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七八个月翻倍的投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下午在星巴克,旁听了一个七八个月就能回本的项目。
下午在星巴克,旁听了一个七八个月就能回本的项目。
下午在星巴克,旁听了一个七八个月就能回本的项目。

下午在星巴克,旁听了一个七八个月就能回本的项目。

因为很感慨,于是记录在朋友圈,详细如下:

旁听了一堆中年男女向三位老人推介的赚钱项目:投入1万美金,七八个月就能收回成本。期初,我想提醒老人不要上当受骗,但接着听下去,意识到我的劝说是在自作多情。

老人说,这个模式有点像国外的传销...

老人说,有个朋友,投入某项目,说好持有一年,在美国敲钟上市后就能收回本金和收益,结果美国敲完钟就崩盘了...

老人说,某某的这种模式,如果继续以前的做法,肯定会崩盘...

老人还说,在某个项目上损失了五六十万,拿不回钱,(转向一旁的另一个老人)她玩的早,在这个项目上赚钱了...

......

原来,他们买这些高收益产品,并不全是不懂其中的道道。

只是,谁也抵不住人性中的诱惑!他们认为,只要早点进去守候,后面的人回来接盘抬轿...

于是,在他们的欢谈中,识趣的走开。

哦,这个项目叫洪门becc,每个账户投资上限1万美金,一个手机号或者邮箱,可以注册一个账户,而发展一个新的客户,则可以分成30%(?) ...

然后,想到了公募基金。进一步想到,对于虚拟的理财产品而言,销售的灵魂是什么?

答案是谎言,既要(高收益)又要(安全)。

或者说,看透人性之贪婪,看透投资者心中的欲望,即投资者自己知道难以实现却又渴望得到的幻想,并将这个幻想言之凿凿的表达出来

直白点,就是大讲高收益。

因为在高收益面前,在诱惑之下,很多投资者会有意无意的,自己去选择忽视风险,而去相信低概率的可能性。

芒格说,说服一个人要诉诸利益而非理性,大概也是这个道理。

回到公募基金的宣传中,既往的优秀历史业绩,确实最有效且直击要害的武器,现在有点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多年,公募基金依然在孜孜不倦的发布业绩新闻稿,虽然简单枯燥。

同时,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短期业绩最好的基金,在短期永远是最受追捧的。

讲完了销售的核心,再来聊聊时下公募生态。

实事求是的说,公募基金在投资者中的口碑,似乎并不太好,权益规模十年不增反减。而客观上,公募基金比某些骗人的理财产品好很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

直接原因是无数人亏钱,挨骂的理由是有些基金的净值在1元以下,或者曾经上过高山如今停留在半山腰。

不妨做个假设,如果只是投资者自己波段操作做错,亏钱出局,但是整体上,几乎所有的权益基金的净值,自成立以来就在不断的回落后创新高,那么公募基金的名声还会不好吗?

我想答案是大概率否定的。

有现实为证,净值不断创新高的产品,投资者更多的是后悔自己的操作,而不是骂基金经理。相反,他们反而获得追捧。

大风险有大收益,但是大风险却不会有长期收益。

那么,是不是可以做这种假设,在上述销售之魂的驱使下,有的基金公司有的基金经理,选择了以销售为出发点,基金净值演绎了大起大落的过程,曾经得到了规模但同时也伤害了投资者。

这些没有创新高的基金(以销售为根本出发点),损害了公募的声誉?

第三个想分享的,是时下的大v带货。

2015年时,某平台的朋友便邀请我创建基金组合,最近数月另一平台的朋友亦在讲述这个事情,因为没有想好策略,我一直没有采取行动。

某平台的朋友说,头部大v目前的基金跟投保有量相当可观。

“很多基金公司希望大v能将他们的基金纳入组合,但是大V比较慎重,不会为了眼前利益而损害基金组合的净值。因为组合业绩的漂亮才会带来更可观的规模。”

和直接管理基金的基金经理相比,

大v受到的外部影响更小(领导公司制度等的影响,不可描述原因的影响,是否下岗的业绩考核影响,规模过低的压力等等不一而足),同时享受到的资源支持也会少得多,以及专业能力的差别。

同时,大V当然也希望规模一直都在,这样自己才有收益。这个限制和基金经理一样,都存在,另一个问题是,大v的投资能力,凭什么能好于基金经理,或者说为什么能选到好的基金经理?是运气还是能力,一样难以判断。大v能做的也许是,心里按摩让投资者尽量不要在低位时候割肉。

......未完待续(有人看以后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