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人民币—黄金
附送一个独家秘籍:
A股大盘历史上,
最精确的顶底之王指标,
是用沪深300股息率-10年国债收益率,
>0就是十年大底,
<-1.2就是十年大顶。
以下是一篇学习笔记,
全文总计约12612字。
阅读请缓慢,
内容很犯禁。
主要核心,
是解读美国人眼中的过去/现在/未来。
从贸易预期理论的角度,
阐述这个世界的过去与现在,
各国到底在渴求与恐惧什么?
我们的痛苦根源到底是什么?
算是一种换位思考,
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
世界最底层的运行逻辑。
毕竟,
最了解你的人,
是你的敌人。
自知者明,
借用敌人对你的深度理解和弱点攻击,
反过来更好的了解自身和完善弱点,
是一种极好的双重逆向思维方法。
就像站在罪犯的角度,
来思考预判警察的动作,
从而更好的强化自身,
全面降维打击罪犯一样。
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思考逻辑,
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当然,
这些预判的预判,
都不足以作为根本,
只是一种知己知彼的方法而已,
最终唯一值得依靠的,
还是堂堂正正碾压过去的王道。
以正合,
以奇胜。
这种让人心服口服的胜利,
才可建立自身主导的世界秩序体系。
自古中原王朝得国之正,
莫过于明,
无论汉唐。
都是堂堂正正无数次的胜利,
从而打败天下最强大的帝国。
罗马如此,
英国如此,
美国如此。
美国精英长期自居新罗马帝国,
是第三个全球日不落帝国,
不落的太阳。
我们想彻底理解美国,
自然要理解他们的精神源流。
为什么要理解货币霸权,
看看我们身边所有人的痛苦就知道了。
美联储要加息,
美元狂飙猛进,
全球都血肉纷飞痛苦哀嚎却无可奈何。
股市大崩,
物价大涨,
收入大降,
财富大跌,
口袋空空,
心灵痛苦,
这就是美元体系的货币霸权威力。
什么是霸权,
万里之外,
却让你痛苦无比又无可奈何。
只能忍受命运的无情摧残,
这就是霸权。
想想我们最近在股市的大亏,
当有人反复抽你耳光的时候,
你难道就不想知道,
到底为什么?
why !
那为什么美元能铸就霸权呢?
美元三支柱,
军权/科技/贸易锚定物。
军权就不用多说了,
科技也不用多说了,
贸易锚定物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全世界人民都需要的,
所有人类活动中都通用的,
可以作为交易标准中介的实体物质。
简单来说,
所有国家/时间/人类都接受的硬通货,
可以拿来交换人类所需的一切,
就是贸易锚定物。
美元霸权体系,
也就是所谓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最初1.0版本锚定的是黄金,
美元一比一兑换实体黄金。
后来他们违约了,
结果就是那段时间狗都不要美元,
欧洲乞丐都明确写着“不要美金”。
当然,
那时候美国依然上升期,
很快他们又找到了新的锚定物,
石油。
工业革命时代,
所有人都需要石油,
石油也可以在任何地方换成钱,
或者你想要的东西。
所有的石油交易,
必须用美元结算。
不服从的,
虽远必诛。
于是,
布雷顿森林体系2.0诞生了,
美元霸权也更强大了。
普金强烈反对美国,
结果和华夏开会时,
却说两国交易额预计超过2000亿美金,
这是何等的荒谬绝伦。
你恨一个人,
却不自觉或不得不用仇人的标准计价。
这一段美元霸权的过去与现在,
可以参考几篇文章来深入了解。
简单通俗的是这个,
详细专业的是这个,
CGI深度 | 货币国际化新机遇与新挑战:从逆全球化到去金融化
至于美元霸权的未来,
也就是美国人眼中的未来之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3.0是这个。
这个也就是我的学习笔记对象,
也可以说,
现有世界秩序的加速崩坏本质,
以及欧美将要采取的应对策略,
更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至于说,
为什么要建立3.0呢?
