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有需要,我就上去做,在一个位置上做一天,就要尽好这个位置的职责与义务,作为一名速记员,也是要有职业素养的
今年听了很多光伏公司的电话会、交流会、说明会,整体的感觉隆基的管理层,跟友商比真的是云泥之别。
我突然有点理解,芒格推荐巴菲特买入$比亚迪(SZ002594)$ 的原因。只要有王传福这个人存在,比亚迪这种公司一飞冲天只是时间问题,我们不需要操心这个公司是干什么,怎么做的,因为总有一天,这个(帮)人会带领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越过沟坎攀上高峰。而我们投资者需要做的就是在合适的时候买入,然后等待。
其中比较印象深刻的是几个回答:
第一个是钟总说的“有时候我们提到一个事情很简单,但是能不能坚持一个原则是非常难的。比如说机会和等待”。然后举了去年新电池的案例来说明。这里面透露出来的做事原则令人钦佩。隆基有很多广为人知的原则,比如"不领先不扩产”,比如说坚持做对的事情。这几年隆基为了坚持这些对的事情,放弃了快速上电池产能,也不像某些友商搞所谓的大硅片。在市场上产生无数的传闻和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是公司还是坚持做这种对公司长久发展有利的正确的事情,令人放心。
第二个是李总补充的关于自动化的观点。这种认识应该和我原来所做的行业很相近。认为自动化越高越好只是书生之见,过度的自动化甚至可能是灾难(参考Tesla Model3量产之初遭遇的灾难)。自动化是为了更好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生产,而不是炫技和骗取融资。
第三个是钟总李总对很多问题的回答和思考,可能需要有真正实业管理经验的人才能够理解,这些回答必定不是临场发挥的,这些问题他们真的内部讨论过才可能如此回答。我们所担心的思考的问题,他们都思考讨论过。作为委托人,我们应该对这样的受托人(管理层)抱以绝对的信心。
很多不了解隆基的人,认为隆基的崛起是因为赌对了单晶路线。对此,我只能说,呵呵,你那么能咋没赌对呢,赌对了你咋没上产能呢,你咋没把成本做下来呢,你咋没有市场份额呢?
谢谢分享!信息量很大,管理层很优秀!很欣赏下面这句话。。。
—————
我们有了更好的方案,所以这种时候我们宁愿等待。等待意味着会失去很多,企业在关键的问题上,是去抓机会,还是构筑长期的持续的竞争力,在这些问题的选择上,每家企业是不一样的。
一个电池路线,从立项开始,研发,投资中试线,确定工艺详情,改进工艺,确定扩产计划,投资盖厂房,大规模扩产产线,产能爬坡,满产,至少需要2年的物理时间,2年都已经算快了,很多企业,其营收和研发是不足以支撑多条路线同时研发的,所以多数小企业都是押宝,重点研究一个路线,成了就天天夜总会,败了就彻底掉队,所以技术路线的保密,就是为了防止自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多年的技术路线,被人直接抄袭过去摘了桃子。技术路线都不清楚,想抄就别想了。技术路线保持的优势越长,后续获得超额利润的时间就越长,技术路线扩散,会导致竞争者越来越多,与竞争者相对差距逐步缩小,典型的例子就是硅片技术和PERC电池技术。严格的保密之下,内行人也不会知道新技术具体情况,都靠猜,这里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隆基说要建topcon,行业冒出来一大堆做topcon的,然后隆基转头去做IBC,近期冒出来一大堆说自己有IBC电池技术储备,准备上IBC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