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中最重要的那些事

(5月10日直播要点回顾:网友交流专场,回答网友提出的一些问题)

在回答朋友们提出的问题之前,简单讲一讲我回答这些问题的前提和逻辑。

首先一个是基于价值投资的逻辑,因为懒人养基就是一个价值投资的践行者。

如果基于趋势投资,那么问题的答案可能正好是反过来的。

基于这一基础逻辑,我还想强调两点:

一、投资之外赚到足够多的本金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足够多的本金才有了进行投资的基础。

很多普通投资者搞错了逻辑和顺序,到资本市场赚取本金,因此定的投资目标非常激进、不现实,往往也就成为被割的韭菜。

资本市场之外我们赚取的是主动收入,来资本市场是奔着被动收入来的,本质上只能实现锦上添花的目的。

但如果投资时间足够长,财富也可以实现大幅增长甚至跨越。

二、看好的基金跌得多愿买、敢买

大部分人买基金的方法存在根本错误,在表现最好的时候才觉得这基金好,这基金经理牛X,这时候买,实际上就是追涨。

我们仔细捋捋,是不是要买得便宜才能赚钱?

基金下跌的时候都嫌烂,这就导致了低位的时候都没买到筹码。

都买在高位了,最后凭什么赚钱?

基金涨得好的时候追涨,跌的时候割肉。这是凭直觉做投资,而不是靠理性投资,不亏钱才怪。

本来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但最后都归结到市场和基金经理身上,觉得市场和基金经理错得离谱。无非还是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已。

自我逻辑如此矛盾,也不知道平时怎么维持身心健康不崩溃的。

【回答网友问题】

1、想投资几大国有银行,准备占总仓位的三分之一左右,长期持有享受分红。可不可行?

目前几大行从低位平均涨上来30%左右。

这波行情受益于自上而下对“中特估”的推动,行情基础是“中特估”普遍具有低估值、高股息、业务稳健的特征。

目前的情形是,整个银行板块无论从PB、PE来看估值都还比较低,另外中特估相关的ETF最近将要发行,后面还将有承接资金。

我的判断是,中特估行情大概率还没走完。能走到什么程度不知道。

中国银行为例,2014-2015年那波行情涨幅超过150%。

怕就怕这位朋友不是真的想持有享受分红。涨起来了才觉得好,等调整的时候又慌得不行。

这样还是难赚钱。

2、如何解决我的最大烦恼:单个主动基金每年业绩不稳定且经常有基金经理离职,很难长期持有

单个主动基金怎么选确定性都不够。

摊大饼,从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角度多买几只基金,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波动仍然不可避免。

因为权益基金最大的特点是较高收益和较高波动。

平抑波动的问题,最好在大类资产(股、债、商品)间做好配置。但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滑波动。

3、如何通过行业指数估值,选择合适的ETF?

单纯依靠估值很难作为我们选择行业ETF的依据。

因为估值是相对静态的,而行业盈利是有周期变动的。

比如,盈利很好的时候,估值就很低,这时候也许是行情高点;盈利变差的时候,估值就很高,也许是行情低点。

所以我的观点是,除非对行业有深入的研究,否则不要单独投资行业主题基金,尤其不要重仓投资。

4、老师,我现在持有的基金当中,重仓的都是以前的名基金经理的基金,而且都是亏损在百分之二三十左右。看好的基金买的比较少。由于增量资金又不多,不知道该补仓亏损重的还是买现在看好的?

我从三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1)看好的基金,是因为最近涨得比较好,而且想做长期投资。我觉得这个“好”应该打个问号。因为从近一两年的市场行情来看,涨得好的几乎都缺乏持续性,逢低慢慢布局、潜伏等风口来可能是更好的方法。

(2)如何做选择在于你自己能不能把投资当成一个整体,也就是忘记每一只单个基金的持仓成本,只计算整体持仓盈亏。

这样的话,你就不会考虑哪个亏得多就买哪个(通常是买入时机不对),急于补仓摊低成本(这个可能使相关基金持仓占比越来越高,不利于持有体验)。而是可以选择最看好哪个就买哪个。

(3)通常情况下,我们判断的好与坏,拉长时间来看也许可能差不多。所以我的思路是均衡配置,自己持有的基金都应该逢低补仓。

5、如何不断翻石头找出中生代经理?公募基金是否能有值得长期持仓不动的经理?

提前翻石头很难找到那种值得长期持仓不动的基金经理。

等我们用后视镜发现这种极少数的基金经理时,可能已经晚了,要么规模很大,要么业绩很好准备跳槽了。

其实,所谓长期业绩稳定的基金经理,更大程度上可能还是运气使然。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基金经理样本足够大,所以总能选出看起来长期表现较为稳定的基金经理。

但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呢?不知道。

所以我的思路是,看好的基金经理,落后的时候买。

需要注意提,如果不同的基金经理,同一段时间都较为落后,那么他们的持仓和投资风格可能会比较接近,不利于分散投资。这时最好分析一下他们的持仓结构和风格会不会比较接近,如果比较接近就应该适当取舍,要么保留其一,要么总体上降低持仓结构和风格接近的几只基金的总的投资占比。

6、我在基金投资中,遇到的最大的困扰如下:

1)、定投指数基金,如何控制仓位?

