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投资路:雪球是怎么滚起来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17回复:286喜欢:656

他2011年入市,2014年卖房炒股,2017年离职,今年是他成为全职投资者的第三个年头。
他认为股票只要价格到位都可能成为好标的。
他觉得自己是一个佛系的价值投资者?
这两年内小汤回撤了两百万,占净值的五分之二,他有什么感受?
财务自由和大幅回撤的体验是什么样的?
他是@尖峰JEFF:一个喜欢吃火锅和串串,喜欢看球踢球,爬山的成都人。

认识财务自由和价值投资

我是2011年8月开始投资,2017年10月全职职业投资并在雪球发言认识朋友,目前已经2年半了。感谢有雪球这个平台能与大家交流学习,接着这个机会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历,特别是聊聊这一年多,大回撤的一些心态和感受。

我是成都本地人,基本上家里也是普通的成都当地人的条件。从小读书的时候理科还是不错,虽然比不上九中的学霸,但是奥赛也偶能拿奖,不过由于严重偏科和不努力,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成绩几年一个台阶的往下走。高考的失利一度是很灰心,大学三年基本也是在游戏中度过。

工作去了国企,工资虽然不高,但是稳定,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事事。那个时候的我根本没有财务自由和挣钱的概念,觉得人生应该每个月拿两三千工资,买房买车结婚生子,正常的过下去,似乎没有什么不妥大家都是这样过的。直到是工作觉得太无聊了,去了几次书店。第一次是偶然买了本《穷爸爸富爸爸》,后来因为看到到处有首富巴菲特的堆头(因为在我的记忆中首富是比尔盖茨)又去买了一本巴菲特的书《巴菲特谈投资》。这两本书真的是读了让我有发现新大陆的感觉,可以说是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路径。

罗伯特清崎告诉了除了稳定的工作以外,更好的状态是去做销售等工作为自己工作的同时积累财富,然后然后资产产生的收益为你工作。巴菲特彻底颠覆了我对股票谈股色变,股票就是赌博的认识。

不过温水煮青蛙,这两本书虽然让我振奋,但是由于工作是在说太安逸了当时也没有什么钱(刚去国企那年实习期,到手工资只有八百多,第二年转正有两三千),一直没有实践。直到我第二年调到了毕节的郊区工地,一个网络都不怎么有的地方,周围都是荒山野岭。在大城市呆惯了的我实在受不鸟这样的环境,辞职去做了销售。

全职投资这条路,没那么容易

回成都做销售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现实还是很打脸的,即使有心理准备,现实的残酷还是超出想象。民营企业的压力真的是比想象的大很多,虽然培训的时候还很开心兴奋,但是一上岗才发现卖出一样东西真的不容易。加上领导的高压,3个月就离职了。后来又去卖房子,也是同样的情况,不由得对自己开始了怀疑,自信也慢慢消失了。不过当初是我不顾家人反对要离职,现在硬着头皮也只有干下去,一年后当上了经理开始带团队,销售的路也走上了正轨。

我在房地产公司的第一年我个人觉得是我成长最大的一年,虽然过程异常艰苦,压力巨大,第三个月我已经到了淘汰的边缘,因为做这个工作开始放弃了全部娱乐,甚至主动放弃了休假(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我刚毕业半年跟个傻子一样都不想工作还在家里玩游戏)。这一年的时间不长,但是让我抗压力,销售技能,社会经验有了极大的提升。最关键的是,销售大大的激发了我的挣钱欲望,真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11年8月,我拿我的积蓄2000,加上朋友寄存我这的1000(现在已经增长为6000上下),开始了投资。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不断利用工资的积蓄定投,很快到了2012年底就有十万左右的积蓄(有3万左右是父母资助的),那个时候刚开始不懂,就想着银行便宜买入民生银行,民生银行作为当时的银行领涨一哥,股价也非常给力。2014年由于净值的一些回撤,加上自己学习的成长,慢慢的希望能尽快一些退休。通过连续的软磨硬泡,说服我妈卖掉了成都市区的一套老房子,得钱41万,投入了股市。并分仓买入了美的集团。比较幸运的时,买入后不久,美的,民生双双翻倍。

净值从60到115再股灾回撤到70左右(这么多年我基本都是硬抗,但是18年了解到了凯利公式后,从数学上来讲,硬抗这样并不是最好的策略)。不过还好美的集团是一个大牛股,很快净值就新高了,2016年底到2017年中,由于2014年就看好的小汤大跌了,陆续买入了汤臣倍健,到了2017年10月,净值280万左右。由于工作上公司被链接收购,人事上的很多变动让我工作的实在是不开心。我离职了,开始职业投资之路,并开始在雪球发言(在此之前我从来不认识任何投资的朋友,身边的炒股的人都是投机短线)。