哈哈哈,
当然是因为2.0正在加速崩塌啊,
感谢铁头俄罗斯。
学习笔记如下:
战争意味着产业经济,
那是另一种全新的金融产业链体系。
全球化贸易体系,
就像人体血管一样太过复杂精细紧密,
没法开打的。
一旦开打,
无论是冷热战还是经济战(川普),
全球化供应链立马就废了。
但全球化供应链(以后简称全球化),
是全世界三十年繁荣与和平的根基,
具体表现就是,
持续多年的低通胀/低利率/高增长。
(反而言之,可能未来14年内就是全球高通胀/高利率/低增长时代。因为有史以来,全球混乱战争时期不超过15年,参考一战二战越战,起始时间从2022年俄乌冲突计算。)
全球化有三个支柱:
全球廉价劳工/中国廉价商品/俄国廉价能源。
全球的大量廉价移民美国,
外来劳工稀释压低美国表面工资(供大于求),
使得本土劳工的工资增长停滞(80年代后)。
虽然表面工资停滞增长,
但天量的中国廉价商品,
变相提高了实际工资购买力,
美国人民生活其实是在不断提升的。
(生活幸福度=基础工资的实际物资购买力,假如中国未来5块钱的咖啡,5块钱的猪肉,10块钱的牛仔裤,100的机票,600的省会房租)
廉价的天量俄国能源(俄乌冲突根源),
为大欧洲工业体系提供极廉价原料,
从而产生的长期巨额利润,
维持了欧洲的产品竞争力,
也维持了欧洲的优越生活。
(8小时双休制,一周工作40小时,中国一周工作80小时,并非普通欧洲人真比普通中国人厉害一倍,而是他们成本真的太低。)
这个三位一体(劳力/商品/能源)体系中,
有两个巨大的利益集团,
中美国(Chimerica)太平洋体系,
俄欧陆(Eurussia)大西洋体系。
欧盟用欧元购买结算廉价俄国能源,
美国用美元白条结算廉价中国商品,
中鳄的利润外汇再买G7的金融资产。
(比如说,俄国能源寡头买买买拯救了欧债危机后的英国地产)
这是西方所设计的,
一个自认为完美稳定的全球利益闭环。
初期人人都有钱赚,
那争斗就毫无必要,
持续30年的和平繁荣因此而来。
但就像婚姻一样,
幸福来自于生活和谐,
和谐建立在夫妻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
就算有所争吵和分歧,
也能心平气和的解决。
(这就是所谓的信任成本,也就是浪费在取信对方上的时间和资源。它可以是1%,也可以是100%。古代或者战争时期,取信陌生人需要极大的时间和代价,甚至是生命和国家。)
而这种信任一旦毁灭,
所有的和平与繁荣也就毁灭了。
这就是贸易预期理论的核心,
当大国觉得未来贸易能赚的更多,
他们会忍耐和平以确保长期赚钱。
当大国觉得未来贸易会越赚越少,
他们会引发危机以确保原料市场。
中美对抗,
美俄对抗,
欧俄冲突,
欧美通胀,
个人/公司/团体/国家/文明,
都是如此。
(和气生财,那都是对未来抱有希望。希望,是通往地狱之路。全球左翼浪潮,已经不可阻挡的理由:哈耶克—通胀将会导致价格控制、最终演变成计划经济。没人会终止通胀,没有通胀就没有经济景气,没有经济景气,就没有就业。失业会让当权者下去,国家崩溃。他们只能控制价格来控制通胀,这就意味着市场体系的终结,也意味着自由政治秩序的终结。)
一句话,
全球化存在的根基,
就是中美/欧俄的互相信任。
现在,
这种信任毁灭了,
全球化就崩溃了。
取代全球化贸易体系的,
是中鳄/欧美的互相靠近(联盟)。
金砖体系的王(俄)与后(中),
欧亚大陆这个世界岛的天作之合。
诞生于全球化的崩溃废墟之中,
中亚五国就是新丝绸之路,
也是华鳄联盟的关键纽带。
移民实边/西进运动/缓解内部矛盾,
中国需要一个自己掌控的贸易体系,
也就是新的原材料产地和倾销市场。
这是任何一个新兴帝国,
帝国成人礼的必经之路。
(这就是所谓的逆全球化,买家与卖家的供应链重组,互取所需的崩溃与重建。美国给欧洲能源,中国给俄国产品。是俄欧需要中美,不是中美需要欧俄。美中元集团与欧俄元集团的对抗,变成了美元集团/欧元集团/华元集团的混战。)
信任如何消失:
中美的故事,
中国卖美国便宜货赚辛苦钱发了财,
想建立5g网络卖高端货抢美国生意,
美国说想都别想,
信任从此就崩了。
欧俄的故事,
俄国卖欧洲廉价能源发了财,
德国用廉价能源生产出昂贵产品暴赚,
北溪二号就是狂欢证明,
结果因为俄乌冲突崩了,
双方都高估了自己。
美国现在有钱是印钞(量化宽松),
但美国敢天量印钞,
是因为中国廉价商品/俄国廉价能源,
强行压低了通胀。
一旦通胀爆表,
导致欧美不得不持续大幅加息。
那之前几十年疯狂印钞透支消费,
带来的天量债务,
光是每年的利息支出,
就能超过欧美每年的财政净收入。
收入还不上利息
连环的债务崩盘就能压死所有人。
所以,
作为经济食物链顶端的美国人,
这套体系的最大受益者,
本心是希望低通胀的印钞躺赚的,
一旦中美/欧俄崩了,
低通胀时代也就崩了。
新时代正在形成的华鳄关系,
是一种强大的联盟。
最大大宗国家(原料)+最大工厂国(商品)=大宗商品/欧亚大陆盟国。
现在的华鳄关系,
就像两个被离婚的怨偶,
为了报复前任和互相取暖的结盟,
中国缺原材料/斯拉夫缺芯片。
但不同的是欧洲极度依赖美国,
宁愿付出代价获得安全感。
(美元只能小抽血中国,被迫转移大抽血欧元)
战争(包括)的内部关键,
按重要度排列,
技术/大宗商品/生产产能/关键地缘节点。
(宝岛海峡/伊朗海峡/土耳其海峡/新加坡海峡)
战争的外部联盟也很重要,
朋友就是敌人的敌人,
那问题来了,
谁是敌人呢,
敌人的敌人又是谁呢?
