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浮生记 从明星甲到路人乙 周斌全丢失了什么?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3喜欢:1

导读

谁是最嚣张的人,这个网调问题,竟让明星上了热榜。想来也不奇怪,明星耍大牌似乎已司空见惯。座驾百万豪车,出门8个助理,所到之处粉丝蜂拥。试问,谁能不飘?问题在于,红线尺度不可触碰,否则坠落只在毫厘。例如,曾轶可的机场骂人事件,让其瞬间凉凉。

类似尴尬,在资本市场有更深刻表现。多少光鲜亮丽、高不可攀的明星股,瞬间击破价值外衣、变成了路人甲。

例如涪陵榨菜,在投资者、机构追捧下进入涨价怪圈,产品多元化受阻、迷恋经验打法、业绩下滑最终迎来股价大跌的滑铁卢。会沦为消费者、投资者的弃子吗?

作者:盒盒

来源:首条财经-首条研究院

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这是追星族眼中的四大天王。投资者心中,也有四大天王,即贵州茅台东阿阿胶海天味业涪陵榨菜

四只消费天王股,因业绩优良、回报率高、最具投资价值和安全性,受到众多追捧。前二者代表高端消费,后两者代表高频消费。客单价最低的涪陵榨菜能位列其间,尤显可贵。

图片来自网络

龙头涪陵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涪陵榨菜)是一家以榨菜为根本,立足佐餐开味菜领域快速发展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现有注册资本7.89亿元。公司年生产榨菜、泡菜能力达20万吨,是中国农产品深加工50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轻工业先进集体、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食材供应企业。

目前,涪陵榨菜拥有1500多家一级经销商,产品远销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

不难发现,涪陵榨菜,已是行业不折不扣的龙头企业。但在2000年时,涪陵榨菜还是一家年亏损500万的小公司

18年间,涪陵榨菜的业绩脱胎换骨。2018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涪陵榨菜全年实现营收19.14亿元,同比增长25.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2亿元,同比增长59.78%。

伴随业绩逐年攀升,涪陵榨菜股价也水涨船高。

2010年11月23日,涪陵榨菜成功登陆A股,当日以25.6元/股高开,股价一路飙升,三次被临时停牌,上演了疯狂开门红,最后收涨191.6%。

2017年7月16日,涪陵榨菜股价创出29.98元的历史最高价,收于29.77元,总市值近235亿元。自2018年3月29日,公司股价已经上涨近80%,而自2017年6月2日最低价9.93元以来,其股价涨幅更是达到不可思议的200%。

也基于此,不少人眼中,涪陵榨菜似乎是永恒的白马股。

跌落神坛

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同样也没永远神话。比如近期,涪陵榨菜就跌下了神坛。

7月31日成了至暗时刻。其股价一字跌停,并且两天连续下跌后,涪陵榨菜还是没能及时止损,股价在8月5日继续下跌,股价报收22.38元,总市值跌至176.66亿元。仅仅四天,涪陵榨菜市值蒸发金额就高达约44亿元。截止8月9日截稿,涪陵榨菜股价22.24元,总市值175.55亿元。

短短10天,涪陵榨菜突然从“明星甲”变成了“路人乙”,何以至此呢?

事出无常必有妖,一些必然因素值得考量。

图片来自网络

糟糕业绩

7月31日,涪陵榨菜半年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0.86亿元,同比增长2.11%;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3.14%,表现一般。而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5.59亿元,同比增长0.54%,增长率大幅下滑。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亿元,甚至出现增长率同比下降约16%的情况。

具体来看,其旗下榨菜实现营收9.24亿元,占据总营收85.11%,较上年同期增长3.3%;其它佐餐开味菜(含海带丝和萝卜产品)实现营收8341.5万元,占比7.68%,较上年同期下滑2.97%;榨菜酱油类实现营收125.3万元,占比0.12%,较上年同期增长3.8%;泡菜类实现营收7564.12万元,占比6.97%,较上年同期下滑5.87%。

不难看出,涪陵榨菜的业务发展遭遇瓶颈。对于关注成长性的投资者来说,显然属于严重利空。

值得注意的是,涪陵榨菜的失速,在第一季度已有征兆。

据悉第一季度财报,涪陵榨菜总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上涨3.81%、35.15%,而去年同期分别增长是47.72%、80.33%。显然,这种失速堪称剧烈。

将时间线拉长,可有更深刻的体会。

2016年-2018年这3年的半年报显示,营收分别同比增长27.60%、30.59%和34.11%,净利润同比增速也一直保持中高水平,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7.38%、48.38%和77.52%。

也就是说,涪陵榨菜2019年上半年的表现,与前三年相比,增速退步不少。是何原因呢?

