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自科伦药业,ADC创新抗肿瘤药物供应商「科伦博泰」通过聆讯

来源:招股书

来源 | LiveReport大数据

招股书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科伦博泰生物于2023年6月4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是公司于2023年2月24日首次递表后即通过港交所聆讯,联席保荐人为高盛中信证券。科伦博泰生物是一家全面一体化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分拆自科伦药业(002422.SZ),2022年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387.26%),毛利5.3亿元(同比增长率为4368.13%),净利润-6.2亿元。

LiveReport大数据获悉,成立源于2016年的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伦博泰”)于2023年6月4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是公司于2023年2月24日首次递表后即通过港交所聆讯,联席保荐人为高盛中信证券

公司是一家全面一体化的创新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发、制造及商业化,以解决中国乃至全球肿瘤学、免疫学及其他治疗领域的医疗需求。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正推进差异化及具有临床价值管线的33项资产(包括五项处于关键试验或NDA注册阶段、九项处于1期或2期阶段及四项处于IND筹备阶段)。公司有两款ADC药物成为公司的核心产品,即SKB264A166。SKB264是一款新型3期阶段TROP2 ADC,定位为晚期单药疗法及早期联合疗法的一部分,用于治疗各种晚期实体瘤,包括乳腺癌(BC)、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其他主要癌症。A166是一款用于治疗晚期HER2+实体瘤的差异化NDA注册阶段HER2 ADC,定位为晚期单药疗法。

公司是全球ADC的先行者及领先开发商之一,在ADC开发方面积累了超过十年的经验。公司是中国首批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建立全面一体化ADC平台OptiDC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公司是首家将内部发现及开发的ADC候选药物许可予前十大生物制药跨国公司的中国公司。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公司最近与默沙东达成的开发多达七项临床前ADC资产的合作是迄今为止由中国公司获得的最大生物制药对外许可交易,且根据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按2022年交易金额计,亦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合作。公司亦与Ellipses就A400订立合作及许可协议,以及与Harbour BioMed就A167及SKB378订立合作及许可协议。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建立14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的管线,其中5款处于关键试验或NDA注册阶段。

以下管线图概述公司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及选定临床前资产的开发状态。

来源:招股书

公司的管线针对世界上最普遍或最难治疗的癌症,如乳腺癌(BC)、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胃肠道(GI)癌(包括胃癌(GC)及结直肠癌(CRC))。

投资亮点

强大而全面的药物管线;

经我们临床阶段候选药物验证的技术平台;

涵盖所有主要药物开发功能的一体化能力;

强大的跨境业务开发能力及(v)经验丰富的领导团队。

官网:网页链接

公司地址: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新华大道666号

香港地址:香港九龙观塘道348号宏利广场5楼

财务分析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2个年度2021、2022

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0.3亿元、8亿元,2022年同比增长率为2387.26%;

毛利分别约为人民币0.1亿元、5.3亿元,2022年同比增长率为4368.13%;

研发分别约为人民币-7.3亿元、-8.5亿元,2022年同比增长率为16.26%;

净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8.9亿元、-6.2亿元,2022年同比增长率为-30.76%;

毛利率分别约为36.50%、65.57%;

研发占亏损比分别约为81.78%、137.31%;

来源:招股书

2022年公司的收入、毛利高速增长,分别翻了约24倍、44倍,净利润大幅收窄,毛利率显著提升至65%左右。2022年收入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与默沙东订立两份许可与合作协议以研制SKB264及SKB315产生的收入增加,2022年许可及合作协议收入增加7.86亿元。

行业前景

近年来,全球及中国的肿瘤药物市场迅速扩张。全球肿瘤药物市场由2017年的1,106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81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2%,并预期由2021年起按复合年增长率11.5%增长,于2030年将达到4,845亿美元。中国肿瘤药物市场由2017年的人民币1,394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2,3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5%,预计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由2021年起按复合年增长率12.2%增长,于2030年将达到人民币6,513亿元。

全球及中国的ADC市场规模

ADC的全球市场规模自2017年的16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7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7.3%,并预计于2022年至2030年仍将以30%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快速增长。于2020年国家药监局批准首款ADC药物赫赛莱后,中国的ADC药物市场开始增长,预期由2022年起的人民币8亿元增长至人民币66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72.8%。

来源:招股书

行业地位

TROP2ADC在全球的市场的竞争格局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Trodelvy是美国唯一获批适用于晚期TNBC、晚期UC以及HR+/HER2-BC的TROP2ADC,也是唯一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晚期TNBC的TROP2 ADC。截至同日,全球共有三款TROP2 ADC候选药物处于2期或以上阶段。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Trodelvy是唯一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晚期TNBC的TROP2ADC。截至同日,有三款TROP2ADC候选药物处于2期或以上,包括SKB264、DS-1062及Trodelvy(药物代码为IMMU-132)。下表列示TROP2ADC的全球竞争格局。

