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巴菲特清仓中石油H时的估值参数和卖出逻辑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65回复:367喜欢:356

2007年巴菲特卖出23.135亿股的中国石油股份H亿以weighted average12.72HKD的股价卖出,根据2007年中国石油股份的净利润1468亿和总股本1830.2亿,和CNY/HKD汇率0.9746计算是22689亿HKD的市值,对应15.5倍市盈率和3.07倍市净率。同时间2007年末美孚的股价93.69美元,当时股本53.82亿,年利润406.1亿美元,市值5042.4美元,市盈率12.42倍。注意:WTI油价:2004至2007年连续4年的历史新高的油价,依次是41.5美元,56.6美元,66.1美元,72.3美元,所以巴菲特是在他能预见的“高油价”范围对应的15.5倍市盈率3.07倍市净率卖出的。我的评论是:2007年是当时连续4年新高的油价时对应的中石油15.5倍市盈率,同时比当时宇宙第一梯队的美孚的市盈率12.42倍,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做。至于48元的中石油A股价对应连续4年历史最高油价对应的11.6倍的市净率59倍的市盈率意味着什么,我觉得连沙子都应该知道意味着什么。

下图除了2024-05-25日的中石油H的股价7.67HKD股价对应的市净率0.88倍和市盈率7.67倍VS 2008年末的股价6.79HKD和PE1.40倍和PE9.7倍还低;更远远低于当时连续四年历史新高的油价72.3美元/桶对应的2007年末的PB3.36倍PE16.9倍。当然我没有认真去追溯历史的桶成本,桶利润,净利润率和ROE等比较,数据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自己去探索。

从历年的中石油的每股收益来说,2007年时0.82HKD,历史最高都没有超过1.0港元,所以巴菲特2007年weighted average12.72HKD的股价卖出非常合理,那些超过20多元都没卖光的只能说无知,20元已经会比国际第一梯队的美孚估值多了100%的估值。

当然,我们很难或无法在历史的过去的某个时间去准确预知未来的油价,就像2004至2007年连续4年的历史新高的油价,依次是41.5美元,56.6美元,66.1美元,72.3美元,但没想到2008年平均99.7美元历史新高,或2009年的经济危机最深处的油价62美元也比当时2007年或之前的历史依然是历史第三高,我个人判断巴菲特卖出的根据当时连续四年新高的油价对应估值15.5倍卖出是因为跟其他国际油气公司估值没有性价比,也是历史最高油价对应的净利润的15.5倍也高估了。

另外,根据格雷厄姆的经典估值体系,不怎么增长的公共事业股票大概8倍市盈率也就差不多了,对于叠加周期的增长有限或非常慢速的,更不能超过周期顶峰的8倍市盈率买才是?也就是2007年中石油1459亿净利润,市值不能超过1459X8PE=11672亿合理中枢上限?股本1830.21亿,也就是不要明显超过6.37元CNY合理中枢上限?2007年-2023年累积每股分红4.13CNY/股,回本得七七八八了。所以我们投资的基本常识必须有,至少不能买得贵,什么是贵?你的认知必须有基本投资常识得“尺子”。

也有人说巴菲特是2007年预判石油峰值价格才卖出的,我表是怀疑,因为2007年卖出后2008-2014年WTI平均价格88.8美元/桶,所以我个人的推断是:连续4年的价格历史新高的周期顶峰对应15.5PE和3.07PB,叠加产量不怎么增长的情况下,估值也明显比当时的第一梯队的课代表美孚的估值12.4倍更高,如果是换其他估值更低和觉得更稳定靠谱的本身就是很好的策略选项。

2004-2023年过去20年WTI油价平均70.6美元/桶,布伦特油价平均75美元/桶,其实2008年的经济危机并没有终结石油的牛市,只是短暂的1年的消耗下降调整后马上次年就是再次历史新高的消耗。

终结2004-2014年的10年牛市的是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带来了巨大的页岩油气产量增量。2023-10-26日我的文章《美国页岩油作为世界最大边际产量对油价钝化意味着什么?》里阐述了美国页岩油革命带来了过去10年全球90%的液体燃料增量来源冲击了油价,而如今的边际产量开始对油价产生了明显的钝化和背离现象,就是2018-2019年平均61美元的油价时美国增长300万桶/天的产量增长VS2024年89美元的油价只能预计增长30万桶/天的产量增长。

前面铺垫那么多,应该怎样给这种成长的周期股石油公司给合理的卖出估值呢?