涪陵榨菜相关负责人向首条财经表示,利润下降源于:主营业务方面,公司二季度加大了营销费用投放3100万,主要是用于销售扩容、渠道创新和拓展、品类独立推广方面;其他收入方面,Q2理财收入较同期减少近700万。

华创证券研报显示,涪陵榨菜2019年第二季度销售费用率为22.1%,同比增长5.5%,销售费用率的提升拉低公司净利率至28.6%,同比减少5.7%。

那么,涪陵榨菜为何在2019年突然增加营销费用呢?

双刃剑

一项数据,很能说明问题。涪陵榨菜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其应收账款余额高达4721.73万元,环比增长500.77%;同期预付账款也达3.89亿元,比期初增长6464.16%;两者均巨额增加。

对此,涪陵榨菜解释称,应收账款激增系公司为加强新品销售、增加空白市场和提高与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对部分市场部分客户采取滚动赊销政策,且所有赊销款不超一年,年底收回。

对此,市场有另一种解读。有媒体指出,涪陵榨菜为缓解业绩压力,对经销商放松放款赊销政策、降低考核难度,以激发经销商积极性。由此导致了应收账款高企,为后续业绩埋下隐患,可谓是“双刃剑”。

值得注意的是,东北证券研报表示,在今年整体营收增长迟缓情况下,预计涪陵榨菜下半年销售费用率仍将维持高位。并且新增销售人员及开拓经销商都将导致较多人员及营销费用支出。”

也就是说,敏感的营销费问题,会在下半年继续困扰涪陵榨菜

更深入问题在于,作为榨菜市场的绝对王者,榨菜本身便具有高消频次特性。正常情况下,经销商并不缺少积极性。放量促销,能为其带来多大实际贡献呢?

显然,涪陵榨菜业绩放缓,背后似乎还有蹊跷。

图片来自网络

涨价怪圈

每次油价上涨的前夜,加油站前总会排起车龙。同理,如果经销商知道厂家将涨价,也必然会提前囤货。

同样,分析问题前,我们也要看看涪陵榨菜的囤货问题。

细心消费者或早就发现,一包80g的乌江榨菜已从过去的1元,涨到如今的2.5元。

榨菜本身保质期较长,也让涪陵榨菜有了涨价底气,经销商也敢于大幅囤货。

梳理发现,乌江牌榨菜近三年曾多次提价。

其中,2016年7月,涪陵榨菜将11个单品价格提高8%~12%,原因为“原材料和劳动力上涨”。

2017年2月,上调80g和88g榨菜9个单品的产品到岸价格,提价幅度为15%~17%不等,原因为“缓解成本压力”。

2017年第四季度,脆口榨菜从175g包装降低至150g,主力榨菜由88g降至80g,但售价不变,变相提价10%~16.7%。

2018年11月1日晚间,涪陵榨菜宣布上调80克鲜脆菜丝(全国版、北京版)、80克原味菜片、80克鲜爽菜芯、80克鲜脆菜丝量贩、80克原味菜片量贩、80克鲜爽菜芯量贩7个单品的产品到岸价格,提价幅度约10%。

针对涨价问题,涪陵榨菜向首条财经表示:公司产品提价是基于成本上涨、品质提升和品牌费用增加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并非简单为更多利润而去提价。公司近年来的提价都是基于产品品质提升,是一种价值回归。经销商囤货主要是由于2017年公司原料短缺,渠道空库,加之最近几次提价加剧经销商对断货和涨价担忧。

咋听上去,上述回复有一定合理性。不过,涪陵榨菜提出“并非简单为更多的利润而去提价”的言论,仍难以令人信服。毕竟,财务数据显示,基本每次提价后,涪陵榨菜当年毛利率都会保持20%以上的增长。

财报显示,2016年,涪陵榨菜毛利率是45.39% 。到了2018年,毛利率已达57.44%。

至于涪陵榨菜提出的另一个支撑性因素:价值回归,同样有隐患考量。

众所知周,价值回归一词,最早出自东阿阿胶掌门人秦玉峰之口。其借此上演了东阿阿胶近75倍的价格增长。之所以能成功,是因阿胶食品功能外,还有保健功能。也就是说,价值回归的基础,在于产品具有强大且多元的核心价值。相比之下,佐餐功能的涪陵榨菜,似乎根基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实现价值回归最成功的东阿阿胶,7月15日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下降近8成,将“价值回归”藏下的弊端一朝全部暴露。显然,任性涨价的东阿阿胶,正在品尝苦果。8月7日,首条财经以《东阿阿胶功效遭质疑 败.局之拷:秦玉峰价值迷失?》为题,对此进行细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览。

