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南极电商的暴跌之旅

发布于: 雪球转发:45回复:131喜欢:116

这篇总结半年前就该完成。南极电商是我的一次失败经历,可能是败得不够惨,所以不够疼,一直在忙其他,对这次失败倦怠了。今天回头看看,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

南极电商的市值从2020年7月份的高点590亿,到2022年4月份的低点跌破100亿,股价下跌超过83%。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市场对同一家公司的评价如此悬殊,要么是公司出了问题,要么是市场的核心逻辑发生了根本变化,更可能的是二者兼而有之。我们来复盘南极电商的下跌过程,看一看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南极电商的整个下跌过程中,我的认知过程鲜明地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聚焦财务是否造假,商业模式是否切实可行;阶段二,聚焦2020年年报业绩受阻,聚焦拼多多的货币转化率;阶段三,聚焦南极电商主动“自救”。

关于南极电商财务造假的质疑,使得股价很快腰斩,跌进了我的“狙击范围”。但事后再看当时甚嚣尘上的质疑声,更像是某些先知先觉在高点跑掉的的机构落井下石的行为。至于那几点具体的质疑都很肤浅和荒唐,在这里没必要再详述了。在质疑财务造假的同时,对南极电商的业务及商业模式是否切实可行的质疑也就是必然的,市场对此也进行了激烈的争辩。总之,财务造假的质疑阴云很快散去,对南极商业模式的理解和认可也进一步加深。我对南极电商的优缺点客观、辩证的总结如下:优点突出。没有明显周期性;总体上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轻资产模式;不需要大规模的资本支出;无研发的压力;客户黏性强;业务基本上属于“存量+增量”的最理想模式;扩张的边际成本为零,无天花板限制;毛利率极高,基本属于无本经营;拥有大量低效率现金资产的背景下,ROE仍达20%以上。同时缺点也很明显。寄生于电商平台,受制于人;拥有大量现金,也没有用处,对股东的分红回报不足;处于行业变迁和规则变更期,增加了不确定性。
  此时,我对南极电商下跌主因的认识是,并非因为财务造假的传言,而是业绩增长受阻的杀估值,叠加了行业发展趋势和电商平台修改运营规则增加的不确定性预期。这很容易理解,你的增速达不到高估值的要求,自然要杀估值。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利用财务造假的传言兴风作浪,放大了杀估值的效应而已。这个阶段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是“捕猎”或者“播种”最舒服的阶段,逻辑很简单,机会很确定,就是“莫须有”的罪名和暂时的业绩受阻带来的杀估值。我也是在这一阶段,对进入狙击范围的“猎物”开了第一枪的。

随着2020年年报的披露,更多的线索和事实浮出水面。南极电商遭遇的困境绝不是业绩暂时受阻这么简单。先前在淘宝平台上创建的“帝国”开始萎缩,原因并非自己做的不好,而是“寄居”的环境受到巨大挑战。淘宝和拼多多正杀得刺刀见红,淘宝在拼多多不讲武德的猛打猛冲下节节败退。导致南极电商在淘宝平台的GMV大幅下降,南极电商已有的阵地受到了巨大冲击。到此时,我的认知依然是正面的。南极电商的业绩下滑只是说明淘宝的阵地失守了,到了拼多多的手里。随着南极电商在拼多多平台的快速拓展,南极电商的阵地会在拼多多失而复得。也就是说,无论电商大平台之间如何厮杀,南极电商都可以稳坐钓鱼台,吸谁的血都是吸,这是我那时的核心逻辑。并且,主战场从淘宝向拼多多的转移,更有利于南极电商发展追求极致性价比的低端用户,我国刚实现全面脱贫的几亿人口随着网络的覆盖将成为巨大的增量。于是,随着股价进一步下跌,这时是我的“吃相”最难看的阶段。