A. 假设给不增长或慢增长石油股按峰值油价的市盈率7.5倍?

2007年巴菲特卖出中石油H时的72.3美元WTI油价对应的市盈率15.5倍是当时历史连续4年的新高的油价对应的市盈率15.5倍卖出的,假设你比大师级的人物巴菲特更保守100%,按他当时卖出的估值的50%,也就是峰值油价对应业绩的7.5倍市盈率?

举个例子,假设中海油的不再增产,它的峰值油价93美元左右对应1786亿的利润X7.5=13395亿的市值时可以选择卖出一些?目前中国海油A的市值按28.34元计算已经1.35万亿市值啦;中国石油A按9.97的股价计算已经是1.82万亿的市值和11.18倍的市盈率啦。当然这是假设不再增产为前提的,但实际上中海油偏偏是全球石油行业最快成长的大型油气公司,没有之一,这就是难点,因为未来两年大概增产20%,所以按石油价格93USD计算油价峰值的业绩的7.5倍其实很保守了。毕竟不管是中石油A还是中海油A还是美国的所有大中型油气公司的都不止这个估值。

B.不增长或慢增长的话按20年移动平均油价对应的业绩的平滑波动业绩的10倍左右?

也是过去即使按20年的平均油价时对应的中国海洋石油H今天七号6.0倍PE(=8632/1431),对于在快速成本最近两年大概产量10%年增长的动态看更低,明年2025年按过去20年的平均油价计算就大概5.5倍的市盈率了,我更喜欢用移动20年平均油价去测试,油价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差太远,但移动平滑后的业绩中枢更接近周期波动行业公司的业绩真相。

根据我前些天的测算:《43-93美元布油区间的中海油净利润匡算》,2024年全年假设按70 美元油价计算1337亿利润,2025年是1564亿净利润,也就是分别大概1.34万亿和1.56万亿的卖出的保守市值?目前中海油A和中石油A和美国的大型油气公司都大于这个估值,看来也是保守的?

C. 动态股息率预期 VS 动态大盘/市场的其他机会。

根据我前些天的测算:《43-93美元布油区间的中海油净利润匡算》按过去2024年Q1的参数和未来产量的预计,未来的中海油的业绩如下:如果按USD70美元,2024和2025分别大概1431和1564亿,即使按过去10年最低派现率区域43.8%也有每股1.32和1.44的分红,按上一个交易的股价19.72HKD,2024年预期H股税前股息率7.24%和7.9%,港股账户按10%股息税港沪桶按28%的股息税扣除,而2024Q1中国海洋石油的存款1833.79亿+理财433亿=2267亿的历史新高,净现金(存款+理财-有息负债)1184亿也是历史新高,未来的派现率预计会目前(也是过去10年最低)派现率43.8%逐步上升到50%?

D. 实业投资逻辑。

如我2024-04-02的文章《中海油的可采年限&资本支出和现金流&分红的勾稽逻辑探索》,站在动态的维度看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成长期的因为能源行业的资本支出先置和投资增产的原因,派现率比较低,比如2016年以前的中国神华也是36%累积派现率的低分红公司,2016年以前的中石化也是38%以下的派现率,但他们的产量不再投资新产能不再巨额资本支出投资增长时就会产生大量的自由现金和提高派现率。

另外我个人在2024-05-25的文章《中海油桶当量未来现金流的含金量》中提及:即使假设不再有任何新产能投入,保守按2023年底的存量产能也可以在未来产生14499亿的自由现金流,即使按10%的折现率依然8821亿。

真正比较刚性的现金桶成本就桶作业&OPEX就10美元左右,因此,如果低油价时如果公司维持稳产不扩张策略时,现金流就可以得到非常好得保护,叠加公司的历史性最高的净现金1184亿,不再增长时它的现金流就会非常牛皮的存在。

最后我在2024-01-04的专栏文章《量化分析中海油的资本支出VS产量&折旧》已经论证了中国海洋石油的一些数据结论:过去16年海油维持稳产需要的资本支出大概等于当年折旧的75%; 2.过去16年海油的新产能平均每增加1万桶每天的产能需要39.8亿元人民币,2024Q1日产量198万桶比2018年的124万桶每天的产量上升74万桶/天,这里的带来增产的资本性资本支出74X39.8=2945亿。

