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两年研究学习总结—送福利

发布于: 雪球转发:85回复:665喜欢:146

半年报工作结束,忙着研究、忙着交易,工作总算告一段落,有空来雪球做做总结了,今年对于我而言,是幸运的一年,是知识大跃进的一年,开始做自己的基金,以后大概只能以基金业绩来证明我对生意的理解了,欢迎各位朋友见证(zxhycapital @163.com)。 

过去两年在雪球忙忙碌碌写过了很多文章,主要是格力美的、各种食品饮料公司,我相信已经把这些生意的关键处统统破解了。当然也有些遗憾,没看上的公司,后来涨幅惊人,回头看是我的理解有遗漏,知识仍有不完备的地方,如绝味食品安井食品等。不过还好,双汇发展青岛啤酒表现得都还可以,给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可参考模拟组合、知行合一基金业绩。

好久没说干货了,总结的同时,也顺便送大家点福利。

一、格力电器

今年以来,格力电器股价表现低迷,背后是经营业绩的下滑(显然,没有疫情也要下滑),与美的集团的市值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市场资金用脚投票的结果,我个人认为市场是正确的。

2020年3月10日,我在雪球公开发表了《格力经销商收入下滑—论空调天花板》网页链接
     有很多朋友跟着我投资了格力,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想着是有必要提醒大家,谁知道换来的只有谩骂,后来又提醒了几次,结果还是一样,除了谩骂攻击,什么也没得到。

时至今日,格力经销商减持、望靖东辞职,难道还不够明显吗?望靖东是董大姐的核心成员,内部矛盾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碍于本人知识的保密要求,我只能说格力今天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空调天花板,同时空调行业本身发生了变化,格力产销均衡的优势在衰落。我过去只聊过美的空调业务,没谈过其他冰洗、小家电等,但今天回头看,美的已经实现了内部创客平台的打造,今天两家公司1,700亿市值的巨大差距在我看来是合理的。

其实客观地说,雪球上还有人比我更了解格力生意吗?我写出的这些格力生意内容,哪位大V、研究员、基金经理敢站出来说他比我懂得多?可就算如此,对我除了谩骂也没有其他,最后提醒各位朋友理性投资,不要盲目迷恋。

二、双汇发展

两年来,双汇发展的涨势喜人,尤其是今年疫情后,市场开始认可双汇增长的可持续性,算是实现了戴维斯双击。

2019年5月7日,我在雪球公开发表了《从产销均衡看双汇发展涅槃重生—买入评级》,后面也发表了好多,有兴趣朋友可以自行查看,我就不罗列了。

网页链接

刚发布时,引来的大多也是嘲笑,不论雪球的大V们,还是专业机构们,普遍质疑火腿肠怎么可能增长?!即使后来几个季度报表持续增长,又把原因推给囤肉,可今天囤肉早已消耗完毕,业绩还在增长,终于不得不相信了,毕竟财报业绩做不得假。

回头看,本轮双汇的业绩增长其实从2018年就开始了,市场的认可需要时间,很荣幸我在2019年提前发现,最后双汇的表现也证明了我的眼光,很多朋友抄作业赚了大钱,值得我骄傲骄傲。

三、青岛啤酒

今年的表现足够称得上惊艳,业绩同样也是,啤酒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大家拭目以待吧。

2019年6月25日,我第一次写了青岛啤酒,《激战的护城河—保质期竞争下的分工深化》、《啤酒业今生来世—青岛啤酒一统天下的妖言》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可惜当时太贵,买不起,直到今年疫情给了机会,所以我真得很幸运。青啤写了之后,还是很冷清的,骂我的人也很少,可能是关注的球友太少了。今年青啤年报、一季报的时候应该已经在雪球上提醒过了,信任我的球友赚得很爽。

四、安徽合力(送福利,本人未持有)

安徽合力在我的模拟组合里曾经买过1%,后来觉得影响不好,我就剔除了。这里是送福利,该公司预期收益率达不到我要求,因此未持有该股票,以后也没打算买,所以我也有可能是骗人的,大家谨慎对待吧。

叉车行业是双寡头格局,安徽合力是老大,杭叉集团是老二,从估值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市场认为杭叉集团优于安徽合力,前者PE(TTM)是20.5倍,后者是13.6倍,但我认为安徽合力不输于杭叉,且1-2年内安徽合力会胜出,这里有个不小的预期差。

首先下注一门生意,达到两个条件为上佳,第一,行业是顺风的,快速增长的行业自然轻松增长;第二,拥有人无我有的成本优势,且在持续强化。第一点我就不讲了,涉密,叉车行业目前算是有点小顺风,还可以;我这里说说第二点的逻辑,供大家参考:

两家公司在生产安排上有一处显著的不同,杭叉在杭州集中生产,合力以合肥为中心,西部在宝鸡有厂,南部在衡阳有厂,北部在盘锦有厂,东部在宁波有厂。同样的生意,且规模接近,为何生产布局有如此差异呢?这点就是未来胜负的关键所在。

