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资本张亮:十年磨一剑,终成正果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3回复:74喜欢:61

他年少成名,最早2000元入市,上学期间通读上市公司年报,就为了找到通往投资之门的那把钥匙。他专注成长股的挖掘,获取了丰厚的回报,个人也实现了财务自由。有人说,他是时代的宠儿,把握住了时代的投资脉络。本期的达人秀主角, $三希龙泉一号(P000975)$   基金经理张亮,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 @三希资本  

2000元入市,开始了投资生涯

张亮当年上高中的时候,最感兴趣的领域是商业。当年上学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讲语数外,他在底下看商业杂志,脑海里装的不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是一个个商业巨头们斗争博弈的精彩世界。到了高中选择专业的时候,为了能够系统的了解商业世界的运作规则,他重点关注了几所经济类比较好的高校。当时想往上够一够选复旦、人大这样的学校,但由于高考“只考了”六百六十多分,最终选择了厦大经济系。这让秀哥想起来我们每个人上学的时候好像班里都有这样的同学,上课天天看闲书,有一搭没一搭的听课,作业也经常应付了事,但考试成绩总能排名班里前列,让人羡慕又嫉妒。

大一的时候,当其他同学还沉浸在大学生活的新鲜世界中,享受人生第一次的自由时光时,张亮已经开始苦苦思索他未来的人生了。最开始他想了很久,思考了很多方向,想他能干什么——想完了觉得自己也不能干什么,思索的很痛苦。他是一个崇尚自由的人,希望永远保持独立,不希望被约束。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里,能满足这个条件不难,在家躺着即可——但如果满足这个条件同时又能养活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屈指可数了,投资就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况且投资还能完美的与他自身对商业的兴趣结合。

对商业感兴趣,最好的工作也许是500强市场部,这样能够直接在一线亲身参与商战;但另一方面,商业行为的结果也会传导到股价上,投资成果能够直接检验对商业行为判断的正确与否。选择投资行业,是张亮结合自身深思熟虑几个月以来的最佳结果。

张亮第一笔本金是当时女朋友的奖学金——2000元,他管女朋友借了过来开立了人生第一个股票账户,并豪迈的许诺“哪天给你赚回来一个亿”。至今他回想起这个事还有点不好意思,"就几千块钱,上哪赚一个亿去,当年就是盲目自信,但那个时候就是自信,就是对投资有热情"。也许很多人上学的时候,都有这个经历,尝试拿很小的本金去买买股票。大部分人可能也就是尝鲜,亏损了,也没有再系统的梳理投资方法,从此只把"炒股"当成一种聊以慰藉的爱好——当然爱好大都是烧钱的。但张亮独特的是,他从第一次2000元入场,就没有把这个行为定义为"炒股",而是定义为投资。他始终认为这是可以做一生的事业,是他愿意全情投入的事业。

通读上市公司研报后,他的账户第一次突破了10万元

不知道各位当时进入股市初期,是从哪里学到的第一个买卖股票的方法。也许是那本技术分析者奉为圭臬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亦或是价值投资者口中离不开的《证券分析》。但张亮坦诚,关于投资类的书籍,基本就没看过几本。

入市初期他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像所有投资新手一样,先教了一年学费。他当年的投资理念倒也不难总结,也许还跟很多朋友契合——买了就想涨,不涨就想卖。2013年创业板涨幅超过80%,靠着这样的投资理念,他的投资成果是负的9.6%。其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笔高送转炒作,刚买进去哗啦哗啦两个跌停,一年白忙。

2013年的投资成果让他开始反思,这样的频繁交易每天操作,既耗精力又赚不着钱,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这不是投资的正途,或者说这就不是投资,这与张亮进入股市第一天的设想是背道而驰的。投资应该是一个轻松愉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通过长期持有股票,享受上市公司增值的过程,不是今天买明天卖的博弈。反思过后,他真正的投资生涯,始于2014年。

2014年Q1,上市公司陆续开始公布年报,张亮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读了当年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当年通读研报的过程中,遇到基本面问题,他直接电话打到了上市公司找证代,证代解决不了又转到了董秘那里。张亮与董秘就公司业务深刻交谈了半个小时,临挂电话前董秘问他你是哪家机构的?张亮说我是个学生。