而且根据我之前的文章《中国海洋石油2023年业绩说明会》,公司领导层的投资的项目都会有35美元/桶的压力测试,也就是说完全成本会低于35美元/桶的才会开发,而且是有限开发大型的油气田,这底气说明了管理层对未来勘探动态结果预判胸有成竹,也会让中海油的桶成本领先全球同行非常久的时间,这就是绝对竞争力的持续性。

结论:条条大路通罗马,或骡马。就在于你的预期的高低和认知的高低和是否真的适合自己,而且还在于你的运气。

风险提示:经济喂鸡,市场的经理们和押注佬风格切换把大流动市值的优质低估高息低债成长大盘股家当变卖了,只为押注外面的疯狂涨价的石头。你怎么卖是你的事,怎么买也只是你的事,你不买就不会有任何风险,你不想风险就存银行吧,既然投资,都有风险,尤其是短期的意外和黑天鹅,但你不持有你也要慢慢承受跟通胀比拼的保值力?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中国石油股份(00857)$

精彩讨论

会计误工人员05-27 12:28

如果加上我的低欲望就跟好了,你知道我最羡慕的状态吗?我羡慕公园的把树都磨得油亮的月入1500社保的大妈,她们对每月到手1500的社保,每次讲起来都眼睛发光,对安稳的生活充满盼头,是由内到外的美好生活状态的流露……虽然我一眼看到的全是绝望……
所以因为不知足导致焦虑时,我就骑车去公园看看领取1500的大妈的由内到外的喜悦满足感,要知足,要感恩你今天拥有的,否则太难真心愉悦开心了……
我也经常对比周边的90%的人群,把一辈子的都投了砖头,几年前他们看到自家的砖头升值了都很高兴,于是不管在哪里,只要旁边有可以聊天的,不经意看到楼上或小区就会不自觉开始谈他们的成功投资房子的牛皮历史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大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其实目前很多砖头掉价后的内在回报率大多只有1.0-2.5%,我再的对比央企考核第一年人均创利第一名的中海油H即使按过去10多年最低派现率43.8%,按过去20年最低油价43美元,股息率预期也远超2.5%,而实际上2015-2020低迷期中海油的实际派现率68%,而2019至今中海油从效益的维度看产量增长和桶成本下降的幅度影响和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影响已经复制了超过100%的2018年的中海油了,股息率在75美元20年平均布伦特油价下已经非常高了,而且还成长。
或者一句话总结: 持续物理折旧的砖头VS 低估值低负债高毛利高分红高成长的持续精进的央企第一名,于是豁然开朗,比90%的人都好了吧?为何焦虑?只因为太贪婪希望涨快点?
或者对比老家的父辈和村里的其他人,投资开荒种果树,修路,建设设施买装备,农药,肥料,人工,持续精细管理不敢疏忽大意否则果树被虫毁掉,挂果还靠天赏烦吃……回收期漫长无期……
股市10多年3000上下?多少人力财力投入收益率如何?目前5611股票中位数市盈率55倍。我拿着市场中位数的10%的估值水平的央企考核第一的优质低债低估高毛利高净现金高ROE高股息的,我还要担心神马?
所以,还是降低预期吧,不要买太贵了,同时不要妄想太高太快收益率了。况且不管什么,风险一直都在,尤其其实中短期的意外和黑天鹅,但我是充分接受一切发生的,只为长期的确定性绝对收益的方向的三瓜两枣,人生足以。
幸福感来源于坚持做正确的事但同时需要把预期降低降低再降低。

