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教不了的事——投资的“术”与“道”

发布于: 雪球转发:94回复:102喜欢:284

分享人:@朱酒 大湾区价投俱乐部

一、投资经历

1、为学经济而投资

大家晚上好,很荣幸能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在投资方面的一些心得。群里的高手众多,我以前也听过很多高手的分享,我们都是以价值投资为基础的,很多地方都很相似。大家的时间宝贵,今天相似的东西尽量少讲吧。把一些我个人的认识提出来,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之前在地产群有过分享,可能有的朋友一起听过,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在1996年进入房地产行业,之后从事了23年的房地产工作,主要是在房地产营销这方面,包括销售、市场研究、策划推广、广告、一二手联动、平台联动等等。去年年底的时候,我辞去了房地产的所有工作,开始了我的职业投资生涯。

我是在2008年入市的。最开始并不是在股市上,是在做纸黄金,一种以银行为做市商的交易产品,单边的不能做空。银行提供做市商的价格,我们按这个价格进行交易。我刚开始进入投资领域的目的可能跟很多人不太一样,没想过在市场上去赚多少钱,当时出发点其实挺简单,因为我在做房地产行业,在2007年的时候美国出了我们众所周知的次贷危机,且愈演愈烈,对于中国的房地产也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到了2008年年初,大家开始被动地去理解一些经济上的问题。从2000年到2007年这八年,房地产市场一直顺风顺水,我们也是一路畅通无阻地走过来的。到了2008年,才发现很多东西变了,尤其是宏观环境变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去适应。所以最开始做投资的出发点,是为了让自己对经济有更多的关注,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来提升自己在房地产方面的理解。我大学时候学的也是经济,但一方面当时毕业十多年了,很多上学时的理论早已经落伍了。另一方面这十多年来,一直在营销一线做具体事务,对宏观经济的关注也不够。所以在2008年开始做投资,就是为了补齐自己的知识短板。

最开始为什么没有选择股市呢?实际上2007年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关注股市,那时全民都在炒股,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股票。但那时候觉得自己对股市的理解还是很肤浅,能力上相差太多,就只是做一些模拟仓。股市从2007年年底开始一路开始下跌,一直就没有真正投入资金,都是在场外观望。

当时觉得黄金是避险工具,股票市场看来下滑还打不住,不如先做黄金,所谓乱世买黄金嘛。但结果也很惨,我记得那年金价下跌了30%多,每盎司应该是从1032跌到600多,跌幅比股市也没少太多。

经过一年多时间,我对黄金的理解比以前深入了一些,也通过交易学到了很多经济理论和相关知识。在我当时的理解来说,黄金实际上就是美元的镜像工具,它反映的是美元下跌,而不是说真正具备太多的投资价值,这个观念早已经落伍了。2009年,我正式开了股票账户,开始入市做股票投资。但当时的出发点还是没有变,仍然是为了学习经济。毕竟我在房地产的收入远远高于股市,尤其是2010年创建了一家公司,生意还是不错,我们用了五年时间,从零开始做到了年营业额过亿。所以那个时候投入的钱很少,最开始是一两万块钱,后来一点点地加,一直到2014年也就是十多万。主要是有个感觉,知道经济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保持一个敏感性。但到了2014年,外因和内因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2、2014年的转折点

到2014年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十几年房地产,自己多少有点审美疲劳,也想过是不是可以做点别的事情;另一方面,在2014年下半年,股票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一直没有太当回事,放点闲钱在里边随便玩玩,保持对经济的敏感性就可以了。后来发现股市半年的涨幅,不仅把前几年亏掉的钱全都补回来了,当年还整体盈利了60%左右。

2014年主要拿的是银行,后来年底加了券商,还有中国平安同仁堂东阿阿胶等股票,年底的时候,尤其是十一、十二月份两个月长得非常快。2014年开始,对股市有了新的认识,发现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学习工具,也不是随便玩一玩,这里边还是很有门道的,而且可以当成一个生意去做。那个时候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不做房地产了我做什么?股市其实也提供了一个机会,给了自己一个思路。