这是最关键的。
一些重要的事,
慢慢显露这种联盟的进度。
华夏斯拉夫波斯三国在伊朗海峡联合海军演习(军事联盟)。
伊朗做中间人担保,
让俄罗斯把占领乌克兰得到的粮食,
借道土耳其海峡运到俄的小弟叙利亚(贸易联盟)。
土耳其与俄罗斯以卢布结算双方贸易(货币联盟)。
这个欧亚大陆的联盟网络,
正在对美国小弟收紧锁链。
乌克兰被直接攻击,
宝岛被长期军事封锁,
韩国被中国压迫实行三不政策,
也就是逐步断开韩美军事合作。
白头山加紧华夏斯拉夫朝三方联系,
并用战争挑衅威胁韩国新总统,
让新总统不得不避嫌疯狗佩洛西,
实质上是墙头草战略。
过去美国所骄傲的美元霸权,
我们的美元,你们的麻烦。
现在变成了华鳄的战略进攻,
韩日台的芯片,美国的麻烦。
俄土伊的海峡,美国的麻烦。
(美国威胁制裁土耳其,是源于土耳其限制北约通过土耳其海峡。)
将视野抬升到更高的角度,
整个欧亚大陆,
到处都是激烈的争夺和博弈。
金砖五国并不是其中关键,
真正的玩家/幕后棋手,
是一个正在形成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联盟“TRICKs”,
土耳其(Turkey)+俄罗斯(Russia)+伊朗(Iran)+中国(China)+北朝鲜(North Korea),
一个被美国制裁或威胁的国家联盟。
这个联盟逼迫美国盟友做出切实选择。
比如说印度,
不顾美国反对大肆进口俄国能源,
并参加联合演希。
比如说韩国,
美国对中国封锁宝岛的退让,
让韩国更清醒的面对现实,
这也让美国开始怀疑韩国的忠诚度。
韩国的墙头草政策,
没有像过去一样坚定选择美国,
本身就是一种选择,
不想做美国看守撕咬中国的忠犬,
就像股市里没有坚决买入,
本身就是一种看空。
假如韩朝如文在炳所努力的那样和解,
(这也是他凄惨下来的核心因素)
3万驻韩美军就得被迫撤离,
美国也就失去了一个战略节点的控制。
这个就像西方圣经所说的保罗昄依。
历史上相似的一幕,
1989.6.16匈牙利人激烈要求苏联撤离,
发生在东柏林墙倒塌之前四个月。
这一幕,
也发生在新一轮全球化诞生之初,
后来就是持续30年的低通胀高增长的繁荣时代。
(美国人担心重演东西德和并—苏联解体的历史覆辙,韩国转向—美军撤离—韩朝和并—美国全球化体系瓦解—中国全球化体系建立—新的30年中国持续繁荣时代。)
这种美国人担忧的未来连锁崩塌危机,
在他们眼中的韩国极度危机状态,
被称为欧尔班时刻。
历史不会重演细节,
但会同样大势节奏。
对于美国而言,
芯片断供的危险,
不仅是宝岛被封锁,
还有韩国被和平演变,
就像自己对乌克兰/伊拉克一样。
在美国人眼中,
这种可能的中国演变日韩台的危险,
比自家在冷战颠覆国家的行为更危险。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当年怎么对别人,就会恐惧别人怎么对自己。)
就像1956年的匈牙利反苏运动,
和同一年苏伊士运河危机后的中东血腥战争。
1956年给资本市场的经验,
战争的关键是地区国家级别的战斗。
而即使最强大的国家,
也只会选择单线战斗,
而不是同时多线作战。
现在的世界上,
同时发生的多线战斗(乌克兰/宝岛/韩国),
就意味着,
美国必须评估每个战场的重要性和优先度,
