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正确,但现在银行几乎不开差额承兑了,那是有敞口的,基本上是足额承兑。贴现对于毛利来说基本忽略,也可以直接付出去当原材料采购款。
如果雪球上都是这样的人多好,专业、客观、有内涵。
先说20年,营收和净利润4季度同比增速加速,快报已经披露了,不再展开。占营收绝大多数比例的汾酒产品线,4季度增速反弹到了40%,全年增速23%,其中青花系列全年增长30%,高于汾酒产品线整体和公司整体。
省外市场占比不断提升,从17年的40%一直攀升到20年的57%,其中20年Q4和21年Q1分别是62%和60%,是汾酒历史上省外市场占比首次突破60%,其中长江以南的核心市场增速都超过了50%。同时我们看到,山西省内市场已经连续2年个位数增长了,考虑到汾酒在省内超过50%的市占率,已经越来越接近市场的天花板,今后的增量必须主要由省外市场贡献了。
另外电商渠道虽然占比很小,不到1%,但增速高达161%。
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了35.09%,这个数字高于贵州茅台和泸州老窖,是汾酒上市以来的第二高,仅次于上一个白酒景气周期的2012年的44.11%。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感叹,白酒真的是最好的生意模式之一,行业第五都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再看21年一季度的业绩,很多朋友就已经瞠目结舌了,营收增速77%,净利润增速78%
汾酒产品线79%,竹叶青配制酒增速150%,这哪里是白酒的增速,简直混进入了医美、电子烟或潮玩这种新消费行业了。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高增速背后的原因,就会发现,这只是山西汾酒在夺回去年初因为疫情而中断的持续高增长趋势。我总结了4个原因:
1、 内生增长部分:即白酒行业的高景气度带来的消费需求,以及汾酒在持续全国化进程中额外获得的高于行业增速的部分(市占率提升+可比增长);
2、 疫情反弹部分:去年上半年尤其是1季度,低端的玻汾和系列酒因为疫情销量受阻,形成了低基数,但到了4季度汾酒产品线的整体增速已经恢复到了40%,需求非常旺盛,21年1季度在低基数的基础上延续这个趋势,增速自然更高;
3、 春节时间差部分:20年春节1月24日开始,需提前备货,而21年为2月中;
4、 新经销商增量部分:持续全国化的过程中,山西汾酒不断扩充经销商规模,20年增加407个经销商,增幅16%,相比20年Q1有增量。1季度又增加了56个经销商,开始为明年的高增长打基础。
这么算下来,去掉第2和3部分,可能1季度的增速不会比21年全年30%的增长目标高太多。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完成的概率很大。
看很多人不懂汾酒财报的这一项,这里单独解释一下。应收款项融资,这是新会计准则下的叫法,原来叫应收票据,这个具体下来可以是银行承兑汇票,也可以是商业承兑汇票。具体翻一下年报就知道汾酒这里全部是银行承兑汇票。
我通俗解释下,就是银行为经销商担保,出具确保6个月后会100%支付的票据,银行承兑汇票是见票即兑的,基本可以等同于现金。三方在这里面都有好处:
1、经销商:银行为其担保,信用好的大经销商保证金存款额度有可能是银行承兑汇票金额的50%一方面是信用的证明,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资金的周转,也可以给客户(这里是汾酒)更高的确定性,如果是应收账款客户很可能不同意。
2、银行:银行也不傻,承兑汇票的出票人经销商是其客户,出票是其服务客户内容的一部分,经销商出票需要存放保证金存款在其银行账户。
3、汾酒:全国化扩张依赖经销商体系,接收承兑汇票更有利于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承兑汇票刚性兑付,几乎没有风险,缺点是有时间期限,之前问询函提到汾酒的银行承兑汇票是12个月,那么提前兑付需要支付手续费,大约等于银行贷款利息。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分红方案看起来不像茅五泸那样直接甩钱,毕竟账面上的货币资金还要继续以销售费用的形式投入到市场上,持续进行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应收票据在山西汾酒的这个白酒周期一直存在,且数额不少,我把它当做是全国化红利下必须付出的代价。
最后做一个判断:汾酒品牌够老资格够知名,清香鼻祖的身份和品牌文化也足够有深度,玻汾在光瓶酒价格带产品力足够强大,可以源源不断为青花系列培养和输送潜在消费者,渠道上有华润的深度合作,人才激励上有聘任制有激励,公司治理上剥离关联交易最彻底。因此,我对山西汾酒完成深度全国化,甚至站稳高端白酒比较有信心,会继续长期持有。
信息披露:本人持有山西汾酒股票。本文不作为投资依据。
@今日话题 $贵州茅台(SH600519)$ $泸州老窖(SZ000568)$
解读正确,但现在银行几乎不开差额承兑了,那是有敞口的,基本上是足额承兑。贴现对于毛利来说基本忽略,也可以直接付出去当原材料采购款。
如果雪球上都是这样的人多好,专业、客观、有内涵。
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了35.09%,这个数字高于贵州茅台和泸州老窖,是汾酒上市以来的第二高,仅次于上一个白酒景气周期的2012年的44.11%。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感叹,白酒真的是最好的生意模式之一,行业第五都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作者:麦记懂王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这个大概就是所谓终端的动销吧?经常吃午间工作餐的两个小馆的前台都有玻汾摆着。口粮市场工薪阶层消费大概也就到这部位了,够深!坐标沈阳。卖的好不好没问。我猜这个应该就是经销商弄过来了吧?
一、财报解读先说20年,营收和净利润4季度同比增速加速,快报已经披露了,不再展开。占营收绝大多数比例的汾酒产品线,4季度增速反弹到了40%,全年增速23%,其中青花系列全年增长30%,高于汾酒产品线整体和公司整体。
省外市场占比不断提升,从17年的40%一直攀升到20年的57%,其中20年Q4和21年Q1分别是62%和60%,是汾酒历史上省外市场占比首次突破60%,其中长江以南的核心市场增速都超过了50%。同时我们看到,山西省内市场已经连续2年个位数增长了,考虑到汾酒在省内超过50%的市占率,已经越来越接近市场的天花板,今后的增量必须主要由省外市场贡献了。
另外电商渠道虽然占比很小,不到1%,但增速高达161%。
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了35.09%,这个数字高于贵州茅台和泸州老窖,是汾酒上市以来的第二高,仅次于上一个白酒景气周期的2012年的44.11%。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感叹,白酒真的是最好的生意模式之一,行业第五都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再看21年一季度的业绩,很多朋友就已经瞠目结舌了,营收增速77%,净利润增速78%
汾酒产品线79%,竹叶青配制酒增速150%,这哪里是白酒的增速,简直混进入了医美、电子烟或潮玩这种新消费行业了。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高增速背后的原因,就会发现,这只是山西汾酒在夺回去年初因为疫情而中断的持续高增长趋势。我总结了4个原因:
作者:麦记懂王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