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逆袭:投资,是我为人生开的一扇窗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0回复:180喜欢:116

如果命运没有眷顾你,让你出生在贫困的家庭,接受落后的教育,在成长的路上全靠自己摸索,你会怎么办?@我能逆袭   用他人生三十几年的真实经历回答了这些问题,一路走来,他有很多跌倒的时刻,但每一次他都选择重新站起,相信自己能逆袭!即使家庭背景和经历会影响到他的性格,即使在2020年他才开始接触投资,但在这条路上他选择了逆袭的模式,浓厚的兴趣,夜以继日的钻研,让晚起步的他更快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这是不惑之年的他为人生开的一扇窗。

曲折的经历,不太走运的人生,一路走来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逆袭

我出生于北方的一个农村,父亲是供销社下岗职工,父亲的下岗使得家里的条件一下子从乡里面最好的那批变成了最差的那批。父亲没有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他高中还未毕业就进了供销社,既没有考上大学,也没有早早学门手艺或者出去闯荡,下岗之后开了个百货店,但又不是那块料,最终以务农为生。我们那里土地贫瘠,种地基本看天,渐渐我的家庭条件连普通都称不上。父亲把他的希望放在了我的身上,我一直都是他的骄傲。

小时候的我非常聪明,在村里名气非常大。整个小学期间我印象中就没有考过第二名,升初中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坎出现了。当时,村里很多孩子上完小学就被家长送到县城上初中,而我由于家庭负担不起,我留在了乡里的初中。我不知道如果到县城我的未来会如何,但是留在乡里的初中三年,我基本上被荒废了。我们的初中只有语文、数学、英语有专门的老师,其余科目都是这些老师客串的,有的老师在学校代课的同时家里还开着杀猪的门市,有时忙着杀猪都不来上课了,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呢?

初中三年尽我所能,我考入了我们地级市最好的学校,但可惜只是普通班。好在我起码接受了正规的教育。入学摸底考试,我只排在班里的第17名,我的内心中已经埋下了逆袭的种子,在第一次期中考试我就直接冲到了第一名。随之而来,我得知升高二,重点班有80个名额可以滚动到尖子班中,不幸的是,我刚好排在第81名,与第80名只差0.5分。尖子班的老师与重点班的老师有天壤之别,前者都是那些骨干教师,后者则是扩招后新招的刚毕业的老师。这是我自己没能把握住机会,怨不得别人,最终高考差一本线6分,我已经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已经是班里最高分了。正当我雄心勃勃准备开展大学生活时,又一个坎出现了。

在填报志愿时,由于父母不太懂,自己也没什么了解,我联系班主任能不能指导一下我,班主任痛快地答应了,让我到他家填报就行,报考当天班主任帮朋友家的孩子报完之后(网报分数高提前截止),竟然说有点事先走了,让我自己填完锁上门离开就行。由于我自己没有明白网报调剂的规则,导致被一个冷门专业录取。这件事情教会了我,自己的事不能靠别人

我下定决心补习一年,看能否改变颓势。补习期间,我的状态非常好,按照三次模拟考试全市排名我应该能上985院校差一点的专业或者211院校的好专业。但是我似乎身上有魔咒,那年的考试几乎是为了针对我量身打造的,我的物理是相对最弱的,也是每次理综考试最先做的,结果那年考试物理非常难,我甚至看不懂题目在说什么。受此拖累,理综发挥比三次模拟考试低了22~54分。最终我只超出一本线35分,上了本地的末流211。

上大学后,一切都是新鲜的,由于自己贪玩,第一学期只考了班里的第18名。当我得知,每届毕业生有12个保研名额时,我非常后悔,荒废一个学期很可能会错失保研机会。此后,我暗下决心,我一定会付出120%的努力战至最后。最终,我以年级第4的成绩成功保送到专业全国前5的一所老牌土木院校。

