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条血汗经验总结,像创业者一样进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这是老王的第306讲

“对于任何企业和任何业务人员,复购很重要,因为有了持续稳定的客户关系,就有了稳定的现金流,以及业务的基础,可是,老王经常被问到:那我最初的客户从哪里来呢?这个环转起来了,我就知道了,只不过,我的新增客户如何不断去寻找呢?

这篇文章的起源,是老王前段时间给一家大型金融企业的Top 30销售精英做的一次有关于《像创业者一样进攻》的演讲。

01

要想晋级,必须进攻

1999年5月26日,西班牙诺坎普球场,欧冠决赛,曼联整场比赛都是0:1落后,90分钟的比赛已经结束,助理裁判举牌显示,3分钟的补时,这个时候,怎么办?

2019年3月17日,巴黎王子公园球场,欧冠1/8比赛,曼联首回合0:2主场落败,客场来到巴黎,怎么办?

同样是2019年5月8日,利物浦安菲尔德球场,欧冠半决赛,利物浦首回合0:3客场落败巴塞罗那,回到主场,怎么办?

要想晋级,只有一种办法:进攻。

防守能带来优势,但是只靠防守,它无法确保我们得到最终胜利的结果。

1999年的曼联,补时阶段由替补球员谢林汉姆和索尔斯克亚接连进球,2:1最后夺冠。

2019年的曼联,靠着3个进球,3:1战胜大巴黎,最终晋级。而利物浦,在0:3的巨大劣势下,以4:0的比分强势晋级。

只有进攻,才有希望。

踢球如此,商务如此,创业者也是如此,对于所有人,都是如此。销售人员卖的是产品、是服务,更是信任。无论是有形的车或者房,还是无形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鲜有长期客户和大客户是主动找上门的。因为人性的弱点让我们碰到销售的时候,都是不信任、不安全、不主动的。

那么,为什么这个社会还需要大量的销售或者商务拓展人员?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企业生产出了优质的产品,机构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但是需要有人来找到有需求的潜在客户。而客户,也需要有一个人,与企业、产品与服务建立更深的认同。

所以,销售的核心是在自己认可了所在机构的产品和服务的前提下,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它的实际价值,并为之付费。而进攻的核心,是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02

以终为始,目标先行

在我们进攻前,一定要明确一点:目标到底是什么。

去约见客户或者拜访潜在的合作方,如果我们不知道下一步要跟他达成怎样的合作,那么这场对话就只能变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然后最好半年不要再相见,因为实在没想清楚有哪些合作的点可以后续推进。

熟悉老王的人都知道,我高中读的是文科。本科来到上海复旦国际金融系,毕业后去哥大读的数理金融。

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老王能来复旦,是因为在高二的时候,我就定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要来上海的金融市场。于是当我来到了复旦以后,就以为一切万事大吉了。毕竟,都说到了大学,家长就不管了,老师也不管了。然而,实际情况是,老王在大一和大二的GPA惨不忍睹,也经历了相当长的迷茫期,因为没人告诉你,你应该出国好?还是工作好?还是继续国内读研好?

当你面对的世界,从一个目标性很强的圈层,来到了一个放眼看不到边界的地域,所能做的,还是要找到内心的目标。

于是,在游学、实习等一系列的经历过后,老王明确了目标:哥大。虽然第一次没有申请成功,但是在瑞士金融研究院学习了一年以后,第二年重新申请,去到了哥大。而后,无论是考CFA、还是做并购,又或者是做教育,目标越清晰,才越有奋斗感和成就感。

有了目标,才有执行,

没有目标,都是瞎忙。

03

BDable与用户分层

可是,有了目标之后,该如何去进攻?这里我自己总结了两种思维:BDable与用户分层。

什么叫BDable?

今天很多公司都在讲规模化(Scalable),要先从地区的(Local)变成地方的(Regional)再变成全国的(National)再变成全球的(Global)。

这是很对的逻辑与说法,但是在老王这几年的创业过程中发现,最终能落地的,需要有“可复制的商务拓展思维”,也就是可以持续的BD。

什么意思?这里的核心逻辑是,我开发的第一个客户,能不能为我第二个客户做背书,或者能提供我相应的参考价值。今天,比如中国银行成为了我的客户,明天,工商银行能不能成为我的客户;当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成了我的客户之后,民生银行能不能成为我的客户,每一个既有的客户和合作案例,都是后续业务的背书,这就是BDable的核心逻辑。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我们在客户拓展的过程中,如果你开发的永远都是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客户,自己肯定会被累死。最终,陷入新客户拓展和流量的黑洞,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这样的客户在哪里。