目前增长最快的产品是电动步行叉车,价位大概在1-2万元左右,杭叉披露单台的运费大概是1,700元左右,运费占产品成本的比例很高,谁能节约运费,便能在竞争中占据很大的优势,因此安徽合力显然为节约运费而来。

杭叉不是傻子,集中生产自然是为了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外地新开厂,如果产能利用率不足,成本会很高,得不偿失,这里是产销均衡的知识,熟悉的朋友自行理解吧。

因此安徽合力在过去几年的落后,是异地开设分厂的代价,当它越过均衡点时,节约的运费自然会发挥威力,甩开竞争对手。报表上的数据验证我已得手,我很确定已经到达均衡点了,竞争差距开始扩大,至于何时反馈到利润表,我就不操心了,想必各位球友很在意,不如亲自下场试一试?有机会我们再聊。

五、结语

最后感谢各位球友对本人新书的大力支持,卖得还不错,《投资像格力一样的企业:产销均衡视角下的企业财务分析》,淘宝上都有,欢迎选购。

国世通知行合一私募基金也表现得很好,欢迎各位朋友见证。



 $格力电器(SZ000651)$      $双汇发展(SZ000895)$     $青岛啤酒(SH600600)$   

@今日话题@雪球达人秀@大消费滚雪球网页链接#2019滚雪球之旅#网页链接#消费股投资指南# #2019滚雪球之旅##2019年报解读#

精彩讨论

老酒收藏vs股票投资2020-09-01 18:37

上月买38一本,现在23一本。买本书都被套

狮王Lion2020-09-02 20:30

我班门弄斧,说两句吧:
1. 运输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杭叉过去四年都是2.7%,2020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到2.9%。合力过去四年从0.9%下降到0.5%,2020年上半年为0.6%。这一块就差了2.3%,考虑到两家公司销售净利率都只有7~8%,运输费用的差异对净利润影响非常大;
2. 合力在衡阳和盘锦的两个生产基地利润不断增长。盘锦2017年亏损990万,2018年扭亏为盈,微利12万,2019年1170万利润,2020年上半年利润就超过1300万。同样衡阳公司利润从2016年的1080万一路涨到2019年的4100万,2020年上半年3200万。宝鸡和宁波的数据找不到,但从衡阳和盘锦两家公司的经营情况可窥一斑;
以上,合力全国布局生产基地的战略获得成功,大幅降低运输费用的同时,新的生产基地也已经逐步达到均衡点,开始产生效益。
另外,从经营现金流看,合力也比杭叉要好很多。2016年~2019年安徽合力净利润21亿元,经营净现金流32亿,经营现金比率1.55。同期杭叉净利润20.7亿元,经营净现金流22.6亿,经营现金比率1.1。利润差不多的情况下,经营现金流差得比较多,主要有两个原因:
1. 合力的营运资本不断改善,在销售收入增加63%的情况下,2019年营运资本比2016年减少近7个亿,主要表现为应收减少(意味着销售领先),应付上升(意味着未来毛利有提升空间)。同期杭叉在销售收入增加65%的情况下营运资本绝对数基本保持不变,已经很优秀了,不过跟合力比还是有一些差距。
2. 合力每年的折旧摊销比杭叉要高很多,原因可能是因为合力之前在各地建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不足。我看固定资产周转率安徽合力逐年上升,从2016年的3.42提升到2019年的6.4;而杭叉2016年8.22,上升到2018年的10.2,然后开始下降到2019年的8.0。固定资产周转率合力往上走,杭叉往下滑,意味着未来合力的毛利还有上升空间,杭叉正好相反。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合力以后的资本性支出会比较少,而杭叉会有较大的资本投入,譬如最近杭叉发12亿可转债建生产基地(也在杭州)。
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杭叉的理财产品数量只有合力的一半(7.8亿/15.3亿)的情况下,取得了差不多的理财投资收益:杭叉8900多万,合力9500万。杭叉估计是买的委托贷款产品,利率高,合力买普通的理财产品,利率低。这可能也反应了两家公司的经营风格。

择善守仁2020-09-07 22:54

天天盯着财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光短浅,三年之内,格力必然打你脸,今天把话放这里!

敏友2020-09-08 15:46

关联交易基本停滞了,但两年前的销售款项还挂在账面上。且银龙内部互相代支付,乱成一锅粥,唯一解释是部分银隆子公司有采购需求却无法满足银行开票条件,于是猫采购,狗开票,但最后还是没钱付。审计师明显对不计提减值准备感到十分为难,于是在关联交易中作为要点,予以重复单列。本质就是审计报告中的无保留意见但提示要点。纸掩不住火,只是拖延罢了。再拖一年,最起码也该计提百分之五十减值,十个亿吧。如今格力报表可不轻松。死不认错,英名代偿,何苦呢?