研究生期间,由于本科学校专业实力不够出色,从被导师怀疑能力,到逐渐赢得导师信任,期间经历了非常多的艰辛。毕业时,我思来想去,最终选择回到家乡的一所甲级设计院工作,对我而言,父母、亲情相比自身发展更为重要。如今工作近6年后,我逐渐意识到眼下的工作虽然暂时饿不死,但行业景气度下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单位也江河日下,让我感觉到如芒在背。

如今步入了投资的大门,我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有所收获。

谨慎的性格,不愿冒险的思维,犹犹豫豫才迈进投资的大门

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和经历会影响到他的性格,我觉得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从小到大都想得首先是不能变差,其次才是怎么变好;大学期间有的同学开店创业,这类事情不可能发生在我的身上,不是因为我不愿意尝试,是因为我实在亏不起,我不能将自己置于风险中,我必须尽可能让事情在我的掌握之中。这样的性格也贯穿于我后来的投资当中。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是怎么进入投资这个领域的,按说投资同样风险很大。

事实上,在2020年以前,我对投资几乎一无所知,按我的性格我也不会与它发生什么关系。2019年大约10~11月份,我第一次从媳妇儿那里听到了“基金”这个词,媳妇儿当时鼓励我去学习理财,看看能不能利用工作以来好不容易攒下的20多万再赚点钱,说网上有人收益挺高的,比一些理财产品好很多,她认为我可能比较适合这方面。

我当时的回复非常简单:哪有那么好的事,都是骗人的。

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更为要命的是,媳妇儿陆陆续续把20多万分批存入了1年定期的理财产品,年化4.88%。这个决定几乎让我后来拍断大腿:在千载难逢的投资良机中手头没钱。

后来疫情就爆发了,我和媳妇儿当时在我父母家过年,被堵在了那里。我媳妇儿第二次向我说起了基金理财的事情。我当然还是很反感,但架不住媳妇儿没完没了念叨,再加上闲来无事,于是我在网上查了查。

什么是基金?

定投?

……

和上学期间一样,我习惯抽丝剥茧,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了,几天的了解之后,我得到了一个结论:这不是骗人的,这是很有技术含量的一件事,只要有体系、有原则、有方法地去做,风险是可控的。

而且我意识到我适合干这个,因为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我选择土木工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希望能立足于技术,论家境、人脉、财力这些我都不具备。在这点上,理财和土木有相似之处,而且理财显得更加公平,只要自己有本事,没有人能阻止你成功

浓厚的兴趣,夜以继日的钻研,形成一套完整的投资体系

刚开始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喜欢折腾。当我看了一些入门书籍之后,我接触到了“定投”,这个词,迫不及待买入一大把“低估”的基金。

随着时间推移,投了一个月左右,我感觉到非常枯燥,而且有一种做无用功的感觉(当时没有深刻理解定投,现在的我不反感定投,但我坚持认为我的仓位控制体系能取得更高的收益,起码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随着认知的加深,一个疑问浮现在我的脑海,为什么不把钱尽量在低位投出去呢,只要能判断大盘的位置高低不就可以了吗?

经过钻研之后,我首先选择的就是证券化率这个指标,并制作了一个非常简陋的表格用来计算证券化率(其实有些软件可以直接查,当时不知道),并根据证券化率分配仓位。

这点工作现在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最大的作用在于,我得到结论:当时(2020年3月中旬)就是重仓的机会,我以前分享过当时许多基金的操作截图,我大概从3月10号一直买,买到3月20多号,几乎把手里仅剩的3万多(拍断大腿,那20多万不存定期,我至少多赚8万块钱)都买了进去。我清晰地记得,我在买入最后一笔基金那天,刚好是项目现场验收,我在现场边走边把最后一点钱买了进去,当时心里是有一点忐忑的,因为美股好几次熔断,号称巴菲特都没有见过,市场情绪非常差。但是我首先相信指标,从历史来看,这样的时候就是机会;另外,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这句话也提醒我不要害怕。事后来看,我基本上买在了底部。