在创业早期,我们和一些知名大公司有过不少合作,不管是知识付费界的头牌,还是财富管理界的一哥。可是,他们要么是内容买断,要么是签了“53家的竞业禁止协议”。虽然项目收入不错,但是这却意味着我们每做一次只能为这一家服务。所以,即使金额不少,这类业务我们后面就基本不接了,就是因为这不是一个可复制的BDable的业务。

所以,今天在BDable的逻辑下,它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当我去进攻的时候,我不能太依赖非标客户。今天,鲁尼一个倒钩把球给踢进去,技惊四座,结果你发现十年之内没有第二个,这种情况对于任何球队来讲都不是很系统性地往前持续推进的方式,对于获客也是这样。

第一个客户我们可以非标,第二个客户可以非标,但持续往上走的过程中,如何到下一个阶梯,必须要有所取舍,不可能所有客户都做。

那么如何取舍?首先要将产品与服务标准化,然后就是分层。今天,打开合作伙伴或者客户清单,让你分出三层,你会怎么分?成单的、关系好的、关系一般的?

我是这样来分的:

第一层客户和合作伙伴往往是真正为你的产品和服务付过费的人,或者已经有了既有的合作经验的,比例可能只有10%;

而第二层,则应该是最有可能变成第一层的人,无论你和TA当前的关系如何,谁越符合第一层的画像,谁就是我们应该拓展的人;

而第三层,才是剩余的所有人。

分层,是为了更有目标地达单与拓展,

与当前的关系无关

04

获客的三种方法阐述

创业初期,我们定义内容很重要、技术很重要、用户体验很重要。可是,如果没有业务和用户,那么,作为一个商业企业,它便不再有存在的价值。

那么用户哪里来?销售获客无外乎那几种方法:第一种自有资源;第二种转介绍;第三种主动积极寻找客户

自有资源

所谓自有资源,无非是你把自己的朋友圈拎一遍,看看有没有能合作的对象。那可能有人说了,我好友太多了,我要如何梳理呢?其实分类也很简单,无外乎:朋友、同事、校友、协会的会友、玩友、酒友等等。但是,我们都知道,自有资源真正成单的,不应该是主力。最有力的武器,永远是转介绍。

转介绍

说到转介绍,首先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谁能帮你转介绍?

他们为什么愿意帮你转介绍?

能帮你转介绍的人有很多,一种是客户的维度,无论是既有的,还是潜在的,另外一种是渠道的维度。

如果是既有的客户,只要你的产品或服务到位,那么一年帮你推荐2-3个新业务,是十分有可能的。但是,老王的经验是,如果是他们推荐,请务必让他们帮你和对方打个招呼。为什么?

因为有些客户,他只是想让你别来烦他,可能只是金蝉脱壳的托词,这种介绍,类似于酒会中的“闪退”,已经不想和你聊天了,但是又没办法,看到新的人过来,立马说“你们先聊,我先出去一下”。这种算不算转介绍?当然算,但是有没有用?显然没用。

怎样才能有用?如果他先向对方介绍下你,然后再介绍下他,说你们认识一下,然后他才离开,同样的场景,因为有了这一层,所以,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从cold-meeting变成了warm-meeting,如果是打电话的话,那就是从cold-call,变成了warm-call。

可是,如果是渠道的推荐呢?渠道什么时候才会推荐你,大概也无外乎这么几种:

A:和你个人关系好

B:渠道发现,如果有了你的产品和服务,他会更好地维系或服务他的既有客户

C:公平且有吸引力的利益分配机制

每个人的客户资源都是自己好不容易开拓来的,都希望捏在自己手里,所以,你能做的,就是如何更好的绑定这些渠道,而不是存在于彼此的朋友圈里,虽然时不时的有互动,只是,3年下来,估计能真正成交的,应该很少。

主动积极寻找客户

当然,仅有以上两点还不够,方法谁都能学会,更关键的是你要有主动积极地寻找客户的意识和行动,而不是坐等客户找你。

这是老王在2011-2014年的三年内交换的名片数量,大概有1000张左右,堆到桌子上,长40cm,高15cm。即使是现在,老王每年换名片的数量也在300张左右,算上加的微信就更多了。

最后,我想简单的总结一下7条经验:

第一:像创业者一样主动进攻,因为只靠防守无法让你晋级,而只有进攻才能让我们得到最想要的结果;

第二:在进攻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感觉自己什么都能做的后果,就是什么也做不好;

第三:当我们进攻的时候,一定要逐步降低非标客户的比例,遵循BDable即可复制的逻辑;

第四:做好用户分层,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快更稳;

第五:利用自有资源获客;

第六:转介绍,寻找那些如果没有你,就会对他的客户关系产生影响的渠道;

第七:主动积极寻找客户。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落地执行的方法。

如果你还想了解什么主题,也欢迎留言~

 点击下方图片 

 看创业者的进攻 

 如何搞定第一笔融资 

点击右下角“在看”看懂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