会计误工人员05-27 22:45

你的问题我的这本篇和之前的文章里全部都有答案。
1)油价: 2010年平均布伦特油价79.61美元,跟2024Q1的布伦特油价83美元相差不太大;
2)产量: 2010年是90万桶每天,现在是198万桶每天,翻倍多一些;而且2010至2018年的9年时间只增产44%的产量,2019-2024Q1的5年1个极度比2018年年末增产52%,增产速度更加。
3)桶成本。2011-2019的桶非税桶成本31.6美元,2024年Q1是23.5美元,下降到了10多年最低
4)天然气价格。2010-2019年平均天然气价格34.8美元每桶,2020年市场化后天然气水涨船高,2024Q1美国的油气公司比如雪佛龙一卖7.44美元每桶的天然气价格,推断桶成本15-20美元,对半以上亏; 而海油的天然气售价其实虽然比到岸价明显低很多,但依然46.1美元每桶,这是由高额刚性的LNG进口和PNG进口成本决定的;
5)汇率。2010-2018年平均汇率6.46,2024Q1汇率7.1,10多年新低。
2010年年末中海油股价18.44港元,当时股本446.47亿,港元人民币币汇率0.8713,市值7173亿,当年利润544亿,年末股价18.44港元对应市盈率13.2倍,市净率3.32倍,结合这篇文章看,严重高估呀,而且高成本持续多年,低成本是最近几年的事儿,看这个截图。
6)油价周期,2015-2020经历了液压油革命带来的巨大石油增产,占了全球液体燃料90%的增量,带来了多年的欧佩克价格恶战和2020人类历史第一次大全球停摆,而如今页岩油的产能严重钝化甚至背离,产油率快速下滑到了51%,而成本很少下降。
7)2024年开始更优质的圭亚那产能结构,和技术改造后的加拿大焕然一新。
一句话:2010年末的市值7173亿人民币PE13倍PB3.3倍太高估了,而且后续的高桶成本低天然气管制价格和页岩油带来油价周期向下扛不住,不复权是没怎么涨,但考虑的股息够的复权要好一些,但那时依然太高估。
而2024年,虽然跟2010年的油价差不多,但2倍多的产量增长,远远更低的桶成本,市场化后的天然气大幅提升,更有利的汇率,而且石油的供求趋势更好,2024年预期3倍于2010年的净利润,但差不多的股价,所以,2010年末的18.44股价高估了而目前的估值我个人认为严重低估了,都只有美孚和雪佛龙的40-50%的估值水平,也远比其他两桶油估值明显低太多。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会计误工人员05-27 11:01

“躺平白飘高股息,待时间绽放它的美丽和惊艳”是我个人的基本逻辑。
第一句就是白漂静态高股息率,高股息率往往意味着低估值,这是预防自己看走眼了或对方美颜太厉害了,留足安全边际,
第二句就是动态有利的供求或成长等带来更好的基本面和未来的潜力或至少持续性……至于中短期的可能性风险,都是我愿意承担的匹配程度后我才买的匹配仓位。
只有全面审视接受一切发生,你都可以承受,才是适合的投资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不是投资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必须加上动态的持续你觉得最高安全边际和最高性价比。
就拿神华来说2007-2016年累积派现率36%,也是低分红公司,因为能源公司都是资本支出前置,后面产能不增长时享受巨大的净利润+折旧=超级现金流,只要企业一直投资高效的有效益的产能,也就是中海油增长时因为按同样油价时每年产量和利润增长6-12%,如果不增长产能就会产生巨大现金流具备提升派现率的能力我也很高兴,这就是优质低估成长的安全感。
没有经过审视的投资都只是牌桌上的押注。

