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冬:外贸与内需之间的平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在近十年中国真正成为世界经济舞台重要成员之前。美欧日韩台协作,服务换货物的贸易体系,给我们造成了一些错觉,在一些人看来:
1、美欧一流发达世界70-80%的GDP是服务业,是“虚拟经济”,是“互相”撑起来的经济数据,是“理个发20欧”撑起来的美丽泡沫。金融+信息服务业是人均4万美元以上地区的终极要义。
2、日韩台,特别是韩台,货物贸易出口相对于GDP极高的比重(产值/增加值,只用于计算比值,不表示物理含义),扶持少数几个能全球贸易的制造业产业(汽车、芯片、面板、造船等),是“东亚奇迹”的奥秘。
而实际上,对于大国而言,占国民经济比重最大的、真正体现发达世界和发展中世界生活水平差距的,既不是金字塔尖的高端服务业,也不是少数几个能广泛进行全球贸易的工业门类。
而是住房的面积和质量、人均生活能源消耗、人均中高端食物占有、人均中高端工业品占有、日常通勤道路、日常接触到的科教文卫资源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需”。
这些东西的背后是工农业科技水平、对能源资源的利用能力和效率、历史上依靠先发工业化获得的财富积累、以及持续数代人的教育的迭代。
把欧盟看成一个整体,忽略掉欧盟内部货物流动的“进出口”数据,欧盟的出口/GDP只有9%,美国只有7%,日本15%左右。韩国达到35%,台湾地区达到45%——只有中小经济体才会极度依赖外贸。
中国大陆的这一数字在10年前达到巅峰——出口/GDP达到30%左右,2017年降低到18%。
2014年~2017年,中国的进出口先降后升,大体上横盘不动,产值高增加值低的出口加工贸易大量转移到东南亚和南亚,而一般贸易还在增长,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一些新兴的出口加工大国,如越南,出口/GDP达到100%+,类似珠三角和苏南十年前的景象。
改开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们会有意无意的过于看重外贸的作用、各地政府也过于看重外资、外贸相关的各类KPI。
这样的想法在一二十年前是没有问题的,就如同现在的越南、印度一样,非常渴望外企投资,非常渴望吸纳加工贸易。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我们能生产许多顶级的标准化工业品,比如在电子产业链上日益占据全球主导地位。我们还能生产占据全球非常大份额的服装、玩具、家具、箱包...欧美群众日常使用的大量高标准消费品都是中国制造。
然后许多人、许多地区会觉得我们的工业化做得差不多了,产能过剩了,想要进一步增长就需要“新动能”,需要IT、需要金融、需要高端服务业。
这几年大家慢慢发现,一方面,低水平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快速撤出,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日益降低,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地区都没有求来所谓的“新动能”,经济增长前景堪忧。贸易战一来,大家噤若寒蝉,找不到出路。
而另外一边,占据国民经济大部分比重的“内需”,因为各种原因也困难重重:
1、城市土地紧箍咒、房价高企、人均居住空间狭小、缺乏生育和消费的空间和能力。
2、除部分标准工业品外,许多类别的国产商品、国产服务的质量提升速度赶不上人们的预期。海外代购、进口食品、出境旅游、出境留学——中高端消费品逆差、服务贸易逆差,正在逐渐吞噬掉我们的标准工业品顺差。
在全球品牌价值排行里占据前列的,主要就是高端服务业+标准工业品(互联网、金融、快消、消费电子、汽车)...
这些类别的产业好衡量、好量化、好KPI化,看的见摸得着,各地都想要、各地都想发展,却不愿沉下心来,去关注那些不容易衡量的”内需“的提升。
如此前一些文章所论述的,许多关键性的制度还在制约这些占大头的内需的提升。
市场化深入一些,各要素更加便捷地流动起来:
房子供给多一些、地方保护少一些、小地方垃圾房开的市占率低一些、大面积高品质住房充分一些、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跟随人口向上流动、市场监管严格一些、非出口非标准国产商品的质量更高一些、执法公平严格、不文明现象少一些......
更多的让良币驱逐劣币、让人们住得宽敞、敢生二胎、更多地买国货、更多的在国内旅游、愈发干净文明有序...形成一个正循环。
总的来说,外贸是很重要,但也不要看得太重,我们2017年的出口额只相当于2013年的出口额,中间几年还长期低于2013年的水平。
任何大国想要再上一层楼,最主要的都是自己能否在工业、科技、以及整体社会环境上能否正循环起来,而不取决于外力。
应对贸易战的最好方式,还是破除对内需的各种束缚,需要的是更深化的改革。

原文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