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 補貼問題怎樣解決呢
今天龙源涨5.33%。没什么说的,现在就是等待、修复。上周四开始上涨。大跌后反弹,应该会有一个二次探底。昨天的创业板大跌4.09%,把上涨的全部吃回去了,今天算喘口气了。总之,审慎乐观,积极等待。
昨天有留言讨论到龙源的补贴问题。其实大家应该都了解不少了,新能源发电企业这两年的补贴累积了不少,有不少投行和大咖也做了更加专业的解读。我个人的理解还是偏乐观的,不是因为我手上套有龙源,就鼓吹什么。而是的确从最简单的认识出发:不会不解决,会想办法解决的。包括上个月底,五部委的《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发改运行〔2021〕266号),还有月初的意见征求稿等等,各种解决、缓解的方案都在路上了。当然,我不是说补贴问题是个好事,只是看乐观一点。
除了补贴外,其实还有一点更加应该关注的,就是A股回归。以前各大电力公司,都把新能源作为副业,剥离出来单独上市。谁知道,现在,新能源的比重越来越大,发展的前景越来越广,都要重新考虑新的发展战略调整。
五大发电公司,都有新能源公司H股上市,不过都陆续退市:最早的国家电投的中国电力新能源(00735HK)2017年变更改为中国电力清洁能源,在2019年8月20日下午四时正撤销股份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华能的华能新能源于2020年2月24日下午四时起自香港联交所退市;华电的华电福新在2020年9月29日上午九时正退市。五大中除了老大(按照500强排名)的国家能源的龙源电力、老么大唐的大唐新能源还在H股。当然,龙源借道回A股也已经定案了。虽然说,私有化是由于估值太低、影响融资什么的,是无奈之举。但是也是集团内部资源优化的方式,可避免内部竞争,集中优势发展。另外,除了五大之外的中广核的中广核新能源,也是有回归预期的。一年前就有公告:
补贴、回归、新能源占比提高、电力需求恢复、碳达峰等等都是一些影响龙源股价的因子,我也没有能力对这些因子对股价短期影响的作用做太多分析。不过,只是觉得,故事多了,关注点多,长远的想象空间可能就大一些了。我这里强调是长远的想象空间,因为自己对标的的策略是:“长期拥有,波段持有”。
这里还是要说明一下:在雪球上写点东西,是做一些记录,做一些资料整理。龙源电力是去年底开始关注的标的,第二次操作的时候“被套”,所以就利用这段时间把记录整理的内容放上来。既然摆出来了,就会给自己一些压力和动力认真梳理资料;也想着雪球里面高手多,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也给我指导意见。不过,我是没有能力给大家什么具体投资意见建议的,只是希望大家看到这些资料时,也一起了解一下行业、公司的情况。我只是感觉,股市中那些冰冷的红红绿绿数字后面的专业知识、行业故事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
今天梳理的是有关海上风电的部分内容:海上风电的优缺点;海上风电施工的“神器”。
1、海上风电的优缺点
海上风电的缺点是:海上环境复杂(盐雾腐蚀、海浪载荷、海冰冲撞、台风破坏)、海洋管理复杂(海域功能区划、航道军事环保管理)、建维成本较高(电缆布设、故障维修需要特殊设备和运输工具)。
但是海上风电也有优势:海上风力平稳(海上无阻力,风切变小)、风机利用率高(风机的发电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海上风俗一般比陆上高20%,因此同样发电容量的海上风机比陆上高70%的发电量;如果陆上年发电利用小时数是2000小时,海上风机可达到3000多小时)、单机装机容量更大(风机叶片越长,扫风面积越大,利用风能就越多。海上运输较陆上更加容易运输和吊装更长叶片的风机。在《龙源电力(八)》里面,我们介绍了最近英国的风场的风机叶轮直径长达164米,功率是9.5兆瓦!海上风机一般都要5兆瓦起步了)、不占地不扰民(陆上风电场需要占林地耕地,而且风机的噪声对居民和动物影响较大)、离用电负荷近(建设东部沿海地区的海上风机,距离沿海用电需求大的地区更近)。我国海岸线漫长,海上风电发展空间巨大。
2、海上施工的神器
上面说到,海上施工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运输工具。作为风电老大,龙源2010年就和振华重工合作成立了龙源振华专做海上风电施工。之前看中广核新能源在浙江、广东建的海上风电项目很多都是用的龙源振华的设备。
《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一纸通知就拉开了海上风电抢装序幕。因为文件明确从2022年开始,中央财政不再对新建海上风电项目进行补贴。
