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球上看了 @望京博格 兄的文章《一个令人沮丧且深思的长跑》,佩服望京博格兄的坦荡胸襟,以及对投资的深度思考,很值得我学习。
记录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1、跑不赢沪深300很正常。
大A全市场四千只股票,沪深300就是其中的优等生集合。根据望京博格的统计,2020年之前上市的3744只股票,有73%没跑赢沪深300指数。
股票不行,那优选一些股票建立组合,是否能跑赢呢?也未必,比如,我在2018年7月建了一个ETF试验组合 $银行增利测试(ZH1381633)$ ,只持有银行,目前收益42%,输给沪深300指数同期涨幅55%,但就是这样的渣组合,居然也跑赢了83%的雪球组合。可想而知,能长期跑赢沪深300指数的雪球组合应该不会超过15%。
所有的股票、所有的基金、所有的组合,共同组成了大A。我们就是大A的一部分,人不可能坐在椅子上还搬起椅子,物理和数学法则注定了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股票、基金、组合是跑不赢大A的,更别说跑赢优等生沪深300。
既然每年有跑不赢的股票,那反过来想,每年肯定也有跑赢的股票。如果每年准确换股,选到在当年能跑赢沪深300的,年年都跑赢,优势越来越大,岂不美哉?
这么想在理论上没毛病,操作却太难。假定每年跑赢沪深300指数的股票有四成(很乐观的估计),年年随机换股的话,连续选到跑赢300的好股的概率会逐年下降,第一年40%。第二年16%,第三年6%,第五年1%,第十年万分之一。到最后,跑赢沪深300就成了运气。当然,一万个人中间总会有一个幸运儿,而且这个幸运儿习惯把运气当成能力。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是随机换股,有一整套选股指标和策略,选到好股的概率会增加。好吧,就算你有策略,但一个选股策略能长期有效的根基,就是它不能年年有效。年年有效的策略会被广泛模仿,导致最终失效。十年中能做到六七年有效的已经是很好的策略。但在它失效的那几年,你会跑输沪深300。有策略就有效的话,雪球上那么多有策略的组合,谁不想跑赢呢?但统计结果证实,有没有策略其实都差不多。
2、投资要有好心态。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跑不赢沪深300又如何,天不会塌,地不会陷。只要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已经是生命中最大的福报。偶尔能从股市赚到超过银行利息的钱,那就当老天爷额外赏赐。
千万不要跟沪深300指数过不去,跟自己过不去。心态放得越平,反而越有可能取得意料之外的收益。要把投资做成一件快乐的事,千万不要做得苦哈哈的。真觉得很苦了,退出反而更好。
生而为人,我很开心。投资也要有这样的目标和觉悟。
3、跑赢沪深300也是有可能的。
来到股市都希望赚钱,所以还是要聊有可能跑赢的简单办法。选股就算了,只谈容易操作的ETF和基金。
第一个办法,我同意望京博格兄的回复:“直接买沪深300ETF就行了,其实沪深300ETF回报等于沪深300全收益扣除基金运营成本之和的回报,沪深300指数每年分红率2-3%,基金运营成本越低长期跑赢沪深300价格指数的幅度越大。”
第二个办法,全仓买入场外的沪深300增强基金,长期持有,利用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和调仓能力来跑赢。历史数据证明了他们的专业能力,虽然这不代表未来也能证明,但至少有机会。
第三个办法,全仓买入沪深300ETF,在市场极端高估时卖出一半仓位,在相对低估时再次全仓,重复这个过程,长期也能跑赢。什么时候算极端高估或者相对低估,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没办法一概而论。总的说来,高估(极端)可以贪心,但低估(相对)不要过于贪心,否则可能会买不到,从而失去一半筹码,毕竟用半仓是无法跑赢的。这个办法需要自己择时,难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