2015是一个比较好的年份,起码在上半年是这样子。当时应该说是买什么就涨什么,之前虽然没怎么太赚钱,但毕竟也对股市一直关注着。我当时做黄金的时候,其实那时候没有太多基本面可以分析,主要是从技术角度做分析,后来入了股市主要是研究企业。我在几个月前,把我入市以来所有买过的股票整理了一下,发现自己天生就是一个价值投资者。当时也没有想太多,但基本上买的都是一些以价值为基础的真正优秀的企业,所以在2015年上半年的时候涨势还可以,后面的下跌影响也没有那么大。

15年5月份的时候,市场已经比较疯狂了。相对来说我不是太喜欢冒这样的风险,当时没有考虑太多大盘涨跌,就是一支股票一支股票买下去,最后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买的了。到了五月底,觉得无论从整个市场的狂热,还是技术理解以及个股估值角度来说,选择面都越来越窄。进入六月份,我手里拿的大多都是银行股,六月中旬开始大幅下跌。因为当时救市资金主要买的是银行股,所以我在七月份的时候不但没跌,七月中下旬市值还创了新高,这主要是源于银行股的价格增长。

2015年下半年,感觉市场不会马上好起来,所以那个时候手里拿着主要就是银行股。还有一些中国平安,这是从2012年一直拿着的,当时减了些仓。在2016年熔断之前,感觉市场确实有些问题,当时很多标的经过反弹之后,其实还是显得很贵。虽然我没有想到后面有熔断,但是在12月份还是减了一些仓。在熔断之后,重新又开始不断加仓,但整体上还是跌了不少,2016年也比较平淡,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是很多优秀的白马股跌出了真正的价值。

2016年年底的时候,通过对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深入认识,看到了白马股,尤其是像中国平安格力电器以及一些银行股的机会。无论在估值上,还是在市场的发展前景上,这些标的的前景都非常好,那时候开始逐渐加大仓位,17年的收益还是不错。

2018年,就是刚刚过去的一年,年初的时候涨得很快,我当时也减了一些仓,但主要是感觉到整个白马行情还是不错,很多企业还是有一定空间,也是贪心了一点,其实这空间当时看也并不是特别大。后来经过毛衣战的影响,这一次下滑还是挺多的。一月份当月收益是17%,后来跌到九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负数了。

九月份的时候,我加大了银行股的仓位,后期还补了一些,主要是在年底这段时间。十月份的一些讲话,对市场有所拉动,但当时也是很犹豫,因为从整个市场角度来说,下跌还没有结束,但是从估值角度来说,很多企业已经完全值得一做了。

11月份时当年的收益还是正的,但后来还是下定决心不能放过这个机会,当时也发了很多文,包括刚才说的这些操作,包括2015年、2016年操作,在雪球上都有文字记载。这都是给自己留了一个记录,自己有空的时候也会回去看一看,当时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对自己的成长有个促进。

2018年11月份开始,基本上就是越跌越买。当时确实是可以保住连续几年的正收益纪录的,但还是觉得这个历史性的机会不能放过,这个时候买入的企业才是能够让我们实现巨大收益的优秀筹码。

2018年年底的时候,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就是“买!买!买!”。当时买的对象主要是中国平安格力电器平安银行。中国平安,我从2012年正式持有之后一直都在仓内,始终没有断过。格力电器和贵州茅台之间我有些犹豫,都是很好的标的,最终还是买了估值相对安全的格力电器,在38元以下基本上每次下跌就买一点。当年的整体收益买成了负数,但是买了很多非常珍贵的低价筹码。

3、2018年决定成为职业投资人

2018年全年,我整年都是在全国各个城市去组建公司。一年时间筹备了五家公司,分布在东北、西南、山东等地。但由于常年在外,对家庭的照顾太少,在年底的时候我做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辞去了所有的房地产相关工作,开始做全职投资。