然后做出选择挨个单线介入。
在1956年石油对美国比匈牙利重要,
所以美国放弃了匈牙利投入中东埃及,
匈牙利的反苏运动就此失败,
无数人就此被美国抛弃而死。
很多人就此怀疑,
如今的美国是否有能力,
维持曾经的世界霸权体系,
或者像1956年抛弃匈牙利获取胜利。
美国苦恼的战场选项如下:
北约在欧洲的边界,
芯片的制造与供应,
对石油产出和定价的控制权。
最糟糕的美国人担忧,
就是美国被五国联盟干死,
华夏波斯鳄鱼土耳其白头山。
没人能准确预测事情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
很多人认为通胀快速回落是个大笑话。
(是不能准确预测细节,并不是不能大概预测大势方向,请记住这一点。)
核心逻辑就是:
美国稳定霸权诞生了美国的全球化,
美国的全球化确保了欧美的低通胀。
因此华鳄抛弃美国的全球化体系,
并对美国的全球化体系加以破坏,
这个长期战略行为,
就意味着美国的全球化体系持续瓦解,
因此诞生的欧美低通胀时代不复存在。
(华鳄说美国破坏了全球化,美国说华鳄破坏了全球化。仔细品味背后的意味,美国并不是不要全球化,而是不要中国在内的全球化。中国也不是放弃全球化,而是希望欧美放弃领导权的全球化。)
高通胀,
就是一个长期而巨大的风险(对西方而言)。
从这个大逻辑理解通胀的根源和未来,
并基于此(信任)推演贸易预期理论。
过去因为中美/欧俄互信带来全球化,
全球化带来大繁荣(低通胀/高增长)。
现在因为中美/欧俄的互相不信任加剧,
将导致去全球化的愈演愈烈,
去全球化将带来越来越强的大通胀。
(未来十年,我个人的判断是:全球本来应该中通胀/负增长的通缩,但又因为各国政府的疯狂逆周期政策调节(囚徒困境),带来强力有形之手的市场干预,从而强行带来低增长,维持经济的短暂景气。但这个不正常的集体行为,也降带来了经济景气的忽高忽低过山车。最终的真实未来,就是高通胀/低增长/高波动的滞胀泥沼时代。死也死不了,爬也爬不上去的痛苦挣扎。)
失去信任的经济后果是什么?
大转型过程,
从冷战后的全球化,
到新秩序的建立,
破而后立。
美国人的观点是,
美国需要一个漫长巨大的L型衰退(就像剧烈熊市,然后长期反复的筑底),
一次性就抑制住大通胀,
而不是反复陷入沼泽地。
美国需要一次大衰退,
衰退带来的财富负效应来抑制需求,
从而使消费需求匹配现在的供给。
解决不了供应,
就干脆消灭需求。
就像解决不了问题,
干脆解决带来问题的人。
(财富负效应,就像中国的股市/楼市价格大跌,虽然并没有实质性亏钱,但心理上就会抑制人们花钱的欲望。关灯吃面,涨停嫩模,就是财富效应的正反面体现。)
美国的通胀虽然已经放缓,
但距离目前的大众心理目标依然很远。
世界秩序的分裂和重组,
将让美国产生巨大的经济成本。
这个经济成本最核心的一点,
就是美联储必须长期维持高利率。
如果衰退的时间不够长,
不能彻底的消耗中下层的存款老本,
稍微一放松银根也就是降息,
将导致需求快速大反弹,
而无法解决的供应受限,
将再次把通胀推向更高。
(供应受限,既有中美离心,也有美国内部既得利益矛盾固化,没有背叛自己阶级的资本代言政府)
那漫长的衰退过后,
美国又要怎样确保,
到时候能经济快速起飞的动力引擎呢?
