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今年6月问公司董秘的问题,未获答复。仁兄有兴趣研究一下,:“2019年1月,公司划拨了约一半的装机容量到北京国电。自己留的一半2019年税前利润是85亿(税后约63.8亿),对应390亿的净资产,ROE16.4%。但应占2019年北京国电的税后利润才2亿多,对应274亿的净资产,ROE不到1%。电力企业2019年的利润都大幅改善。而神华发电资产合并利润竟然少了10几亿!原因是北京国电的资产太差,拖累了神华那一部分的利润呢?还是到了国电以后管理效率下降?
估值
估值方面,考虑到2020年情况实在太过特殊,而且估值并非看一两年情况,因此我们下面的估值更多采用2019年及之前的情况来推测假设并进行估值。
从四大业务来看,抵销前 煤:电:运输:化工 比例为54:15:30:1 ,抵销后大概变为 70 :21: 3 :2,所以实际上,可以理解为运输业务的业绩大部分为自己内部消化了,整体来看,运输业务就不怎么赚钱了,而煤始终是占最大比例的业务,电次之,因此在投资神华中,最需要关注的就是这两大块业务。
煤炭业务方面,截至2020上半年,中国标准下本集团的煤炭保有资源量298亿吨、煤炭保有可采储量145.6亿吨,JORC标准下煤炭可售储量78.8亿吨,煤炭资源储量稳居上市公司首位,神华的煤炭产量大概是全国煤炭产量的8%。
目前,公司拥有五大煤炭矿区,其中神东矿区和准格尔矿区(分布在内蒙古和陕西两大产煤省交界处)煤炭产量占比达到 82.73%,资源储量占比达到 65.44%。
公司煤炭资源禀赋优异,神东矿区生产的煤炭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特低灰、特低磷、特低硫、中高发热值),是优质的动力、化工和冶金用煤。
公司的煤分为自产煤和外购煤,外购煤赚的是买卖价差,大部分为月度长协,在2018年,其吨煤赚差价大概30元/吨,大概毛利50亿,悲观假设差价跌一半,15元/吨,则毛利25亿,估计净利都有20亿以上,而保守假设量能有3%的增速,则外购煤部分估值220亿。
自产煤则主要是产销量、煤价和单位产煤成本,公司的产销基本一致,产能是个问题。公司2019年产量2.8亿吨,产能3.35亿吨,这其中有各种原因影响了一些矿的开采(比如审批、安全检查等),导致一些产能未能释放,而未来几年,根据统计,哈尔乌素(3500 万吨)、宝日希勒(3500万吨)、黑岱沟(3400万吨)、胜利一号(2800万吨)产能限制因素逐步解除,产能爬坡释放增量;另外当前的重点是设计产能超过6000万吨的新街台矿区当前还在建设,未来产能将超过4亿吨。保守估计,未来五年产销量将比2019年增长20%以上,复合增长4%。
但价方面,由于影响因素实在太多,因此我们只是考虑在不同情况下(极度悲观,正常)测算业绩影响。从过去煤价来看,现货价(以环渤海5500大卡为准)在2015年之时,极端地跌至370元/吨,但在此后供给侧改革后,而且在经济没什么特别大的冲突的情况下,预计很难再跌到那样的价格,反倒是今年4、5月份,疫情影响之下跌破红线470,这是对整个煤炭行业的一次压力测试。
但是,由于神华的年度长协:月度长协:现货 比例大概为45 :35 :20,而长协价由于是有基准和浮动两部分(有相应的计算公式),因此受现货价影响并不算大,结合2018 和2019年的数据为例,市场现货价同比跌9.2%的情况下,神华的现货价仅跌6.1%,而综合煤价更是只跌了1%不到,实际上,测算一下的话,可知月度和年度长协对市场煤现货价的弹性仅有66%和1%左右,因此如果极端情况下,市场现货价下跌至450的极端情况,以580为基数标准,即同比下跌20%的话,假设是未来五年平均下跌,而后一直维持450.