不难猜测董秘当时百感交集的心情。

也许跟我们大多数人不同,张亮最初的投资方法,是从1000多家年报中得来的,在那个时期他对行业、对公司、对管理层经营理念有了大量的认知与积累。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完善自己的投资框架,对成长股投资的雏形也是那个时候开始逐步建立的。

在被问及到为什么没有选择一些经典的书籍先去入门,张亮回答说:"巴菲特、芒格等大家的观点我是很欣赏并且认可的,如果这些观点你不认可,你把书读十遍也未必能深刻理解;如果认同这些观点,那这些观点本身对我的帮助就已经很大了。"不光是国外的投资大家,张亮早在2012年雪球刚刚开放注册的时候,就成为了第一批潜水用户。当年雪球上很多知名用户也对他的投资理念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影响。但如果说张亮在股市投资中最好的老师,他认为是市场。"今天做一个股票,被打脸了,明天做一个再被打一巴掌,脸被扇肿了,你自然就去反思了。"

被市场教育后,反思自己,而不是去论坛上勒令上市公司反思,也许能够更快的打开投资之门。事实上,过完2014年,张亮也更加坚信了能够在投资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他自己的积蓄加上家人的赞助,在14年初的时候,他的本金陆续增加到了6万元。到了2015年第一季度,张亮的账户第一次突破了10万。这个对他而言的意义,比后来账户到了七位数、八位数意义都要重大。

"我觉得我可能找到了投资的钥匙,我觉得我可以一直做下去。"

从2012年到2015年,张亮在股海里沉浮近三年,挣到了自己的第一"碗"金。

投资理念日趋成熟,他完成了个人投资者到基金经理的转型

2015年,张亮面临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一些金融行业的机会,我们的一般观念中,一个酷爱投资的人,一个从基本面分析开始尝试投资的人,毕业以后应该一门心思扎进金融行业去做研究工作。但张亮最终选择了去一家实体领域上市公司的金融板块。这份工作最吸引他的地方在于可以去工厂车间实习三个月,他选择这份工作90%都是冲着这段经历的。这三个月他是真的亲身参与到工厂的工作中去,包括打磨、焊装、涂装、承装等等。在工厂的三个月,他见到了完全自动化的产品线,参与了产品制造的多个过程。

也许从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消费行业,但很难说能深入了解制造业。看不懂产能、良率、爬坡,甚至这个词什么都意思都得从百度搜索了解起。在工厂三个月,让张亮觉得大学里面做的投资更像是纸上谈兵。这段经历对他的研究最终起到了很重要帮助,“没有经历,我就去自己创造经历”。再回到投资领域里面,他做到了真正不迷茫、不飘渺。

借着这一段经历补足了张亮投资体系的另一块短板,张亮在2016年首次实现了翻倍的收益。如果说挣到第一个10万的时候让他奠定了投资的信念,那么首次翻倍则是增强了他的信心。经历了2017和2018两年的完善,张亮奠定了基本的投资思路:

首先定义成长股:成长股投资不拘泥于某一个行业,前提是要有成长。

成长都要经历四个阶段:调整期、成长期、成熟期、衰亡期,他选择介入的时点就是在成长期这一段,也就是行业发展的第二段。在这个阶段他选择一些成长性最好的子领域,在这些子领域选择更加优秀的上市公司做深度研究,构建出一个股票池。纳入到具体投资组合前,他会看它的估值水平,估值合理的情况下结合其他研究成果,会去做更具体的配置。

投资理念日趋完善,他个人的投资也在2019年以后迎来了收获期。大概在2020年,他开始尝试往基金经理层面转型。依靠多年的研究功底及投资经历,他转型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选择,包括雪球私募也是洽谈合作的机构之一。最终通过朋友介绍,张亮接触到了三希资本,当时谈到了他对成长股投资的认知:

做成长股,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时代的脉络,无论是2008年之前的煤炭、2008-2015年的基础制造业,还是2015年以后的高端制造业,不管哪个时代,都有符合当下时代特色的成长股跑出来。没有时代的底色,一个人能力再强,也取得不了什么成绩。行业刺激见顶,再强的选股能力,也选不出来高成长的标的。投资如是,经营企业亦如是。时代过去了,企业再怎么努力,也未必能够创造好的收益。