这也是我经常强调散户要有体系的原因,我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给读者制作了一个简单的体系。因为有了体系,我们只需要关注指标本身,一切操作都基于指标在历史上呈现的规律,这会让我们更加理性。

初战告捷,这批基金的成功买入给了我非常大的信心,很快就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收益,我知道我走的路是正确的。但这个时候体系简陋的弊端显现了出来,又过了几个月,随着大盘上涨,指标迅速下降,甚至在六月份就迅速降到三、四十,要知道当时上证只有2800、2900点。

我怀疑证券化率这个指标是不是过于保守了,这时萌生了一个想法,我干脆把几个指标综合起来不就行了,即便某个指标不准确,也还有其他指标。于是,我把股债收益差、市盈(净)率、股息率一并考虑在内,重新制作了一个新的指标。制作过程印证了我的判断,股债收益差是最靠谱的一个指标、证券化率太保守、市盈(净)率太激进,股息率参考意义不大。于是我将股债收益差作为基石赋予最大权重,证券化率和市盈(净)率权重略小些,且相近一些,起到互相中和的作用,股息率只给5%的权重,意思一下就行了。

这个体系的建立基本奠定了我基金投资的基础。一方面完善了投资体系,另一方面我更加清楚了自己的风险偏好,我的性格比较理性,风险承受能力强,先前太过保守。于是,我在体系中引入指标修正系数,因为我意识到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不能参照同一个指标,应该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修正系数进行修正。这也是我平日里文章中经常强调的,我会每周更新仓位指标,但读者要摸清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别人帮不了你。

2021年2月份,市场抱团情绪高涨,茅台喊出了6000点,我感觉手里的成长风格基金风险很大,远比仓位指标显示的要大,这是由于成长和价值风格分化极为严重,受价值风格平均,市场整体可能还好一些,但是单拿出来那些以大盘成长风格为代表的抱团股泡沫非常大。手中基金以成长风格为主,我意识到不能再拖了,果断全部清仓。这次操作非常完美,大部分都卖在了顶点。

这样的行情下,我认为防守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思考后决定组合风格切换为以价值风格为主,超配银行。去年的这次决策,我没有料到地产暴雷,带崩银行,最终去年收益只有7.3%,不及我的预期,同时错过了新能源的行情;好的地方在于去年2月份抱团崩盘对我影响很小,同时侧重价值风格的策略延续至今,在今年也贡献了不少超额收益,今年只亏了3%。

这段经历过后,我意识到风格固然难以判断,但我需要在极端的时候有所分辨,因为成长和价值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判断风格难度巨大且意义不大,但二者显著分化的情况下,判断风格是有意义的。我去年高位精准清仓其实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我需要找到更可靠的依据,于是我制作了成长/价值变化曲线,这条曲线显示从去年起,成长风格就处于10多年来的高位,这也是我一直坚定侧重价值风格的原因。

与此同时,我发现如果2020年我的选基能力更进一步的话,当年的收益率提升10%不难,很可能会达到60%以上,当时选基主要是根据基金评级和基金经理名气来选的,现在看来都是平庸的选择。于是,我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选基方法,我将目标锁定在两类基金经理身上:第一类,我将其看作“三好学生”,他在历史上每个阶段都必须发挥出色(跑赢同类平均),我相信过去一直出色的未来大概率出色,同时他不能取巧,例如,我会剔除那些行业过于集中的基金经理,我无法判断他在未来还能否继续押中行业,基金规模我会限定在100亿以内。第二类,我将其称为“偏科生”,这类学生过去发挥失常,但情有可原,因为考题是他不擅长的,一旦题目变成他擅长的,他不会差的。这类基金经理在市场风格高度风化时完全可以考虑。