但是,这个核心逻辑是不严密的,漏洞很大。我只考虑了客流量的因素,但却对单客价值置若罔闻。淘宝是成熟的平台,而拼多多还是为了抢地盘不管不顾、四处烧钱的“愣头青”。低价是拼多多的核心竞争力,同样一个消费者,在拼多多和在淘宝平台贡献的GMV不可相提并论。假设将淘宝平台上的生意全部转移到拼多多,在不考虑增量的情况下,南极电商的GMV肯定是大幅减少的。尽管这种局面,在拼多多增量的掩饰下还没有出现,但是2021年的数据已经明显显示出乏力了。这还仅仅是流量的因素,更关键的是流量变现。2019年的货币化率是4.27%,2020年前三季度的货币化率是5.04%,2020年Q4直接降到了1.4%。2021年全年是1.72%。可以看出,流量变现能力是大幅下滑的。拼多多占的权重越多,流量变现能力越弱。这就证明了,平台不一样,规则不一样,流量和流量变现也不一样。“吸谁的血都是吸”的逻辑是大错特错的,拼多多的增量弥补不了淘宝的缩量。淘宝流量规则的改变是为了应对拼多多的咄咄逼人,但却最直接影响到了平台的“寄生虫”。规则改变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但对“搜索流量”规则理解最透、掌握最好的南极电商而言,近期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这好比学的最好的“学霸”和“学渣”一起考试,考的却是都没学过的内容,“学霸”受的影响显然会大得多。近期,在南极电商摸透新规则,适应千人千面的新游戏之前,南极电商在日渐缩小的淘宝平台的竞争力无疑还小了很多。之前显然低估了淘宝流量新规的不利影响。南极电商自己清楚,应对流量规则的改变晚了,后面也在积极探索。他从做爆款改为聚焦长尾,做柔性供应链,做中台,做厂家直发,来应对“千人千面”的变化。这是积极的因素。但这些措施都只是在摸索新规则,先不说效果几何,就算手到病除,其目的也只是为了稳住淘宝平台的基本盘。相比过去,是在“填坑”而已,这个坑终究填不平。

至此,投资南极电商的核心逻辑完全变了,由业绩暂时受阻的“杀业绩、杀估值”的“双杀”导致的低估,变成了如何“填坑”保住基本盘,如何寻找“第二曲线”,回到成长轨道上来的“困境里寻求反转”的逻辑。也是此时,我认识到我的逻辑错了。

下手时的逻辑改变,还不足以成为自我否定的导火索。以新的认知和新的逻辑思考问题,得出的结论也是否定时才是。真正促使我放弃的是确定性不够,我无法确定是否大概率能赢,不确定如果输了究竟会输多惨。没有确定性,所有的逻辑推理比扔硬币确定生死强不了多少。

南极电商非常清楚,只依靠优秀的商业模式和现有业务,稳住基本盘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成长。而基本盘到底是多少?我也无法判断。稳定的基本盘有赖于拼多多和淘宝的厮杀分出结果,有一方干掉对方或者谁也干不掉谁,双方能达成某种平衡,不再干损人不利己的事情,都正常经营。这时的局面才是南极电商的基本盘,是不强求他增长,市场愿意给他的生意的估值。这显然是无法预计的。近年来,南极电商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GMV还在艰难增长,这也成了南极电商唯一可以大书特书的地方。然而GMV对于预计南极电商的业绩毫无意义,原因有三:其一、客户的具体收费标准不得而知,所谓货币化率是倒算的指标,无法合理确定货币化率,再精准的GMV统计也无济于事;其二、GMV 和整个综合服务收入是有一定的时间上的错配的,也就是说GMV的实现与收入的确认不同步。2021年整个搜索渠道收入大幅下滑,但GMV仍在维持增长,就是因为在大量消化“库存标”,并不确认收入。同理,我们也可认为过去的收入是“虚增了”。其三、GMV不代表真实的成交额,仅代表“掺水”的成交额。正常的“掺水”行为包括取消订单、支付后退货等,不正常但是行业潜规则的更普遍的“掺水”行为是“刷单”。因此GMV与真实的成交额距离很远。