2020年陆上风电抢装的结束,各大风电整机厂家会逐渐将重心和资源放在海上风电。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数据显示,上海电气、明阳智能、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风电整机厂家合计在手海上风电订单超10GW,大部分都将在2021年集中交付,海上风电机组交付高峰期即将到来。
引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的报道:
在2020年上海风能展中,龙源振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小星介绍:
“海上风电施工环境复杂多变,施工窗口受天气等外在因素影响较大,导致其施工效率存在天花板,一条性能优异的施工船,一年最多也只能吊40台海上风机左右。”
“和陆上风电吊车租赁价格暴涨现象一样,海上风电施工船涨价幅度更甚之,从原来的400万/月涨到1000万/月以上,甚至有钱租不到船,价格非常吓人。”冯小星说到。
当前,国内海上风电项目造价成本比以往平均每单位千瓦提升了2000到3000元,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施工成本暴涨。海上施工成本上涨的背后是资源抢占。算一笔很简单的账,如果没有抢到电价,按照一个海上风电场30万千瓦来算,电价下降1分钱,一年将亏损1000多万,并持续亏损20年,这是很多业主不愿意接受的,也是业主单位宁愿提高成本抢占施工资源的原因。据了解,目前国内在役的海上施工船总共有40条左右,且短时间内无法生产,按照一条船年均吊40台风机,一年理论最多也只能吊1600台,受各种因素影响,一般情况无法达到这个吊装台数。“每条船基本都被提前预定出去,现在想要租施工船的话,至少要排到后年。甚至有部分企业因为施工装备缺少施工船,不得不将已经中标的海上风电项目转交给别家去做。”冯小星说道。
龙源振华现拥有施工平台船6艘,分别是龙源振华贰号、龙源振华叁号、龙源振华陆号、精铟一号(长租)、海龙瑞彩号(长租)、JB118(长租);施工浮吊船有龙源振华壹号、宇航28(长租)、宇航29等(长租)等;运输船3艘振华12号、龙源振华伍号、远顺海2号(长租)。” 此外,龙源振华还拥有IHC-S800(一台)、IHC-S1200(一台)、IHC-S3000(一台),IHC-S2000(两台) ,Menck-3500KJ 、YC-2500KJ大型液压打桩锤及大型嵌岩单桩钻机五台。YC-2500KJ大型液压打桩锤龙源振华联合国内最专业的液压锤制造商中机锻压联合研发制造。
可见龙源振华的海上风电建设的装备主要分为:1、船:(1)施工平台船;(2)施工浮吊船;(3)运输船;2、打桩锤:荷兰IHC公司的液压锤5台(型号中的数字代表“最大打击能量,例如S800,其最大打击能量为800KJ千焦”);3、嵌岩单桩钻机。
液压打桩锤是海上建造平台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液压打桩锤生产商是荷兰的IHC公司和德国的MENCK公司。
IHC的液压打桩锤(Hydrohammer)目前有两个系列:S-series、SC-series。S系列应该就是目前龙源振华购买的系列,官网公布有9种型号:S-40, S-90, S-150, S-280, S-500, S-600, S-800, S-3000, S-4000。不过,IHC还有水压打桩锤(Waterhammer)更加环保。
上海博强打桩锤IHC S-2000 Hydrohammer见下图:
2017年,龙源振华联合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旗下北京机电研究所一同研发大型液压打桩锤。一年后,自主研发的2500KJ大型液压打桩锤成功下线:
“大型液压打桩锤制造难点在于锤心材料和增铁材料。因为海上风电打桩都铁对铁的,这要求锤心材料足够硬,而且有一定的韧劲。这两块铁的成本几乎占到整个打桩锤的一半。”冯小星介绍。
下图是龙源振华自主研发的新型钻机HSFDD110,2020年7月7日,龙源振华承建的福建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F区项目顺利完成首根7米直径Ⅲ型嵌岩单桩钻孔施工,标志着国内海上风电领域最大直径嵌岩单桩钻孔施工顺利完成。该项目位于福建平海湾海域,首根桩F4机位钻孔深度27.5米,钻孔直径7米,弱风化硬岩嵌岩深度达到19米左右,硬岩最大饱和抗压强度120Mpa,累计钻孔时间16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的海上风电的建设速度惊人,与这些利器紧密相关。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真正“自主研发”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