在做决定之前,我曾经研究过十几个可能性生意机会。2018年全年,我一直天南海北地飞,一年飞了60个航班,平均每周一次以上,全国的主要城市基本上都有落脚或者生活过,也看到了很多商机。我像研究股票一样反复研究每个生意机会,但怎么测算都觉得这个不是自己擅长的,或者这个发展前景没有那么大。最终在2018年底的时候。我给自己做了一个买入的决定,这个买入不是股票,而是一个行业,全心全意成为了一个职业投资人。

当时促使我下定决心的,一方面是我对投资本身的热爱,还有就是对未来十年的资本市场发展前景非常看好。而直接因素就是刚才说过的,在2018年年底我手里拿到了很多优质的筹码。当时做了一些估值推算,觉得还是很有安全保障的,中国平安格力电器平安银行这些企业,如果回到他们正常的估值收益就不少了,2018年这个历史第二大熊市,是促使我彻底改行的一个直接原因。

开始做全职投资时,我自己的心态实际上就是在创业,就像自己在创建公司一样。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创建了七个公司,经过了很多从无到有的过程。自己做投资时,也经常想起当年在一个个不同的地方创业的经历,感觉确实很相似。虽然现在没有当初组建公司时那么多人员,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边的逻辑是一样的,要做的事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我们选择的标的不一样。不管是以前做的销售公司、平台公司,还是现在做的投资,其实内在逻辑都是一样的。

今年整体的情况大家都非常熟了,年初确实还是一片悲观,但1月底的时候开始火爆,2月份进入高潮。我在3月初仓位降低了一些,觉得短期内市场过热了。3月底调整稳定后重新进来,但在4月上旬的时候我又撤出来不少,主要还是觉得很多逻辑是不对的。我是非常关注逻辑的,很多时候在做不管大盘还是个股分析的时候,我都会先把逻辑放在前面。如果逻辑不通,什么估值都是假的,估值一定是为逻辑服务的。

尤其是这两天,科创板已经正式上市。其实在4月份的时候,我就比较担心这件事情,很多东西不太好多讲,大家都能理解,但确实很多节奏不是这样子,如果市场没有经过一轮深入的震荡,很多东西很难再往上走。我现在还是保持着一个比较中性的态度,看一下眼前的行情会走到什么情况,能够改变什么?尤其是这个逻辑会不会发生变化,这才能为下一步做一个比较确定的决定。

我比较喜欢写东西,原来在做地产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负责组建公司的技术体系,包括策划和市场研究,当时公司的整个体系都是我根据市场情况搭建的。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经过我手写出来的报告,或者是我批改过的报告,至少在一千万字以上吧。我喜欢把一些投资方面的想法写下来,这些在雪球上都有记录,包括刚才所说的投资历程,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悟等等。最近雪球的文章管理放开了,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看一下,欢迎多多批评指导,请大家不吝赐教。

二、投资风格

1、“专业派”与“企业派”:

在投资风格上,我主要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派,一类是企业派。专业派主要是以机构为主,作为一个散户在与机构的对比中,不管是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完全无法比较的,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一些特色,机构基本上都是科班出身,他们理论功底扎实,包括信息、调研能力和各种资源都是远远高于散户的。但机构普遍面临一个问题,这些从业者的实业经营经验还是比较欠缺的,很多人都是从数据到数据,只是理论扎实。

我们也知道现在A股上的数据真实性到底有多大,即使财报或者公开的数据没有问题,数据毕竟也只是企业经营的一个结果,只不过是用数据表现出来,并不是经营本身。我觉得每个有不同从业背景的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毕竟我们是在企业工作过的,我们比较理解各自的行业,包括自己原来从业的这类公司。在工作十年甚至更久之后,我们对一些经营上的问题和认识,很多都是书本上教不出来的,是我们自己悟出来的东西。

如果比喻一下,专业派就像读万卷书,而企业派更像行万里路。我以前把企业派这种投资模式叫做江湖派,这种能力来自走遍江河湖海。我们的很多心得真的不是书本上能够看得到的,这是一个散户最大的优势,这是他自己的视角,这个视角是所有教科书都没有的,是他自己经过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沉淀所累积下来的,是适合他的。如果从企业经营方面着手开始投资,以我自己对自己的理解,这是最适合我的投资体系。