时间来到今年,去年不及预期的银行基金开始表现,今年我的实盘最大回撤只有11%,当下我的持有逻辑非常简单,仓位指标上周46,我是高风险偏好,修正系数取2,合理仓位46×2=92,我目前四只偏股基金仓位大约在90%左右,债基占10%左右。除根据仓位指标执行仓位调控外,超配的两支银行基金,我会以兴业银行转股价以及银行指数月线MACD作为参照物执行交易;另外当成长风格从历史高位降下来,不那么离谱的时候,我会增加成长风格的比例,这是我实盘的操作思路。

上面这一部分,我一气呵成把整个投资经历、投资体系、选基方法、操作计划、投资感悟都写出来了。我的投资体系可以归纳为:通过多个指标计算得到仓位指标,乘以不同的指标修正系数得到适用于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合理仓位,用于指导偏股基金仓位控制,当合理仓位变幅至少达到10%以上,方可实施一次操作,其余部分仓位配置债基。选基方法可归纳为:在正常情况下,选择“三好学生”;在市场风格严重分化时,还可以选择“偏科生”。更详细的介绍在我历史文章中都写过,不再赘述。

理财过程中有两次比较差的操作也给了我不少启示。

去年清仓成长风格基金后,我转为价值风格,买入嘉实价值精选和中庚价值灵动。

买入嘉实价值精选后,持仓过程中我感到非常奇怪,这个基金选中的股票总是行业中特别差的,一只也就算了,很多支都是如此,我曾专门写文章分析过。而且去年价值和成长风格来回切换几次,但是这个基金不论哪种风格下表现都像一滩死水一样。很长一段时间内,多次出现日内实际涨跌幅严重低于估值(调仓失败的表现),最终我进行了换仓,前些天复盘这笔换仓取得了5%的超额收益。这笔操作告诉我,应该完全相信自己的判断,哪怕错也错的明明白白。

选择中庚价值灵动是个非常容易的决定,当决定侧重于价值风格后,经过研究丘栋荣就进入了我的视野,这支基金去年为我贡献了接近20%的收益。我的失败在于自作聪明。当时我判断基金重仓股富满电子风险非常大,受此影响基金很可能短期需要调整,难有好的表现,于是进行了止盈。事实证明富满电子当时确实在高位,但我能判断出富满电子泡沫大,丘栋荣就更清楚不过了,当时丘栋荣进行了减持,加上组合内其他股票表现良好,基金业绩几乎没受什么影响,后面继续上涨了一波。这笔操作告诉我,既然选择买基金老老实实把基金经理选好,不要越俎代庖。

新鲜的尝试,不够远大的目标,坚守本心一切顺其自然

从去年起,我尝试了两件事,一件股票,一件自媒体。

尝试股票的原因在于,我想看看自己能否做到比基金更高的收益,因为股票上限更高,当然下限也更低。我给了自己三年时间,去年是第一年,今年是第二年,去年跑输基金4个点,今年跑输基金5个多点。如果我觉得自己没有天赋,我会老老实实回到基金上来。

股票虽然我同样建立了体系,并逐步进行了完善,但仍有待验证。鉴于在股票方面并没取得太大的成功,不准备展开。

尝试自媒体的原因在于,我想看看自己能否增加一些额外的收益,充实一下本金。去年小孩出生,媳妇儿辞职在家,目前家庭收入和支出基本相抵,没有增量资金了,现在60万的资金还是有些不足。目前,自媒体这方面目前不温不火,主要是我一直不愿意做视频,因为确实不想抛头露面,在镜头前也觉得不自然。

不论如何,我分享的初心不会改变,我始终秉持一个理念:我是怎么想的,我就怎么做;我是怎么做的,我就怎么说。我日常会发实盘作为验证,也是我对于读者的尊重。在我看来,做自媒体分享,人品很重要,水平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不坑读者是我的底线,通过实盘表现证明自己的诚实与能力,赢得读者的信任和支持是我的期望。

