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地产寡头元年和投资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地产商们似乎又一次到了对赌命运的时候。

前段时间,一私募投资口的朋友,在香港参加完某房企的中期业绩发布会,来回路上,给三鱼发了一条短信。

“这几天的各大房企中期发布会,我觉得我要精分了。

业绩会是我一直认为能很好认知这些地产商的窗口,因为除了用上市标准筛选出这条赛道上最优质的选手,上市房企直接负责的对象变成了股东们。

尤其,面对一些实力金主,多少都会客气和实诚些,特别面对更看重预期的投资者们,一定会把自己的战略表达很清晰。

不过,这次我也梳理下了20强所有地产玩家的发言,发现很有意思,大家都座在一张赌桌上玩21点,赌庄家赢还是闲家胜。

保持攻击的看不上暂定保守的,但这些还要持续扩张阵营还要再分裂,去一二线精耕,还是三四下沉,这又是个问题。

虽然这段时间还只是一个很常规操作的业绩会时段,但是在楼市这样一个微妙的节点,以后往回看,也许大家就在此刻命运浮沉交叉。

但是,我有一件事差不多可以肯定了,2019年,就是地产寡头的起始元年。

在我印象中,每五年就是一个楼市的波段,03到08年,地产到处流淌黄金,问题就在你及不及早下河做那淘金者。

大概以09年为界点,分化其实已经开始了,08年的乐极生悲,在行业内部催化了两种效果。

前者主动信奉规模为王,也找到了一个很好推进武器,快周转。等一些主打产品品质的开发商还窃喜30%+的高溢价率时,推规模的开发商们即使15%的利润率,都把钱周转了六次了。

等15年前牛市来临前,体量已经被先知先觉者甩开了。

后者,则相对保守太多,这行饭能吃多久,也拿不准了。

于是选了看起来很聪明的做法,亦步亦趋,各种动作的前提都是保证安全。

有的还学了中国房地产的启蒙老师,港资开发商们重运营线,能赚多少钱都旱涝保收,不担心08年再一次了。

至今我还印象深刻,“网红”潘石屹还带着他招牌的黑镜框,在发布视频中,一脸严肃说,SOHO中国卖出所有持有物业。

只是后面慢慢就很少听到老潘的声音了。

而一晃三年牛市蜜月期也结束了,当下房企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呢? 

先是,5月底多家房企被列入暂停公开市场发债业务名单,监管部门将收紧部分房企公开市场融资,包括暂停房企的债券及ABS产品,同时住建部针对“地王”现象点名部分开发商。

 这时候,市场主流认知,也就停留在差不多敲打敲打。

 接着,从6月到8月,短短两个月时间,对房企的调控来真的了。 

信托受限,外债严控,高层定调,央行控贷,银保点名,外汇变局,一时间房企所有能找到资金口子,都被赌上了。

但当我看完了20家头部开发商的全部发言后,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几乎大家回复第一个问题都是关于回款和现金。

所以我做一件事,文字内容全部导入到word上后,接着我发现,20家的发言中,关于现金的频率出现了41次,回款出现了40次。

而周转出现了6次,高/快周转出现了0次。

我不知道各位怎么看这种事,是不是认为地产未来扩张日子不好过了,我分享个人的看法。

当保守性词汇在大规模替代扩张性的词汇,意味着不仅只是对政策给个交代这种程度,也是最终赌局要到开牌的时候了。

曾几何时,财大气粗地产商给人的最大错觉,是有那么几个品牌能脱口而出,以前电视,现在的自媒体上是能认的几张大佬的熟脸。

然而,地产这条赛道太特殊了,一直以高杠杆著称,说明了大家起步都没钱或者兜里钱都差不多。

还有,建房子的地域的割裂性和深耕性太强了,这种壁垒能强到什么程度,如果你越往很多下沉的城市走,你会见到以前很多闻所未闻的开发商,小到售楼处你都找不到的那种。

不过,人家以前活的真挺滋润的,原因大家自己想,碧桂园都说了,中国90%的城市,他还没去过呢。

甚至大牛市的2016年,全国地产百强只占全国份额的48%,全国十强只占20%,三强只占9.5%,老大只占3.4%

其实20场发布会,最让我感慨的是,是恒大说的一句话。

“五年后,也就是2025年,那时行业前三的集中度应该在20%以上,没有万亿销售都很难进地产行业三强。

我不知道各位想明白这点没有,当快周转开始被行业普遍反思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超级巨头,或者寡头要开始出现。