当然各种各样的企业有不同的经营模式,有不同的产品,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对自己的能力圈有清晰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以前我也试过做一些加法,效果并不好,我投资最大失败就是在万达电影上。当时认为万达这个企业还是非常不错,这带有更多的个人感情色彩了,因为我是大连万达足球队20多年的忠诚球迷。更重要的是,我觉得万达院线的生意模式和企业经营非常好。但是在2017年被关了禁闭,关了一年零三个月,股票持续停牌,停牌之后就是连续四个跌停,确实是很惨。

后来深入反思一下,核心的问题还在于自己的能力圈没有那么大,虽然觉得看清楚了一些问题,但对影视传媒这个行业运行规律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也就是说自己的能力圈,与其去积极拓展不如深入挖掘。这可能有点固步自封,但我想深入挖掘到一定程度之后,自己的能力圈自然就会不断地扩展下去了,会相应的通过一些行业的衍生积极拓展下去。这是我正在努力实现的一件事情,也希望能够对自己过去的从业,尤其是以地产为核心,带动相应的银行、家电、物业、建筑等方面,能围绕一个点去展开一个面,再围绕这个面把它做立体。这是不管专业派还是企业派,都能够适用的一种模式。

2、买自己懂得经营的公司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大家也会经常说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那么买公司没问题,买什么样的公司呢?我们买公司的出发点可能是把他当成股权一样,当成我们自己经营一样。但是不是说我们抱着一个股权投资的心理就能够取得好的收益呢?我自己的理解是,买公司一定要买自己懂得经营的公司,不是说这家公司表面看起来很好,或者他实际的股价表现也很出色,我们就完全可以买入。

我在买一个新的标的时候,会把自己想像成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这家公司的生意是这样子,他的资源是这样子,它的优势这样子,它的劣势是这样子,那么作为一个决策人会做什么?我们作出的决定,和现在这个企业的实际负责人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相同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我要买公司,一定要买一个我懂得经营的公司。也许这个公司我并不能完全正确地做出决策,让他变成一个更好的经营模式,但是我一定要知道不做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

就是说,我们对买入股票的企业决策者的所有决策,我们要看得懂,不是表面去看,而是真正把自己当成一个公司的决策人去看,要对这家公司负责任。我自己在2010年到2015年的时候,6年时间里一直持有东阿阿胶,当时对阿胶还是比较信任的,包括对于华润也抱有一定的期望。但是在2015年的时候,我就把东阿阿胶卖掉了,因为当时公司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价值回归”,不断通过提价把一个本来正常的产品变成一个高端产品,甚至是一个奢侈品。

当时促使我放弃东阿阿胶的决定因素就在这里,这种提价违背了阿胶本身的产品属性。在中药四大家里。阿胶实际上是一个药属性最弱的产品,相比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包括他的800种产品)、片仔癀云南白药等,这些产品在某种疾病或者说一些需要的保健调理方面来说,有时候是一种刚需。但东阿阿胶可不是这样子的,阿胶是一种滋补品。如果把护城河最浅的产品,人为地去提升价值。这实际上是根本做不到的。

东阿阿胶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就是把自己赚的钱,分给了很多行业的竞争者。他把价格提上来之后,很多阵地就留给了原来的福胶,包括当时加大生产的太极、同仁堂等,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尽管我自己并不清楚当时东阿阿胶怎么能做的好,但当时东阿阿胶管理层做这个决策,是加大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数量和进攻能力。另一方面因为大量资金进入这个行业,把驴皮的价格翻了几十倍。也直接提升了自己的生产成本,

前几天东阿阿胶爆雷,实际上这个雷是在几年前就已经注定的,现在只不过是延后,但越延后,爆的雷杀伤力就越大。我们要去买入这样的公司。就需要从决策者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这个决策者的思维对市场会产生什么影响?对行业产生什么影响?对于竞争对手产生什么影响?如果只是看报表数据,每年营收增长多少、利润率上升多少,很多时候这都是假象。报表毕竟是人为做出来的,我自己以前也是每年年底都要把报表调一调,这里边的短期数据都是可多可少的。