我的全部投资经历其实只有2年零2个月,即便有人称我为新手我也不会反感,但是我也不会妄自菲薄,我清楚过去两年多我付出了多少努力,多少次研究到深夜一两点钟。投资对我来说并不复杂,特别是对于基金我更加游刃有余,我就像是机器人一样,按照这套体系机械执行。我始终相信的一点是,投资领域花里胡哨不一定有效,一招鲜吃遍天是更实际的。

自从接触投资以来,投资几乎成为我全部的兴趣所在,我本身比较宅,接触投资以来,80%以上的业余时间都在投资上面。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我媳妇儿非常支持我,毕竟当初是她把我引进门的,我们从来不会因投资引起生活中的摩擦。

未来我的目标很简单,再过10年,我41岁的时候,将手里的60万变成180万,计算了一下年化11.6%,那时候我起码选择的余地会更大。我相信正如我的ID那样:我能逆袭!

最后,送给读者朋友们一句话:投资一定要有章法。

精彩讨论

busvip2022-04-20 14:14

呵呵,为嘛雪球会推这种叫达人啊。这是送命啊。。

业余股评家2022-04-20 21:04

这是新韭菜啊!

华风清扬1232022-04-20 21:14

看到一个40岁的男人,在黑暗中摸索还自以为是,只有一声叹息!

现金流折现是根本2022-04-20 21:41

投资不分先后,能悟道者方可先至。有些人在股市混了十年八年也没盈利,最重要还没搞明白为什么,没办法只能怪大盘怪行情怪政策怪庄家等等,就这样再给他十年八年绝对还是赚不到钱。投资要根据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制定符合自己的体系,用体系中的制度来配合自己操作,在操作中完善体系。投资大忌就是毫无章法随心而欲,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花旗无名2022-04-20 21:07

那你投资可转债吧,稳得很~

全部讨论

我能逆袭2022-04-20 23:36

截止到昨天是-4.4%,算上今天应该在-6%左右。

畅享2022-04-20 23:34

在给你的另一个回复中我提到了,这轮下跌和2018年的下跌有本质的区别,考虑七年牛熊周期,2018年是回调,这轮是熊市下跌,银行股有可能是2013年的白酒,(2015年牛市白酒没涨多少,但2016年一直涨了5年),由于 错过这轮牛市,涨幅很小,所以熊市跌幅也不会很大,但下轮可能领涨,但是考虑盘子太大了,涨幅也不能抱太大期望

MrRenjgm2022-04-20 23:34

散户几乎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投资是一件非常专业的事,只有非常专业职业投资人才能把投资做好!

我能逆袭2022-04-20 23:31

您过誉了,我只是从一开始就觉得必须得有章法,有原则,有套路,所以才去折腾下数据,编各种表格,边用边改进完善。目前来看,我不敢说表格未来一点问题没有,但按这个体系运行,在长期来看,整体上实现了高位减仓,低位加仓的效果,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路人甲lll2022-04-20 23:29

买股票也许能到,买基金估计180能变60,不能再多了

路31312022-04-20 23:26

我发现现在学历高的人,写文章都特别厉害。就一点点的经历,甚至连亏损都没怎么经历过, 就谈什么投资体系了。 投资跟任何事一样都是概率,考虑的是模糊的正确。 而且投资不能一下子给自己定个10年目标。 因为说不定半年亏50%,然后直接崩溃了。
       散户投资最好的是闲钱不怕亏完,闲情没有压力没有目标。还有A股是世界上最好的股市没有之一。但是从规律上来讲,只会越来越坏。 这几年就坏了很多啦。 赚钱总体应该会越来越难。特别是过去两年,基金把抱团做业绩扩规模割韭菜,发挥到了极致。后续韭菜还没长起来那。 那么大的市值规模,上万亿交易量,每年支持实体经济,股市资金压力太大了。

清风涂墨2022-04-20 23:25

今年多少?

ETF专业投资2022-04-20 23:25

评论的人都太厉害了,瞎闹

我能逆袭2022-04-20 23:23

我能逆袭2022-04-20 23:21

我也觉得这个目标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