如今,一个还在艰难增长的不代表任何意义的GMV成了南极电商的遮羞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为未来必定下滑的基本盘“画饼”。在基本盘不稳的情况下,强行寻求“第二曲线”,不确定性就更大了。但是,为了弥补未来必定下滑的基本盘,这种尝试又不得不做。“跨境电商+多品类+多品牌+产业互联网”就是南极电商为保持成长性打出的组合拳。平心而论,想法都是好的,但能不能成,能成几个,需要几年,恐怕连董事长心里都没数。多品类符合“万物皆可南极人”的理念,但服装才是南极电商起家的核心能力圈。多品类相当于跨界,是需要学习和摸索过程的,是需要时间积累的,能做成什么样子不好说,短期内更难形成贡献。已经开始做的食品大类,是用前两年免费来积累客户,千里之行仅仅是刚刚起步。多品牌实际上是不得已违背了“做大做强南极人主品牌”初衷的,是没办法的办法。跨境电商,雄心壮志,看上去很美,但这在不在南极电商的能力圈?凭什么和别人争?更让人不安的是,不同于以一贯的方法向多品类渗透,做成了更好,做不成也没啥损失,多品牌和跨境电商是需要实实在在重金投入的,试错是有代价的,一旦做错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南极电商的四面出击,并不是雄心勃勃开疆破土,只是“广撒网”的无奈之举。换个角度评价,也可以说都还是在“画饼”,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切都没有确定性!

至此,南极电商的继续下跌就演变为“逻辑杀”,投资人不愿陪着南极电商摸着石头过河,去赌一个没有丝毫确定性的未来。我也是在此时套15%的情况下选择“割肉”,认赔离场的。

再往后,南极电商的投资逻辑就变成了寻找基本盘的底线。在基本盘的商业模式仍成立的前提下,寻找新环境下基本盘的业绩底,来确定南极电商的价值底线。但时至今日,以我的理解力,这个基本盘的业绩底仍无法求证。因此,就算市值跌破100亿,我也无法判断南极电商就有投资价值、就有安全边际了。

复盘南极电商的整个下杀过程,给我的启示是:

一、投资最重要的事是逻辑。投资面向未来,未来不可知,我们想探求一个大致正确的未来,要通过逻辑推理。确保核心逻辑是正确的,是把握投资大方向的关键。

二、确定性就是价值。我之所以认赔出局,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确定性,无法对未来有所把握。价值投资是对未来进行事前把握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蕴含风险,所以要引入折现思想进行平衡。确定性越大,折现的对冲越小,确定性就是价值。确定性是估值的前提,没有确定性就无从谈价值。

三、失败由错误导致,但错误不一定源于犯错。投资南极电商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这缘于对变化错误的认知与预判,但在根据后续事实加深认知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犯什么错。认知能力是有局限性的,这是风险产生的根源,错误是风险的附属品,这种错误不是保证不犯错就能避免的。坦然接受投资中的错误和失败,他们与生俱来,不可避免。

四、辩证看待商业模式的优劣。商业模式是价值投资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商业模式优秀,赚钱容易,具有“花小钱挣大钱”的能力。市场对于优秀的商业模式往往给与很高溢价。因此,很多投资者唯商业模式马首是瞻,我投资南极电商的动机也是被其商业模式吸引。但商业模式并不是投资的全部,商业模式随环境的改变会变化,给商业模式太高的权重是有待商榷的。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的,有好就有坏,不绝对。轻资产就好?“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就好?南极电商因为行业环境生变,之前的赚钱方式受到威胁,如果不能适应变化,整个公司就不剩什么了。如果是传统的一般公司,赚钱的方式轻易无法改变,公司做的不好,资产还有价值。