会计误工人员06-01 21:29

最近看到很多你这种观点“长电水坝建成了几十年不会有大资本开支,自由现金流大于净利润;油气行业长期有替换现有资源的维持性资本开支,自由现金流少于净利润”
类似这些观点,我个人认为是全错的。
1.拿长电来说,很多人认为它的自由现金流大于利润,我认为这是的财务逻辑认知的根本性错误问题。
我个人的观点是: 任何一类公司,一旦类似稳产或不再大规模扩张进入稳产比较久的时间,如果一个公司的账务是公允的准确的靠谱的,大概率它的累积未来现金流无限接近于累积的净利润。
比如很多人说大坝一旦建成后续比较少打资本支出,这没问题,使用期间自由现金流远大于净利润,也OK,但这只是选择性的选择了建设大坝之后营业那段时间,那建设大坝前贷款和建设期间大量资金的资本前置呢?这通过“折旧”方式摊销到了每个年份,如果折旧完了净利润就上升了但经营性现金流却不会增长(假设电费收入不变,非折旧成本费用不变),所以提出自由现金流大于净利润是财务逻辑根本性错误。
最后水电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回收成本,如果快速优先还债,有息负债大幅度下降后再提高分红才是最有利于超长期股东的,长期大体量的有息负债大量的吃掉了现金流,初始建设成本和利息最终比较大,在高负债时提高派现率有息负债下降幅度会下降慢于预期。
2.“油气行业长期有替换现有资源的维持性资本开支,自由现金流少于净利润”。这也是根本性的财务逻辑错误。假设一个油田建设100亿,折旧每年10亿,服务10年,假设开采量跟预期规划一模一样,那么10年里折旧摊销完毕,初始的资本支出100亿也通过折旧方式摊销完毕,假设不考虑利益,建设时花了100亿资本前置,产出时10年的累积净利润假设200亿,那么经营性现金流净值会200+100亿折旧=300亿,油田整个生命周期的累积自由现金流=10年累积经营性现金流净值300亿-建设时的资本支出100亿=200亿=10年累积的利润。
我发现最近这类观点非常普遍,认为某些公司的终极累积自由现金流大于累积净利润,我个人认为这是财务逻辑概的根本性错误。(只有阶段性可以做到,整个生命周期看,如果账务正确,公允,靠谱,那么累积自由现金流=累积净利润率)。

会计误工人员05-28 11:22

昨天提到了2024 VS 2010的海油的情况,顺便扩展对比一下效果:
2010年平均布伦特油价79.61美元每桶,2024Q1布伦特油价83美元每桶,相差不多,也跟2023年的布伦特油价82美元差不多,而且由于中石化中石油的Q4业绩往往计提比较多而且增速非常低所以采用2023的数据,而中海油的产量增速很高而且往往Q4除了减值计提差不了太大所以采用2024Q1的年化:
中国石油股份:
2010年净利润1400亿,2023年1611亿净利润,净利润提高15%; 期间日产量从2010年的336万桶变成2023年的482万桶,产量上升43%; 2010年由于未单独披露具体进口天然气业务的利润,只在2011年年报上提及了“进口天然气亏损增大”,2023年进口天然气利润430亿。
中石油2023 VS2010年:
产量上升43%,进口天然气业务利润提高430亿以上估计530亿左右?全公司净利润增长211亿。
中国海洋石油:
2010年净利润544亿,2024Q1年化利润1588亿,净利润提高192%; 期间日产量从2010年的90万桶变成2024Q1的198万桶,产量上升120%; 中海油的利润增长远远大于产量增长?为何?我昨晚说的中海油的非税桶成本持续明显下降到了10多年新低的23.5美元,更优质的产量结构比如圭亚那,同时汇率有利变动,天然气市场化有利变动等跟同行是一样的所以并不是专有特点。但桶成本下降和产量结构是。
中国石化
2010年净利润768亿,2023年利润700亿,净利润下降9.7%; 期间日产量从2010年的110万桶变成2023的138万桶,产量上升25%;
所以分析三桶油对比,拉长时间看一目了然。而且中海油未来几年的增速和增长体量非常不错,差距进一步拉大?
…………分割线…………
我把昨晚的分析对比中海油2024 VS 2010的分析复制补上:
1)油价: 2010年平均布伦特油价79.61美元,跟2024Q1的布伦特油价83美元相差不太大;
2)产量: 2010年是90万桶每天,现在是198万桶每天,翻倍多一些;而且2010至2018年的9年时间只增产44%的产量,2019-2024Q1的5年1个极度比2018年年末增产52%,增产速度更快。
3)桶成本。2011-2019的桶非税桶成本31.6美元,2024年Q1是23.5美元,下降到了10多年最低
4)天然气价格。2010-2019年平均天然气价格34.8美元每桶,2020年市场化后天然气水涨船高,2024Q1美国的油气公司比如雪佛龙一卖7.44美元每桶的天然气价格,推断桶成本15-20美元,对半以上亏; 而海油的天然气售价其实虽然比到岸价明显低很多,但依然46.1美元每桶,这是由高额刚性的LNG进口和PNG进口成本决定的;
5)汇率。2010-2018年平均汇率6.46,2024Q1汇率7.1,10多年新低。2010年年末中海油股价18.44港元,当时股本446.47亿,港元人民币币汇率0.8713,市值7173亿,当年利润544亿,年末股价18.44港元对应市盈率13.2倍,市净率3.32倍,结合这篇文章看,严重高估呀,而且高成本持续多年,低成本是最近几年的事儿,看这个截图。
6)油价周期,2015-2020经历了液压油革命带来的巨大石油增产,占了全球液体燃料90%的增量,带来了多年的欧佩克价格恶战和2020人类历史第一次大全球停摆,而如今页岩油的产能严重钝化甚至背离,产油率快速下滑到了51%,而成本很少下降。
7)2024年开始更优质的圭亚那产能结构,和技术改造后的加拿大焕然一新。一句话:2010年末的市值7173亿人民币PE13倍PB3.3倍太高估了,而且后续的高桶成本低天然气管制价格和页岩油带来油价周期向下扛不住,不复权是没怎么涨,但考虑的股息够的复权要好一些,但那时依然太高估。
而2024年,虽然跟2010年的油价差不多,但2倍多的产量增长,远远更低的桶成本,市场化后的天然气大幅提升,更有利的汇率,而且石油的供求趋势更好,2024年预期3倍于2010年的净利润,但差不多的股价,所以,2010年末的18.44股价高估了而目前的估值我个人认为严重低估了,都只有美孚和雪佛龙的40-50%的估值水平,也远比其他两桶油估值明显低太多。
$中国石油股份(00857)$ $中国海洋石油(00883)$$中国石化(SH600028)$