想想中国现在的艰难复苏。
消费/贸易/投资,
是经济增长的三个核心引擎,
消费/贸易这个引擎不用指望,
因为华鳄提供的庞大廉价产能/市场,
已经彻底失去。
美国人只能自力更生自己生产制造,
这个新的经济增长巨大动力,
就只能是投资,
对生产制造回归和巨大产能的投资,
政府将再次发债继续透支全球投资。
(金融空心化帝国的自救企图,再次以制造业回流来实心化。这也就是,所谓的让美国再次伟大。)
美国的三个觉醒时刻,
也就是所谓的明斯基时刻,
或者说明斯基三实体的崩毁危机。
对冲实体(实体经济),
投机实体(虚拟经济),
庞氏实体(白条经济)。
第一(军品),
乌克兰战争让美国人发现,
他们的战争工业产能,
远远跟不上战争的消耗速度了,
俗称虚的要比自己想象的厉害。
并不是高端军工产能不行了,
而是底层的弹药产能更不上。
“全球化时代,资本的逐利性,追求利益最大化,导致美国对高利润高科技和最大效率生产的迷恋。完全忽视基础装备(如炮弹)的产能和库存。美国全部产能开足马力一年能够生产的1.55亿枚炮弹,放在乌克兰仅够消耗两周,这标志着“工业战的回归”。西方需要恢复基础装备产能,而不是追求最大化利益。西方需要高效率高利润的精致装备,同时维持低效率低利润的枯燥低品。”
第二(民品),
精致装备也并不能马上生产出来。
“5月,当美国政府订购1300枚毒刺防空导弹发往乌克兰时,雷神公司回应说:‘我们需要一些时间…”。为了足额装备送入乌克兰,美国不得不推迟宝岛订单,沙特订单将推迟在更后面。
“与此同时,光刻机霸主阿斯麦诉苦说,某些大工业公司正在购买洗衣机,然后将洗衣机芯片拆下来,替代安装到大型工业产品中。”
第三(供应链),
宝岛周边的中国军演告诉世界一件事,
芯片能运出工厂才有价值。
一旦物流被中国封锁,
台积电的产能/产品就是笑话(矽盾)。
当新兴巨头国家破坏美国的全球化时,
美国拿什么维持,
靠低通胀和印钞续命的美元霸权体系?
没有足够多的导弹芯片,
靠什么军事霸权捍卫美国的美元霸权?
这并不是说华鳄处境轻松,
俄国有自己的军事弱点,
制裁限制它获得高端芯片和西方技术。
但华鳄关系互补急剧上升,
就可以弥补芯片这个弱点。
俄国的飞弹,
就像能源管道的流动方向被彻底改变,
芯片生产的流动方向也将彻底被改变。
流向欧洲的俄国天然气,
正在逐步被美国的液化天然气LNG所取代。
流向俄罗斯的日韩宝岛的芯片,
也将被中国生产的芯片所取代。
生活一天天向前,
但最终风险在不断积累,
大部分是指向西方世界,
高通胀为最核心的体现。
中国强力封锁宝岛及韩国战略不稳定,
意味着中国后院的美国芯片断供风险,
是立刻、马上、最影响赚大钱的风险。
更准确的说,
上面三个美国危机惊醒明斯基时刻,
是供应链/军品/民品都遭受严重威胁。
明斯基时刻意味着,
影子银行体系的爆破,
金融危机的连环开启。
全球化世界秩序—供应链的内爆,
是各节点缺乏高库存来缓冲,
和节点被破坏的保护或替代。
西方负责轻松赚钱的设计和管理,
采购/生产/运输等薄利脏活外包出去。
这反而导致一件事,
全球化的所有关键环节,
大宗商品/工厂/海运船队,
都在敌对的花鳄控制或主导之下。
(所以,西方要避免这些巨大风险,就得短期快速再造一个全球供应链,这也就意味着大宗/工厂建设/海运船队的短期强力需求,也就是新一轮大宗/工厂投资/海运大周期。)
供应链的库存告急,
就是银行的流动性(救急现金)告急。
银行的流动性(救急现金),
来自于股市/债市/期货市场上能立刻卖出获得的救急资金。
以前为了最大效率的赚钱,
银行总是准备最少的救急现金。
欧美企业认为,
自己可以随时随地廉价买到任何东西。
但最近现实当头一棒。
民用洗衣机坏了想维修的,
都得等,
因为军火制造商要拆洗衣机芯片来造导弹。
供应链危机具体怎么一步步引爆金融:
供应链短期出事只出不进大量消耗库存导致库存枯竭(参考上海危机车企),
企业急需大理现金补充库存,
银行信贷被立刻大量使用,
银行备用金不足导致瞬间流动性枯竭,
银行向影子银行持续大量拆借吸干现金,
影子银行现金流动性枯竭被崩盘爆破,
银行立刻大甩卖股债换取大量现金还债,
金融市场被短期大甩卖清仓导致暴跌崩盘,
大银行无力获取现金还债被挤兑破产(参考雷曼公司),
批量大企业因此被抽贷断贷,
大量大企业被迫破产而廉价甩卖(参考房利美/恒大),
天量附属的小企业/中产阶级因此也连环破产,
无数小微企业/中产阶级破产导致金融市场/银行贷款被抽干(参考停贷危机),
一场连环多米诺骨牌的金融危机大风暴,
就此开启。
欧美现在拆东墙补西墙来制造产品。
明斯基三实体,
对冲实体(实体经济)用收入支付欠账。
投机实体(虚拟经济)用借钱支付欠款。
庞氏实体(白条经济)用甩卖支付欠款。
三者中,
旁氏单位受利率波动的影响最大。
依据明斯基法则,
美国军工系统供应链是“投机单位”,
未来将降级成“庞氏单位”供应链,
欧洲能源市场同样如此。
当俄国的天然气供应削减,
德国经济立即面临收支失衡,
政府将不断缩减老百姓的能源供应,
以便救济自家工业生产的能源消耗。
为什么呢?