在交流的过程中,他提到的"时代"理念与三希大股东做企业的认知不谋而合。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张亮入股三希资本,在2020年底接管了公司所有产品,成功由个人投资者转型到了基金经理。

2021年,三希资本旗下产品全面爆发,这家公司也开始进入众多投资人的视野,拜访络绎不绝。很多投资人在交流过程中都会提到三希这一年的耀眼表现,但张亮对此持有更加谨慎的心态,他始终在强调,没有人能够保证每年能有这个成绩,他只能保证在未来会像今天一样做投资,思路不会漂移,风格不会改变。不过对他而言,这一年的成绩也不是毫无意义,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认识了不少朋友,“仅此而已”。

张亮把投资看做是毕生的事业,国外经常有耄耋之年,头发全白,还在每天看研报的投资人。他也同样想做投资一直做到九十岁,从这个视角看,他有充足的时间陪一个企业成长十年,一年的结果能代表什么呢?

有人说,张亮是时代的宠儿。秀哥交流下来,觉得把握住时代脉络的人不一定是因为幸运,更有可能是源于自身的特质。他自信专注,从2000元入市的第一天起,就坚定要在投资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他同时也谦虚谨慎,一直在强调短期亮眼的业绩不能代表任何事情,投资是长期的事情;最后,他善于自省,在失败的投资中,总结自身的原因,每一次失败都成为未来进步的源动力。

"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三希资本名字由此而来。秀哥刚进三希大门的时候,就看到了这句取自《通书》中的经典,希望鼓励所有三希人不懈追求、勤奋自勉。张亮今年已经步入到了投资的第十个年头,他始终的在投资道路中研究学习。或许在公司理念上,张亮也与三希达成了完美的契合。

现在,张亮作为基金经理,生活似乎与个人投资者没什么区别。每天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研报、公司研究、行业分析上。九年弹指一挥间,他刚上大学时的理想——自由、干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同时又能养活自己,现在看来已经实现了。顺带提一下,那个当年借他2000块钱开了第一个证券账户的女朋友,现在也已经成为了他的妻子。长情,或许也是投资之路的一项可贵品质吧。

精彩讨论

MercyCrush2022-01-07 14:12

神,是伪造的

乐困琴2022-01-07 15:07

太假了

富子子2022-01-07 15:30

通读年报?财富增长?这逻辑啪啪的…确定这只是给小白看的

配置喵2022-01-07 21:15

14年到15年一季度没啥好说的,随便买,买啥都翻倍。最让人服气的是,15年股灾一大跌,人家就离开市场下车间实习去了,实习回来16年入场,又基本上买啥都翻倍行情了,17,18年行情不好,人家叫完善投资思路,19年以后迎来收获期,那妥妥没问题,毕竟又一波大行情,顺利转型基金经理,牛人无疑

保本卖了2022-01-07 21:39

加杠杆了?
几个股票啊,波动这么大,一个星期20%多

全部讨论

挨千刀了2022-01-09 08:27

我关心贡献二千的姝子过得可还好!

windev2022-01-09 01:02

有点过了吧??!!……

稳妥的回报小能手2022-01-08 16:46

网络看看而已,因为都是斗帝派来的

费霜2022-01-08 11:51

2014年Q1,上市公司陆续开始公布年报,张亮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读了当年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


😀鸡汤也不能这样熬吧

大力无双2022-01-08 11:26

真自己做的好,干嘛要代客理财?

鱼哥AXE2022-01-08 11:14

看到2000块就大概率知道了

干得过2022-01-08 09:49

最初看1000张年报。大学就算是4年,一年看250张。技术分析也不见得一年看250个公司啊。

悟孑2022-01-08 09:16

这属于通稿

黑松幸运星2022-01-08 09:11

通读上市公司研报后,他的账户第一次突破了10万元(从借女朋友2000元起步的)。

黑松幸运星2022-01-08 09:11

通读上市公司研报后,他的账户第一次突破了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