狮王Lion2020-09-03 12:27

@加班的会计 谢谢于兄的肯定,今天早上又好好看了一下报表,找到几个点,但关于员工成本和存货构成方面还没有想明白,还请于兄指点!
合力新的生产基地达到均衡点的另一个验证可以从实际所得税率看,合力是高科技企业,所得税率为15%,但2019年前实际所得税率都超过15%,2016~2018年分别为16.8%,17.5%和15.7%,2019年下降为14.3%,2020年上半年进一步下降至14%。对应的经济含义是之前有子公司亏损,现在扭亏为盈。
另外,合力和杭叉最大的区别是员工人数,两家公司销售收入差不多,但员工人数差别非常大。合力7486人,杭叉4181人,合力比杭叉多了80%。2019年合力的员工的成本11.5亿,杭叉5.9亿,合力比杭叉多了97%,人均工资合力也比杭叉高10%,合力是15.4万,杭叉是14万。这可能是市场喜欢杭叉的一个主要原因,杭叉民营企业的效率高,合力看上去人员臃肿,吃大锅饭。仔细分析两家公司的人员构成:
1. 生产人员合力3553, 杭叉1757, 合力比杭叉多了一倍,而且合力人均工资成本14.2万,比杭叉9.6万也高了48%。合力生产员工比较多,这点可以理解,因为合力基本上零配件都自己做,杭叉外协委托加工比较多,另外合力生产基地比较多,员工数多也正常。只是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合力生产员工工资比杭叉还要高,杭州的工资水平应该比合肥、盘锦、宝鸡、衡阳、宁波高才对。 
2. 技术人员合力1727,杭叉1005,技术人员多,这个是好事。而且看新闻报道,合力董事长还是比较惜才,每年从985,211招聘很多大学生,实习工资都超过1万。
3. 行政人员格力1051,杭叉80人,这块可能是国企管理体制使然,合力每年管理费用比杭叉高5000万,工资是大头。
合力和杭叉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差异是存货的构成,尤其是在产品和产成品,2019年合力的在产品和产成品的占比分别为11%和55%,而同期杭叉的数据是27%和39%(我把委托加工的3%也算在在产品中)。这里面代表的经济含义我还没有想明白,只能猜测合力主要的生产都由自己完成,生产协同效应高,而杭叉有较多的外协委托加工,生产协同比较困难,生产周期长。

全部讨论

bakleytu2023-03-15 13:17

安徽合力股价超过杭叉,踩一脚庆祝一下理论的验证

V5_YingFIF2022-11-04 10:23

合力其实也是经销为主,因为经销商与公司签订股权托管协议,所以才把经销商并表,看起来像直销。

李正赫2022-04-11 12:27

请教一下狮子老师,怎么看出来合力的直营比较高?
可能性A:如果直营高是说合并范围里合力合并的经销商更多(因此合并报表的经济意义是直营更多),怎么看出来这一点呀?
根据21年年报合并范围,合力合并26家企业,确实有一些持股35%的销售公司。杭叉合并了80家企业,但也有很多销售公司。这个角度是不是看不出来合力合并的经销商比较多。
从合并报表&母公司报表对比来看,合力的合并应收款总大于母公司的,意味着子公司对外的应收款数额更大(相比母公司对子公司)。而杭叉相反,合并数小于母公司数,意味着子公司对外应收款数额更小。如果我们假设两家企业整体应收款规模相近,那意味着合力合并了更多的经销商(以及他们的应收账款)。但问题是前述假设也不一定正确。。
并且,预收款角度应该有类似迹象吧?可是对比合力与杭叉预收款都是合并数比母公司多一倍左右。

可能性B:如果您的意思是合力销售以直销占比高,杭叉经销占比高。后者在招股书上可以找到,但是合力的怎么找呀。

抱歉提问了一个您很久之前的问题!最近跟着您的文章学习入门分析,作为初学者感觉学到很多!感谢!@狮王Lion

加班的会计2020-12-15 09:50

我没明白你问题是什么,我认为你完全没想明白,我记得狮王貌似已经明白了,要不你去他的评论里看看?

韩无咎2020-12-15 09:43

思考了许久格力的问题,有几个方向不知正确与否请指教?
1.传统经销商防串货的功能可以由技术手段取代,因此主机厂-零售商的路可以通,主机厂统一完成仓配,取代各地小仓库费用更低。由终端零售商指挥上游备产,前提是渠道压货继续保持。
2.线上销售的压力,部分产品转网销是不得不走的路,但线上解决不了串货问题,多以企业自营或平台自营为主,难以压货来指导备产。
3.行业问题,空调天花板的老生常谈,这个没有深入去看。

日修录2020-11-11 07:46

呃呃

加班的会计2020-11-10 23:38

加油

日修录2020-11-10 22:16

正在看您的书,但第41页的表5-2没看懂,这是日丰的数据,然后铜杆品牌那一列是不同的公司,然后又有格力电工,又有上游企业?到底谁买谁的产品呀?怎么格力电工的加工费比上游企业高,差额反而是格力电工赚了

加班的会计2020-11-06 14:30

谢谢夸奖

湖里泛舟听秋雨2020-11-06 14:29

你们做会计的过于重视定量分析而忽略定性分析,过于看中企业过去和当下的数据,眼光过于短视,无异于看着后视镜开车。财报分析只是投资的开始,而不是结尾。取关了,祝你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