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烟往事70s03-22 22:40第一个因素:中国市场体量足够大,因此走量的主流产品一定是充分竞争的业态。就如同手机里面的“水桶机”,在功能和设计上既要、又要、全都要,又在价格、成本上锱铢必较。这是必然的事情,无从回避。
第二个因素:中国产品的质量没问题了,但品牌力上还很薄弱。不仅需要多个品牌进行梯度和错位发展,产品文化等软性建设方面,更要花大力气去建设和积累,形成良性互动和价值观投射。
第三个因素:由于中国市场的体量大,实际上存在支撑众多小众产品的可能性。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小众产品未能遍地开花,丰富业态。
第四个因素:大环境是内需消费能力不足。GDP中可支配收入占比太低,这与现实中社畜们和众多中下层劳动者在剧烈内卷的同时,没有足够钱财和时间进行消费。这里最主要的是房地产像抽水机一样抽走了可支配收入,以及大量城镇基建花费了太多社会资源。
申东小贤03-21 15:39最近在微博关注一个淘品牌偶得一物的老板分享他的经历,确实做好供应链太难了,很多人都有一颗做真正好国货的心,但是现实是各种限制困难。理想与现实的PK就是设计与成本的博弈。
但是我觉得真正品牌能长久最后还是看有没有用心做产品,其实小团队也有灵活性运营低的优势。毛利的变化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产品力上,光在成本上扣走不远的。
中国人不缺钱,不缺工厂,不缺品牌,缺的是让人忍不住掏钱的好货,忍不住一次次回购。
KISS_X03-21 15:09如果是个人眼光那就各花入各眼了,毕竟他自己宣传上也是各种设计配置啥的拉满的。当然了,作为大up主,赚的粉丝的钱,也是很正常。
KISS_X03-21 15:06z哥的鞋实际上很丑这个是出自哪里?他的一出来粉丝直接秒光了,价格还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