全部讨论

请问,按照该文增长的公共事业股票大概8倍市盈率的原则,参照中海油2023年净利润1238.43亿元 ,市值不能超过1238.43X8PE=9907.44亿合理中枢上限?
截止2024年5月31日,市值9941.5亿,股价20.9元,已经超过了合理合理中枢上限?现在已经是历史最高价位了吗?谢谢

“躺平白飘高股息,待时间绽放它的美丽和惊艳”是我个人的基本逻辑。
第一句就是白漂静态高股息率,高股息率往往意味着低估值,这是预防自己看走眼了或对方美颜太厉害了,留足安全边际,
第二句就是动态有利的供求或成长等带来更好的基本面和未来的潜力或至少持续性……至于中短期的可能性风险,都是我愿意承担的匹配程度后我才买的匹配仓位。
只有全面审视接受一切发生,你都可以承受,才是适合的投资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不是投资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必须加上动态的持续你觉得最高安全边际和最高性价比。
就拿神华来说2007-2016年累积派现率36%,也是低分红公司,因为能源公司都是资本支出前置,后面产能不增长时享受巨大的净利润+折旧=超级现金流,只要企业一直投资高效的有效益的产能,也就是中海油增长时因为按同样油价时每年产量和利润增长6-12%,如果不增长产能就会产生巨大现金流具备提升派现率的能力我也很高兴,这就是优质低估成长的安全感。
没有经过审视的投资都只是牌桌上的押注。