3、安全第一

我们看到的数据都是企业的经营者想让我们看到的。我们怎么穿透他给我们设置的一些障眼法,看清楚这个公司的本质?这是需要经营能力的,需要对这个公司有深入的认识,对这个行业有深入的认识。如果已经超出了自己能力圈,这是不可能看得清的。

A股的市场上可以说是满地是雷,我自己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谨慎的,可以说是安全第一。这个市场大盘和个股的波动率都非常大,我实际上是这么看的,只要在跌势的时候不亏,就不用担心赚钱的问题。举个例子,譬如说一个人第一年有了50%的收益,这很不错了,但是第二年亏掉了20%。这样两年一起来算年化收益率就变成个位数了,我们都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实际上如果让我们做一个年收益10%的投资策略,这个风险是很低的,即使在行情没有那么好的时候这也并不难。刚才所说的50%的收益加上20%的亏损,他真的比不过一个年化10%的策略。

在波动率比较大的市场,只要能够扛住雷暴,减小阶段性下滑,长期收益就是有保障的。我以前曾经说过,我的收益是靠少亏或者不亏赚来的,可能在一些单边市的时候收益率不会特别高。但是如果长期来看,回撤相对比较低,时间拉长的年化收益也是有保证的。这种策略更适合现在的A股。如果A股以后越来越规范,一些垃圾企业越来越少,一些钻法律空子的手段越来越少,像美股一样长期走慢牛的话,可能我的风格也会变一些,会变得更激进一些吧。

我们大湾区的群里可以说是高手云集,也听过很多高手的分享,都非常精彩,有很多高手的收益率是非常惊人的。听完之后我自己也在想,哇,好厉害!确实需要向这些高手好好学习。但另一方面,我自己也考虑这个问题,不要被别的高手带乱了自己的节奏。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节奏,这个节奏,如果发生变化的话,就有点像邯郸学步了。我自己是一个业余马拉松选手,跑过几个全马,现在主要以半马为主。跑马拉松的时候很重要一点,就是一定要严控自己的配速。很多时候(尤其是出发的时候),周边的人跑得非常快,大家都比较兴奋。很多人一出发就大踏步往前跑,自己很容易被别人带乱节奏了,但是马拉松有句话,前面快十秒,后面慢一分。也就是说前面如果你的配速被人带乱了节奏,那么到后面的话有可能就会跑崩的。对投资来说也是一样,一个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节奏,找到自己的收益模式和可行的收益率。

4、可控收益率:

两个人的投资真的是很难比较的,仓与仓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半仓可能比很多人的全仓还要重。因为对有的人来说,他的“仓”的概念是自己股票账户里的钱。但他股票这个账户里的钱可能只占他全部资产的10%,甚至可能还要少。但有的人,他的“仓”的意义是手里所有的现金,他的半仓可能就已经占到自己资产的百分之三十、四十了,这个是完全不可比较的。有人是全仓,但是他的压力并不大,有人半仓压力就很大了。另外一点钱和钱也是不同的,1000万资金的玩法跟100万资金是不一样的。而5000万资金跟50万资金所面对的,那就是完全两个市场了。

所以我的认识是这样的:两个人之间的收益率,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如果是机构的话,假如市场上都是谁的收益高资金就跟谁走,收益最高的基金经理应该会拿走市场所有的资金的。但实际上,不同风格的资金都有不同风格的客户,这说明人的心态是多样化的,并不是说单纯追求高收益。市场如此,我们个人来说也是这样的,能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计划,达成自己的预期,我的理解这就是成功的投资人。不要去跟别人比,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设定自己的收益,这才是适合自己的。

“人”是真正的投资之道

5.1算术分析与技术分析:

