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拐点"正在显现

信贷向下的拐点:在缺乏强力地产托底政策的背景下,5月份30城高频数据反映出地产销售依旧低迷。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新阶段”,我们认为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长期偏低的趋势已经形。同时,下阶段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存在回落可能。一方面,当前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已经接近2014年以来的历轮周期高点。另一方面,4月份制造业PMI数据回落至50以下,或预示着下一阶段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即将走低。若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也出现向下拐点,则本轮总体信贷的向下拐点随之出现。进入5月份,高频票据利率在4月份基础上进一步走低,或是信贷向下的表征。

核心通胀向下的拐点:旅游项CPI如期回升,但交通工具项CPI增速却大幅回落,向下对冲了旅游项对核心CPI的支撑。供需错位,叠加上目前全球大宗商品、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为下阶段汽车价格进一步下调打开了空间。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新阶段”,本轮CPI租赁房房租项目的回升顶点或低于2021年。考虑到CPI旅游项目存在明显季节性,在CPI交通工具项趋势下行,CPI租赁房房租项又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若CPI旅游项在旅游旺季后回落,不排除核心通胀阶段性向下的可能。

若如我们所料,后续“两个拐点”相继出现,那么货币政策边际转宽将蓄势待发,并提振新一轮做多情绪。不过债市风险也相对明确,那就是信贷、通胀数据的进一步转弱,可能会加快货币政策以外的刺激政策出台,例如消费政策、房地产政策等,并带来经济预期的扭转。因此在当前的点位之下,随着投资者对今年经济的把脉逐渐清晰,债市进入到更具有不确定性的“政策博弈”阶段。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央行分别公布了4月份通胀、金融数据。其中,CPI与社融数据均不及Wind一致预期。在两组数据之中,我们认为两个拐点正在显现,并对债市带来影响。

1、信贷向下的拐点

4月金融数据中,居民户新增贷款超预期下行,引发市场讨论。市场的关注点在于,从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数据来看,4月商品房成交同比大增28.4%,但为何居民中长期贷款却同比净减842亿元?(图1)

我们认为,这一分歧可能来自:

(1)居民提前还贷行为,加大了商品房成交数据与居民新增贷款数据的差距。

(2)2022年同期由于疫情原因,彼时商品房成交数据与新增贷款数据并不同步,并影响2023年同期同比数据质量。

后续在研究上,我们建议使用地产销售的环比数据跟踪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数据。一方面,由于居民提前还贷行为在短期内是连续的,环比月份相较于同比月份波动更小;另一方面,环比估算可以不考虑去年4-6月份疫情期间较低的数据质量。

从数据上看,2023年4月份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由1662万平方米大幅下滑至1277万平方米,或对居民中长期贷款的环比下滑提供部分解释(图2)。

进一步地,在缺乏强力地产托底政策的背景下,5月份30城高频数据反映出地产销售依旧较弱。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新阶段”,我们认为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长期偏低的趋势已经形成,背后是居民的“长期去杠杆”行为。

尽管居民信贷数据较为疲弱,但4月份企业贷款数据依旧亮眼,特别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上行。

不过我们提示,下一阶段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存在回落可能。一方面,当前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已经接近2014年以来的历轮周期高点。另一方面,4月份制造业PMI数据回落至50以下,或预示着下一阶段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即将走低(图4)。

若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也出现向下拐点,则本轮总体信贷的向下拐点随之出现。进入5月份,高频票据利率在4月份基础上进一步走低(图5),或是这一现象的表征。

2、核心通胀的持续低迷

在通胀方面,4月份核心CPI增速0.7%,与3月份增速持平。其中旅游项CPI如期回升,但交通工具项CPI增速却大幅回落,向下对冲了旅游项对核心CPI的支撑。

交通工具项CPI大幅回落,与近期汽车促销降价相关,我们认为汽车降价的趋势并没有结束。从供需关系来看,2023年以来受居民消费信心相对较弱、以及新能源车购置补贴结束的影响,汽车销售不温不火。另一方面,在技术更新以及政策激励下,汽车制造业投资与产能目前仍在大幅扩张。

供需错位,叠加上目前全球大宗商品、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为汽车价格下调打开了空间。从高频数据跟踪观察,5月份PPI增速进一步下行至-4.3%,预计将继续通过交通工具等项目继续向核心CPI传导。

服务项目中,4月份CPI租赁房房租项目增速,随着2023年以来住宅价格的企稳而略有回升。不过我们认为,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新阶段”,本轮CPI租赁房房租项目的回升顶点或低于2021年。

同时,由于包括租赁房房租项目在内的“居住”项目在CPI中权重较大(2021年权重),又会通过房租成本向其他服务类项目传导,因此该项目对核心CPI中枢影响明显。对比2021年核心CPI1.3%的顶点,我们认为本轮核心CPI长期回升至1%以上有难度。

考虑到CPI旅游项目存在明显季节性,在CPI交通工具项趋势下行,CPI租赁房房租项又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若CPI旅游项在旅游旺季后回落,不排除核心通胀阶段性向下的可能。

3、债市正在定价“两个拐点”

近期债市多头情绪浓厚,10年期国债利率不断向下突破,一定程度上是投资者在逐渐定价中期信贷向下、核心通胀向下的“两个拐点”。但在另一方面,由于短期内企业中长期信贷投放尚可,核心通胀看起来仍在回升阶段,政策端边走边看,尚未出现明显宽松的迹象。

若如我们所料,后续“两个拐点”相继出现,那么货币政策边际转宽将蓄势待发,并提振新一轮做多情绪。

不过债市风险也相对明确,那就是信贷、通胀数据的进一步转弱,可能会加快货币政策以外的刺激政策出台,例如消费政策、房地产政策等,并带来经济预期的扭转。

因此在当前的点位之下,随着投资者对今年经济的把脉逐渐清晰,债市进入到更具有不确定性的“政策博弈”阶段。对于潜在经济政策的观察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风险提示:疫情波动风险、资金面收紧超预期、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信贷投放超预期、居民消费超预期、房地产政策超预期、消费支持政策超预期,历史数据无法预测未来走势,相关资料仅供参考;模型测算可能存在误差。

相关报告

1、《存款利率下调,影响有多大?

2、《经济越好,为何债市越涨?

3、《债市投资进入“新阶段”

4、《银行融资高峰何时来临?

5、4月,资金面有哪些看点?

6、《同业降杠杆,影响有多大?

7、《债市的春天来了么?

8、《二永债的“胜负手”在哪?

9、《看政府工作报告,回答债市5大疑问

10、《3月,资金面会好么?

相关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两个拐点”正在显现》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4日

发布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靳 毅 SAC编号:S0350517100001

吕剑宇 SAC编号:S0350521040001

本公众号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海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只是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且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及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海证券认为可靠,但国海证券不对其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海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国海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对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任何一切后果或损失,国海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国海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定级为R3,仅供符合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的客户(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客户及/或投资者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短信提示、电话推荐等只是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需以本公司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司接受客户的后续问询。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部外部报告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变更,也不保证相关的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和征价。本公司及其本公司员工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服务。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履行披露义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本公司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

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或协议约定,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的任何内容进行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否则均构成对本公司版权的侵害,本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