2018年,早些年关注的老板电器的大跌了我又开始买入,摊到了成本22左右,我基本都是偏逆向冷门一点,寻找人人都不看好的公司。由于全职后心里空闹闹的,2019年净值到了500多,准备借助雪球发一个基金,因为一些原因没有成事,之后遇到了汤臣倍健的大幅回撤,净值一度差点跌破300,截止发文目前恢复到接近400左右。总单位净值收益率500%左右(目前组合整体估值处在历史低位附近)。

我的投资理念

投资理念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比较大,要说可以说很多。简单来说,我是个比较佛系的投资者,这么多年也就几次操作。从不做t或者做一些投机。我的策略简单来说就是相对集中的投资一些被低估的好公司,中间会有一些动态平衡(由于折算率和之前冲500心急了一点的原因实际上动态平衡这点执行的并不好)。

不寻求极端收益,对于极端收益我是这样看的,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正如马克斯所说,高风险一定对于低收益(这点很多朋友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我们说的是整体而不是个体),我们投资要考虑效用,但是也要考虑数学期望,这中间有个权衡。

极端收益往往可以出名,但是背后可能是通过同样以此方法的失败者的代价换来的。当然成功者会说我们和那些人不一样,但是这个东西其实是模糊的,很难说的清楚的。我倾向于看长期一点,我投资企业是以经营数据有无符合自己的预期论成败而不是股价论成败,股价在我看来是无法预测至少是很难预测的,我们只能尽人事(买低估好公司)听天命(让市场自然价值回归但不代表市场价值一定回归)。

另一方面,经济学有个很重要的理论是边际效用递减。我如果能花20%的精力取得26%的收益,就绝不花80%的精力去额外获取4%的收益。在我看来,投资只是获得金钱的手段绝不是目的,我更希望把时间留在运动,旅游,学习上,我每年也会阅读二十来本书,到了后期由于夹头的书大同小异,很多也读的不是投资上的书(工作需要专才,投资和管理需要全才,跨学科的浅尝即止其实会有性价比最大的收获和乐趣)。

我个人是属于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并且这个长期可能比大多声称长期的投资者还要长一些。我是觉得我们投资主要还是赚的是消费者的钱,不成长的公司也是可以投的,只不过价格就应该更低,并且应该有适当的分红。(不分红又不成长的公司在数学上可以理解为利润是下滑的)。在投资上我会偏向于保守和数学思维。就比如说90%赚钱5%的机会和10%赚钱100%的两个机会我会选择后者,或者再仓位上去做分配协调,而不是仅仅是看概率。因为长期来看,期望总是会回归。

我把投资分为经验法(比如技术分析或者一些经验的总结)和逻辑推理法(依据数学理论或者客观原理推理),我觉得投资其实应该是有开放的心态,经验很多时候可能是有用的,只是我们不知道其中的原理(不知道不代表没有),但是逻辑推理是可以自洽的,可以自圆其说,这个是价值投资的不同,价值投资不是经验而是逻辑推出来的。不过好的逻辑也需要验证,因为我们并不清楚我们有没有什么遗漏。

这是一个逻辑关系的问题一定要想明白,不然就会对一些事情有偏激极端的认识,我个人更相信逻辑和科学,但是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认为经验完全没用,保持开放的心态避免路径依赖,我的观点是投资可以运用塔勒布说的杠铃策略。我们可以少量的分散去尝试一些东西,去试错,这样代价更小。

比如我们应该看到一个事实,就是我之前一篇文章写的为什么都说合理的价格买入好公司比便宜的价格买入平庸的公司好。这句话即是经验,它背后也有逻辑。很多朋友说这是市场有效,其实我不这么认为,市场越有效,主动投资越没有意义,买好公司意义越不大。这句话的本质说的就是市场是无效的,而持续高成长的公司其实应该拥有一个合理的超高pe,但是现实中我们无法也不敢给那么高的溢价,所以我们给一个相对高一点的实际上是低估的价格,这个价格并不合理,只是我们口语中把他表达为合理。

而平庸的公司往往低价格就是合理的,并没有安全边际,除非价格更低,低到极致。(我认为任何公司价格到了一定都是可以投的,不信你随便找一家公司价格不断下降问问自己,理论上如果价格可以负,哪怕是天天巨亏的公司也可以投)。平庸的公司和优秀的公司如果我们能做一个贴现值的模型就能看到,如果我们认为一个公司长期的年化业绩增长率是20%,那么你给它30甚至是50pe就绝对不合理,这已经留够了安全边际。