我们都是价值投资者,但是我自己看来,市场上的很多人对价值投资有一定片面的理解。很多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实际上他只是在做一些算数分析。譬如说把手上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加减乘除各种公式算出来一些东西,觉得这个就是被低估了,我理解这只是一些算术分析而已,估值估的是价值而不是数字。这些加减乘除算出来的东西只是价值分析,还远远不是价值投资。

我自己也在做一些技术分析,但是做技术分析不是为了做短线,也不是为了做波段。主要是我作为一个散户,我的信息是非常片面的,不管是及时性还是丰富性,都远远不够,很多自己看不清的地方看不到的事实,需要用技术分析来理解。盘面给我的一些东西,有的时候我看不懂,但是我相信这些大资金在做这样的一些举措的时候,肯定是有他的考虑,我会进行一些适当的应对。但是我从来不做波段,只会做一些拐点,包括2015年6月份的股灾,包括熔断之前,包括今年四月份的大幅减仓,这些应对实际上都是有一定技术分析的成分在里边。

但是我从来都认为,技术分析一定要建立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脱离了价值分析这个基础,技术分析甚至不是双刃剑,而是一个可能会让自己毁灭的东西,只有建立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技术分析才能展现自己真正的价值。但是不管是算术分析还是技术分析,它们都是“术”,这个术即是算术的“术”也是技术的“术”,它的载体都是“数”,这些“术”所表现不了的东西,才真正是投资的“道”。

财务数据也好,销售数据也好,包括企业的一些资产变化,包括所谓的一些均线、K线的变化,这都是可以通过培训,通过一些阅读,通过一些方法论,去理解的东西。但是有一些东西是教科书教不了的,或者说我们通过教科书只能看到一些方法,只有通过这些方法的灵活掌握和自己的悟性,才能够真正去理解的部分,这些东西就是投资的“道”。这里面包括的比较丰富,包括企业经营、经济趋势、社会发展、文化演变等等,尤其是人在物质与精神上的不断变化,这是极其重要的。

5.2投资的“道”

5.2.1生意逻辑与商业模式:

前面提到过,我拿到一只股票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并不是它的数据,而是它的经营之道。它怎么去经营?怎么去发展?它生存的价值是什么?它发展的机会是什么?它未来的成长空间是什么?只有在这个逻辑过程之后,才会去考虑它数据上的一些支持。单纯的数据对我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它背后东西太多了。数据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表象,我们真正需要了解的实际上是产生这些数据的原因。

提炼一下,就是分析一个企业最核心的两个点:一个是生意逻辑,另一个是商业模式。生意逻辑相对来说是抽象的,是完成一个定性的概念,而商业模式相对来说会具象一些,它是提供一个定量的方法。所有的定量分析都是为了得出一个定性的结果,这个就不分生意逻辑和商业模式了。

举个例子,譬如说贵州茅台茅台的生意逻辑我是这么理解的,茅台卖的不是酒,而是高端的社交文化。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自斟自饮,往往喝的是一些二锅头之类的,但很少看见有人一个人喝茅台。喝茅台的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在一个相对高端一点的社交场合里。实际上茅台已经成为高端社交文化的一种象征,这是他的生意逻辑。

茅台的商业模式,我是这样理解的:通过限产、限量、限价,保持市场长期的稀缺性,并以此支持中国高端消费的第一品牌。这里面当然有客观因素,这个限量和限价有很多被动因素,并不完全是企业行为,从某种来说也是被压制的。但客观上它形成了中国效率最高的商业模式,让茅台长时间处于市场的稀缺状态,真正完成了“饥饿营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比当初小米做的更加高明。

实际上把茅台这样分析一下,很多大家所担心的未来人们还会不会还这么多白酒,年轻人喝不喝白酒之类的问题就比较简单了。时间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我们看到的很多企业的背后,都是有这样的生意逻辑和这样的商业模式在起作用。

反面例子,还是举东阿阿吧。我的理解中东阿阿胶在过去几年的生意逻辑是这样的:希望通过所谓的价值回归(实际上就是提价)打造顶级的滋补品来满足高端消费的需求。但它的商业模式实质上是什么样呢?就是“提价”。这给市场竞争对手留下了大量的阵地,并且把自己的经营成本大幅提高。也就是说让别人走了自己的路,然后自己无路可走。

