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报 宁德时代 vs 亿纬锂能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7喜欢:17

宁德时代是锂电的绝对老大哥,亿纬锂能则是二线电池厂的典型代表,将这两家公司的年报放在一起,会有哪些发现呢?

首先,当期业绩上,两家公司的营收、利润、现金流和市值都几乎差距在10倍左右。但二线的亿纬似乎在搞促销,以牺牲一定当期利润的前提下去追求营收的增长。

这一点在业务对比上异常明显,在可比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上,亿纬锂能的出货量增速是宁德的2倍以上,但单价和毛利率都较低。

对比行业表现,宁德保持行业平均增速,亿纬则大干快上,远高于行业增速去占领市场,尤其是在储能领域,24年公司出货目标规划在50GW以上。

动力电池:

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1,406.1万辆,同比增长33.4%,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705.5GWh,同比增长38.6%。

预计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超过820GWh,同比2023年增长20%

储能电池:

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185GWh,同比增长53%。

预计2023-2027年,全球储能市场新增需求年复合增长率为38.4%,预计2028年新增需求突破1TWh,迈入TWh时代。

产能利用率上,亿纬的产能利用率略高。

宁德的产能:

亿纬的产能:

从在建/总资产占比看,宁德已经过了扩张产能的阶段,业绩考核的增长区间也来到了10%-15%左右,以更保守的态度看待未来的增长。

早在23年宁德和亿纬的半年报中,就指出锂电行业未来观察重点:

1、竞争加剧格局下,锂电公司能否维持产品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水平?

2、锂电新领域的开拓情况?

3、放缓扩产水平以后,有无可能提高利润的分红比例?

这一次,大哥宁德时代就非常有诚意的把利润的50%用于现金分红,按照现价股息率大约是2.5%。制造业,尤其是重资产制造业备受诟病的一点是很容易出现价值陷阱,名义上各式各样的高科技名目,但到头来都是融资的多,分钱的少,一旦技术路线变迁,账面资金无几,厂房待减值的设备一堆。

而亿纬则依然在疯狂扩产的路途中,还有激烈的开拓市场的竞争在等着,远未到提高分红比例的时候。

新市场开拓方面,宁德凭借产品的先进性,尝试将凝聚态电池应用于低空飞行器,也有航船方面应用的报道。亿纬锂能消费电池出身,应用的场景更加多样化,诸如电子雾化器、电动船舶、医疗电池等。

当然,这一块最大的市场还是电动车和储能。

产品差异和研发项目:两家公司在重点产品都是三元锂离子电池和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方型、软包、圆柱均可以制造,但宁德出货以方型电池为主,而亿纬则重点宣传自家的大圆柱。

据宁德交流表示:其他电池厂商选择大圆柱电池技术路径的动机主要是降本,因为圆柱电池标准化程度高,本质上是牺牲能量密度换成本。宁德时代成本控制能力足够强,规模效应更是不用说,没有必要在圆柱电池上发力太多。

亿纬的看法:由于在成本、寿命上的优势,方形电池是目前市场运营车、入门车辆的主流方案。而大圆柱电池具备尺寸标准化、全生命周期尺寸不变化的特征,在性能上也具备快充、低温的优势。

目前的挑战大多不来自于产品指标上的差距,更多还是来自于行业不成熟带来的产品成本偏高,特别是回收价值链。如果综合考虑产品回收价值链,三元电池、特别是以高镍为主的大圆柱产品会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现金流方面,凭借强大的产业链地位,从2018年开始宁德的现金流一直都非常优秀,亿纬的现金流在下半年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能否保持依然是一个未知数。

亿纬的45亿元净利润,包含了政府补助的17亿元。

宁德的467亿元净利润,包含了政府补助的63亿元。

仔细看,亿纬锂能营收的信用标准上也是要打一个问号的,销售现金/收入的比值是近10年的新低,自然是应收账款的增长,占比总资产规模从去年的10%不到,上升至13%。

从上面的比较中,不难发现,从盈利能力到现金流,从客户类型到产业地位,龙头的宁德时代都远胜于二线的电池厂亿纬锂能

甚至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发表观点称,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的两强格局非常显著,且已具备相当的盈利能力,二线企业如果只是卷价格实际上是没有前途的。

基于此,对于锂电行业,选择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到来之前(普遍认为是2030年),可以稳稳拿下新能源时代的增长红利。

而选择亿纬锂能,那就得看能否实现更快的成长、以及明显更低的估值。

宁德时代估值模型:

参考资料:1、2022年公司定增价格228元/股;2、新发布股权激励行权价格112元/股。15%仓位上限。

亿纬锂能估值模型:

参考资料:2023年8月和2024年2月推出回购方案,分别以不低于1.5亿元且不超过3亿元和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的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回购均价48元/股,24年第二轮回购未进行。

创始人刘金成定向增发90亿,成本63元/股。

2023年3月4日,公司曾经发布一份股权激励计划,发布的业绩考核实在有点吓人,完成的可能性不高。如今看,即使是按照实际奖励最低完成值70%算,难度也是相当大的,再一次证明市场分析及公司研究的难度之大,从21年开始,公司提出的员工持股计划和高管增持,按照最新的市价,基本全被深埋,达成业绩激励也难上青天。

但未来如何,也如实记录在这里,管理层大概率会依据市场情况下调考核基准,按照目前70%的业绩估算,意味着2023—2026年间,最低要实现营业收入490亿(实际487)、700亿、1050亿、1400亿。

全部讨论

很详细的分析

04-30 08:49

最怕用静态视角做所谓的分析。
举个例子,储能电池,亿纬在23年下半年单位毛利率比上半年提升了一倍,说明什么?
第一,储能项目中标价格差距不大,行业反映亿纬也没有卷价格,海外项目大家都卖得挺贵。
第二,亿纬锂能的扩产带来了规模效应,边际利润提升很快。可以预见,待荆门60Gwh超级工厂量产后,效率提升成本进一步改善,毛利率有望20%+。(亿纬超级工厂对标宁德3座灯塔工厂。)

04-30 08:26

有什么好比的吗?市值都差这么多

非常好

04-30 12:35

还要考虑一点,新技术迭代方面,宁德是遥遥领先。

04-30 09:2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