并且,和主流认知不同的是,越是这样波动的小周期,越适合头部开发商。

在具体点,能进入头部角色的开商发不管他采用哪种打法,背后是希望能长线经营,或者说房地产能平稳发展,不是暴涨暴跌。

听着很不开发商对不对,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想基业长青的开发商,那么本质上你最大诉求点,就是成本可控。

房价暴涨,联动的必然是土地价格的暴涨,这几年高位地王的阵痛,在慢慢显现了。

所以为什么越小的开发商更喜欢暴涨周期,因为本来就是小资金进来赌一把,捞一票走人的,后面洪水滔天,不在意。

同样,20家头部没有一家规模低于千亿能级,而T0P5的现金储备的进入门槛有了2000亿了。

感叹一句,有钱真好,特别是在下雨的时候,家里还有这多把伞。

收购“活下去”的中小开发商,为他们下雨送伞的开始成为巨头越来越喜欢做的事了,本质上,风险已经被中小开发商吃进了,输出操盘和运营这些技术性操作就可以了

查了下,20家开发商,提了收购总计36次,操作极限点的融创恒大砸各种地王频出的17,18年,几乎不拿地,专业只干收购这件事。

某种程度,你可以说,头部开发商的根本利益和国家调控思路其实一致的,现在再回味下,“房住不炒”,越是头部,越希望房住不炒。

当然,至于暴跌嘛,那自然所有人都不开心喽。

这次的一大主要看点,就是降杠杠,频率上一共出现了20多处。

从18年底算起,对开发商的杠杆质疑声,就没断过。

看起来很动辄100%+,150%+负债率,比如这20家,其他行业的人,就算知道房地产是现金流加杠杆的游戏,看着心脏也受不了。

这点上,我觉得有必要科普下地产行负债这回事,也就开发商的资金成本。

很多人几乎不知道在财务角度,客户的预付款,也就是我们的首付款和银行贷款,在交房前也算开发商负债里,直到交房划入营收。

虽然看着不太合理,不过这就是一行的游戏规则,也是就是开发商的负债率属于看起来夸张那种。

不过这样行情下是不是真的减负债呢。总结下,确实在降,只是没各位想的夸张。

最近,在我们南京西路附近一家信托公司,看到某top4开发商的南京项目,发了不少产品,融资成本其实也不高,具体是谁和多少,我也不方便说了。

为什么呢?成为巨头的关键,三点,第一点前面说过了,快周转拓规模。

第二点,认知到不多,是融资规模而不是利率,不知道各位还记得规模上为什么某恒能超越某科吗,其实轮周转,万科也未必见得慢很多。

那时因为某恒差不多是业内第一个推出明股实债的永续债,并第一个大规模使用,虽然成本算也不上最便宜,这么大资金池一下子就被开发出来了,整个战略才被大规模铺开。

而且大规模资金对大体量开发商的预留操盘空间太大,最后大家一算账,发现财报上还是巨头营收成本更低,利润率更高。

融资成本的几个点是多少很重要,当然,这也是巨头们优势。

但是巨头真正想要,还是融资规模,哪怕外面狂风暴雨,对规模的渴求,依然让他们在等待。

最后,就是每家开发商对周期的判断了,就是像老孙孙宏斌说的,这行就只有一种死法,在错误的周期拿了错误的地。

当然,老孙自己就是个中高手,虽然看起来很依赖主观判断,但不要忽略巨头布局上护城河的深度。

深耕100个城市和10个城市,失败了5个城市的容错率不是一样的。

那如果城市大战略错了呢?呵呵,连某三四线之王的土地仓位,都到66%了。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地产真正意义上进入了寡头时代,我们如何面对。

首先,我觉得这对资本端投资者而言,真心不错,因为赛道越确定,强者越明显,我们就越知道怎么站队了。

尤其在地产股整体在被低估值区间的当下,哪些强者会在资本赛道突出,这点,三鱼将开成一个系列,和各位讲讲每家开发商背后资本逻辑。

而普通购房者呢,说实话,我也不知道那天到底是好是坏,可我以前听过一句话,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

有任何问题,欢迎扫码添加三鱼个人微信,进行沟通交流。对了,如果你也是地产和投资(不限于地产)的码字爱好者,欢迎扫码添加和已经添加的,进行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