为什么明斯基时刻这么重要?
因为明斯基时刻,
就是经济生产的超级杠杆爆仓了,
可以参考下二十倍杠杆的股票爆仓。
明斯基时刻,
是由经济生产的超级金融财务杠杆造成的,
简而言之,
经济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加了几倍杠杆,
整个经济生产链条就加了乘数级杠杆。
用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淘宝平台为例:
材料商找银行借钱生产零部件,
是加了小杠杆做生意。
大工厂找银行借钱生产各种商品,
是加了大杠杆做生意。
渠道商找银行借钱代理批发各种商品,
是加了大杠杆做生意。
平台和销售商或店家找银行借钱卖货,
是加了大杠杆做生意。
消费者找银行/支付宝借钱疯狂购物,
是加了小杠杆花钱消费。
老板/打工人赚钱后找银行贷款买房,
是加了三五倍杠杆刚需消费或者投机。
整个互联网产业链的经济生产消费过程,就是一个各环节加杠杆后乘法级叠加的过程。
参考下花呗借呗的50倍杠杆,
从棉花种子到成品衣服穿上身,
整个经济生产消费过程就是100倍杠杆率。
用全球供应链的说法举例子,
这里的杠杆就是过度的经营杠杆,
具体以德国为例,
德国2万亿美元的工业产品最终营收,
依赖于俄国200亿美元的廉价天然气进口。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德国对俄天然气的杠杆是100倍,
远超雷曼兄弟的杠杆率。
也就是说,
德国每减少10亿美金的俄气进口,
就要减少1000亿美金的工业经济损失。
经营杠杆,
不仅可以用于德国工业领域,
也可以运用于美国军工领域。
比如说,
在宝岛生产的芯片,
最终用于美国生产导弹。
一旦被彻底封锁,
芯片就没法抵达美国的导弹生产工厂。
从这个角度来看,
美国根本就无法应付东西两线作战。
(中美交战,打俄国的导弹芯片就没了。欧俄交战,打中国的工业能源就没了。同时欧美/中俄开战,工业能源/军工核心就同时爆雷,成了致命短板。)
美国维护全球秩序的能力,
就相当于银行的本钱,
它是美元霸权的信用基石,
它是美国人透支消费的根本保障,
也是美联储用美元潮汐定期收割全球,
却让各国无可奈何的阳谋根本。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
美国大银行缺乏现金来紧急救命应对,
自己肆意加杠杆却玩崩的多米诺骨牌。
但由于“他们大而不能倒”来绑架美国,
美国同样用大而不能倒来绑架全球,
以胁迫全球得到的天量举债来救命。
这就是巴塞尔协议III(强盗协议)。
(拯救一个干涸的8万亿吨美国水库,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全球再借10万亿吨水。并直接把利率降为0,美国不用向全球还利息了。这就是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的救命方法。胁迫全球,疯狂借债,变微危机。应对危机的最好方法,不是还钱。而是拿枪逼着债主再翻倍借钱给自己,还不用付利息的那种。2008年经济危机的解决方法,就是2022年全球危机的根源。)
因为2008年的胁迫全球行为的成功,
今天的欧美投资者就同样心里默认,
“全球化”也是“太大而不能倒”的事物。
但救助“全球化”,
并不像救助华尔街的大银行一样简单,
这个全球经济/贸易/生产分工体系,
需要一个强力的“世界霸权”来维持。
欧美认为现在全球化的风险就是,
现在的炎黄斯拉夫并不满意目前的现有利益秩序,
开始持续挑战瓦解这个世界霸权。
为维护这个欧美主导的,
世界/贸易/生产供应的秩序体系,
欧美投资者认为,
这些挑战必须被迅速/果断/强硬压制,
就像伊拉克战争一样,
雷霆万钧/以强凌弱/快速的杀鸡儆猴。
但乌克兰和宝岛不是当年的科威特,
花鳄更不是当年的伊拉克。
壮志凌云后和壮志凌云1,
是完全不同的两部电影。
欧美投资者所期待的具体美国行动,
是类似2008年次贷危机时,
美国财长应对危机和国际游资狼群的强硬方法。
一种压倒性的雷霆手段,
而不是零敲碎打的,
重复越南战争的错误的慢慢添油战术。
只有压倒性的一次性解决银行挤兑,
市场才会重建对美国市场的信心。
所以,
