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推进初期,初期只能港股券商用户购买,后面也会接入A股市场。
外资在逃跑的时候还不忘踩一脚,大肆做空港股,港股沽空率上升到19.7%。
不过股市有句老话,进场的空头也是多头。沽空在股票下跌的时候可以赚钱,但在未来必须买入股票去进行平仓,也就是说,现在有多少沽空量,未来就有多少买入量。
过去十年,港股大市平均沽空比率在15%左右,根据历史数据,只要港股大市沽空率超过20%,在随后的20个交易日上涨比例达80%。沽空比率的阶段性高点,通常也是股市阶段性低点。
更何况港股还有一个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的王炸等着释放。
有投资者就问了,当人民币可以直接买港股,AH价差会不会收窄?
当南下资金可以直接用人民币买港股,就避免了以前用港元买港股的汇率波动风险,会吸引更多内地资金投资港股,出现两地市场“同一家公司,同一批投资者”。
内地投资者以后可直接看到部分H股的人民币股价,再对比其A股股价,可以快速知道价差,就会出现锚定心理作用,可能会出现“舍A买H”的情况,此外离岸人民币配置人民币计价的港股,也有助于提高港股股价,缩小和A股的价差。
但也要考虑到港股的交易成本,长期投资的股息税,以及A股市值打新股产生额外收益的因素。
目前港股市场依然是双边征收0.13%的印花税,而A股依然是单边征收0.1%,再加上佣金率的区别,港股买卖的交易成本是A股3倍以上。
在“互联互通”现行机制下,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购买H股,收到分红的时候,额外缴付最多20%股息税(由内地征收),这跟在香港本地直接买港股10%的股息税并不一致。而内地股民买入A股持股一年以上就免股息税,持股不足一个月才收20%,长线资金会首选持仓A股。
此外,持仓A股有额外市值打新股的收益,虽然注册制全面实施之后A股打新也不再稳赚,但目前上涨的比例还是挺高的,同一家公司如果是持仓H股就赚不到这个收益。
还有2023年以来A股单日成交在万亿人民币上下,而港股成交则在千亿港元徘徊,A股单日成交平均金额经常都可以超过港股的10倍以上,良好的流动性可以带来溢价。
综上所述,郭二侠认为当人民币可以直接买港股,AH价差会有一定程度收窄,但不会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