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刚是如何发家的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回复:5喜欢:10

包玉刚出身富裕的商人家庭,从年轻时就从事银行业,善于交际,很快就在上海的银行业有了一席之地。1949年,他携家人南下香港,最初从事进出口贸易,积累了一些资本。50年代中期开始涉足航运业,买下一条二手货船,谁知运气特别好,没多久发生苏伊士运河危机,运费暴涨,包玉刚大赚一笔。

从60年代开始,包玉刚的船队快速膨胀,到70年代,他的船队已经拥有202条船,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队,当之无愧,成为船王。从1条船到202条船,这个过程只用了20年时间,包玉刚是如何做到的呢?这里包玉刚主要是抓住了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在日本,不在香港。当时日本的造船业刚刚兴起,政府为了扶持本国造船业,对买船的船主进行融资上的支持。船主自己只要出20%的资金,其余80%的资金,由日本银行贷款,而且利息还比较低。那时候日本的综合商社,进行大量的进出口贸易,需要租赁船只,他们喜欢租赁外国船东的船,像香港船东的船,船员工资较低,总的成本就比较低。这些综合商社,签订租约,往往一签就是10年。这些长期租约,又由日本的银行进行担保。

这样的形势,对包玉刚非常有利。他只要拿出20%的资金,就可以从日本买到一条便宜的船,转手又租给日本公司,这长达10年的租约,又由日本的银行担保。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啊。

实际上,包玉刚连这20%的本金也不用自己出。包玉刚本身有银行业的背景,又善于和人打交道,他很早就取得了汇丰银行的信任,汇丰银行对他鼎力支持,他拿了汇丰银行的钱,去日本买船,这样子循环起来,杠杆可以做到无穷大。

当年的汇丰银行不但把钱借给包玉刚,后来还和包玉刚一起成立合资公司,一起投资航运业。双方互惠互利,一起做大。包玉刚和汇丰银行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呢?包玉刚后来担任了汇丰银行董事会副主席。

回头看包玉刚世界船王之路,正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主要参考资料:《亚洲大亨》

全部讨论

04-15 21:47

航运史可以再详细点,第二个转折点更加传奇,弃舟登陆。

04-15 23:52

鲍玉良的外孙包苏文刚在1984年~2005年担任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董事会的首席执行官和最大股东,1996 年~2005年担任汇丰控股的副主席,并从1991年~ 2007年担任伦敦母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04-16 10:45

包玉刚这些大佬,香港回归起了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