那么从量、价来看的话,两者几乎相互抵消。
吨煤成本方面,煤炭行业折旧、人工占比较多,而其中的人工是刚性增长的,预计未来以3%的速度增长。结合上面所说的,则毛利未来五年每年减少3%。
自产煤部分,以250亿净利润为基数,按上面所述思路进行折现估算后,该部分价值在2000亿左右。
而如果考虑正常煤价水平,维持在535左右的话,那么该部分合理估值为2300亿以上。
发电业务方面,看一下公司的电厂分布,其装机容量有61%是在河北,广东,江浙等缺电省份,而之所以不直接在坑口发电后东输,主要还是与国家批复建设的电厂所处的位置有关。
我国共有19个省市发电量无法满足自身用电需求,需要从省外调入电量,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地区。相反,山西、陕西、内蒙、贵州等煤炭富集区和云南、四川、湖北等水电资源丰富区的发电量超过本省用电需求,属于电力盈余省份。
公司的发电设备利用率位居行业第一。主要是由于公司多数燃煤机组位于我国火力发电大省、地理位置优越,而且机组技改升级后,技术水平先进、平均单机容量大,因此公司发电设备利用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公司平均利用小时数4585小时,比行业平均高169小时,2018年平均利用小时数高达4877小时,行业平均为4361小时,在上市公司中位居榜首。
这部分估值也是考虑售电量和电价,而成本方面,主要变动成本来自于燃煤成本(一般70%左右),但公司的燃煤大部分来自自己开采的煤,因此燃料成本因素不那么重要。
电价方面,最新政策是实行“标杆价+浮动”(基准价按当地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确定,浮动范围为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表面上是市场化,但能源受国家干预的程度,目前来看,还是非常强,更多还是从全局平衡考虑,比如用电户受用电成本影响太大之时,降电价的压力就会随之而来,而如果电厂利润不行,那对煤价的压制或者电价的上提,可能又会随之放开,我们更多应该跟踪相关新政策动向看对电厂利弊,在当前阶段,我们认为目前状态是合理的。
实际上,未来的电价升降皆有可能,悲观看,如果新增市场电平均降价5%,对神华影响如何?
首先,神华的电20%是自己内部用,另外目前已有30%左右的市场电比例,如果按行业比例看,20%的居民用电等优先用电是不入市的,则只有30%左右的入市空间,如果降5%,则整体电价降1.5%,粗略测算利润水平下降5亿以内,影响不大。
售电量方面,主要还是看社会用电需求及火电未来的“存在感”,我们参照美国的电力行业发展历史来看,实际上未来的20年,我国非常类似于美国的70-90年代,社会用电需求会进入稳定增长期(3-5%的增长率),而且火电(燃煤加燃气)的占比会逐步缩小,直至一个稳定期。
美国现在处于稳定期后,火电占比仍有60%以上,未来除非有大的技术突破(如低成本储能),否则火电有其不可替代的稳定性,我国目前有70%的火电,未来预计会受到风电光伏的挤占至60%左右,但总用电量在增长的情况下,火电的发电量依然比目前多。
因此我们假定未来的火电发电量与目前的水平一致,理想状态下,神华的售电量至少能保持目前的水平。
按上面的量价和成本分析,大概测算的话,按10%的折现率,电力部分的估值悲观情况下900亿以上。
铁路港口等运输业务板块,主要是要看能否赚更多外部的钱,其实神华的一些运输路线,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垄断性,价值很高,但我只简单假设随着经济增长,吞吐、承载量增长,假设与GDP一致,未来能保持3%的永续增长,按10%折现,估值大概300亿。
当然公司还有一些其他零碎业务,这里不再考虑,按上面的几部分估值加总来看,煤价是影响公司估值最核心的因素,在悲观情况下,我们认为公司的保守估值为3400亿左右(对应H股20.3HKD),在合理煤价下,我们认为公司的估值为3700亿(对应H股22HKD)。
推荐阅读
首发于公众号:知常容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文章中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不构成对证券的推介,投资者因依赖上述资讯进行投资决策,需自行承担相应风险
@今日话题 @徒步三萬里 @雪球私募 $中国神华(SH601088)$ $陕西煤业(SH601225)$ $露天煤业(SZ002128)$
这是我今年6月问公司董秘的问题,未获答复。仁兄有兴趣研究一下,:“2019年1月,公司划拨了约一半的装机容量到北京国电。自己留的一半2019年税前利润是85亿(税后约63.8亿),对应390亿的净资产,ROE16.4%。但应占2019年北京国电的税后利润才2亿多,对应274亿的净资产,ROE不到1%。电力企业2019年的利润都大幅改善。而神华发电资产合并利润竟然少了10几亿!原因是北京国电的资产太差,拖累了神华那一部分的利润呢?还是到了国电以后管理效率下降?
新目录税率优惠延续,鼓励类产业放宽收入比,提高门槛。《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2021年1月18日发布、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结合2020年4月出台的《关于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2020]23号),明确2021.1.1~2030.12.31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与2011.1.1~2020.12.31期间优惠税率的无缝衔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再次提出陕蒙甘宁新五省 “300 万吨/年及以上(焦煤 150 万吨/年及以上)安全高效煤矿(含矿井、露天)建设与生产,安全高产高效采煤技术开发利用”的要求可享受优惠税率,且较《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11年本)》中“120 万吨/年及以上高产高效煤矿(含矿井、露天)、高效选煤厂建设”有明显提升,优惠税率更加支持拥有较大产能的煤炭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