一定意义上说,涪陵榨菜此次业绩波动,与东阿阿胶有同源之处。梳理其涨价路径,2018年11月的涨价幅度,相比2017年第四季度已现下滑。由此导致连锁反应:经销商提价预期降低时,囤货意愿必然下降。于是,库存压力也就开始释放。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才是涪陵榨菜业绩下滑的真正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业绩大幅回落情况下,报告期内,涪陵榨菜还增加了辽宁开味食品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泡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眉山4万立方米榨菜原料池建设项目、惠通2万吨原料池及厂房建设项目等投入。

如此大规模的产能规划,对于业绩下滑、市场出现瓶颈的涪陵榨菜来说,是否会酝酿另一个产能过剩的风险?

将时间线拉长,涨价导致的销量失衡,已早有苗头。

在2016年开始走上涨价路后,涪陵榨菜2016-2018年的销量分别为11.13万吨、13.05万吨以及14.44万吨,虽然销量与业绩双增,但销量增速出现下滑,分别同比增长14.13%、17.26%以及10.65%。涪陵榨菜在2018年11月10%的产品提价后,2019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幅,仅有2.11%。

可见,就像榨菜的高盐性,短期满足口腹之欲,长期食用吞噬人体健康。高频的任性涨价,短期提升业绩,长期也埋下发展隐患。

资本裹挟

客观来看,涪陵榨菜掉进涨价怪圈,也并非完全是自身问题。

根据wind数据显示,涪陵榨菜机构合计持股从2016年底时的1.71亿增加到2018年中的5.65亿股,持股比例(机构持股数量/流通股本,下同)从56.79%增至73.27%,其中基金持股数从8067.09万股增至1.21亿股。

在这期间,以社保基金、中央汇金为代表的大型基金,是涪陵榨菜的坚定拥趸。

涪陵榨菜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除国资股东重庆涪陵、首发股东北京一建和东兆长泰之外,另外七个席位一直被机构投资人占据,主要分为险资、社保基金、中央汇金和公募基金四类。

在消费股行情中,未曾缺席的还有国家队资金与外资机构。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中央汇金和社保基金406、117从未退出过涪陵榨菜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持股数量时有变动。

同时,从2018年开始,陆股通也成买入涪陵榨菜的中坚力量,2018年开始,陆股通不断加仓涪陵榨菜,并成功进入涪陵榨菜前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至2019年6月30日,陆股通持有涪陵榨菜的股份数量已达7853.19万股。

一定意义上说,资本加持者众多,捧热了股价,更捧红了涪陵榨菜。就像开篇中的明星一样,难免会迷失方向。由自信到自满、再到自大,问题持续严重。从某种角度看,各方对涪陵榨菜的众星捧月,更像是资本裹挟。

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一个传统行业,每年都保持30-50%的高增长,说实话,这是违反客观规律的。所谓的周期强,是相对而言的。

细观涪陵榨菜:之所以能通过涨价,加持自身的股价长牛,价格始终处于消费市场的盲点是一个重要考量。事实上,乌江榨菜比鱼泉榨菜价格高70%,但价格仅贵1元钱。一定意义上说,涪陵榨菜正是利用了消费者对榨菜价格的不敏感,才有底气频频涨价。

只是,对于中低消费市场而言,价格终究是一个关键因素。即使你有所谓品牌、口碑效应,一旦过度透支提价空间。当价格突破消费边界,“暴雷”只是时间问题。

遗憾的是,多方追捧的繁华表象下,涪陵榨菜自身也被泡沫蒙住双眼:以涨价“一招鲜”持续经营,忽略对多元化产品线的打造。这种经验惯性亦或发展惰性,导致其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业绩“感冒”,股价便跟着“打喷嚏”。

尴尬境遇的最大责任人,显然是涪陵榨菜董事长周斌全。

图片来自网络

多元化受阻

一日三省,常怀敬畏之心。事实上,无论外界鲜花暖阳,还是冷若冰霜,作为企业掌舵人,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不能被“带节奏”。

例如各方加持,让华为公司达到鼎盛时候,任正非却能清晰看到事物更迭的周期性,直言:“华为迟早倒下!”

如此敏锐的超脱认知,成就了华为的持续强盛。

相比之下,周斌全的一再涨价,简单粗暴。不谈格局如何,仅从企业自身认知看,就已显出了不小距离。

聚焦多元化布局,距离感似乎更明显。

2015年,涪陵榨菜以1.3亿元成功收购四川惠通食业有限公司,开始抢占泡菜市场。

彼时,周斌全指出,榨菜只是佐料,泡菜是真正的下饭菜,是可当成一道菜来吃的。

大手笔动作,显示出周斌全的泡菜信心,甚至不惜侧面贬低榨菜这一核心业务。

结果如何呢?

