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老牌CT厂商东软医疗冲刺科创板,去年营收原地踏步,净利腰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日,东软医疗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了科创板IPO招股书且获受理。若顺利通过,东软医疗将成为在科创板上市的第一支国产大型高端医疗设备股。

值得注意注意的是,东软医疗在1997年研发出第一台国产CT,至今仍保持着国产CT销售额第一。

不过,此次东软医疗冲刺科创板,过往2019年的财报数据不算亮眼,业绩下滑,净利润腰斩。

-01-CT占比国产第一,去年销售原地踏步

天眼查数据显示,东软医疗成立于1998年,董事长为刘积仁,经营范围为CT机、超声设备、X线机、磁共振设备等。


据了解,东软医疗主要从事大型医学诊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解决方案与服务。主要由四块业务组成:数字化医学诊疗设备、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MDaaS解决方案、设备服务与培训。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四大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65.65%、25.43%、4.49%、4.43%。可以看出数字化医学诊疗设备为主要营收来源,2017年-2019该业务占比分别为75.45%、72.27%、65.65%,其中又以CT为主要构成内容,占比分别为48.04%、51.88%、43.24%。

从东软医疗的营收构成来看,国产CT机依然是其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2019年,公司CT系列销售量527台,较2018年535台销量减少了8台。从产销率来看,东软医疗于2019年CT产销率下降较为明显。其产量(物理台辆)为550台,较2018年的514台增长了36台;销量却从535台降到527台。因此产销率从2018年的104.09%降为2019年95.82%。

这也导致东软医疗的存货也出现较大增幅。其2019年末较2018年同期增加了9849万元的存货,增幅为13.69%。

东软医疗解释称,系原材料、在产品及库存商品增加所致。而销量不佳系产品销售结构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是销量减少,另一方面平均售价也在降低,CT系列2018年平均单价为185.15万元降至2019年的156.47万元。在US系列产品也存在量价齐跌的情况。

这是东软医疗在2019年的销售额原地踏步的原因之一,2019年公司营收19.25亿元,而2018年为19.26亿元,几乎持平。

-02-去年利润腰斩,政府补助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

从财务数据看,2017年-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4.45亿元、19.26亿元、19.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0.31万元、1.70亿元、8827.75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167.67万元、8276.06万元、3512.86万元。

2019年,公司业绩整体有所下滑,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47.99%、57.55%。公司称,主要系毛利率下降、期间费用上升综合所致。


2017年-2019年,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含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金额分别为7727.65 万元、8071.42万元和4670.47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13.48%、40.76%和50.88%,公司如果未来不再持续获得政府补助,将对公司业绩形成较大影响。

-03-内外竞争压力大

曾经打造第一台国产CT的厂商也面临着内外竞争的压力,2019年东软医疗在产品上的降价或许是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竞争格局上,尤其是东软医疗的核心产品CT的市场份额上,在国产品牌中,东软医疗以2573台CT设备保有量、10.4%的保有量占比位列国产品牌第一,但与排名第二的国产品牌联影医疗的差距在缩小,尤其是在超高端产品领域,联影医疗已通过自主研发推出了640层超高端CT。

而在国际医疗巨头的竞争中,GE、西门子飞利浦三大跨国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0.0%、23.5%、12.8%,占领了超过了六成的市场份额。


招股书显示,东软医疗此次拟募集使用资金总额9.65亿元,所募集资金的78.65%用于核心产品、技术部件的创新研发;剩余部分则是用于营销网络、品牌与培训体系的建设,包括海外营销网络建设、全球化品牌的建设。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报告,2019年,CT市场总销售量达到3825台,总规模达116亿元。预计到2024年,中国CT设备整体销量将达到6168台,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72亿元人民币。

可以说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东软医疗能否在竞争中抓住增量市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