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长债交易胜率?

本周(2023年5月4日 至 2023年5月6日),各期限收益率再度大幅下行,但是推动超长债行情的并非以保险或农村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配置盘,也非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交易盘。5月5日当天,有7大类机构均对超长债进行增持,目前市场的“做多情绪”可见一斑。

我们认为,下阶段应该重点关注2大机构行为相关信号:①超长债换手率信号;②机构多空差异信号。目前不论是超长债换手率,还是机构多空差指标,短期趋势都早已上穿了长期趋势,信号均指向了目前“做多情绪”仍然在持续“发酵”过程中。因此,从机构行为角度来看,目前债市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演绎空间。

然而,在配置盘阶段性离场的格局下,目前交易盘主导的债牛行情存在一定“脆弱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关注现券换手率和机构多空差异,对帮助识别潜在的行情反转有一定价值的主要原因。

1、关注两个机构行为信号

本周(2023年5月4日 至 2023年5月6日),债市再次站在了多头一边。尤其是5月5日当天,国债各期限收益率出现大幅下行,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2.7及3.5BP,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2.73%,轻松下破了此前被视为坚实“支撑位”的MLF利率2.75%。

从机构增持意愿来看,本周究竟是谁在做多?我们在上周报告《配置盘离场,该关注什么?》中,曾经分析了近两周超长债收益率下行的背后,主要由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交易盘购债所推动。然而,5月5日当天,公募基金仅净增持超长债2.89亿元,占当天所有净增持超长债机构的不到14%。除了公募基金以外,当天还有6大类机构均对超长债进行增持,目前市场的“做多情绪”可见一斑。

实际上,目前国内经济已经进入复苏阶段,经济表观数据似乎不差,但是结构上,一方面,大家此前预期的地产复苏,似乎并未兑现,另一方面,出口的可持续性又有待考察,叠加5月以来流动性较为宽裕,“做多”确实事出有因。

然而,近4周以来,利率下行节奏确实略显迅速,下阶段,债市多头和空头该何去何从?本期报告,我们梳理了2大与机构行为相关的信号,来观察目前市场情绪演绎到哪一步了,以供各位投资者参考。

1.1

超长券换手率信号

我们在上期报告《配置盘离场,该关注什么?》中,曾经讨论了超长债换手率对“债牛”行情的指示性。虽然在超长债流动性的持续改善下,现券换手率中枢不断抬升,但是依旧满足“均值回归”的走势特征。一般而言,换手率均值以上一倍标准差是较强的阻力位,一旦市场情绪在短期内演绎得过于极致,则超长债换手率便会面临调整压力,市场情绪或许会逐渐趋于冷静。正是换手率周期往复的走势特征,能够帮助我们把脉机构的做多情绪。

历史上来看,超长债收益率走势和现券换手率存在一定负相关性:

1) 在“债牛”行情的中后期,由于超长债具有较高久期的属性,往往会作为机构用来追赶收益的得力工具,在做多情绪驱使下,超长债换手率往往会出现大幅上行的态势;

2) 行情末尾阶段,随着债市博弈空间降低,做多情绪减弱,部分机构甚至可能会出现“止盈”操作,在此格局下,现券换手率也会相应回落,从而使得利率出现一定调整压力。

根据超长债换手率的上述特性,我们可以形成一个简单策略:

① 取超长债换手率的10天和40天移动平均,分别作为现券换手率的短期和长期趋势;

② 当现券换手率的短期趋势上穿长期趋势时,表明市场近期看多情绪逐渐浓厚,因而是一个买入信号。相反,当现券换手率的短期趋势下穿长期趋势时,表明市场近期看多情绪开始降温,因而是一个卖出信号。

③ 为了排除短期“趋势波动”带来的频繁买卖信号,我们规定,需要超长债换手率给出买入信号后,短期趋势连续5天保持在长期趋势以上后,才会实际买入超长债。类似地,当超长债换手率给出卖出信号后,短期趋势连续10天保持在长期趋势以下时,才卖出超长债。

结果显示,2019年下半年以来,该策略总共形成14次交易信号,胜率为71.4%,平均收益为6.27BP,平均持仓时间为44个交易日。

1.2

机构多空信号

我们在前序报告《超长债还有参与机会吗?》和《配置盘离场,该关注什么?》中,讨论了3至4月份的超长债行情分别由配置盘和交易盘驱动。

然而正如我们在开篇所分析的,如果我们观察诸如5月5日的行情,不难发现,以保险和农村金融机构的配置盘在减持超长债,而公募基金对超长债的净增持占比又较低,但看多机构占据大多数,利率仍会出现大幅下行。

实际上,净买入行为本身也能看成机构对未来利率走势看法的“投票”。那么是否有办法比较,类似看多机构数量和看空机构数量差异作为超长债交易的信号呢?根据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形成一个简单策略:

