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的思路基本和老哥一致。
我们个人投资者要做大领导负责指定战略,何时发动战争,何时退出。
让下面的干部去负责制定具体计划和实际操作。
把控好负责的人选即可。不要求选到最好的人才,排除掉差的和一般的,留下的是大概率长期优秀的。
当我们看到一个行业主题基金近几年赚了很多很多的钱而心生羡慕时(比如白酒400%,新能源车200%),其实这个超高的收益率与我们绝大部分投资者是没有关系的,因为我们没办法完整地赚到它们的全部收益或者大部分收益。但是如果你持有几只优秀的主动基金,它们这几年在不同时间段大概率都配置了茅台、五粮液和宁德时代,实际上我们还是赚到了这些行业成长的钱的一部分,而应付波动和调仓这样的事就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去了。
当然有的时候我也会思考,全仓投资行业主题基金与全仓全市场配置的主动基金到底哪个收益会更高?短期的爆发力肯定行业主题基金更好,波动也肯定更大;但时间拉长了就不一定了,因为我们不一定有那么好的命,在白酒或新能源车最低的时候拿到筹码,又在行业景气高点退出。但选股能力优秀的主动基金经理是有可能拿到它们相当部分涨幅的,只是他们做的是行业均衡配置,他们在每个行业上获得的绝对收益幅度小得多而已,但是如果他们在不同时间段把大部分行业的涨幅都拿到了,最后的总收益就不会差。
如果一只基金近两年的涨幅分别是100%和-30%,而另一只基金近两年涨幅都是20%,你选哪个?,你肯定会不假思索地说肯定第一只啊!虽然波动大,但它涨幅高啊。但仔细一算,第一只基金第一年涨100%,净值变为2,第二年下跌30%,净值是1.40;而第二只基金第一年上涨20%,净值变为1.20,第二年再上涨20%,净值就变成了1.44!虽然这样的类比不一定很准确,但第一只基金确实更像行业主题基金,而第二只则更像是均衡配置的优秀主动基金。
有一种观点认为行业主题基金因为便于估值,所以更容易投资;主动基金则不然。事实怎么样呢?估值这种事情在大部分时间段会失真,比如消费行业,之前很多年大家都觉得它是成熟行业,成长有限,所以20倍左右PE估值是它的常态;但是当GDP从两位数降到个位数,大家又发现消费行业的成长性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于是市场给出了50倍左右的PE估值(其实行业成长性前后变化不大)。面对现在的新能源等新兴行业,只看高景气不需看估值的理论又出来了,你到底信哪个?因此在我看来,行业主题基金投资更难。
所以我的解决办法是以投资全市场风格的优秀主动基金为主,行业主题基金一般只占全部可投资总额的10-20%,采取左侧布局,目标收益率止盈,只赚我能力圈范围的钱。当然极少数时候,当市场不需要估值,也就是行情完全交由市场情绪主导时,我也会尝试我并不擅长的技术分析,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但最高点下破5-10%(这个点位随意,只是作为一个纪律)必须退出。
在我的投资认知里,主要投资全市场配置的优秀主动基金,行业主题基金参与不参与,最后的投资结果差别是不大的。但参与行业主题基金的投资会使投资过程更有挑战和趣味,有时也会让自己有点小小的成就感。
#基金创作者激励计划#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今日话题 $有色金属ETF(SH512400)$ $中欧股票全明星(CSI1066)$ $新能源汽车ETF(SH516390)$
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本文由公众号懒人养基发布,版权归作者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欢迎朋友们转发朋友圈。
《“喝高”了的的坤哥还能投吗?兼谈我选择主动基金的几个原则》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对您有用,请顺手点个赞和在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现在的思路基本和老哥一致。
我们个人投资者要做大领导负责指定战略,何时发动战争,何时退出。
让下面的干部去负责制定具体计划和实际操作。
把控好负责的人选即可。不要求选到最好的人才,排除掉差的和一般的,留下的是大概率长期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