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电力(九)

今天的龙源,居然从开盘没多久爬到的+6.59%,一路下探到收盘的-0.65%,收出上影线。不过,今天的量是3日以来最低的一天,而且资金是净流入的。

没关系了,继续耐心等待,耐心整理以前收集的一些资料。今天为止,我也整理相关电力的资料已经整理到第九期了:

龙源电力(二)龙源电力(三)龙源电力(四)龙源电力(五)龙源电力(六)龙源电力(七)龙源电力(八)

在做“股东”(被套)期间,尽量收获多一些认知。

龙源电力(七)里,整理了超过十种的“电价”,今天主要梳理一下“电量”这个概念。

电,作为特殊的商品,除了价格,还有它的数量——电量。电量,原来是指物理概念——电荷量(电荷),我们关注的是电力行业统计的概念。例如:用电量发电量装机容量上网电量下网电量购网电量综合厂用电量、落地电量、供电量、售电量、弃风(光、水)电量等。这些概念也对应这电的产、供、销各个环节。

今天要强调这个全社会用电量这个数字的重要性呢?一方面,这个数字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一定程度反应经济增长的预期或现状;另一方面,还与新能源发展的目标相关(见第4部分)。

本人不是电力行业专业的,对于这些概念模糊,想尽量了解清楚:

(1)生产环节

装机容量,可以理解为发电厂的最大发电能力。由于电的特殊性(储能、峰谷用电),不像别的生产线那样24小时开足马力生产,发电机不会满负荷发电(除了一些核能发电,不过也要配套好蓄能),所以装机容量大于实际发电量。

按照一年有8760个小时。根据2021年1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758小时(43%),同比减少70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827小时(44%),同比增加130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216小时,同比减少92小时(48%)。可见,火电水电发电设备利用时间也就不到50%。

综合厂用电量,是发电厂自用和损耗电量;

(2)供销环节

上网电量,是发电厂输送到电网的电量;落地电量,指发电厂输送到电网公司输入关口的电量,可以理解为发电厂净送电量,也可以称为电网公司的购电量购网电量,就是用户向电网购买的电量。这个概念可以反映用户的用电量及电厂的销售额。一般来说,上网电量等于购网电量。

供电量是电网公司向用户输出的电量;
售电量可以理解为用户所使用的电量;

电力网的网损一般包含线损、变压器等元件的损耗,实际管理中网损常简称为线损

各名词之间的关系:
发电量 = 综合厂用电量 + 上网电量
上网电量 = 落地电量(净送电量)+ 网损(电厂到电网输入关口之间的损耗);
购电量 = 供电量 + 网损(输入关口到变电站输出关口之间的损耗);
供电量 = 售电量 + 网损(变电站输出关口到用户输入关口之间的损耗)。

举些例子:根据业绩快报显示:2020年1-12月,川投能源公司控股水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42.96亿千瓦时,同比上年增加32.96%,上网电量42.18亿千瓦时,同比上年增加32.77%。川投能源的上网电量是发电量的98.2%。

再看一下,做垃圾焚烧发电的伟明环保2020年第四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其第四季度上网电量占发电量的82%,全年占81%。

注意:龙源电力每月初发布的月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里面,只提了“发电量”,没有提实际能上网卖出去的“上网电量”。

电网公司的业务相关数据指标,包括售电量、变电容量、线损率等(见下图,国网2019年业务指标)。

线损率,指电力网络中损耗的电能(线路损失负荷)占向电力网络供应电能(供电负荷)的百分数;线损率用来考核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线损率=(线损电量/供电量)*100% =(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 = (1–售电量/供电量)*100%

或者线损率=(购电量-售电量)/购电量×100%(购电量由统一核算电厂上网电量、购独立电厂电量、自其它电网净受入电量构成)

线损率主要考核实际完成比计划目标降低情况,并以线损率降低值辅助考核。例如,南方电网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网线损率指标为5.29%,同比去年还原后的同期线损下降0.32%。从国家电网官网介绍,可见国家电网2019年的点损率是6.25%

(3)弃风(光、水)电量

弃风,是指在风电发展初期,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不稳定等自身特点导致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的现象。弃光、弃水情况类似。主要原因是电网建设问题。

我国弃风限电情况在2012年最为严重,当年弃风电量达208亿千瓦时,弃风率约17%。2013年开始出现好转,弃风率降至11%,2014年上半年更进一步降至8.5%

龙源2017年中期业绩记者会表示,今年上半年集团风电发电量逾171亿千瓦时按年增加11%。而弃风率则为13.35%,按年略有下降,亦稍低于全国弃风率的13.62%,弃风率下降主要受国家政策影响。到了2017年业绩发布会(2018年3月13日),公司提到:去年全国弃风限电的幅度非常大,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国家电网也做出了承诺,到2020年要把弃风限电降到5%以内,出台了许多措施,显示出了作用。龙源去年弃风限电的比例是10.43%,较上一年的15.76%同比下降了5.33个百分点。2018年我们判断弃风限电会继续保持一个下降的趋势,龙源希望在2018年将弃风限电降到7%的这个水平。

根据国家能源局2019年风电并网运行情况,2019年,弃风率超过5%的地区是新疆(弃风率14.0%、弃风电量66.1亿千瓦时),甘肃(弃风率7.6%、弃风电量18.8亿千瓦时),内蒙古(弃风率7.1%、弃风电量51.2亿千瓦时)。三省(区)弃风电量合计136亿千瓦时,占全国弃风电量的81%。