精彩讨论

人之道为而不争2022-05-17 21:34

楼主,文章写的挺长。你忘记了基本的原则,南极以前的内衣还可以,后来我买了一套,太差了根本就穿不住,而且是让商家贴牌,质量可想而知。靠品牌效应,当客户收到产品时就开始大骂的时候,南极的品牌已经自己砸完了,注定是会失败的。

    要不就是做趋势,有趋势时做个短线,少量的买入。下跌就跑,也还可以赚点钱的概率会更大。

    你连这点都没有看清楚,你不亏钱才怪。学艺不精啊!

i-_-j2022-05-18 10:58

万物皆可南极人,买入之后人极难

杂环的投资周期表2022-05-18 10:41

我觉得层主是对的。看东西要看核心逻辑,不是说一通专业名词甩出来就是高大上了。消费品的核心壁垒就是品牌价值。没有这个你还有什么护城河?我也在南极人身上亏损严重。我是因为老婆的一句话割肉的。她说南极人这么差的东西你还买啊?自此以后我选消费品公司的标准就是,它的产品一定是能代表更美好生活的方向的。

长辛店长2022-05-17 23:08

看完,感觉散户真的做不了价值! 除非你行内人,但真是行内感觉也难结合股价来分晰!
我是做10年电商,南极北极都接触过!
淘宝是一直发展内生品牌,南极是非常出色一个,各种活动资源给的很到位,这个很重要,你要知道淘宝流量有多贵!最重要的一点,淘宝授权南极人N多个专卖店,这个别的品申请2个以上都很难!所以很多人都想加盟南极人,因为有淘宝流量加持,所以生意好做,标费也越来越贵。利润产量双收!
至到拼多多起来,淘宝才迎来史上最强劲敌,瓜分了淘系很大一部分用户群体,并且我感觉多多单说电商这块有超越淘宝走势,但是南极人在拼多多就没有得到任何扶持,拼多多都走量有很多产品就是几角几块的利润,南极人一般标费就是几块(不同类目收费标准不同)价格吸引力不够所以拼多多用户不买账!近2年又起来抖音和其它几个可以购物平台瓜分天下的情况下!
南极电商可能就走出来这么一个走势吧!

但话说回来,这快速轮动的大时代下,又有谁能想到会这样子的结果呢?
另外抖音很强势,虽说整体量的量不如淘宝和拼多多,但是估计每天至少有150个卖家的单日销售要过100万以上,在淘宝和拼多多日销过百万找不出来几家,最后最优质量产品和卖家团队会慢慢精力重心向抖音上发展,这个可能也是淘宝和拼多多将来要解决最大的难题!

v做好价值投资v2022-05-17 21:12

我也持有过,它的贴牌模式,被其他品牌复制,这是过去。可怕的是淘宝也复制了,淘宝工厂,所以南极电商就完了。

全部讨论

中国学生2023-11-20 18:29

学习

一棵小韭菜儿2023-11-06 17:25

同样买过南极电商,还好出的早

笔的铁血君梓2023-08-27 22:26

思想钢印这位大v由于以前是做互联网电商的高层,所以在南极电商出事故提前一年就在文章里发表过对南极电商的负面评价,当时南极电商涨得好没有人在意。

临渊巷13号2022-11-14 08:54

静下心来好好看了看 这深度剖析做得真好

客观冷静全面价值2022-11-10 10:48

抖音类平台对自创品牌有好,打击南极人!

客观冷静全面价值2022-11-10 10:48

有才啊

纯黑色-2022-11-01 00:46

精辟

寻章摘句老雕虫2022-09-07 11:50

所以做价投还是要找商业模式相对简单的,一是自己好理解,二是机构好理解,这样在企业业绩摆脱反转时,机构能快速入场,不用长时间守候。

nome20202022-07-17 16:58

散户最喜欢一拍脑袋,未来亚马逊,翻几十倍,就激动买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