欧美投资者希望,
一次性投入的救市资金,
必须要比整个市场的负债总额都要大。
就像2008年那样欠债8万亿美金,
干脆一次性投入10万亿美金。
2020年欠债20万亿美金,
干脆一次性投入23万亿美金。
但与伊拉克战争和2008年次贷危机时,
美国所展现的强硬实力和决心相比,
如今美国应对挑战所展示的却是脆弱。
台积电供应美国70%的高端芯片制造,
其中大量应用于军工产品的生产,
继续从台积电获得这些关键芯片,
这样的供应链对美国就毫无安全可言。
美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芯片法案,
最快的重新在美国本土生产这些芯片。
就像伊拉克战争启动的初期一样,
快速通过救助法案来支持美银行体系。
(金融支持军工/科技/能源启动战争,战争胜利支持美元霸权,美元霸权收割全球国家。这就是美国越打越强的战争经济运行逻辑,霸权三支柱:军工/科技/美元。)
战争让人真正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
包括生产能力和战斗能力,
这也是库兹(房地产)周期的诞生根源。
1942年西蒙.库兹涅茨被美国委托,
制定美国国家数据来评估,
美国参与二战的真实精确的战争潜力。
(三军未动,情报先行,知己知彼。)
2021.9美国商务部提供详细精确数据,
美国国会据此通过520亿的芯片法案。
但最大的现实困难在于,
建立圆晶工厂需要数年的时间,
只有等这些产能建成并良好运转之后,美国才能重新取得“半导体霸权”。
但美国必须向全球展示压倒性的实力,
今天,马上,现在,
而不是明天/几个月/几年以后的未来。
2022年中的现在,
中国正在宝岛海峡展现压倒性的实力,却并不是应该强势的美国。
这就是为什么,
美国技术禁运和制裁中概股的目的,
“逆转时间”。
(是从技术/资金方面拖延中国进步速度,而并不是指望,能就此彻底扼杀中国。)
就像2022年的电影《信条》中那样,
“倒置时间”可以被用来塑造未来,
美国试图通过一次次的技术制裁,
来减缓中国的技术进步,
从而重塑未来的实力平衡。
(美国所谓的实力平衡,是指类似2008年的那种能强逼中国无息借钱的状态。从副村长的甲方,倒退到包工头的乙方。)
放慢中国发展脚步赢得一定的时间,
这些时间将用来建立本土的芯片工厂,
这些工厂有利于重建美国的军事霸权。
所以,
美国对中国科技/中概股制裁的名单,
只会越来越多,
而并不是减少。
最近更扩大化禁止欧洲的芯片霸主,
向中国出售芯片上游的先进光刻机,
以及芯片下游的制造工艺/设计软件,
以遏制中芯国际等中资的进步速度。
下一步,
美国是更扩大化限制芯片制造设备,
阻止韩国向建在中国的韩国工厂,
运送新的技术工具以免被中国盗窃,
阻止这些韩国工厂升级成全球级大厂。
这些针对韩国芯片制造商的新压力,
能否让韩国放弃墙头草立场犹未可知。
所以,
请在通胀预测公式中加上这一个变量。
美国认为,
仅仅靠技术制裁和禁运/金融制裁,
来减缓中国进度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美国产业政策来大规模的建设。
(中概股底稿审计/大基建法案/科学与芯片法案,之所以诞生的根源。)
作为投资者,
必须关注花鳄挑战美国带来的大通胀。
通胀一旦飙升,
就会逼迫美联储加息。
通胀是加息的油门,
失业是加息的刹车。
如果不加息,
低利率和高通胀就会产生金融抑制。
金融抑制的具体表现,
就是收入/储蓄/投资/就业四样都降低,
堪称老百姓的大萧条。
(美国必须以加息遏制通胀,方便未来降息。中国因此必须遏制通胀,方便现在降息。通胀/利率/增长,是不可能兼顾的三角关系)
专注债券投资或固收理财的人,
都必须密切关注这些指标和动向。
这个市场,
将是所谓“食利者”“安乐死”的市场。
(食利者:纯粹依靠收租/收息等固定的被动收入生存者,将安乐死于市场慢慢的温水煮青蛙。因为他们的利息这种被动收入逐步降低,既被快速升高的真实利率侵蚀成本,又被快速升高的通胀物价侵蚀收益,还将面临资产价格下降/富人加税的镰刀收割。因为成本/收益/通胀/税收/本金的长期侵蚀,财务自由长期来讲只是个谎言。食利者,是盛世的赢家,乱世的肥肉。)
What the future will be like?