来源:招股书

HER2 ADC的竞争格局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基因泰克的赫赛莱、荣昌生物的爱地希及第一三共的Enhertu为中国仅有的三款获批HER2 ADC。赫赛莱用于治疗早期HER2+ BC及晚期HER2+ BC;爱地希用于治疗晚期HER2+ GC及晚期HER2+ UC;而Enhertu用于治疗晚期HER2+ BC。截至同日,中国有九款针对BC的HER2 ADC候选药物处于2期或以上阶段。下表显示中国HER2ADC的竞争格局。

来源:招股书

CLDN18.2ADC的竞争格局

CLDN18.2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癌症药物靶点,全球尚未批准任何CLDN18.2靶向药物。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全球有13种CLDN18.2ADC候选药物正在临床开发中,大部分处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下表概述全球CLDN18.2ADC的竞争格局。

来源:招股书

同行业公司IPO对比

本次选取的同行业对比公司为:荣昌生物-B(09995.HK),吉利德科学(GILD.US)。

荣昌生物-B(09995.HK)主要从事生物制药业务,专注于自身免疫、肿瘤及眼科疾病。旗下拥有一款已上市的HER2ADC药物。

吉利德科学(GILD.US)一家以研究为基础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和商业化未满足医疗需求的创新药物。该公司的主要重点领域包括病毒性疾病,炎性和纤维化疾病以及肿瘤学。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主要股东

招股前,科伦药业占股59.75%,科伦药业的实际控制人为公司董事长刘革新先生,刘革新先生为控股股东,实际控股75.27%。

来源:招股书

其他股东包括默克公司(MRK.N)通过默沙东持股6.95%;国投招商通过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持股3.69%、IDG资本通过Wealthy Linkage和Leyue Capital持股3.76%、中国信达(01359.HK)通过科信伦达和信达资本持股1.4%、中国太平洋人寿通过礼安科成和苏州礼康持股0.6%、温江区国资委通过梧桐聚科和新兴产业基金持股0.52%。

管理层情况

刘革新先生,71岁,分别于2016年11月及2022年3月获委任为董事及董事长,于2023年2月15日重新任命为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其主要负责监督公司的管理及战略发展。刘先生为科伦药业创始人,自科伦药业成立起一直担任科伦药业董事长。自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彼担任科伦研究院的董事。此外,刘先生目前亦于科伦集团的多家附属公司任职,包括(1)担任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担任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3)担任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码:301301董事长;及(4)担任成都华西临床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

葛均友博士,50岁,于2022年2月获委任为董事,于2023年2月15日重新任命为公司的执行董事。葛博士于2021年2月获委任为公司首席运营官,并于2022年3月获委任为董事及公司总经理。其主要负责公司全局企业与业务战略,以及作出公司重要的业务与营运决策。葛先生亦自2021年12月1日起担任KLUSPHARMA的董事,自2021年11月17日起担任四川科纳斯的执行董事。

王晶翼博士,62岁,于2016年11月获委任为公司董事,于2023年2月15日重新任命为执行董事。王博士曾担任公司总经理,并于2022年3月不再担任总经理。其主要负责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及发展。

上市前融资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中介团队

据LiveReport大数据统计,科伦博泰中介团队共计10家,其中保荐人共计2家,近10家保荐项目数据表现一般;公司律师共计3家,综合项目数据一般。整体而言中介团队历史数据表现一般。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保荐人承销历史业绩

高盛和中信证券近期的保荐破发率分别为37.76%,26.67%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舆情分析

目前通过天眼查查询其运营主体公司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现具有如下风险提示:

1个自身风险中,涉及该公司被起诉的开庭公告;

98个历史风险中,该公司的股东曾因证券虚假,买卖合同,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股权转让纠纷,民间借贷纠纷或其他案由而起诉他人或被起诉。

1个历史风险中,该公司曾因未按规定提交年度报告信息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101个预警提示中,该公司发生了法定代表人,投资人,主要人员,注册资本变更,该公司的股东发生了主要人员变更,注册地址变更,出资情况变更等
整体来看,一家2016年就开始经营的公司,法律诉讼方面属于比较正常的范围,网上并不存在大规模的负面舆情。

近期港股IPO市场情况

据LiveReport大数据,近10家上市新股平均发行市值为95.57亿,最大市值为珍酒李渡,最小市值为怡俊集团控股;平均发行PE为19.07倍,PE处于中上位水平;平均申购人数为5539,平均认购倍数为7.14;平均基石占比为45.96%,近期比例略微回升;

近期港股新股市场表现较差,近10只新股暗盘平均下跌9.48%,首日平均下跌15.2%。中宝新材北森控股珍酒李渡绿竹生物-B等均大跌,由远东宏信分拆而出的宏信建发亦未能幸免。

来源:LiveReport大数据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