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光看过去,要看将来。如果只看过去我认为你说的对,平安比人寿强的多。但从最近一年看,人寿要比平安好。今后会不会人寿比平安好,咱们拭目以待。任何事物都会发生变化的。好的企业可能变坏,差的企业可能变好。
在更看重分红稳健性的港股,中国人寿飘忽不定的分红,直接导致 5 年股价静止不动,而中国平安的股价则是 5 年 5 倍。
(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股价对比)
因此,同样是三季报飘红,中国人寿甚至利润增长更快,但更冷静的港股投资人显然深谙其中的道门,对中国人寿 H 给出了更准确的定价; 而狂追中国人寿 A 的 A 股散户显然会错了意。
02 中期战略:平安和人寿四大差异
即使是在中期战略层面上,人寿与平安的战略基调的天壤之别,在前一年换届之际也早有端倪。
从换届之后 2019 这一年表现来看,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的战略差异明显体现在开门红节奏,产品体系,代理人人力结构,组织架构这四个方面。
首先,从开门红节奏来看。
根据调研,拿 2019 年一月份的开门红来说,中国人寿在 2019 年 1 月开门红中,个险新单期缴保费这一项数据中,平安人寿负增长接近 20%,而人寿增长接近 90%,接近 400 亿。
其中原因是,中国平安全面淡化了开门红冲量的要求,减少了对于短期储蓄类产品的资源投放,全面转向保障类产品占比的提升。 而中国人寿更专注高投入追逐短期低价值储蓄类产品,做大规模。
但中国平安淡化开门红的效果也很明显,将资源投放平衡成四个季度之后,代理人产能不会再发生一年一大半举绩集中在年初两个月的情况,使得团队管理可以更有效率,现金流的安排也更加平稳。
其次,从产品体系来看。
国人寿为了追逐业绩,主打分红型年金保险,以及万能型终身寿险,采用更激进的定价利率,特点是,产品价高,期限短,偏理财而非保障; 平安策略则更为温和,价格保守,期限更长,重点偏保障。
根据中金调研,中国人寿主打的 " 鑫享金 " 定价利率已经达到了 4.025% 的最高值,中国平安定价利率最高 3.5%,其他多在 2.5% 左右; 平安的缴费期间和保险期间也较长,年金险提供了 3 年,5 年,10 年三种方案,而重疾险更多都是 10 年起步,保险期间也以 15 年期为主。
这一切使得 2019 年,中国平安业务结构进一步改善(长期保障型占比提升 2.8%),带来了代理人渠道整体价值率的大幅提升(+9.9%),使得代理人新业务价值实现了 2.5% 的正增长。
第三,从代理人人力结构来看。
平安代理人队伍数量截至 9 月末 124.5 万人,较年初下降 12.1%,较 6 月末下降 3.2%,代理人队伍已经削减了超过 17 万人。 而国寿代理人规模 166.3 万人,同比增长 14.5%,环比增长 6%,比年初增长 15.4%。
代理人数量一增一减背后,平安在做什么呢? 推动代理人优才计划。 这个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优化代理人质量。 今年这个代理人优才计划已经扩大到全国 45 家二级机构本部城市,优才占代理人比例接近 10%,优才产能留存率都是普通代理人的 1.7-1.8 倍。
平安采取这一行动有两个原因,一半的原因是金融科技的进步取代了一部分代理人,平安多年技术投资取得了成效; 另一半的原因是主动提升代理人队伍素质: 虽然寿险代理人队伍在减少,但前三季度代理人人均个险新保单件数为 1.39 件 / 月,同比增长了 9.4%。
而中国人寿在代理人人力发展延续了以往人海战术策略,依靠大规模代理人队伍,确保保费收入持续增长。 策略不同一目了然。
第四,从组织架构来看。
平安将之前的一二元市场划分调整为两步走数据化经营,做大做强三个渠道,五大销售区域和五大职能中心,强化科技赋能,即所谓 2355 改革计划。
在数据化经营方面,第一步,平安人寿将建立全面数据化雏形,实现经营、销售、服务等流程智能化。 第二步,通过数据驱动经营,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