我个人是一个逆向的保守投资者,倾向于非线性思考,对高增长保持谨慎,最好的机会是人人没有看到的机会。长期来说,总是有估值高一点低一点的时候,对于长线投资者,由于市场短线和寻求暴富的人众多。长线投资没有什么竞争,这个是巨大的优势。

财务自由和两年内单只个股回撤200万的反思

我看到胡润先生说中国财务自由要几亿。这个我觉得从概念上其实是因人而异的。理论上上来说,只要你的被动收入能覆盖你的支出25倍左右(现实中考虑人们不可能放弃大额的机会成本,准确的说是年收入的25倍),也就是说被动收入既能覆盖开支净值也能保持一定的增长,就能自由。这两年通过雪球认识了很多投资者,基本上大多数都是几百万就开始全职投资,我觉得即使这样都不算财务自由,那也至少是自由自在的生活了。

所以我经常和朋友聊,特别是几十万净值的朋友,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去追求特别极端的收益,珍惜最后几年的上班时光,可能要不了多久就可以退休了。去追求极端很可能翻船了,到时候回血可能都是几年的事情了。当然这种事情也是挺私人的,每个人的想法,效用都不同。

我个人每年现在花费也挺多,反正超过一般的身边朋友,每年也可以去多个地方旅游,由于这两年小汤的回撤,其实花费占比也挺大。现在基本上每年开支达到成都人均工资的2倍开销,我认为没有什么可抱怨和不知足的,当然有人会说更有钱生活会难以想象,我是觉得这个挣钱是无底洞,随便多少钱都还有更有钱的。如果这些会烦恼那么除非是做到了的马云的级别永远都会烦恼,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自由,意味着不是金钱的奴隶。我是比较倾向于北欧的慢节奏的生活,我理想的情况是住近郊,我做很多事情可能都是来源于自身的成就感,而不是别人的看法,最好自己能有自己的节奏而不是被别人拖着走。

我对买豪车,住豪宅没有多大兴趣注意,我不想太虚伪,有些东西确实是能提升生活品质和体验,我也认为钱是最重要的之一但不是唯一,我这里表达的是资源是有限的,也不是说努力就一定暴富,特别是豪车相比其他东西来说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以后只要能比一般好一些的车就行了)。我到现在也没有买车买房,出门基本都是打车居多,一年不到五千块。我认为生活不应该只有赚钱和攀比,不要被别人带节奏。有很多比赚钱更有意思的事情,虽然投资的过程却也是充满快乐,但是生活中踢球,看球,听音乐,旅游也同样也是乐趣多多。赚钱是顺便的事情,反正我是不希望自己一生在忙碌和一些虚无的过度名利中度过。

这两年经常被朋友问了无数次的一个问题,小汤回撤了两百万什么感想?我个人是这样看的,从投资来说,我的操作并不完美,由于可能是冲500的时候比较心急和一些过于自信,比较集中,导致现在由于折算率又非常被动。考虑效用我觉得当时集中也是我可以做的一个选择,不能说跌了就后悔,这个都是个概率尽管可能不完美,当然从期望的角度我的观点是适当分散是优于集中持股的。其实小汤的业绩除了一个减值还是非常优秀的,特别是今年,真的是疫情下好于大多数股公司,一季度小汤可是没有像很多公司一样洗大澡,我估计2季度也不会太差。不过股价这2年确实慢一些。

至于回撤,我是习惯用几何收益率看问题,1000万和2000万的差距看似很大,在我看来就是差3-5年,和1亿和2亿的差距没有什么分别。这次回撤差不多放慢了一些速度,从比例来看和15年也没有区别,甚至还更小一些,所以非要痛苦那么也不应该大过15年,实际上我现在都习惯了,其实没什么大的痛苦。包括上涨踏空,经常有朋友难受,但是说实话我现在没有现金流可以追加投入,下跌肯定是多少有点不爽的,这是人性也不用有罪恶感,但是还好,其实这样想,这不是常有的事情么,我也投资快9年了,很多事情真的也是算见惯不惯了。

整体来说我的心态还是比较稳的,特别是现在持有的公司核心业绩每个都处在历史最高位,估值却都在历史低位附近,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时刻应该提醒自己的是我们买的股权而不是数字,我们投资的初衷是经营企业,而不是退出。如果我们把投资的心态放在实业上去看是不可思议,你买了一家企业,经营良好,仅仅是有人告诉你现在市价贬值了,你去难过?!这不是有点奇怪吗?

