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迷信量化基金?

发布于: 雪球转发:66回复:209喜欢:131

量化的未来会不会越来越妖?

       今年以来,锚定中证500中证1000的量化指增产品,可以说吊打主观多头,不可否认量化规模急剧上升为市场万亿成交量,立下汗马功劳。万亿量化规模是怎么撬动数十万亿的市场?不像主观多头基金,打着价值投资的旗号,重仓5-10只股票,一持有便是3-5年。量化基金以中高频交易为主,包括日间、日内,时间长的也不过3.5个交易日便把仓位换了一遍。同样是100w,在主观多头手里,可能一年也就贡献100w的成交量,但是在量化手中,一年却可以贡献上亿的成交量。为什么量化基金的业绩这半年来会这么妖呢?未来量化基金的业绩还能持续吗?

       近年来业绩之所以亮眼,得益于两个因素,第一个是算力问题,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在资本市场中的应用,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原来通过数据统计去选股,是可行的。以往量化1.0时代,是通过人工构建模型选股,现在是机器自我学习,深度挖掘,完全两个维度。第二个是市场巨额成交量,量化CTA追涨杀跌最怕什么?没有量的震荡行情。而这两年结构性行情,资金不断的涌入让量化机构在高“韭镰比”的市场里,游刃有余。那是不是意味着后续量化市场的表现会持续向好呢?

       随着量化规模的增长,赛道拥挤度越来越高,首先说说中性产品,由于做空工具的缺乏,常规IC成了主要手段,导致成本高居不下,所以中性产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规模上不去是必然的。其次来看指增产品,作为量化产品的主要领域,这个赛道已经非常拥挤了,随之消失的超额收益也很明显,今年年初开始,中证1000产品的发行速度和表现力就可以发现,中证500量化指增产品的超额弱于中证1000,机构也更加倾向于发行中证1000这个新赛道的产品。最后就是关于“小票”问题,很多人说今年小市值的股票表现好,也使得量化业绩的表现更加亮眼,其实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市值排名后50%的,成交量逐年萎缩,目前A股市值排名后50%市值的成交量占比不到20%,这也意味着在小票里面去寻找超额的概率越来越低。为什么同样是量化,在美股市场上,量化基金的平均超额只有2-3%,而A股的却高达20%呢?因为我们小票还有成交量,随着小票成交量降低,这个部分的收益也会随之下跌。

       量化一哥—幻方在路演中也透露了,未来公司超算计算机会将基本面因子的比重提高,通过量价因子去收割韭菜的占比逐渐削弱。随着量化这个领域被更多人认可后,未来量化基金的超额将会逐年递减,前提还是你的模型不能落后于市场,否则别说超额了,市场的Beta收益都保不住,这也是我一再强调—量化基金的头部效应,小规模的私募可以出现黑马,但是大规模的私募更加稳定,要买就买有一定规模或者专注于某个策略的替代产品。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