2021年2月5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2018年4月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挂牌)发布《2020年四季度全国新能源电力消纳评估分析》指出,2020年全国弃风电量166.1亿千瓦时,风电利用率96.5%,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弃光电量52.6亿千瓦时,光伏发电利用率98.0%,与去年基本持平。

(4)全社会用电量

这个数字非常重要!它可以基本提现电这种商品的实际需求量。另外,用电量其实也和经济生产有密切的相关性:简单来说,用电多了,说明企业生产多了。用电少了,说明企业生产萎缩(也和经济转型有关,有时不是很精确的关系)。当然,用电量还与气候天气情况相关。

2021年3月1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统计结果:2月份,全社会用电量52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4%;第二产业用电量32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5%;第三产业用电量10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

从增长百分比来看,似乎用电量增长惊人。不过,要注意的是,同比是相对于2020年2月份,也正是去年我国疫情控制的时段,经济生产活动大受影响,自然用电就少了(基数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国的生产在强劲复苏。反而看,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略有增长。2021年的冬天,感觉(没有去核实具体温度数据,今年我们家就新买了一个电暖器)偏冷一些,也有可能导致用电量多了。所以,居民用电应该主要和气候天气有关。

还有报告说,在分析百强县的经济数据的时候,发现“用电量”能较好反应当地的经济活跃度以及经济发展程度,还反应在经济实力的排名上。

从上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百强县名单,浙江省部分)看,排名位置和用电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排名越前,用电越多)。例如慈溪在浙江排第一,它用电也是最多的。慈溪制造业很强,是家电制造基地之一,知名品牌就有公牛、卓力、方太。不过,里面排名中游的桐乡,用电也超过了百亿千瓦时。桐乡市是传统工业大市,传统的毛纺、皮草以及化工(桐昆、新凤鸣等)等企业都是用电大户。

中电联2月初发布了《2020-2021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7.5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十三五”时期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5.7%。2020年,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6.5%、3.9%、5.8%、8.1%,经济运行稳步复苏是用电量增速回升的最主要原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十三五”时期我国的GDP平均增长5.7%,就是和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速基本一致了!可见,用电量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现阶段还是很密切的。

3月3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征求《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提到,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目标任务......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

1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数据:全社会用电量75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2020年我国GDP增长2.3%)。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19087万千瓦,其中水电1323万千瓦(6.9%)、风电7167万千瓦(37.5%)、太阳能发电4820万千瓦(69.7%)。水风光合计新增占比69.7%,可见电源新增接近7成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如果按照这个统计结果,风电新增71.67吉瓦,太阳能新增48.2吉瓦(1吉瓦=100万千瓦)。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1年第一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数据:2020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装机7167万千瓦(71.67吉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6861万千瓦(68.61吉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306万千瓦(3.06吉瓦)。从新增装机分布看,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占比约40%,“三北”地区占60%。到2020年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2.81亿千瓦(281吉瓦),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2.71亿千瓦(271吉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约900万千瓦(9吉瓦)。可见,陆上风电占比超过96%,而海上风电只占3%左右

2021年2月5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2018年4月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挂牌)发布《2020年四季度全国新能源电力消纳评估分析》指出,2020年全国风电、太阳能累计发电量同比增长15.1%,达到727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9.5%,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新能源绿色电能替代作用不断增强。也就是说,2020年风光能累计发电量全社会用电量为9.68%(即=7270/75110)。如果按照用电量与GDP的简单关联关系计算,预测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超80000亿千瓦时(75110*1.06=79616.6,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的6%以上经济增长)。如果风光要占比11%,将达到8800亿千瓦时,即需要再增加1530亿千瓦时(=8800-7270)。

(5)城市用户供电可靠性

国家能源局每半年,会发布“全国50各主要城市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指标”。从2019年的报告来看,上海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最少(0.78小时/户),拉萨最长(47.59小时/户)。


到了2020年上半年,深圳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最短(0.14小时/户),停电时间最长的还是拉萨(12.51小时/户)。

以上这个指标是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联合发布的。这个协会的理事长大多是一些大电力企业、能源部门退休领导担任。例如现任理事长刘振亚,原国网董事长;常务理事长及书记杨昆,原国家能源局总工;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于崇德,原国电集团副总......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1

全部评论

2022虚心请教学习2021-03-16 10:51

个人认为目前这个节点,比较难以下手建仓。补贴这一块确认了就是其他营业收入,增厚利润;而一旦认为坏账就要做利润扣除(龙源实际上有130-150亿应收已经过了坏账容忍测试的时间,但龙源管理层之前认为有继续收到的可能因此暂没计入坏账)。但目前来看,是不是要计入了?

假使215亿的坏账分摊10年,这样对未来每年归母净利润削弱了20-25%,还是很难受的。

现在投资者一直只愿意解读拿补贴换优质电场资源,就是不愿意承认大笔应收变为坏账的恐怖。这个行业目前只有1811是受影响相对较小的(应收占比小)。

平雷不拿2021-03-15 20:48

补贴是一直到去年底以前压制龙源股价的重要原因。去年中报应收款已经达到215亿元了。加上本次能源局的意见征求稿,更加对补贴问题带来负面影响。不过,我个人认为,在这样的体制下,国家是会想办法解决的,不是不给,是换个方式给;现在不给,以后还是会给的......龙源自己本身较强,再加上背靠国家能源集团,扛下去没问题。如果是一般的民企,可能会更加难受。

陳李王張蔡吳梁2021-03-15 19:10

請問補貼問題 你怎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