在渠道建设方面,平安人寿将持续发力个险、银保及 " 线上 + 区拓 " 三大渠道。
在个险渠道,针对代理人群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差异化经营,借助科技手段赋能代理人队伍,助力提升队伍的产能、收入及留存率。
在银保渠道,将深耕平安银行、重点银行及中小银行等渠道,不断提升银保渠道占整体业务的比率。
在 " 线上 + 区拓 " 渠道,进一步构建线上客户服务和客户运营能力,帮助销售成果转化。 通过这样的组织架构调整,中国平安将线上线下业务充分融合,完成科技对管理能力的赋能。
可以想象的是,通过以上这四项调整,平安未来的增长变得更加确定,短期内的业绩不会再出现大起大落,长期保障型产品的占比大幅增加,也就能够保证未来 10-20 年的现金流稳定,给平安的股东带来稳健的回报。
03 科技对保险业务的赋能
在科技层面的提前发车,更凸显了中国平安的战略的前瞻性。
与中国人寿这样的传统寿险巨头不同,中国平安在 2018 年底就将集团的 Logo 文字部分由 " 保险,银行,投资 " 改为 " 金融,科技 ",这体现了公司战略意图的变化: 未来科技将撑起平安的半壁江山。
平安的金融科技业务有两块内容,一个是生态圈的建设,一个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以平安的传统金融业务为核心,寿险,财险,银行,投资分别辐射出五个相互支撑的生态圈: 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等 5 个层面。
技术方面,则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三大核心技术领域研究,支撑生态圈的建设和落地。
拿对所有寿险公司都非常重要的代理人效率管理来说,平安金融科技的进化可以直接帮助到平安代理人效率提升。
平安通过推出平安金管家 APP,使得增员培训得以在线上进行,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通过建立多个人工智能模型,来协助团队增员,如首先通过 AI 技术,刻画高留存及高脱落人群的画像,并且与准增员个人特征进行对比,最后能够筛选上岗人员和脱落人员,从而达到优化代理人的效果。
作为平安最有战斗力的团队,平安通过科技赋能,可以为动态管理发展路线,建立个人最优路线和成长建议模型,以及个人动态分析模型,还可以因此提升代理人的留存率。 这些都是平安在科技投资对未来渠道网络效率提升的重要影响。
04 总结
站在今天这个时点,寿险行业的短期目标是对代理人队伍和产品策略的调整,而长期的价值又来自于寿险龙头对金融科技的远见投资。
公平的说,考虑到平安增长的稳定性和公司治理的优势,其未来 10 年价值增长的确定性肉眼可见,而加之对金融领域长期多年投资,寿险领域谁执牛耳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考虑估值来说,中国平安的预期股息率接近 2.5%,而中国人寿股息率仅为 0.4%; 中国平安市盈率 10 倍,而中国人寿市盈率已经接近 20 倍。
上图为老陈实战选股的方法,所有提示大家短线低吸的个股,都符合这些选股法则,这些方法都会在建仓圈子同步详细的教给大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大家都可以跟上赚钱的同时也能把技术学到手
在证券市场博弈,就像跳交谊舞,只有做到心中有数,踏准市场涨跌节奏,才能买进股票就涨。 想跟上老陈实盘圈子的可以关注老陈
公众号 :老陈解盘
对话框输入:球友
捕捉下一只短线强势股!
@今日话题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人寿(SH601628)$
你不能光看过去,要看将来。如果只看过去我认为你说的对,平安比人寿强的多。但从最近一年看,人寿要比平安好。今后会不会人寿比平安好,咱们拭目以待。任何事物都会发生变化的。好的企业可能变坏,差的企业可能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