① 考虑到不同类型机构本身体量存在较大差异,简单根据CFETS口径统计看多或看空机构类型数量不具代表性。

因此,我们参照HHI指数的计算方法来比较多空机构集中度:空头(多头)集中度=∑(V^2/W^2),其中,V为当日净卖出(买入)机构的成交量,W为当日净卖出(买入)机构的总成交量;随后取集中度的倒数作为空头(多头)机构的“等效数量”,并用看多机构数量减去看空机构数量形成“多空差”指标;

② 取“多空差”指标的20天和50天移动平均,分别作为“多空差”的短期和长期趋势;

③ 当“多空差”的短期趋势上穿长期趋势时,表明市场近期有更多的机构想要增持超长债,因而是一个买入信号。相反,当“多空差”的短期趋势下穿长期趋势时,表明市场近期想要继续增持超长债的机构在逐渐降低,因而是一个卖出信号。

④ 类似地,我们规定,需要“多空差”指标给出买入信号后,短期趋势连续5天保持在长期趋势以上后,才会实际买入超长债。当超长债换手率给出卖出信号后,短期趋势连续10天保持在长期趋势以下时,才卖出超长债。

结果显示,2019年下半年以来,该策略总共形成16次交易信号,胜率为92.9%,平均收益为6.66BP,平均持仓时间为32个交易日。

1.3

目前两个信号如何? 

综合以上两个指标来看,目前不论是超长债换手率,还是机构多空差指标,短期趋势都早已上穿了长期趋势,信号均指向了目前“做多情绪”仍然在持续“发酵”过程中。因此,从机构行为角度来看,目前债市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演绎空间。

但是我们依旧认为,在配置盘阶段性离场的格局下,目前交易盘主导的债牛行情存在一定“脆弱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关注现券换手率和机构多空差异,对帮助识别潜在的行情反转有一定价值的主要原因。

2、机构现券成交监控

2.1

谁在买,谁在卖?

1) 利率债市场,本周多空头集中度均有所上行,公募基金依旧是主要增持方,本周累计净增持262.6亿元。

2) 信用债市场,本周空头集中度有所上行,主要表现为城商行和大型商业银行减持意愿有所增强,分别净减持196.6亿元和129.7亿元。

3) 同业存单市场,本周多头集中度上升,主要表现农村金融机构大幅增持存单,累计净增持439.9亿元。

4) 其他债(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多头集中度小幅上行,公募基金是主要增持方。

2.2

广义资管买什么?

3、机构资金跟踪

3.1

资金价格

跨月行情结束后,本周资金面相对宽松。R007和DR007分别收于1.74%和1.72%,较上周分别下行63BP和60BP。6个月国股转贴利率收于1.49%,较上周下行41BP。

3.2

融资情况

本周银行间质押式逆回购余额102516.9亿元,较上周增加12.3%。从广义资管来看,本周基金公司、银行理财分别净融资18.0亿元及-497.5亿元。

4、机构行为量化跟踪

4.1

把脉债基久期

本周市场中长期纯债基金久期测算值为2.04,与上周持平;绩优中长期纯债基金久期测算值为2.22,与上周持平。

4.2

银行理财破净情况

本周全市场理财产品破净率继续改善,全部产品和理财子公司产品破净率分别收为3.1%及3.9%,较上周上升0.3及0.8个百分点。

4.3

机构杠杆全知道

本周全市场杠杆率为108.5%,较上周上升1.0个百分点。广义资管方面,本周保险机构杠杆率录得108.9%,较上周下降0.7个百分点;基金杠杆率录得107.1%,较上周增加1.5个百分点;券商杠杆率录得192.6%,较上周上升17.8个百分点。

5、广义资管格局

风险提示:需要警惕流动性的“退潮”;历史数据不能完全作为未来市场走势参考;模型测算可能存在误差。

相关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谁在主导超长债走势?——机构行为周观察》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8日

发布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靳 毅 SAC编号:S0350517100001

周子凡 SAC编号:S0350121010075

本公众号推送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非国海证券研究服务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国海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只是转发国海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应以国海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且须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及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国海证券认为可靠,但国海证券不对其可靠性、准确性、时效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国海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国海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对任何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任何一切后果或损失,国海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国海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国海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海证券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定级为R3,仅供符合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本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的的客户(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客户及/或投资者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短信提示、电话推荐等只是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需以本公司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司接受客户的后续问询。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部外部报告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其中的信息已做最新变更,也不保证相关的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和征价。本公司及其本公司员工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所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服务。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依法合规地履行披露义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本公司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

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归国海证券所有。未经本公司的明确书面特别授权或协议约定,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的任何内容进行发布、复制、编辑、改编、转载、播放、展示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本报告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否则均构成对本公司版权的侵害,本公司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