西方为应对全球化危机,
赢得这场经济战争,
克服大宗商品/芯片/海峡等类似困境,必须投资数万亿美元于四大类的项目。
再武装(军事霸权来维护西方秩序)
产业回归(重组供应链来避免被封锁)
再库存/投资大宗商品生产(囤积大宗)
重构能源电力网络(能源革命)
一、关于再武装
美国试图恢复巅峰军事霸权来维护西方地位。
德国计划花费1000亿欧元进行再武装;西方计划投资7500亿美元重建乌克兰;G7筹资6000亿美元对抗中国的一带一路。
欧亚大陆的竞争核心是一带一路计划。
二、关于制造业回流
重获工业主权。美国国重点放在军用芯片和520亿美元芯片法案资助的三个新圆晶厂。欧洲也在忙于投资圆晶产能,以。放弃忠犬国家的产能,因为忠犬的产品同样会被海峡封锁。
三、重建库存/投资大众生产
欧盟能源危机的警示就在眼前。
欧盟急需重建大宗商品供应,以维持工业生存和竞争力/冬季供暖。
美国需重建战略石油储备,因为将在2022年11月前“耗尽”。
印度命令所有工业省建立满足三年民用/工业需求的煤炭库存。
欧洲和中国正在遭受极端干旱,乌克兰损失大部分小麦收成。
能源/粮食危机令各国都陷入囚徒困境,大宗商品库存的军备竞赛已经展开,包括粮食/能源/工业品。就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之后,各国的外汇储备飞涨,都是同一个道理。
四、重建新能源和电力网络
俄乌战争之后,美国依然坚定碳中和。
能源转型是战前唯一的重大待办项目。
以上四个主题,
是未来五年美国的明确产业政策目标。
未来G7的实际投入金额可能超预期。
对于投资者而言,
未来投资核心将以四个条件来筛选:
大宗商品密集
资本密集
利率不敏感
东方不能投资
条件一:大宗商品密集。
意味着通胀是未来最核心的问题。
再武装/产业回归/再库存/能源转型,
这些政策的生产/战略储备/库存,
都将消耗大量的大宗商品。
这终将造成一种必然的未来,
严重供应短缺/需求持续暴增,
一个新的大宗商品飙涨的大牛市。
就像21年前中国加入wto后那样。
核心原因:
1、碳中和转型。
碳中和造成投资不足,
意味着生产供应短缺。
参考欧洲环保大跃进带来的能源危机。
2、地缘对抗。
政治因素将导致资源民族主义,
造成资源贸易保护主义,
结果是更多的供应短缺和限制。
可以参考俄国资源大棒,
墨西哥国有化锂矿,
印尼限制煤矿出口,
印度限制大米出口,
中国限制化肥出口。
条件二:资本密集。
意味着政府和企业将长期持续投资。
再武装和再库存,
都是政府政策的领域,
产业回流和能源网络建设,
则涉及双方公私合营。
这意味着大量发债/增发来建设和生产,
船舶/战机/工厂/大宗商品/光伏/风电。
条件三:利率不敏感。
意味着无论美联储加息到3.5%还是7%,
以上四大类事项都必须执行,
无论过程多么的痛苦和艰难,
欧美决定必须夺回工业主权。
因为私募(PE)对利率极其敏感。
一旦为了国家利益执行强力产业政策,
必然会排除私募基金。
一个金融周期长达几十年,
私募已经习惯了过去的好日子,
低通胀/全球化/低利率/流动性泛滥。
现在,
对于私募投资而言,
过去那个持续几十年的,
繁荣美好的经济周期,
已经彻底结束了。
条件四:东方不能投资。
意味着炎黄斯拉夫的对外投资完全不可行。
包括花俄对欧美的债券投资萎缩,
和其他方面的资产不会投资。
这不仅是斯拉夫外汇储备被野蛮侵吞,
让东方投资者兔死狐悲十分警惕。
更是因为,
维持数万亿美元的美债投资,
是给西方世界的敌对行为提供资金。
总结一下:
未来欧美投资的核心赛道:
军工霸权/能源转型/制造回流/大宗商品。
四个筛选条件:
大宗商品密集,
公私资本密集,
无视利率波动,
无需东方投资。
回到全文最初始的地方,
贸易预期理论,
正是从这些角度,
来理解/思考世界运行的框架逻辑。
继续过去几十年的世界运行规则,
完全毫无意义,
无论从现实的(贸易/生产)视角,
还是从虚拟的(金融/外汇储备)视角,
或者从人性的(人心/利益)视角。
这正是布雷顿森林III,
所注定要发生的原因。
小势虽可改,
大势不可逆。
只因人心永恒不变。
山阻石拦,
溪流回转,
大江毕竟东流去。
这一切,
都已经在默默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