中国是个高速发展的国家,大家都在抢钱的感觉,人心浮躁,人的痛苦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去看了别人,让自己本来平静的生活徒增烦恼。可是长期来看,买高买低的差距体现在年化收益率上都会被稀释,所以短期真的没那么重要。更何况难过改变不了任何事情,人只有几十年的时间,每个人可以问问自己,哪些是对自己最重要的,怎样让自己开心快乐。

你做什么事情,就吸引什么样的人,我如果未来有幸能为有同样耐心和想法的朋友服务,我不会为了赚钱在一些事情上做妥协。我希望能做一些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事情,有人会说你这样不会有规模,我会觉得我要规模干嘛?总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的,哪怕只有我一个人自己玩,我也希望尽力能享受这其中的乐趣。

对于普通投资者,能不能买到好公司取决于投资者的能力、知识和时机。但是能不能买到最好的公司,我觉得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加运气。你不可能次次都买到涨幅最大的公司,也就是说发生这种遗憾的事情在一个人的投资生涯中几乎是必然,有些时候这根本与能力无关,你为什么要对一个必然发生的事情懊恼呢?我并不是说买了一只股票以后就再也不动了,只是如果你在股市里费劲脑汁拼搏几年最后亏损了,隔壁小王却买了股票就一直睡觉却发了财,我认为这时候就是应该思考思考自己的方式和理念是不是哪出了问题了。

对于普通投资者,特别是15年牛市入市被套了的新进投资者。如果你资金小,工作可能是你积累资本最快的途径。如果你资金够多,那么学习会计,大量阅读,学习更多的商业知识可能是真正投资者应该做的事情。这绝对是致富更宽更容易的大路。

投资的一点心得,希望能给自己和别人有所启示和思考


$汤臣倍健(SZ300146)$ $老板电器(SZ002508)$ $美的集团(SZ000333)$ $格力电器(SZ000651)$

——————免责声明——————

“雪球达人秀”系列文章旨在推动雪球用户更好的学习交流。文章中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本文内容所涉具体股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同时雪球刊出此文,并不表示赞同其立场或观点。投资者的所有决策应该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之上

精彩讨论

尖峰JEFF2020-06-05 11:18

感谢雪球两年多的帮助和支持,希望能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长见证,一起感受生活和投资的乐趣~

-Cindy-2020-06-05 13:31

我最近几年也有几次回撤两百多万--那只是我过去几年的收益的一小部分,所以也没什么感觉。。。而且每次都是过一段时间就又涨回去了。其实,手里拿着好公司的话,真没什么要担心的--该涨的还是会涨,只是时间问题

一卷兵书2020-06-05 13:02

想一想,自己也是11年入市的。从基金定投,到研究技术分析 800页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一页一页研究,日本蜡烛图一个一个看,盘口,缠论,量价。走了好几年的弯路,像尖峰说的,咱也别说这东西没用。只能说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这10年几度放弃又捡起。15年开始赚了钱,马上膨胀了。后来股灾天地板的回测。偶然接触到李杰的书,开始算入了点门。18年感觉自己又修炼成功了,上了杠杆,又是大幅回测。后来读卡拉曼、霍华德、邱国鹭、老唐、格雷厄姆。明白了胜而后求战的道理。明白了投资理论、财务分析、情绪控制这三个方面,是个人投资者绕不开的路径。19年和今年资金有大幅回升,但自己心里要想明白,这其中有多少运气的成分,是否承担了过多的风险。 自己现在还是有杠杆,,但最终目标是远离杠杆。随着资金量的增大,投资体系,越来越需要从追求收益和破绽越少之间找到合理的契合点。最后祝尖峰兄投资顺利。

锈铁点金2020-06-05 11:19

我个人是一个逆向的保守投资者,倾向于非线性思考,对高增长保持谨慎,最好的机会是人人没有看到的机会。长期来说,总是有估值高一点低一点的时候,对于长线投资者,由于市场短线和寻求暴富的人众多。长线投资没有什么竞争,这个是巨大的优势。

合火做生意2020-06-05 16:05

感谢分享。下面两段话,我喜欢:
另一方面,经济学有个很重要的理论是边际效用递减。我如果能花20%的精力取得26%的收益,就绝不花80%的精力去额外获取4%的收益。在我看来,投资只是获得金钱的手段绝不是目的,我更希望把时间留在运动,旅游,学习上,我每年也会阅读二十来本书,到了后期由于夹头的书大同小异,很多也读的不是投资上的书(工作需要专才,投资和管理需要全才,跨学科的浅尝即止其实会有性价比最大的收获和乐趣)。
这是一个逻辑关系的问题一定要想明白,不然就会对一些事情有偏激极端的认识,我个人更相信逻辑和科学,但是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认为经验完全没用,保持开放的心态避免路径依赖,我的观点是投资可以运用塔勒布说的杠铃策略。我们可以少量的分散去尝试一些东西,去试错,这样代价更小。

全部讨论