5.2.2人定胜天

市场上有很多超越市场的东西,表面看起来能够引导市场,但最后还是要服从市场。那么市场服从谁呢?这是我在不断琢磨的一件事,实际上最终能够决定投资成败的还是“人”。这个“人”,是指企业的“管理人”,也是指我们“投资人”,但更重要的是指那些终端“消费人群”,“消费人群”是决定市场的最核心因素。

也就是说,在投资这个“道”里面,最核心或者是归根结底的“道”实际上是“人”,“人”才是大道。理解了人才能理解企业,理解了企业才能理解投资,理解了投资才能理解我们看到的各种数据。先要把逻辑搞通了,然后再去看数据,因为单纯的数据很难看清楚的。但是我们如果理解了“人”,不管是终端的“人”还是管理的“人”,甚至是我们自己这个“人”,我们才能够在投资的“道”上更进一步。

我们都是巴菲特的追随者,巴老教给我们太多的东西。但是毕竟巴老是一个90岁的老人家,他常年生活在美国。我们要投资的不是60年代、70年代的美国,这个格雷厄姆可以教给我们;也不是80年代、90年代、00年代的美国,这个巴菲特和芒格都可以教给我们;我们真正要投资的,是20年代的中国,这是任何人都教不了我们的,只有靠我们自己去理解。

我们过往跟这些宗师学习的都是方法,或者是通过他们的案例去得出自己的感悟。而所有的方法和感悟,归根结底是要落到实处,是要为未来服务的。我们看到过去几十年的经济的变化,包括美国的变化、欧洲的变化、日本的变化、中国的变化等等,实际上都是为了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20年代的中国会有什么样变化。

在所有的投资分析中,我最看重的就是“人”的分析。理解了“人”,也就理解了投资中的一切,而关于这个“人”的理解,是别人无法来告诉我们的,财报告诉不了,股东会也告诉不了,只有通过我们自己的长期学习、观察和体验,然后才能不断去丰富,不断地把它完善。我非常佩服一些读了好多书的高手,以前听到这些高手的事例,我自己都直冒汗,跟他们相比学习的精神确实是相差很远。但我觉得我自己也有一个好处,别人看书看得多,我看人看得多。

以前在做地产的时候,我的主要工作是跟开发商的管理层沟通。我除了在华润那段时间以外,大部分时间是做乙方,为开发商提供销售或市场研究服务。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跟开发商的高层去沟通,给他展示公司的实力,希望能够达成合作意向。这20多年,收费报告写了一千万字以上吧,谈判都没法算了,我估计几千场是有了,签过的合同恐怕也以千来计算吧,那么每一份合同,每一次谈判背后,实际上都是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解人的过程。

我自问20多年没有骗过任何人,跟人签约合作,哪怕自己口头上去答应对方的事情,即便自己能力做不到,也都会全力以赴。但在这20多年里,见得尔虞我诈的事确实太多了,包括合同里留下的一些陷阱,包括实际工作中被对方设计,真是太多太多了。其实很多时候看到了这些人,尤其是在那种高标的的特殊经济行为中,那种人性,在自己对“人”的理解方面,确实是有很大提升的。

有时候,我在看一份财报,或者在看一个企业的新闻时候,我脑子里经常会出现一个具体的人,这个人可能就是我以前沟通过的一位老板,我看到这个企业的时候,就想他俩真的太像了,是一个风格的。这20多年里,我可以说是阅人无数吧,万里路走过,经过的人和事都留在心里了。在看一些企业的时候,我完全能够把这些人具象化、丰满化,可以有很强的画面感。

最重要的还是消费者,以前我在房地产行业的时候,我们为项目提供最核心的一个服务,就是目标客户描述,在所有收费报告中,最终的结论都是这样的。不管怎么分析,宏观分析、市场分析、产品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等等,最重要就是得出未来购买者是谁!不管是年龄段、职业、购买行为的特征、客户能够承担购房款的额度,还是说对于房屋本身的一些特殊要求,这都是在做消费者描述。现在想起来,这种消费者描述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刚才说了对企业管理者的理解,再加上对消费者的理解,以及对自己这个投资人的理解,组合在一起,“人”的形象就非常丰满了。