2)、定投指数基金,如何判断是否该止盈了?以及如何止盈?

3)、资金量小,(几万元)最多投资几只指数基金?没有增量资金的情况下,留多少资金做为补仓资金合适?

这个朋友提的问题,涉及到一个完整的投资规划的问题。

(1)首先你这些钱必须是最近3-5年,甚至更长时间都用不到的钱,你才能用来投资权益类的基金。如果近期需要用到,最好放货币基金或者短债基金。

(2)在长期不用这个前提下,当前的市场环境我认为以半年到一年(6-12个月)作为定投周期应该是差不多了。这样的话就可以把资金分成6-12份,每个月固定的时间买入一份,直到买完。

(3)止盈方法有很多种。估值、市场情绪、目标收益率止盈其实都可以。哪一种止盈方法都没办法买在高点,然后再等下跌的时候逐步买在低点。

我通常的办法是市场情绪不是特别高涨一般忍住不卖。

也可以年化收益率达到20%或者持有几年翻番后止盈利润部分,本金一直留在市场里。

(4)投资指数基金从市值层面应该总体均衡配置,比如沪深300中证500科创创业50中证1000

当然这个均衡配置可以有好几种配置方案,比如都用策略指数,红利+质量成长+创成长

还有行业主题指数的配置方案。

时间关系,没办法一一展开。我月底出版的新书《基金投资全攻略》有相关章节专门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每个指数选一只跟踪基金就行。

(5)我觉得如果是闲钱,看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在做资金规划的时候可以留20-50%左右做补仓用。

7、不晓得投顾、fof、自己做基金组合,哪个更合适自己? 它们仨未来发展会如何,业绩、波动、规模、格局等对比?

哪种方式做基金投资,取决于自己的投资基金的精力和能力。

(1)、FOF本质上仍然是标准化的基金产品,只不过它的持仓由股票、债券、商品等变成了基金。

基金投顾,既是投、又是顾,而且更多还是“顾”。它的本质是一整套基金投资方案,FOF具备的特征基金投顾基本上都能覆盖,还多了完整的顾问服务。

FOF和基金投顾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需要额外增加管理费或投顾服务费,适合基金小白或没有时间精力自建并管理自己基金组合的投资者。

(2)、自己构建基金组合是一种DIY行为,需要投资者有自己的投资体系,对各类基金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自己构建基金组合最大的好处是,有自己的逻辑,对子基金也有较为充分的了解,更有信心长期持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适时调仓。

(3)、从主动管理的角度,其实无论是FOF还是基金投顾,只选一只或一家进行投资,确定性仍然是不够的,或者说,至少我们是不放心的。

从这个角度看,FOF或者基金投顾仍然需要通过组合的方式分散风险。

因此,真正想做好投资的朋友,自己构建基金组合几乎是必选项,算是一种投资进阶。

8、请教一个问题,想开始定投一个主动基金,选一个1到3年都表现不错的基金,会不会买在高点?但是如果基金经理调仓转换有可能未来也不会有大的回徹,如何找到买入点呢?

如果1到3年都表现不错,大概率可能会买在相对高点。

因为不管这只基金是选股为主也好,轮动也好,好了三年了,想要继续好下去的概率是可能变小的。

如果基金经理轮动做得比较好,胜率也很高,那不需要择时,因为啥时候买都对。

但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因为古今中外,没有“永远的神”。

你可以看看所有权益型基金经理中,连续几年表现比较好的,好像只有华商的周海栋,还有一个金元顺安的缪纬斌。

周海栋管理的华商新趋势2017年的同类排名也曾掉到了50%之后。

金元顺安元启这只基金2019年只有13.55%的收益率,也落在了50%之后。

你对它们的期望值很高,但在它们表现不好的那个时候你是拿不住的。

9、都说长期国债收益率高才有买债基的意义。那日本这种基本上长期零利率的国家,有债基吗?它的收益怎么样?

我们看日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2016年的部分时间,2018-2019-2020年初的这段时间出现了持续的负利率,但其他时间的绝大部分时间还是正收益率。

日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2016年以来都在0.5%以下运行,2020年以来大部分时间在0.2-0.5%之间运行。

同样的时段,企业债的收益肯定比国债高,因为它有信用风险。

债券(基金)长期收益看票息,短期收益看利率走势。长期总体回报与票息(国债和企业债)差不多。

如果利率形成上升趋势,那么短期收益率看跌;而利率形成下跌趋势,则短期收益率看涨。

如果债基收益率过低的情况下,有一种做固收的中性对冲基金可以作为一个替代选择。

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ETF星推官 

本文由 懒人养基 首发,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欢迎朋友们转发朋友圈。

更多往期精华文章请点击:

【懒人养基雪球专栏文章目录】

雪球转发:3回复:6喜欢:11

全部评论

HLHuang105-23 13:15

感谢回答

懒人养基05-23 09:26

创50和创成长选一个就可以了

HLHuang105-22 19:55

请教下,科创50、创业50和创成长这3个指数基金,只要低估就可以定投吗?

子龙来也202205-12 16:07

看看

万事笑哈哈05-12 10:32

这个难度和玩股票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