从2015年至今,涪陵泡菜并没有打开市场。2018年,泡菜仅占企业总营收的7.68% ,难言成功。

另一个多元方面,调味品布局同样不顺利。

2016年和2017年,涪陵榨菜先后计划收购两家调味品公司,结果均告失败。

2018年3月1日晚间,涪陵榨菜发布公告,计划以2.365亿元完全收购四川恒星及四川味之浓食品有限公司。四川恒星主营业务是豆制品和豆瓣酱等调味品,而四川味之浓主营业务是家用酱类产品以及火锅底料等。

涪陵榨菜称,“通过本次收购,可完善公司产品系列,从较单一的榨菜、泡菜等佐餐开胃菜迅速完成豆瓣酱等川菜调味品涵盖等,使公司产业链得到拓展延伸”。

不料,不到一个月,2018年3月27日,涪陵榨菜宣布终止收购,原因是“标的企业无法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看来,涪陵榨菜多元化路径不甚理想。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涪陵榨菜多元化的失败,并非能力问题,而是管理层由于依仗涨价,对布局新业务不重视所致。

的确,作为A股明星,涪陵榨菜在市场资本助推下,呼风唤雨,布局新业务并非难事。屡屡碰壁,显示出周斌全的用心不足。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涪陵榨菜这几年的涨价顺应了消费升级,涨价本身并不存在太大问题。他认为,涪陵榨菜最大的问题主要是品类和品牌多元化,如果做不好,会对中长期发展带来一些阻碍。

朱丹蓬表示,未来,涪陵榨菜需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以改变公司当前品类、产品组合、销售渠道、消费场景,消费层次及人群均单一的局面。

专家的言论,值得深思。

不过,上述问题,涪陵榨菜的内部高层就真看不到吗?

值得注意的是,5月19日,涪陵榨菜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贺云川减持约30万股,套现892.32万元,超出其减持计划上限3153股,构成违规减持,原因系“配偶误操作”。

此外,截至3月31日,公司股东东兆长泰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636万股;截至5月31日,公司董事袁国胜减持计划完成,共计减持公司股份4万股。

高管频频减持,侧面映射出对企业成长性的担忧。

内外忧患中,如何提振各方信心,考验着周斌全的能力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变局之忧

涪陵榨菜的“滑铁卢”,意味着“四大天王”中,只有海天味业在2019年未出现股价连续下跌的状况。

而资本端波动较大的涪陵榨菜、贵州茅台、东阿阿胶三家,无一例外都是“涨价高手”。

共性之中,不难发现规律:即使咖位再大的消费“明星股”,如果不能匹配消费价值,满足市场更加多元个性需求,创造产品更大价值,最终只会招致各方“用脚投票”。

事实上,三家企业均为各垂直领域王者,但也面临产品结构单一、创新性不足、痴迷经验打法的难题。若不能及时创新突破,股价下跌必然只是颓势的开始。

当然,作为龙头企业,涪陵榨菜、贵州茅台、东阿阿胶出现的问题,也正是目前传统行业集体面临的尴尬。

近年来,消费升级持续深化。消费龙头的业绩,开始高速增长,股价也一路飙升。但短期成功并没有意义,尤其对涪陵榨菜这类缺乏爆发力的高频消费品来说,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含量低、入局门槛有限,导致市场变局重重。

同时,消费需求的快速迭代、更多品质、个性化甚至社交、文化属性的需求,也在改变着市场。尤其是新生代消费者对健康度、实用性、创新感的新理解,甚至是消费自信下,对品牌、潮流的批判认知,都对这些王者提出了新挑战。

变局之下,无论是消费端、还是资本端,都没有永恒王者。明星变路人,白马坠落的案例一再上演,印证这种力量的重要性。

由此看来,诸多不确定性下的涪陵榨菜,又增加了诸多改变的紧迫感。如何不沦为消费、投资者的弃子呢?也许,是该停下反省,重新复盘的时候了。持续涨价、粗放多元、迷恋经验打法、导致消费资本多维困境的背后,实际上是榨菜王者产品初心、敬畏心、精进心、价值心的丢失。更与一个行业龙头形象不甚相符。

莫笑战矛血尢热,重头再来又如何。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榨菜之王如何表现,首条财经将持续关注。

全部讨论

Zedu2019-08-09 22:43

请不要删帖,我先截图。管点用来,验证

投资必须独立思考2019-08-09 22:18

涨价不是万能的,但不涨价是万万不能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投资必须独立思考2019-08-09 22:17

涨价不是万能的,但不涨价是万万不能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