昨天提到了2024 VS 2010的海油的情况,顺便扩展对比一下效果:
2010年平均布伦特油价79.61美元每桶,2024Q1布伦特油价83美元每桶,相差不多,也跟2023年的布伦特油价82美元差不多,而且由于中石化中石油的Q4业绩往往计提比较多而且增速非常低所以采用2023的数据,而中海油的产量增速很高而且往往Q4除了减值计提差不了太大所以采用2024Q1的年化:
中国石油股份:
2010年净利润1400亿,2023年1611亿净利润,净利润提高15%; 期间日产量从2010年的336万桶变成2023年的482万桶,产量上升43%; 2010年由于未单独披露具体进口天然气业务的利润,只在2011年年报上提及了“进口天然气亏损增大”,2023年进口天然气利润430亿。
中石油2023 VS2010年:
产量上升43%,进口天然气业务利润提高430亿以上估计530亿左右?全公司净利润增长211亿。
中国海洋石油:
2010年净利润544亿,2024Q1年化利润1588亿,净利润提高192%; 期间日产量从2010年的90万桶变成2024Q1的198万桶,产量上升120%; 中海油的利润增长远远大于产量增长?为何?我昨晚说的中海油的非税桶成本持续明显下降到了10多年新低的23.5美元,更优质的产量结构比如圭亚那,同时汇率有利变动,天然气市场化有利变动等跟同行是一样的所以并不是专有特点。但桶成本下降和产量结构是。
中国石化
2010年净利润768亿,2023年利润700亿,净利润下降9.7%; 期间日产量从2010年的110万桶变成2023的138万桶,产量上升25%;
所以分析三桶油对比,拉长时间看一目了然。而且中海油未来几年的增速和增长体量非常不错,差距进一步拉大?
…………分割线…………
我把昨晚的分析对比中海油2024 VS 2010的分析复制补上:
1)油价: 2010年平均布伦特油价79.61美元,跟2024Q1的布伦特油价83美元相差不太大;
2)产量: 2010年是90万桶每天,现在是198万桶每天,翻倍多一些;而且2010至2018年的9年时间只增产44%的产量,2019-2024Q1的5年1个极度比2018年年末增产52%,增产速度更快。
3)桶成本。2011-2019的桶非税桶成本31.6美元,2024年Q1是23.5美元,下降到了10多年最低
4)天然气价格。2010-2019年平均天然气价格34.8美元每桶,2020年市场化后天然气水涨船高,2024Q1美国的油气公司比如雪佛龙一卖7.44美元每桶的天然气价格,推断桶成本15-20美元,对半以上亏; 而海油的天然气售价其实虽然比到岸价明显低很多,但依然46.1美元每桶,这是由高额刚性的LNG进口和PNG进口成本决定的;
5)汇率。2010-2018年平均汇率6.46,2024Q1汇率7.1,10多年新低。2010年年末中海油股价18.44港元,当时股本446.47亿,港元人民币币汇率0.8713,市值7173亿,当年利润544亿,年末股价18.44港元对应市盈率13.2倍,市净率3.32倍,结合这篇文章看,严重高估呀,而且高成本持续多年,低成本是最近几年的事儿,看这个截图。
6)油价周期,2015-2020经历了液压油革命带来的巨大石油增产,占了全球液体燃料90%的增量,带来了多年的欧佩克价格恶战和2020人类历史第一次大全球停摆,而如今页岩油的产能严重钝化甚至背离,产油率快速下滑到了51%,而成本很少下降。
7)2024年开始更优质的圭亚那产能结构,和技术改造后的加拿大焕然一新。一句话:2010年末的市值7173亿人民币PE13倍PB3.3倍太高估了,而且后续的高桶成本低天然气管制价格和页岩油带来油价周期向下扛不住,不复权是没怎么涨,但考虑的股息够的复权要好一些,但那时依然太高估。
而2024年,虽然跟2010年的油价差不多,但2倍多的产量增长,远远更低的桶成本,市场化后的天然气大幅提升,更有利的汇率,而且石油的供求趋势更好,2024年预期3倍于2010年的净利润,但差不多的股价,所以,2010年末的18.44股价高估了而目前的估值我个人认为严重低估了,都只有美孚和雪佛龙的40-50%的估值水平,也远比其他两桶油估值明显低太多。
$中国石油股份(00857)$ $中国海洋石油(00883)$$中国石化(SH600028)$

老巴经常卖完后还涨很多,常规操作罢了,但只要买入时够便宜就不影响。

05-27 10:58

厉害会计兄,昨天我还在算巴菲特卖出中石油对应海油的价格区间,今天你的雄文就出来啦

05-27 11:44

会计思考到这个深度,不赚钱也难!感谢辛苦的付出!大家一起守护到60这个基本目标吧!$中国海洋石油(00883)$

股息肯定是投资和估值的一个核心锚定点,但决不仅限于此。比如,2000年时的互联网,当前阶段的AI,都谈不上股息,甚至连商业模式都不确定,但是,照样有着巨大的投资价值。
在股息和发展前景之间,一定能找到一个平滑过渡的模型,来将两者完美涵盖。
你的模型中,前半截白票高股息肯定是高度正确的,后半截待时间绽放美丽则似乎有点被前半截牵绊,中石油这样的企业,是不会有太多机会绽放美丽的。
就像银行定存,你固然可以从中稳享利息,但不可能期待它绽放美丽。中石油和银行定存之间,差距并不大。

06-02 09:10

有意思的是这个老头卖出中国石油后,一头钻进了康菲石油

05-27 10:34

海油至少可以拿到30年产量稳定以后再看情况要不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