完这些基本概念,我们来说健康险。

日前,分子实验室的一篇文章,说到了健康险的“失控”:“失控”的健康险

这篇文章说到了几个部分:

1、保险公司一窝蜂追求健康险的保费增长,忽略了风险问题

2、保险公司对对医疗健康产业的风险认识严重不足

3、不确定风险和过于宽松的健康告知带来逆选择套利空间


首先,文章提到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是没有那么不堪,隐忧固然有,但是保险人本来就是擅长风控的游戏,大多数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过于激进。

其次,文章是给保险行业提个醒,挺好的,不过有点过度担忧。


其实市场上有两种典型公司:

一个是为了争取市场,不断推出性价比极高的新产品的公司;

一个是具有了品牌溢价能力,在追求内涵价值的公司。

当然还有一批不咸不淡的观望者。

每家公司处在的阶段不同,目标不同,追求不同,当然策略也不同。


我举几个例子:

1、大家人寿(安邦人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安邦更名为大家了,现在好了“定国安邦”的宏愿变成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安邦之前以资金型业务为主,资产规模全行业第二,家大业大,满世界投资收购;其业务结构长期不合理,中长期业务太少,保障型业务太少。保监会接管后,一直强调保险姓保,所以安邦处在这个历史转型的时期,才会和悟空保一起研发出“超惠保终身重疾险”这样性价比极高的保险产品,这是由历史阶段所决定的,是大家保险走向“保障型”产品的诚意之作。这个产品之前的健康告知比较严格,但是禁不住市场销售的浪潮,最后也妥协下来,放宽了健康告知。这样就成为一款,产品责任不捆绑、产品保障全面、产品价格极优、健康告知宽松的无敌产品。如果抛开这个历史时期,大家也好、安邦也罢,都不会推出这么便宜的产品的。


2、复兴联合健康险:这是在复兴集团旗下的两家保险公司之一,是目前市场上产品比较激进、迭代速度很快的保险公司之一。他们推出的很多互联网重疾险,非常有代表,打的点都很准。最早他们推出星悦重疾,用了非常宽松的健告,但是由于性价比市场反馈并不很好。后来他们推出的“妈咪宝贝少儿重疾险”,主打投保人豁免责任和少儿特定疾病,在儿童重疾险中有突出的特色。最近又推出一款多次给付的重疾险,也算是业界比较“时髦”的健康险公司。


3、光大永明人寿:光大本来并不是互联网保险的深度参与者,但是今年着实火了一把,三个月收割了一个多亿保费。靠着超级玛丽等三款重疾险先后在不同渠道的上市,和过人的营销策略,丰厚的渠道手续费,彼时简直风靡一时。产品并不算最佳,但是架不住吹牛的人多,大家一起发文热捧,客户集体买单。然后先是透过健康告知升级,收割一批客户,再透过产品升级收割一批客户,再透过重疾责任和身故责任捆绑销售收割一批客户,营销操作极为熟练。虽然产品已经成为诟病,但是保费已经入账。这里看到两个问题,大部分客户无法分辨产品好坏,基本上大家吹什么,客户买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光大也怕了风险,一开始产品手续费高、健康告知宽松,带进了一堆风险,后面不断收缩。


4、百年人寿:两次更换股东了,但是业务一直非常不错,主要是百年一直用市场化的思维在推出很多重疾险,每次推出基本都是市场前沿,相对激进。激进到什么程度呢?有些产品甚至没有再保公司愿意接盘,只好自担风险。不过随着股东的变化,百年人寿的产品也在变化,相对于风险的控制更为谨慎。

。。。。。。


虽然互联网健康险已经拼杀成红海,百万医疗类产品不下百款,各种重疾险不断推陈出新,但是我们依然看到,能在红海中肯于试水的公司并不是多数。很多大公司依然以内涵价值为主导,不会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在自己强有力的销售队伍的保障下,依然在线下卖着价格很高的产品,居然也有很好的市场:比如平安的平安福,再比如友邦的重疾险,高价格一样有人买单。说明保险产品的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


互联网健康险,其实很大程度上在保险的惠民上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纯保障、低价格、宽健告,其实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拥有健康险的保障。近年来增长最迅速的健康险市场,仍然是人民普遍关注的核心。保险公司其实对自己的风控是有尺度的,对产品的定位是清晰的,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渠道、不同的策略,自然会有不同的产品。不用过度担忧,也不能不敬畏风险。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