三、未来展望

1、十年后,中国的头部人群等同于整个西欧

当然,我们分析人都是在分析过去,分析管理也在分析过去,核心在于我们需要分析未来。尤其是现在这个信息变化非常快,技术迭代速度非常快的年代。以前十年算一个时代,但从现在企业经营的情况来看,三年就算一个时代了。三年前的技术,现在来看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三年后这个变化可能会更大。

如果三年只算一个周期的话,我们可以设定一下十年,十年是一个大变化,经历了几个周期。我自己推算了一下,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十年之后我们东部发达地区就会有3亿人,人均的GDP达到4万美元以上。这个数字是非常了不起的,人均4万美元就达到现在日本的标准了,而在购买能力上,我们这部分人口的基数就相当于两个日本,相当于再造了一个西欧。这样巨大的变化,意味着我们会从一个发展中国家成为一个局部的高度发达国家。那么中国的消费习惯,也肯定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2、大品牌时代开启:

我们要看清未来十年,可以先回顾一下过去。80年代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是一个“货品”的年代,那个时候物资稀缺,大家要凭票供应,能买到就不错,而且都是些本地出产的粗糙物品。到90年代的时候,我们基本上进入了“商品”的时代,这时候流动性出来了,可以在东北买到广州的商品,在西北买到上海的商品,全国逐步开始进入商品全面流通的消费时代。

00年代开始进入“产品”的时代,个性化消费开始体现出来,如果说80年代和90年代大家用的东西都差不多的话,到00年代的时候,已经可以根据个人的消费需求出现一些差异化产品了。10年代的时候,进入了“品质”阶段,就是说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贫富的差距导致产品出现了很大的分化,“人”的消费越来越按照收入层次来划分了。

我们马上迎来20年代,我的理解是20年代是一个“大品牌”时代。刚才说过了到20年代末期,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全面进入与世界一流国家(除了美国以外,包括西欧、日本这样的国家)在实际购买能力上全面拉平的这个过程。过去中国制造意味着廉价,而十年之后我们会在品质和价格上取得长足进步,华为手机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中高端产品的提供者会是未来十年的主导力量,“大品牌”(奔驰、苹果、博世级别的)会带着我们走向未来的资本十年,这也是为什么在我的个人介绍里面会提到一点:我喜欢买提供中高端产品的企业。

3、资本十年: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可以看得到:80年代是一个土地确权的时代,90年代是私企成长的时代,00年代制造兴国,10年代则是服务大兴。在20年代,我们这一代投资者面临的会是和巴菲特一样幸运的时代,这是一个资本的年代,资本的十年!

现在的中国不缺市场,不缺劳动者,不缺技术,不缺流通。包括在整个市场的调控上来说,也有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硬件都具备了,那么能够提升整个国家经济效率的核心就在资本上。资本的流动性和资本的有效传递,这是能够改变未来十年的一个核心要素。我们看到当前的行情,就是要让一些萌芽阶段的企业尽快进入资本市场,尽快地通过这种流动性的注入来提升他们科技上的效率,我想这也是未来十年整个社会的主题。

我们这一代投资者真的是非常幸运的,某种程度来说,我们真的是和巴菲特一样的幸运。我们都知道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关系,我自己的理解是,如果巴菲特早生20多年,他就是格雷厄姆,如果格林姆能够出生在1930年,他恐怕就是巴菲特。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这个时代改变了他的思想,改变了他的行为。我们现在面临的时代,就像美国在八九十年代面临的一个资本全面兴起的年代。这个过程是我们的幸运,也希望我们多多交流,一起提高,好好把握这资本十年。


整理人:多比 大湾区价投俱乐部

$新城控股(SH601155)$ $中国平安(SH601318)$ $格力电器(SZ000651)$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