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机构投资者》精华干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大多数分析师感到他们必须在习惯上认为相反的价值和成长方法中作出选择。以我们的观点,这两种方法完全是连在一起的,成长性总是计算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成长变量的重要性是完全不能忽视的,它对价值的作用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国内外学者主要将价值投资分为两种策略:价值型投资和成长型投资。价值型投资关注企业的现状和过去,以企业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寻找低市盈率、高股息,以公司的权益、负债等为指标。成长型投资策略是寻找未来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公司,有高的销售率和收益率,生产市场前景广阔的新产品。

哪些行业的上市公司更具有成长性,更有可能成为超级企业呢?如果从行业发展空间看,消费、医药以及IT,这些领域更可能出现极大市值的公司,普通制造业很难进入第三个阶段,因为普通制造业永远有竞争对手,除非使用所谓的“摩尔定律”,不断开发新产品自我淘汰,否则很难形成只有一家赚钱,毛利又高,又没竞争对手的格局。

《战胜机构投资者》完整版电子书下载可以搜 挥剑斩浮云

约翰 聂夫,他就形容自己是低市盈率的射手,他的投资理念即低市盈率投资法,有时也叫反向投资法。他是这种理念的坚定信徒。在选择投资对象时,约翰 聂夫十分注重市盈率的对比分析,所以他选择的股票至少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市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40%;二是年成长率高于7%,他很少买太贵的股票。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主要由三个特点:首先,他持有的基本上是龙头股,其次,他要在大环境比较差的情况下去买,这种时候价格会比较便宜。最后,巴菲特喜欢买能够保持很好的盈利水平的企业,用巴菲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看好的对象都是具有护城河、有行业垄断地位的公司。

兰伯特和巴菲特在投资策略上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投资对象都是市场价值被严重低估、能产生长期利润的公司;以极低的价格买入,保证投资升值;只投资他们非常了解的、成熟的公司,其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但具有高附加值,但绝不投资高科技公司;直接参入公司的运作,影响公司经营和生产;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使投资产生最大的利润和回报上。

股票的股价波动源于两个完全相反的原则:一是必需品原则。意思是说,便宜的时候我应该去买它,贵的时候应该少买,甚至卖了。这种商品在经济学中叫做必需品。其实,不单单是股票,任何资产只要是在低点买,都不会错。

买股票也是这样的。如果从收益的角度来讲,跌的时候买入当然更好。股票下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小跌,比如说一只股票一直涨,想等着回调,哪天股价一回调你就买进了。我认为这种下跌是小境界。另一种下跌的大境界是什么呢?就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全面呈现悲观的时候,或者是某一行业、企业处于悲观的时候。

如果散户投资者可以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在研究好公司基本面的情况下,中长期持有低估值的股票,那么战胜机构投资者,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投资者想学习巴菲特长期持有一家公司,那么商业科学的知识则是必须具备的。因为长期持有的公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销售能持续增长;二是能很好地保护企业的利润率;三是别的企业难以复制其盈利模式。

把握周期类股票主要应抓住行业的拐点,选股并不重要,抓住龙头即可。投资者主要记住以下几点特征:

第一、企业即时的盈利水平比较低,有较低的股价和较低的净利润率,当景气来临时,业绩的弹性比较大。

第二、杠杆要大,即每股销售额要大,这样当毛利率改善时,企业利润的改善会有一个放大的倍数,即弹性更大。

第三、最好是其产能扩张刚刚完成。因为景气来临时,产品会供不应求,所以产能在这个时候是宝贵的资源,销售额增长了,利润自然也会同比例地增长。

一、最好是消费、健康和服务业,能源或资源行业也可以,这些属于完全竞争行业;二、市值规模最好不要太大,但品牌经营的时间要长一些;三、是行业的领袖企业,有诚信经营的良好记录。符合这些标准的股票一般可以称为成长性蓝筹股,也是巴菲特的最爱。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